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古代学者还是现代教育家都认为: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无疑则无思。人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设疑和解疑的过程。我们这里所谈的“设疑”就是指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溶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炉的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提问具有艺术性?
课堂提问的目的就是要不断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快乐、轻松和有效。
一、紧扣教材重点,择要提问
紧扣教材重点施问,才能切中肯綮,把握教材要旨。如若巨细不捐,就会隔靴搔痒,抓不住要害而喧宾夺主。因此,上课时教师要将问题集中到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譬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在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后,为突出父爱这一重点,让学生齐读“望父买橘见背影”部分,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并说出其依据。学生读后,浅浅深深得出了一些答案:(1)这是一个臃肿的背影,因为父亲是个胖子;(2)这是一个笨拙的背影,因为父亲爬月台时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动作迟钝;(3)这是一个凝聚着父爱的背影,行动如此艰难,还要爬上月台为儿子买橘子,这全是因为爱。
有时文章的重点,同时又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师就应拣“难”而问。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文时,为了突破难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教学时,抓住第八小节“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中的“那时”发问。“那时指什么时候?”“那时”指的就是十年浩劫,那时紫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进而就能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如今的繁花似锦,是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二、恰时切入,适时而问
语文教师设问的目的在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力,从而解决具体问题,并不是要将学生问倒、问蔫,更不是当作一种形式或花絮来点缀课堂。提问要恰时切入,适时而问,否则会直接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因为,过早发问,学生的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容易造成气氛紧张,让学生内心恐慌,造成课堂冷场;过晚发问,学生已一目了然,无需思考就能对答如流,这时的问题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毫无所值。在此基础上,还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问题的难度和具体提问的内容,教师从而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知识要点,训练重点和教学难点。
三、课堂提问应兼顾各层次的学生
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是公开课时,有些老师图省力、省事、省时,往往提问一些尖子生,或固定的几个学生。这样所有的问题似乎都能迎刃而解,表面上热热闹闹、师生配合默契。其实,真正参与课堂的只是少数学生,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作为看热闹的看客。这种热闹的场面反衬着对他们的一种冷落,时间长了,经常被漠视的那些群体对老师所有的问题都会无动于衷。长此以往这些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不到发展,甚至严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这种氛围下的课堂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无法被发现,更得不到解决。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设计一些难度适宜的问题,给大家都有发言的机会。尤其是要为所谓的后进生准备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为他们创造回答的机会,从而使他们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实,这也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当下大力提倡的教育公平。
四、提倡多元生成,留白提问
“一树梨花千首诗”,教学过程充满了多元性,不可预测和不确定性。不同的学生个体,对同一语文教材的感知解读不尽相同,或各抒己见、异彩纷呈,或浓妆淡抹、深浅不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以自己的思维预制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像绘画艺术中的画家一样,留出大片“空白”,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求得多元的“解”。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当引导学生开展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思维,有利于思维成果的多元的动态的生成,问题不宜过细过死。让学生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方空间。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补全桃源村人与渔人的对话。学生通过想象再现了对话的内容,明白了桃花源是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教师还可提出桃花源存在与不存在这一矛盾性问题,让学生展开辩论。围绕留白,矛盾性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再创造热情,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五、统领全文,把握提问的回归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导向的语文教学不可避免采用工具的方法来教,语文教师也更多注重教学的“技术”。提问是一种技术,但更是一门艺术。学者吕叔湘说:“教师提问一定要做到能发能收,运用自如;学生发问离题,教师要能够因势利导,纳入正轨”。如果一堂课中学生的思维过散,教师又不加以适当的控制,那就根本谈不上有效。一位教师在上《塞翁失马》一课时,有学生问:“老师,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于是,这位教师放弃了原先的教学设计,抓住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节语文课,师生就在这种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的讨论中过去了。课后这位教师说:“我不愿意扼杀学生提问的兴趣,我的斥责、冷漠也许会让学生失去学语文的快乐。”
叶圣陶曾说“教师有独立的思考和见解,又能不断研究和实践,掌握启发学生和引导学生的方法,才能使学生得到实在的益处。”同时,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高效的课堂提问,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掌握提问的方法和策略,讲究提问的艺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同进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课堂提问的目的就是要不断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快乐、轻松和有效。
一、紧扣教材重点,择要提问
紧扣教材重点施问,才能切中肯綮,把握教材要旨。如若巨细不捐,就会隔靴搔痒,抓不住要害而喧宾夺主。因此,上课时教师要将问题集中到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譬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在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后,为突出父爱这一重点,让学生齐读“望父买橘见背影”部分,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并说出其依据。学生读后,浅浅深深得出了一些答案:(1)这是一个臃肿的背影,因为父亲是个胖子;(2)这是一个笨拙的背影,因为父亲爬月台时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动作迟钝;(3)这是一个凝聚着父爱的背影,行动如此艰难,还要爬上月台为儿子买橘子,这全是因为爱。
有时文章的重点,同时又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师就应拣“难”而问。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文时,为了突破难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教学时,抓住第八小节“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中的“那时”发问。“那时指什么时候?”“那时”指的就是十年浩劫,那时紫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进而就能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如今的繁花似锦,是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二、恰时切入,适时而问
语文教师设问的目的在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力,从而解决具体问题,并不是要将学生问倒、问蔫,更不是当作一种形式或花絮来点缀课堂。提问要恰时切入,适时而问,否则会直接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因为,过早发问,学生的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容易造成气氛紧张,让学生内心恐慌,造成课堂冷场;过晚发问,学生已一目了然,无需思考就能对答如流,这时的问题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毫无所值。在此基础上,还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问题的难度和具体提问的内容,教师从而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知识要点,训练重点和教学难点。
三、课堂提问应兼顾各层次的学生
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是公开课时,有些老师图省力、省事、省时,往往提问一些尖子生,或固定的几个学生。这样所有的问题似乎都能迎刃而解,表面上热热闹闹、师生配合默契。其实,真正参与课堂的只是少数学生,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作为看热闹的看客。这种热闹的场面反衬着对他们的一种冷落,时间长了,经常被漠视的那些群体对老师所有的问题都会无动于衷。长此以往这些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不到发展,甚至严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这种氛围下的课堂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无法被发现,更得不到解决。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设计一些难度适宜的问题,给大家都有发言的机会。尤其是要为所谓的后进生准备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为他们创造回答的机会,从而使他们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实,这也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当下大力提倡的教育公平。
四、提倡多元生成,留白提问
“一树梨花千首诗”,教学过程充满了多元性,不可预测和不确定性。不同的学生个体,对同一语文教材的感知解读不尽相同,或各抒己见、异彩纷呈,或浓妆淡抹、深浅不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以自己的思维预制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像绘画艺术中的画家一样,留出大片“空白”,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求得多元的“解”。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当引导学生开展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思维,有利于思维成果的多元的动态的生成,问题不宜过细过死。让学生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方空间。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补全桃源村人与渔人的对话。学生通过想象再现了对话的内容,明白了桃花源是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教师还可提出桃花源存在与不存在这一矛盾性问题,让学生展开辩论。围绕留白,矛盾性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再创造热情,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五、统领全文,把握提问的回归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导向的语文教学不可避免采用工具的方法来教,语文教师也更多注重教学的“技术”。提问是一种技术,但更是一门艺术。学者吕叔湘说:“教师提问一定要做到能发能收,运用自如;学生发问离题,教师要能够因势利导,纳入正轨”。如果一堂课中学生的思维过散,教师又不加以适当的控制,那就根本谈不上有效。一位教师在上《塞翁失马》一课时,有学生问:“老师,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于是,这位教师放弃了原先的教学设计,抓住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节语文课,师生就在这种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的讨论中过去了。课后这位教师说:“我不愿意扼杀学生提问的兴趣,我的斥责、冷漠也许会让学生失去学语文的快乐。”
叶圣陶曾说“教师有独立的思考和见解,又能不断研究和实践,掌握启发学生和引导学生的方法,才能使学生得到实在的益处。”同时,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高效的课堂提问,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掌握提问的方法和策略,讲究提问的艺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同进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