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高考将实行“3+1+2”模式,在新高考改革制度下,为使教学实践指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本文着眼于学科教学改革的核心要求,以创造性的教学为依据,积极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以期为推动这一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3+1+2”模式;高中;物理
在“3+1+2”模式下,与其他学科相比,物理的学习难度偏大,对学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有一部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难以抓住物理学习的核心要点,对此,物理老师需要抓住物理实验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和自由发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保障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有一个详细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
一、山区县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
(一)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相对薄弱
从山区县高中教学而言,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相对薄弱,缺少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而物理学科又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加之教师面对高中教学内容难,课程时间紧的困境,“迫不得已”延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的“老路”。虽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形式在不断改变和完善,开始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在学生中开展合作交流和探究活动,意识到应用鼓励性的教学评价等等,但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师生互动频率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却没有向预想的好方向发展,其原因是教师“穿新鞋”却走“老路”,重形式,轻实质,表面热闹的课堂背后却是教学质量的下降。归根结底是我们还没有形成真正高效的高中物理教学新模式,也没有形成的经验和理论可以推广。
(二)课堂教学比较粗犷,有些教师很少追求优质课。
在山区乡物理随堂听课时,有些物理老师讲试卷或讲课时,不备课。看似平常的小问题却暴露出教学不积极的教学态度。私下交谈时,其原因是,1学生基础差,行动执行能力弱,每次发的导学案都有好几个学生上课时找不见;以自己的知识水平可以随意应付学生的教学,一节课可以信手拈来针对知识点讲解或拿几道题进行分析,面对学生,毫无压力,根本不用担心学生提出什么问题,让老师在讲台上下不了台。
二、“3+1+2”高考模式下山区县高中物理课堂有效的教学措施
(一)创新实验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直接以简单的演示实验为依据,无视学生的自主操作以及主动分析,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比较片面。对此,老师需要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为依据,不断丰富实验内容及实验形式,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路径,积极调整高中物理教学方法,保证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不同的实验操作环节,实现个人学习能力及水平的稳定提升。而分组实验属于一种创造性的实验方式,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实验方式以老师为指导,以学生为核心,学生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之下自主完成不同的实验设计以及操作环节,获取最终的实验数据并进行综合对比,从而得出实验结论。老师需要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关注分组实验设计的引导要求,明确学生的主体差异性,给予学生更多力所能及地帮助。首先老师可以通过徒手引导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分组小实验,这种实验方式的亲近感以及适应性比较强,能够避免实验材料的限制以及束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伸出双手的食指,通过用力挤压可以发现两根指头的弯曲程度比较相似,同时接触面是平面的,这种图手小实验的形式可以学生意识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其次,老师还可以结合日常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器具来进行创造性的实验设计,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简化整个操作步骤以及操作环节。
比如在学习平抛运动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书本以及橡皮擦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关注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真实情况,鼓励学生思考怎样设计实验可以让玻璃球沿着玻璃棒,从较低的橡皮往高的橡皮运动。学生可以结合个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进行主动的操作,同时找到物理实验的原因,这种重力势能向动力转化的物理实验方式能让学生对于这一问题就是有一个深刻地理解,从而实现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老师只需要以一个引导者和组织的身份给予学生方向上的指导,保障学生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创建高效的物理课堂,我们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使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有收有放,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如何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如何将自己所会的知识尽可能地传递给学生,只注重了自己如何教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参与过程和情感体验。这样的灌输——接受式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无限的发展潜能。新课改倡导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合作、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乐于探究和实践中展开,这样才能开启学生思维,提升各种能力。所以,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递知识层面,而应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充满个性、富有乐趣、孕育创造的享受过程,使学生逐步从“要我学”向“我愿学”过渡。因此教师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设计教学过程,使其主动参与,乐于参与。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
结束语:综上所述,笔者以“3+1+2”高考模式下的山区县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措施研究作为选题,探析了当前山区县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并提出若干提升課堂内外教学方法的建议,山区县物理老师需要以创新实验为依据,将创造性的实验内容以及实验方法融入物理实验操作环节,在鼓励和引导学生的过程之中保障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利用,注重教学方向的有效调整以及升级,关注创新实验的具体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够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及影响,保障高中物理教学成长性水平的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邹斌.“3+1+2”高考模式下的高一物理教学策略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20(01):66-67.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香山中学 广东肇庆 526000)
关键词:“3+1+2”模式;高中;物理
在“3+1+2”模式下,与其他学科相比,物理的学习难度偏大,对学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有一部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难以抓住物理学习的核心要点,对此,物理老师需要抓住物理实验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和自由发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保障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有一个详细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
一、山区县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
(一)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相对薄弱
从山区县高中教学而言,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相对薄弱,缺少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而物理学科又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加之教师面对高中教学内容难,课程时间紧的困境,“迫不得已”延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的“老路”。虽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形式在不断改变和完善,开始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在学生中开展合作交流和探究活动,意识到应用鼓励性的教学评价等等,但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师生互动频率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却没有向预想的好方向发展,其原因是教师“穿新鞋”却走“老路”,重形式,轻实质,表面热闹的课堂背后却是教学质量的下降。归根结底是我们还没有形成真正高效的高中物理教学新模式,也没有形成的经验和理论可以推广。
(二)课堂教学比较粗犷,有些教师很少追求优质课。
在山区乡物理随堂听课时,有些物理老师讲试卷或讲课时,不备课。看似平常的小问题却暴露出教学不积极的教学态度。私下交谈时,其原因是,1学生基础差,行动执行能力弱,每次发的导学案都有好几个学生上课时找不见;以自己的知识水平可以随意应付学生的教学,一节课可以信手拈来针对知识点讲解或拿几道题进行分析,面对学生,毫无压力,根本不用担心学生提出什么问题,让老师在讲台上下不了台。
二、“3+1+2”高考模式下山区县高中物理课堂有效的教学措施
(一)创新实验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直接以简单的演示实验为依据,无视学生的自主操作以及主动分析,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比较片面。对此,老师需要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为依据,不断丰富实验内容及实验形式,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路径,积极调整高中物理教学方法,保证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不同的实验操作环节,实现个人学习能力及水平的稳定提升。而分组实验属于一种创造性的实验方式,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实验方式以老师为指导,以学生为核心,学生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之下自主完成不同的实验设计以及操作环节,获取最终的实验数据并进行综合对比,从而得出实验结论。老师需要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关注分组实验设计的引导要求,明确学生的主体差异性,给予学生更多力所能及地帮助。首先老师可以通过徒手引导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分组小实验,这种实验方式的亲近感以及适应性比较强,能够避免实验材料的限制以及束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伸出双手的食指,通过用力挤压可以发现两根指头的弯曲程度比较相似,同时接触面是平面的,这种图手小实验的形式可以学生意识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其次,老师还可以结合日常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器具来进行创造性的实验设计,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简化整个操作步骤以及操作环节。
比如在学习平抛运动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书本以及橡皮擦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关注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真实情况,鼓励学生思考怎样设计实验可以让玻璃球沿着玻璃棒,从较低的橡皮往高的橡皮运动。学生可以结合个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进行主动的操作,同时找到物理实验的原因,这种重力势能向动力转化的物理实验方式能让学生对于这一问题就是有一个深刻地理解,从而实现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老师只需要以一个引导者和组织的身份给予学生方向上的指导,保障学生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创建高效的物理课堂,我们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使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有收有放,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如何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如何将自己所会的知识尽可能地传递给学生,只注重了自己如何教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参与过程和情感体验。这样的灌输——接受式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无限的发展潜能。新课改倡导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合作、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乐于探究和实践中展开,这样才能开启学生思维,提升各种能力。所以,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递知识层面,而应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充满个性、富有乐趣、孕育创造的享受过程,使学生逐步从“要我学”向“我愿学”过渡。因此教师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设计教学过程,使其主动参与,乐于参与。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
结束语:综上所述,笔者以“3+1+2”高考模式下的山区县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措施研究作为选题,探析了当前山区县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并提出若干提升課堂内外教学方法的建议,山区县物理老师需要以创新实验为依据,将创造性的实验内容以及实验方法融入物理实验操作环节,在鼓励和引导学生的过程之中保障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利用,注重教学方向的有效调整以及升级,关注创新实验的具体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够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及影响,保障高中物理教学成长性水平的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邹斌.“3+1+2”高考模式下的高一物理教学策略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20(01):66-67.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香山中学 广东肇庆 5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