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探究学习作为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方式变革的成功尝试,是我们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本课题以小学1~2年级学生的数学探究学习兴趣、习惯为研究对象,将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为主要内容。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教学安排,采取了相应的实践措施。通过课题研究,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有了较大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习惯也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学 经验探索
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形势,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获得一种成功感和满足感,进而产生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小学生的“探究”不同于科学家的探究,小学生的探究与其说是发现,不如说是发展。只要是自主学会己有的原理或技术,或是把它们应用于不同的问题上,就是一种探究的过程。
一、探究式教学的含义与特征
1.探究式教学的含义
成功的教育要使学生既能学到科学概念,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又能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在教学中,有效的学习要依靠多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许多事实说明,探究式学习是学习科学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能在课堂上保持学习者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探究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它是指人们通过对自然、社会或文字材料的观察阅读,提出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进行交流、检验与评价的过程。从我们校几年的实践过程出发,作为学习方式的探究学习,要不断地向学科课程渗透,探究学习己成为各学科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
2.探究式教学的含义
(1)开放性。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是开放式的,这主要是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必然会突破原有的学习的封闭状态,在一种动态的、主动的、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其首要表现在方式的开放。由于现在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学生学习的外延极其广泛,并且这种方式与渠道的多元,又同时导致课堂教学时空的拓展。语文、常识课的网络上链接。数学课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相连,必然会引发学生学习内容的开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逐渐突破教材的框框,教师教学的轨迹,以自己的特有的学习体验来寻求知识习得的过程和方法。
(2)探究性。探究是最能体现人之本性和人的力量的心智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形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指在体验过程中敏锐地捕捉问题,紧紧地追问、探讨问题的结果,与被动记忆、被动理解的学习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选择的问题本身就富有探究性。这些问题往往具有非完备性、不确定性、发散性、发展性和创新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发地解决这些问题,但又需要经过挖掘教材与他人合作才能得出结论或答案。
(3)自主性。自主性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学习所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探究学习的目的。不论是探究的能力,主动积极、科学严密的态度,还是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都足只有通过亲自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在课堂上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生成,而单靠接受性学习难以获得。
(4)实践性。探究性学习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但它更为关注的是实践活动。实践的外延也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地拓展,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除了操作之外,思考、计划、找资料、理论探讨、收集数据、分析整理、归纳总结等都是实践的过程。所以,在本课题研究中的实践性,就是强调探究性学习应以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感受探究过程,在实践中创新。
(5)创新性。探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是创新性,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可以大胆地想象,提出创新的见解,学生的思维自由地飞翔,不断地迸发出创造智慧的火花,从而使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实行探究式教学的经验分析
1.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除了有恰当的教学方法、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外,微笑往往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的微笑,能感染学生,能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微笑可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可增加师生的情谊,可使学生“爱屋及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多看、多动手、多体会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对直观、具体、形象和生动的实物很感兴趣,能在人脑中打下深刻的烙印,通过直观实物来了解、说明数学概念、性质和公式等,不仅能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我们在讲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具体实物,然后让学生来观察,触摸、讨论、交流,得出了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让学生观察、测量、分析对比后得出结论,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增强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3.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设计游戏则要因势利导,能尽量发挥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度、适当地组织一些竞赛性的小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增加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练习中,我们设计了“小熊卖文具”的游戏。请一个小朋友戴上头饰做小熊,大家当顾客,到文具店买东西。这一场景,真实地再现了孩子们的生活,顿时喜形于色,迫不及待地加入游戏行列,望着商店里想买的东西,快乐之情溢于言表。此时此刻,教师及时把商店里要买的东西变成简单的元、角、分换算,看着价格单上的价钱就能买到你想买的东西。在游戏中学习,学生学而不厌,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利用典型事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针对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把祖冲之是怎样发明圆周率的;华罗庚是怎样成为著名数学家的;童弟周、阿基米德的童年生活,利用精彩的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讲授新课,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树立了光辉榜样,既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又使学生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
5.设置陷井法激发学习兴趣
所谓设“陷井”是针对学生由于对某些数学知识不够理解而表现在判断、推理及处理问题的方法失误等现象,有的放矢地编出一些有迷惑性的题目,布设“陷井”,借以考查学生对部分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学生在“落入”和“走出”误区过程中吃一堑长一智,得以提高。在数学实践中发现设“陷”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经努力,学生跳出“陷井”获得成功,从成功的喜悦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倍增。他们在欣赏自己的成功过程中无形进行了兴趣的自我们培养。
6.利用作业评语激发学习兴趣
恰当的评语,不仅能给学生指导学习方法,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如对一些作业完成较好的作业本,不妨写上“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真聪明!你肯定还有高招,因为你是老师的骄傲!”表扬优生但也不能责骂较差的学生,相反,应抓住其闪光点,适时给予鼓励。如“好样的,有进步,继续努力!”“看到你在进步,老师真为你高兴,因为你付出了劳动”“你准行,老师相信你!”这样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充满了希望,从而逐步产生浓厚的兴趣。
7.采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随着媒体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能够在一种媒体上表示、传递和处理多维化信息的多媒体系统,它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包括文字、图形、声音、静态或动态图像、动画等不同形状的信息在计算机上把图、文、声集成在一起使得各种媒体互补,传递信息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多媒体教学为小学生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优化的通道。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文、声并茂,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还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的情感需求。
总之,小学生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重要理念之一,它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种学习方式,而且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教学和学习,要想让学生做有意义的探究,那么就要从低年级学生做起,培养好的探究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邱学华.尝试成功的学习——尝试教学实验研究20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5-86.
[2]郑毓信.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数学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44-50.
[3]余文森.再谈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J].人民教育,2002,(12):31-33.
[4]洪涛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片断[J].小学数学教师,2001,(7):95-96.
[5]洪涛清.我的一次尝试及其反思小学数学教师[J].2003,(3):15-19.
[6]李森,于泽元.对探究教学的几个理论性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2002,(2):83-88.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学 经验探索
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形势,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获得一种成功感和满足感,进而产生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小学生的“探究”不同于科学家的探究,小学生的探究与其说是发现,不如说是发展。只要是自主学会己有的原理或技术,或是把它们应用于不同的问题上,就是一种探究的过程。
一、探究式教学的含义与特征
1.探究式教学的含义
成功的教育要使学生既能学到科学概念,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又能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在教学中,有效的学习要依靠多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许多事实说明,探究式学习是学习科学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能在课堂上保持学习者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探究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它是指人们通过对自然、社会或文字材料的观察阅读,提出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进行交流、检验与评价的过程。从我们校几年的实践过程出发,作为学习方式的探究学习,要不断地向学科课程渗透,探究学习己成为各学科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
2.探究式教学的含义
(1)开放性。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是开放式的,这主要是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必然会突破原有的学习的封闭状态,在一种动态的、主动的、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其首要表现在方式的开放。由于现在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学生学习的外延极其广泛,并且这种方式与渠道的多元,又同时导致课堂教学时空的拓展。语文、常识课的网络上链接。数学课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相连,必然会引发学生学习内容的开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逐渐突破教材的框框,教师教学的轨迹,以自己的特有的学习体验来寻求知识习得的过程和方法。
(2)探究性。探究是最能体现人之本性和人的力量的心智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形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指在体验过程中敏锐地捕捉问题,紧紧地追问、探讨问题的结果,与被动记忆、被动理解的学习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选择的问题本身就富有探究性。这些问题往往具有非完备性、不确定性、发散性、发展性和创新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发地解决这些问题,但又需要经过挖掘教材与他人合作才能得出结论或答案。
(3)自主性。自主性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学习所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探究学习的目的。不论是探究的能力,主动积极、科学严密的态度,还是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都足只有通过亲自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在课堂上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生成,而单靠接受性学习难以获得。
(4)实践性。探究性学习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但它更为关注的是实践活动。实践的外延也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地拓展,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除了操作之外,思考、计划、找资料、理论探讨、收集数据、分析整理、归纳总结等都是实践的过程。所以,在本课题研究中的实践性,就是强调探究性学习应以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感受探究过程,在实践中创新。
(5)创新性。探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是创新性,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可以大胆地想象,提出创新的见解,学生的思维自由地飞翔,不断地迸发出创造智慧的火花,从而使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实行探究式教学的经验分析
1.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除了有恰当的教学方法、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外,微笑往往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的微笑,能感染学生,能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微笑可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可增加师生的情谊,可使学生“爱屋及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多看、多动手、多体会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对直观、具体、形象和生动的实物很感兴趣,能在人脑中打下深刻的烙印,通过直观实物来了解、说明数学概念、性质和公式等,不仅能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我们在讲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具体实物,然后让学生来观察,触摸、讨论、交流,得出了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让学生观察、测量、分析对比后得出结论,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增强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3.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设计游戏则要因势利导,能尽量发挥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度、适当地组织一些竞赛性的小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增加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练习中,我们设计了“小熊卖文具”的游戏。请一个小朋友戴上头饰做小熊,大家当顾客,到文具店买东西。这一场景,真实地再现了孩子们的生活,顿时喜形于色,迫不及待地加入游戏行列,望着商店里想买的东西,快乐之情溢于言表。此时此刻,教师及时把商店里要买的东西变成简单的元、角、分换算,看着价格单上的价钱就能买到你想买的东西。在游戏中学习,学生学而不厌,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利用典型事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针对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把祖冲之是怎样发明圆周率的;华罗庚是怎样成为著名数学家的;童弟周、阿基米德的童年生活,利用精彩的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讲授新课,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树立了光辉榜样,既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又使学生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
5.设置陷井法激发学习兴趣
所谓设“陷井”是针对学生由于对某些数学知识不够理解而表现在判断、推理及处理问题的方法失误等现象,有的放矢地编出一些有迷惑性的题目,布设“陷井”,借以考查学生对部分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学生在“落入”和“走出”误区过程中吃一堑长一智,得以提高。在数学实践中发现设“陷”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经努力,学生跳出“陷井”获得成功,从成功的喜悦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倍增。他们在欣赏自己的成功过程中无形进行了兴趣的自我们培养。
6.利用作业评语激发学习兴趣
恰当的评语,不仅能给学生指导学习方法,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如对一些作业完成较好的作业本,不妨写上“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真聪明!你肯定还有高招,因为你是老师的骄傲!”表扬优生但也不能责骂较差的学生,相反,应抓住其闪光点,适时给予鼓励。如“好样的,有进步,继续努力!”“看到你在进步,老师真为你高兴,因为你付出了劳动”“你准行,老师相信你!”这样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充满了希望,从而逐步产生浓厚的兴趣。
7.采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随着媒体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能够在一种媒体上表示、传递和处理多维化信息的多媒体系统,它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包括文字、图形、声音、静态或动态图像、动画等不同形状的信息在计算机上把图、文、声集成在一起使得各种媒体互补,传递信息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多媒体教学为小学生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优化的通道。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文、声并茂,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还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的情感需求。
总之,小学生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重要理念之一,它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种学习方式,而且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教学和学习,要想让学生做有意义的探究,那么就要从低年级学生做起,培养好的探究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邱学华.尝试成功的学习——尝试教学实验研究20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5-86.
[2]郑毓信.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数学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44-50.
[3]余文森.再谈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J].人民教育,2002,(12):31-33.
[4]洪涛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片断[J].小学数学教师,2001,(7):95-96.
[5]洪涛清.我的一次尝试及其反思小学数学教师[J].2003,(3):15-19.
[6]李森,于泽元.对探究教学的几个理论性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2002,(2):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