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成就未来,未来成就幸福学子

来源 :教育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ong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扬州中学创立于1902年,无数青年才俊在这座校园里播下为前途、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而发奋读书的种子。新中国一代伟人江泽民同志,著名学者、作家朱自清先生,中共中央第一支笔胡乔木同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征镒院士,“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已浓墨重彩地写进了江苏省扬州中学的历史里。带着“相信未来”的理念,我们百年名校一定可以再创辉煌,担负起历史交给我们的重任。
  一. 相信未来,要确立高远的志向
  杰出人物不同寻常,并非智力超群,而是因为志存高远。这是对未来无限的希望与追求,和为之拼搏的坚定信念。
  1993年,一个14岁的孩子在上海青年篮球队里打球。当时,队员都穿着帆布面的篮球鞋。有一次,他在观看一场国外球队的比赛时发现,那些国外的球
  员都穿着皮制的篮球鞋。于是,这个孩子当时最奢侈的梦想,就是能穿上一双皮制的篮球鞋。终于,17岁那年,他凭借超凡的球技,被选人国家青年队,穿上
  了梦想已久的皮制篮球鞋。于是,他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中国国家篮球队。经过一年的苦练,他真的穿上了国家队的队服。众所周知,几年后,他成为中国篮
  球运动的标志性人物,他就是姚明。
  人生中的生命力量、精神动力,居于首位的是我们内心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标的渴望。这种渴望其实就是理想,一种能够让我们的精神得以提升的力量。理想是对未来的美好渴望,是对人生的期待,是对自己潜能的唤醒,是对自己责任的明确。理想,也是我们愿意用一年两年甚至一辈子去实现的目标。每一个理想都有阶段性的目标,随着一个又一个目标的实现,我们的生命在不断精彩,我们已经超越现实走向未来。目前,高二年级的同学要确立冲击4A的目标,高三年级的同学要有问鼎名牌大学的豪情壮志。虽然现在读书很辛苦,但苦中求乐、苦尽甘来、金榜题名,值得期待。
  二. 相信未来,要培养健全人格
  谈到理想,必须谈到另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方向。方向不是由理想决定的,因为理想可以是做好事也可以是做坏事,这就需要价值观的引导。
  在扬中百余年办学历程中,我校始终坚持“突出树人宗旨,努力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我们希望学生除了考虑自我,还要
  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智慧为更多的社会人群提供帮助,为社会提供服务,确立人生价值观的起点,胸怀社会、国家和世界。
  扬中学子在做人、助人方面已经做出不懈的努力。去年暑假学生们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慈善义演晚会,晚会从策划组织、节目编排到参与演出,都是扬中
  毕业生和在校学生共同完成的,所筹得的善款全部通过“关注助学基金”捐赠给需要帮助的贫寒学子。前不久,我校高二(12)班团支部倡议获得奖学金的同学拿出其中部分捐助一位患病住院的大学生,其他同学也纷纷响应,将自己平日里的零花钱,一起捐助出来,共捐善款3671元,送到了患病大学生手中虽然这点善款从数量上看是微不足道的,但他们却把关爱与对未来的向往进行了传递,这些能陪伴他走过这一段艰
  难的生命历程。
  学生们通过一点一滴的行动,用爱心和奉献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树立了最真实、最鲜活的扬中形象,体现出一种精神和力量,发挥着“春风化雨,润物
  细无声”的作用。
  三 相信未来,从今天开始
  为未来能做的最佳准备,就是将所有的智慧和激情积极地投人到今天的学习生活中来,把今天的每一件事情做好,而且坚持不懈。令人欣慰的是,今年
  寒假期间,我校就有县市区的学生,主动留在扬城,避免干扰,刻苦攻读;有5名高三学生在大年初三就主动回到学校,在大教室认真温习功课。他们知道,把今天的每一件事情做好,就应该远离学习的天敌—家中温暖的被窝,就要避免在鼠标上消磨掉大好时光。他们这种争分夺秒、刻苦求学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青年时代正是如诗如画的岁月,是放飞琥珀般志向的季节。但我们的未来不是梦,只有珍惜今天,才能创造美好的明天。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人人练就一张“铁嘴”,写有一手好字,作好一篇文章。  这是我们几十年来始终坚持的做法。我校作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学校、全国名校,早在1960年因在全国首创“集中识字”教学法受到中宣部、教育部的高度重视,由此,学校声名远播,享誉全国。进人新世纪以来,我校的教改工作不断深化,使传统的教改经验与现代课改精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
期刊
近十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也留给了我许多思考的现象。每当课间我在办公室发牢骚“初三的学生根本没有初一、初二的学生活跃,上课发言的同学不多”时,几位资深教师说:“都初三了还要他举个啥手,发不发言没关系,安静地听就行了。”还有教师说:“提问后点个学生答不就行了。” 每当上课铃声响起,教师们最急于做的一件事不是夹起备课本,而是斟满一杯茶。  讲课,讲课。课,是靠教师“讲”的,课堂要以教师
期刊
近几年在和年轻人的交往中,有一个词汇——“纠结”,使用频率特别高。纠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清、道不白、但还放不下。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有没有纠结呢?比如在教师的管理中,制度和人性化孰重孰轻;在课堂教学中,求稳和求变如何能形成共识;在国家利益—提高公民素质和家长利益—升学之间,能否寻找到学校教育的快乐;在需要学生走向社会和现实的安全高压威胁之间,到底怎样选择我们的教育方式。其实没有哪种选择是绝对的正确
期刊
一、教育如水——对教育自然之道的认识与理解。  水乃自然之物,水有八德:奔流不息,进取之德;哺育万物,奉献之德;水滴石穿,柔韧之德;一碗水端平,公正之德;源头活水,创新之德;甘心处下,谦虚之德;流水不腐,清廉之德;以水为净,包容之德。  “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及,深不可测,修极于无穷……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万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大包群生,而无好憎……击之无创,刺之不伤,斩
期刊
长期以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都依赖于教辅,教辅成了“教主”,课本成了“教辅”。学校、教师被教辅绑架了,学生、家长被教辅绑架了,结果是“发奋苦读十年书,社会业界均不容”的难堪局面;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不让使用教辅,成效不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谈不上,培养尖子生谈不上,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无从谈起;每一位教师身心疲惫,呕心沥血,可是我们的工作却被冷眼相对:我们的教育怎么了?凡此种种,谁之过?教辅之过!所以
期刊
我校地处昌平区与海淀区交界,下辖一个中心校阳坊小学和四个分校。学校以传承友善文化为重点,秉承"让走进来的人都有快乐,让走出去的人都有发展"的办学宗旨,努力打造友善的校园文化、友善的人际关系、友善的家校关系,创建和谐校园。  一 、 打造友善的校园精神文化  1.以精神文化为载体,建立友善 的校园文化  征集校歌、校徽、校训作为载体,形成精神文化。明确了以"扬帆、博学、明理、健康"为校训,形成弘扬正
期刊
第十中学建校于1965年,在48年的办学历程中,有过辉煌也经历过低谷;2003年的合并搬迁,使十中又经历一次生存考验。八年前,初任校长时,面对被几择后,无论是品行还是学习都处于末流的学生;面对抱着“让孩子混毕业”的态度的家长;面对缺乏信心的老师,我就知道,这里不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校长,这里需要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后勤,一个尽心尽力的当家人。  怎样当好这个家?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满意的
期刊
课堂是学校中最普遍、最常态、最基本的细胞,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实践表明,没有课堂教学行为的变革,就不可能有新课程目标的真正落实。从2006年开始,宜川中学通过完善课程管理规程,坚持多维学习,增强与名校的多元联系和合作,从课前预习和课堂检测人手,以突出学生主体性为核心,以实现高效课堂为目标,在有效性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  一 启发引导,合作互助  课改,教师角色转变是关键,要给教师重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尽可能借助各种学习途径构建崭新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纵横信息数字化教学就是学生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获取和运用知识的一种新的学习途径。它是通过脑、眼、口、手和肢体的协调活动,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进而提高学生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
期刊
近年来,聊城四中坚持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办学方针,积极倡导养成教育、成功教育、自我教育的新思想,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日前,我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我们又提出了“实施精细化管理,推进精致化教学,营建区域性精品化学校”的目标,为学校的健康、持续、和谐发展描绘了广阔前景。  完善管理机制 规范管理程序  人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应当探寻科学规范的发展思路,遵循细致严密的管理程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