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学生组织作为促进大学生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要阵地,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普遍存在着些许问题,诸如制度僵化或不完善、工作效率低下、缺乏品牌活动等,严重阻碍了高校学生组织的成长与发展。本文拟从企业BIS内涵出发,阐述高校学生组织构建BIS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可适用于各高校学生组织的BIS模型,以保障高校学生组织的良性发展和组织影响力的扩大。
关键词:高校学生组织;BIS;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17-02
高校学生组织是在学校党委领导、共青团指导下的高校学生群众性组织,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实践平台。既是学校党政联系广大同学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也是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力量。
然而,高校学生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借鉴企业BIS理念,构建BIS模型,应该成为各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高校学生组织BIS的概念内涵
(一)BIS的概念内涵。
BIS是英文“Behavior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意为行为识别系统。它是企业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简称CIS)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企业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简称MI)指导下逐渐培育起来的[1],是企业全体员工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所有规范化、协调化的自觉、具体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法。企业在确立自身理念后,须通过对内对外的一系列活动将其贯彻与体现出来[2]。
(二)高校学生组织BIS模型的内涵。
参照企业BIS概念,高校学生组织BIS模型内涵可理解为:根据高校学生组织理念识别系统的行为化,所形成的高校学生组织行为识别系统模型。言外之意,就是高校学生组织内部干部,根据党团核心理念和组织确立的自身理念所形成的、自觉的工作方式和行为规范。它的主要构成:1.组织对内行为,主要指组织章程、部门设置、工作职责、工作条例、考核评价与奖惩、干部培训模式等。2.组织对外行为,主要指组织品牌活动等的策划、设计。
高校学生组织构建BIS模型,是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对组织内部成员来说,适当调整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可以增强成员的凝聚力和组织归属感;健全组织内各类工作条例,有利于不断强化每位学生干部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完善组织的考评与奖惩制度,则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组织外部发展来说,合理的组织架构,有利于大型活动的组织安排、提高工作效率;成熟的干部培训模式,有利于组织干部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富有特色的品牌活动,可以提升组织形象,增强组织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二、高校学生组织BIS模型的构建
(一)建立、健全组织内部制度规范体系。
1.完善组织制度、规范,明确组织宗旨。
完善的制度、规范,是维持组织良性发展、保证日常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也是规范组织管理、构建成员认同感的重要影响因素。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学生组织在换届时,保证各项工作的平稳过渡和组织精髓的良好传承。例如,制定并规范学生组织的章程、会议制度、财务制度、干部选拔任免条例等,能够保证在人员频繁更替的前提下,学生组织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学生组织要特别注意制度出台的需要性、科学规范性、公正合理性及制度执行的严肃性,以保证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实效性。同时,也要根据前期发现的问题进行适当完善,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效率。章程中明确的组织宗旨,将成为组织全体成员共同的奋斗目标,形成全体成员的共同愿景,能有效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组织的向前发展。
2.优化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能。
良好的组织架构,是组织高效运作的基础和保障。学生组织要根据自身日常工作的整体安排,合理设置部门,必要时应对主要的架构进行适度调整;并通过规章制度将各部门职能以条约形式确定下来,使部门明确定位、合理分工,工作有章可循,也使组织成员能够发挥自主性,避免出现“搭便车”现象,提高组织工作效率。针对存在的机构冗余庞大、办事效率低等问题,内部应推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尽量减少管理层次,达到精兵简政的效果。比如,在筹备大型活动时,可以通过建立执行组,全权负责安排各工作小组;日常工作则由部门负责,做到人人有事可做,工作落實到位,也保证组织内学生干部获得足够的锻炼机会和成长空间。
3. 加强监督,健全考评与奖惩制度
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途径,定期对工作成效和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加强对学生组织的监督作用,对学生干部的不作为现象严肃处理,督促学生干部加强自身管理[3]。同时,辅以建立完善的记录系统,使情况能够完整地被记录,易于做好组织成员的工作考核;也便于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完善组织规范。同时,由于学生干部在活动筹备和举办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但这种奖励必须把握好度,不能成为学生进入学生组织的初中。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奖惩分明,充分激发干部工作热情、发挥其作用。
(二)探寻合适、完善的组织干部培训模式。
学生组织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的提高,恰恰离不开完善的组织干部培训模式。在学生工作中,综合素质集中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五方面。因此,在学生进入组织之初,就应该对其在活动组织、策划能力上进行培养,鼓励大胆创新,挖掘潜力。同时,通过工作组的形式,相互之间形成合作与竞争,提高工作层次。学生组织亦可以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团体康乐辅导等,来提高干部的团队合作、交流表达等能力。不可否认的是,合适、完善的组织干部培训模式,应该在实践和探索中,逐步建立、健全。例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所开展的“社联干部上岗培训”和“学生社团骨干素质培训”两类培训班,就是通过注重培训后的反馈,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使培训模式日趋系统化、规范化、合理化而成。他们采用专家讲座、会长沙龙、团体康乐辅导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理论素养,提升工作的实践能力,锻炼团队合作、交流表达等能力,增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方位地为学校培养出一支高素质、高标准、高能力的优秀学生干部队伍。 同时,各高校要重视聘任指导老师来指导学生组织工作,加大指导老师对学生组织的指导力度,以提高学生组织中管理干部队伍的素质。指导老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活动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对活动的政治方向和意义,加以引导并提供建议、方法、辅导和服务,使广大学生的主体性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得以自由和充分发挥,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以及自我教育的主体。
(三)注重并加强组织品牌活动建设。
高校学生组织在进行活动策划时,必须下足工夫,时刻注意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努力使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满足学生的多样需求,以保证活动的针对性、广泛性和实效性。还要准确把握学校特色和组织自身理念,打造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活动。比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生会就紧紧围绕师范院校的自身特色和专业要求,举办师范生综合技能大赛,以引导校内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专业技能素养。与此同时,更要抓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猎奇心理,创新活动开展形式,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自主性、积极性。活动前,还须做好宣传工作,进行必要的“预热”,以提高活动的影响力。
高校学生组织要善于整合资源,删减繁琐、零碎、质量较差的活动,确保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有序高效地投入到特色活动当中,集中精力把特色活动打造成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以形成品牌效应。这些品牌活动,是组织形象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通过它们可以吸引外界关注、吸纳社会各界的赞助,并通过赞助提升活动的影响力和质量。建设品牌活动,还能够让学生干部从广大同学对这些活动的喜爱和参与中,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進而极大地调动工作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开展工作。
三、结语
解决高校学生组织存在的发展困境和需求,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笔者认识到:当前阻碍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完备的行为识别系统。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BIS模型,将成为组织健康发展、良性运行的关键。各高校学生组织必须重视在行为识别系统上的探索和改革,这有利于组织外部形象的宣传,能较好地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周宏武.高校导入CIS策略刍议[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6-80.
[2]张殿玉,荆秀萍.论组织形象塑造的CIS设计[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2):22-24.
[3]高来健,娄森超.高校学生组织发展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研究[J].现代物业·现代经济,2012(6):126-128.
作者简介:庄乐(1994-),男,广东深圳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2012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
基金项目:2015年“攀登计划”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一般项目“高校学生组织CIS建构情况调查——以广东省内部分高校为例”(项目编号:pdjh2015b0403)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高校学生组织;BIS;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17-02
高校学生组织是在学校党委领导、共青团指导下的高校学生群众性组织,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实践平台。既是学校党政联系广大同学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也是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力量。
然而,高校学生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借鉴企业BIS理念,构建BIS模型,应该成为各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高校学生组织BIS的概念内涵
(一)BIS的概念内涵。
BIS是英文“Behavior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意为行为识别系统。它是企业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简称CIS)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企业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简称MI)指导下逐渐培育起来的[1],是企业全体员工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所有规范化、协调化的自觉、具体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法。企业在确立自身理念后,须通过对内对外的一系列活动将其贯彻与体现出来[2]。
(二)高校学生组织BIS模型的内涵。
参照企业BIS概念,高校学生组织BIS模型内涵可理解为:根据高校学生组织理念识别系统的行为化,所形成的高校学生组织行为识别系统模型。言外之意,就是高校学生组织内部干部,根据党团核心理念和组织确立的自身理念所形成的、自觉的工作方式和行为规范。它的主要构成:1.组织对内行为,主要指组织章程、部门设置、工作职责、工作条例、考核评价与奖惩、干部培训模式等。2.组织对外行为,主要指组织品牌活动等的策划、设计。
高校学生组织构建BIS模型,是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对组织内部成员来说,适当调整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可以增强成员的凝聚力和组织归属感;健全组织内各类工作条例,有利于不断强化每位学生干部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完善组织的考评与奖惩制度,则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组织外部发展来说,合理的组织架构,有利于大型活动的组织安排、提高工作效率;成熟的干部培训模式,有利于组织干部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富有特色的品牌活动,可以提升组织形象,增强组织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二、高校学生组织BIS模型的构建
(一)建立、健全组织内部制度规范体系。
1.完善组织制度、规范,明确组织宗旨。
完善的制度、规范,是维持组织良性发展、保证日常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也是规范组织管理、构建成员认同感的重要影响因素。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学生组织在换届时,保证各项工作的平稳过渡和组织精髓的良好传承。例如,制定并规范学生组织的章程、会议制度、财务制度、干部选拔任免条例等,能够保证在人员频繁更替的前提下,学生组织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学生组织要特别注意制度出台的需要性、科学规范性、公正合理性及制度执行的严肃性,以保证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实效性。同时,也要根据前期发现的问题进行适当完善,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效率。章程中明确的组织宗旨,将成为组织全体成员共同的奋斗目标,形成全体成员的共同愿景,能有效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组织的向前发展。
2.优化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能。
良好的组织架构,是组织高效运作的基础和保障。学生组织要根据自身日常工作的整体安排,合理设置部门,必要时应对主要的架构进行适度调整;并通过规章制度将各部门职能以条约形式确定下来,使部门明确定位、合理分工,工作有章可循,也使组织成员能够发挥自主性,避免出现“搭便车”现象,提高组织工作效率。针对存在的机构冗余庞大、办事效率低等问题,内部应推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尽量减少管理层次,达到精兵简政的效果。比如,在筹备大型活动时,可以通过建立执行组,全权负责安排各工作小组;日常工作则由部门负责,做到人人有事可做,工作落實到位,也保证组织内学生干部获得足够的锻炼机会和成长空间。
3. 加强监督,健全考评与奖惩制度
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途径,定期对工作成效和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加强对学生组织的监督作用,对学生干部的不作为现象严肃处理,督促学生干部加强自身管理[3]。同时,辅以建立完善的记录系统,使情况能够完整地被记录,易于做好组织成员的工作考核;也便于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完善组织规范。同时,由于学生干部在活动筹备和举办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但这种奖励必须把握好度,不能成为学生进入学生组织的初中。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奖惩分明,充分激发干部工作热情、发挥其作用。
(二)探寻合适、完善的组织干部培训模式。
学生组织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的提高,恰恰离不开完善的组织干部培训模式。在学生工作中,综合素质集中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五方面。因此,在学生进入组织之初,就应该对其在活动组织、策划能力上进行培养,鼓励大胆创新,挖掘潜力。同时,通过工作组的形式,相互之间形成合作与竞争,提高工作层次。学生组织亦可以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团体康乐辅导等,来提高干部的团队合作、交流表达等能力。不可否认的是,合适、完善的组织干部培训模式,应该在实践和探索中,逐步建立、健全。例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所开展的“社联干部上岗培训”和“学生社团骨干素质培训”两类培训班,就是通过注重培训后的反馈,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使培训模式日趋系统化、规范化、合理化而成。他们采用专家讲座、会长沙龙、团体康乐辅导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理论素养,提升工作的实践能力,锻炼团队合作、交流表达等能力,增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方位地为学校培养出一支高素质、高标准、高能力的优秀学生干部队伍。 同时,各高校要重视聘任指导老师来指导学生组织工作,加大指导老师对学生组织的指导力度,以提高学生组织中管理干部队伍的素质。指导老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活动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对活动的政治方向和意义,加以引导并提供建议、方法、辅导和服务,使广大学生的主体性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得以自由和充分发挥,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以及自我教育的主体。
(三)注重并加强组织品牌活动建设。
高校学生组织在进行活动策划时,必须下足工夫,时刻注意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努力使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满足学生的多样需求,以保证活动的针对性、广泛性和实效性。还要准确把握学校特色和组织自身理念,打造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活动。比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生会就紧紧围绕师范院校的自身特色和专业要求,举办师范生综合技能大赛,以引导校内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专业技能素养。与此同时,更要抓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猎奇心理,创新活动开展形式,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自主性、积极性。活动前,还须做好宣传工作,进行必要的“预热”,以提高活动的影响力。
高校学生组织要善于整合资源,删减繁琐、零碎、质量较差的活动,确保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有序高效地投入到特色活动当中,集中精力把特色活动打造成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以形成品牌效应。这些品牌活动,是组织形象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通过它们可以吸引外界关注、吸纳社会各界的赞助,并通过赞助提升活动的影响力和质量。建设品牌活动,还能够让学生干部从广大同学对这些活动的喜爱和参与中,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進而极大地调动工作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开展工作。
三、结语
解决高校学生组织存在的发展困境和需求,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笔者认识到:当前阻碍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完备的行为识别系统。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BIS模型,将成为组织健康发展、良性运行的关键。各高校学生组织必须重视在行为识别系统上的探索和改革,这有利于组织外部形象的宣传,能较好地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周宏武.高校导入CIS策略刍议[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6-80.
[2]张殿玉,荆秀萍.论组织形象塑造的CIS设计[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2):22-24.
[3]高来健,娄森超.高校学生组织发展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研究[J].现代物业·现代经济,2012(6):126-128.
作者简介:庄乐(1994-),男,广东深圳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2012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
基金项目:2015年“攀登计划”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一般项目“高校学生组织CIS建构情况调查——以广东省内部分高校为例”(项目编号:pdjh2015b040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