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悬案:真假“烈士”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a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帝国发轫于五代乱世,建国之后也多与南、北方的割据政权,以及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国不断交战。从公元960年建国到1004年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凡44年间,宋军东征西讨,一直处于战斗状态之中。至于宋辽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宋军北伐也好,辽军南侵也罢,河北大平原之上,血沃原野,白骨横陈。宋辽停战之后,西北党项李元昊叛乱又起,宋人刚安定了河北,却又在西北被游牧民族折腾得够呛。宋徽宗宣和末期,宋人刚把西夏逼得战败臣服,可紧接着又与女真联手伐辽。终北宋一世,可谓军兴不止,战乱频繁。当然,这样的天下,这样的历史,一定也涌现过无数的烈士。
  宋代的烈士,国人总是能说出几个来的。比如说宋辽战争中的“杨家将”杨老令公杨继业,陈家谷之战中重伤被俘,三日后不食而死;比如说岳飞第四次北伐中的背嵬军将官杨再兴,小商桥一战,挥军300骑兵对抗金军3000骑,身中多箭而死。后火化所得箭镞传说多达两升!
  烈士为国捐躯,忠义许国,自是民族表率,为后人景仰和学习。但是,在宋代历史上,其实也有一些忠义许国的“烈士”,他们“生前”效忠宋朝,“死后”被宋廷加官进爵,可若干年后,他们却又复活过来,成为假“烈士”。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翻看《宋史》宋代中期以前的人物传记,我们会看到三个人的名字赫然记录,一个叫康保裔,一个叫王继忠,还有一个叫石元孙。这三个人的传记故事,以石元孙出现得最早,《宋史·石守信传》的附传中就有记录,而又以石元孙历史的实际发生年代最迟——处于宋夏战争期间。而康保裔和王继忠的事迹都早于石元孙,发生于宋辽战争中。这三个人都属于前文所提到的“烈士”——忠义许国,为国“捐躯”,而后死而复生,遂成“真假烈士”悬案。
  一
  康保裔,《宋史》将他记录在《忠义传》中。既然位列《忠义传》,显然是宋代正史将之定位为“忠义”。康保裔是一员猛将,史载此人长于骑射,尤其是弓矢技术很是厉害。他可以手握箭镞三十支,连续射击目标,并做到后一支箭从前一支箭的箭筈(音扩,弓箭的最后方)进入,首尾相连。这种射击技术,在宋史上是不多见的。两宋之交的名将岳飞也有这等箭术,不过,岳飞也只是发箭三支而已。如康保裔这样,能够将30支箭,箭箭都从箭筈进入,如此娴熟的弓矢技术,在宋代应该是无出其右者。宋代良将的弓矢技术高超在史料上多有记载,比如说南宋名将王彦箭术也很高超,《宋史·王彦传》记载他见到营门水桶里水满了,于是一箭过去,把桶击穿。待到水流光以后,再一箭过去将漏洞堵上。这种技术大抵上与箭筈进入情况差不多。但毕竟要做到30支箭镞都可以首尾相连,这种高超又稳定的技术,怕是大多数人很难做到的。可是,康保裔做到了。
  康保裔能够做到弓马娴熟,这与他常年身处战阵之中有很大关系。根据史料记载,他的祖父康志忠,他的父亲康再遇都是武将,且都老于兵事、死于兵事。待到康再遇阵亡之后,康保裔继任父亲的职务,供职于石守信麾下,为太祖皇帝讨伐李筠立下了战功。此后,康保裔主要活动于抗辽前线,累官代州知州、深州知州、京州观察使。宋真宗即位后,擢为高阳关路都部署、侍卫马军都虞侯,坐镇河北辽军南下东路重镇高阳关,成为宋军前沿的一名高级将领。
  康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对读书人相当礼遇。对于麾下士卒,康保裔也不吝啬,除了每次战斗后赏赐颇丰,对士卒也很爱惜,因此,康保裔所部战斗力很强,成为塞上一支劲旅,也是辽军强有力的对手。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九月十九日,萧太后(燕燕)和辽圣宗率领辽军南侵。从早先的情报活动中,宋人大抵上谍知辽军可能的南侵,因此还是有一定前期准备的。但是,战斗初期的交战中宋军没有得手,这就让宋军主将镇、定、高阳关都部署傅潜畏惧不已,他坐拥步骑八万,却不敢出定州与辽军作战。傅潜麾下将领见主帅如此怯懦,纷纷请战,可都被傅潜给骂了回去。傅潜本是宋太宗潜邸出身将领,后台就是宋太宗,尽管傅潜前线畏敌行为多次被人弹劾到朝廷去。可当时主管军事的枢密使王显与傅潜一样都是宋太宗潜邸旧人,因此,这些个弹劾消息大多都没有传到天子那里,就被王显给压下去了。但是,随着辽军的深入,傅潜闭门不战的行为最终还是被宋真宗知道,真宗多次催促傅潜会合诸路宋军与辽军作战,宋军定州行营都部署范廷召、宋军都监秦翰、镇州都部署桑赞也请求傅潜早日出战,范廷召甚至当面辱骂傅潜说:“公恇怯乃不如一妪尔。”傅潜听闻,一语不发,还是不出战。都钤辖张昭允见状,继续苦劝傅潜,结果傅潜苦笑一声,竟然说:“贼势如此,吾与之角,适挫吾锐气尔。”以担心宋军锐气受损为由,再次拒绝了众将的出战的请求。最后,傅潜实在扛不住范廷召等人的反复唠叨,分步兵两千、骑兵八千给范廷召组成万人部队出高阳关迎击辽军。宋军终于成行,可这万人步骑,平原野战中怎能与辽军大军对抗呢?范廷召眼见傅潜是靠不住的,于是便向高阳关都部署、侍卫马军都虞侯康保裔求援。
  康保裔接到求援消息后,不顾敌众我寡,立刻带领麾下支援范廷召。然而,当康保裔所部赶到瀛洲西南的裴村战场,天已黄昏,范廷召已经与辽军缠斗起来,其后军已经被辽军缠上无法摆脱。这一战,辽军出动的尽是精锐之师,范廷召支持不住。幸亏是康保裔及时杀到,宋军才稳住了阵脚。考虑到天色已是黄昏,宋辽双方各自鸣金退兵,准备明日再战。是夜,范廷召谍知辽军增援正源源不断杀入战场,形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于是,他没有通知康保裔,就率领本部兵马南撤了。可怜康将军不知道范廷召已经撤军,依旧孤军坚守阵地,准备明晨的厮杀。次日清晨,宋辽两方都发现战场力量发生了太大的扭转。辽军援军源源不断赶来,将康保裔孤军一支团团围住。康保裔属下建议他换上士卒的甲胄,骑马突围出去。然而,康保裔危急时刻,方显英雄本色。他正色回答说:“临难无苟免。”坚决不突围,要与辽军决一死战。宋军奋勇杀敌,与辽军交手数十回合,击毙大量辽军。马蹄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喊杀声声震旷野。然而,康保裔最终寡不敌众,弓矢用尽之后,宋军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加之辽军骑兵耶律谐理部迂回到康保裔阵后发起攻击,宋军很快被分割开来。最终,在援军不至的情况下,康保裔部全军覆没。康保裔被俘。   康保裔兵败的消息很快被宋廷得知。然而,宋廷却并不知道康保裔被俘并已投降的消息。于是,隆重的烈士追悼会就这么开了起来。除此之外,御驾亲征的宋真宗此时正在河北大名府坐镇,在得知康保裔战死的消息后,对康家人多有赏赐,孩子们给封了官。就连康保裔84岁的老母也得到了白金五十两,封为陈国太夫人的赏赐。
  然而,按照宋军军法,主帅死,其麾下亲军因保护主帅不力,则行军法。消息一出,康保裔麾下那些突围出来的将士们不干了。结果,他们一口咬定康保裔确实是兵败被俘而投降辽军了。
  这让宋真宗心里很闹心。宋真宗指示,查清楚康保裔的下落——究竟是死是降,责成有关部门立刻给调查清楚。
  于是,经过有关部门的调查,宋真宗终于拿到了这么一份报告:
  康保裔战场上送客人离开营地,猝不及防遭遇辽军偷袭,结果力战而死。
  这是一份让所有人都感到满意的报告。宋真宗不会因为自己嘉奖过假“烈士”而丢面子;亲军将士因为怕被军法处死而一口咬定主帅没死,而投降了辽军。这帮人不过是为了抹黑“烈士”而不让自己被军法从事;至于其他那些裹足不前,未能及时救援康保裔的将领们,他们当然也不用对康保裔之死承担责任,毕竟康保裔是在送客人出营时被辽军偷袭而死。这与他们是否救援康部没有关系。
  皆大欢喜!
  康保裔兵败被俘之后,就这么当了“烈士”。入辽之后,为了避讳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名讳更名为康昭裔。按照《辽史》记载,康保裔后官至辽昭顺军节度使。只不过,作为宋朝降将,康保裔此后没有与宋军交手过,他这么一个假“烈士”就这么被写入了《宋史·忠义传》中。
  二
  王继忠的故事发生在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王继忠是宋真宗潜邸亲信,其父王珫原是驻守瓦桥关的武骑军指挥使,王珫阵亡时候,王继忠只有六岁。朝廷将他补官东西班殿直,作为宋真宗太子时的侍从,很得真宗信任。真宗皇帝即位后,王继忠“补内殿崇班,累迁至殿前都虞候,领云州观察使,出为深州副都部署,改镇、定、高阳关三路钤辖兼河北都转运使,迁高阳关副都部署,俄徙定州。”以皇帝亲信身份,出任沿边军事要职,也算是位高权重了。
  公元1003年四月,辽国南府宰相耶律奴瓜、南京统军使萧挞凛领军南侵,兵锋直指定州望都。宋军“镇、定、高阳关路都部署”王超召集镇州都部署桑赞和高阳关都部署周莹合兵迎敌。周莹派王继忠以高阳关副都部署的身份代表他出战。宋军合并后,王超以一千五百人为先锋,北上望都。次日,宋军在望都南六里处与辽军遭遇爆发战斗。这一战,宋辽两军从午后鏖战至半夜,未分胜负,双方各自收兵,准备次日再战。然而,辽军又一次使出他们所惯常使用的战术——以骑兵侧翼包抄,绕道宋军后方,配合主力作战时候前后夹击。夜色掩护下的辽军迂回部队,绕到了王继忠高阳关部队的后方,将王继忠后路、粮道切断。
  王继忠发现了这个情况,赶紧回师去救援。王继忠亲自与敌人鏖战于康村。宋朝的潜邸武将大多是乌合之众不堪战场重任,然而这个王继忠却是个战斗好手。在面对辽国骑兵攻击时,一派武将本色,勇猛无比。作为高级将领,他的衣着甲胄是与其他士卒不同的。因此,王继忠刚一进入战场,就被辽军重重包围,形势危急。然而,听闻消息的王超和桑赞等人,知道辽军已经形成了对自己的侧翼包抄。他们对王继忠的处境竟然见死不救,领军撤退了!可怜王继忠指挥所部力战不能却敌,唯有且战且退,最终依旧没有逃脱辽军骑兵的攻击,全军覆灭。王继忠被生擒。
  真宗得知王继忠“阵亡”和宋军战败的消息,急发河东路广锐军一万五千人增援,高阳关路都部署周莹也赶紧出关救援。然而辽军早已撤去。王继忠则被送往辽帝行营。考虑到王继忠是宋真宗潜邸旧人,辽人招降了王继忠,并给予高官厚禄。
  王继忠毕竟是真宗皇帝潜邸旧人,感情非同一般。他的“阵亡”,让真宗皇帝震惊不已。除了追封“烈士”,宋真宗“优诏赠大同军节度,赗赙加等,官其四子”,作为对自己潜邸旧人的补偿。
  然而,王继忠毕竟没有死。他日后服务辽廷,始终与宋人打交道。尤其是1004年宋辽澶渊会战最终议和,这其间也有王继忠从中多方联络促成的功劳。“烈士”最终没死,在辽国还活得好好的。相比康保裔来说,王继忠因为一直在与宋人打交道。康保裔归于《忠义传》还有考虑到皇帝面子的问题,宋人自己尽管也知道康保裔没死,可自己还是宁可将康将军写成马革裹尸的烈士,给自己脸上贴金。而这王继忠“烈士”非但没死成,还成了宋史上无法回避的关键人物。当然,他最后多方沟通,促成宋辽《澶渊之盟》的签订,也算为两国罢兵言和做了不小的贡献。结果,《宋史·列传三十八》和《辽史·列传十一》上都给他列了传,以记录他的历史事迹。
  三
  最后,还有一个“烈士”石元孙。他在与西夏大军作战中兵败被俘,宋廷也以为他战死沙场了。考虑到石元孙是开国元勋石守信之后,又是皇亲国戚,朝廷对他的追赠、嘉奖也相当厚重,可问题是,在宋夏交换战俘时候,石元孙竟然活着返宋了。石元孙自然无法得到如同康保裔、王继忠两位人物那么宽大的处理。在他还没回国入关之前,宋廷上下就争执了起来。不少人认为应该杀了他,否则在西夏人面前太丢人。最终,宋廷考虑到石家人特殊的身份,也考虑到万一杀了石元孙对前线士气的不利,毕竟还是让石元孙这位假烈士得以善终。
  这三位假烈士,似然都死而复生。但他们能够被追赠“烈士”,其实也说明了他们“生前”的忠义许国,对宋廷并无不忠之处。至于战场上没有殉国而死,这当然也不能强求他们杀身成仁。汉武帝对于李陵投降匈奴的处理方法过激,历来史学、文学作品批评言辞不绝于耳。对比宋人对于假烈士的态度,宋廷对于朝臣的宽松、仁慈也就无需多言了。古往今来的士大夫,对于那种宽松的朝廷环境,怕是只有羡慕的份儿了。
其他文献
一、詹姆斯敦的VIP们  美国弗吉尼亚州 詹姆斯敦  詹姆斯敦是英格兰在北美洲最早的永久定居点,也是美国最重要的考古遗址。2015年,研究人员发现并证实,在詹姆斯敦著名的1608教堂圣坛下,埋葬着四具遗骸。研究团队的负责人说:“我们发现了首批驻扎在美国的四个英国领导者。”他们的身份和职业分别是牧师、士兵、贵族和探险家,正是这四个人通力合作,在美洲建立了第一个英国殖民地。如今,四百年过去了,人们终于
期刊
胡须俗称胡子,是男性成熟的标志和象征,常被用来指代男子,如“巾帼不让须眉”,就是用胡子和眉毛来代表男性。当然也有女人长胡子,在欧洲中世纪这些不幸的女子被称为“狼女”,遭到社会的歧视,直到19世纪民间还流行这样的谚语:“应当提防留胡须的女人与求和的敌人。”与之相对的另一特例是男人不长胡子。《黄帝内经》将天生不长胡须的男人称为“天宦”,他们“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不生”。过去宦官在被阉割后就长不出胡
期刊
在还没有纸张的秦代和汉初,人们也有阅读的需求,尤其是统治阶层,他们渴望充实自己的见识,理清自己的思绪,以获得更好的判断力。在此之前的战国,是个诸子百家争相出书的时代,写书、抄书,数量很多,流传也广,考古发现的战国简牍证明了这一点。秦始皇焚书坑儒,很多书都毁于一旦,马王堆帛书中的许多书也算禁书,能幸存下来实在难得,并且,它们是写在珍贵的丝帛之上,比简牍书籍显得更加珍贵。  说来也怪, 迄今为止,中国
期刊
李斯师从于儒学大师荀子,却一步一步走向了法家的道路;他亲手杀害了同门师兄韩非,却又成了韩非思想最忠实的信徒;而他提出的“焚书”之议,则直接终结了儒家乃至诸子百家生存的土壤。  史叔:  最近的宫斗剧《芈月传》掀起了战国史的热浪。剧中,秦国在楚国公主芈月的带领下日益强盛。然而,“秦漂”的楚人可不止芈月……秦帝国丞相李斯,也是来自楚国的狠角色!在史叔推荐此文后,网友们“炸开了锅”,对李斯的评价也是褒贬
期刊
从成都出发,满打满算一个钟头即可抵达云顶山。先是高速公路抵达金堂县城,继而大件路沿沱江而上,再是窄窄的水泥路上山。谒拜云顶山,我是有备而来的。很早就知道云顶山近千年前的壮烈故事——此乃著名的南宋蒙古战争遗址,又是宋末巴蜀八大山城防御体系之一。  沿着慈云寺长长的红墙,我走进了荆棘丛生的云顶山主峰,没有人烟的石头城——我要直奔曾经厮杀震天的古战场。  谒拜云顶山  由北往下眺望,山脊所延展之处,应该
期刊
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1988年4月13日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和《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从此海南成为我国最年轻的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该消息传出后,无数青年人热血沸腾,“到海南去,干一番事业”成为当时青年人的最大的梦想之一。  此前中国在深圳和珠海建立的经济特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大批前往闯荡的年轻人实现了人生抱负,这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示范作用。因此,当海南建省并成立经济特区的消
期刊
一九三七年的夏天,七月流火。此时的中国,包括热河在内的东四省已经先后沦陷于日军之手。  在“卢沟桥事变”后的一个月,1937年8月9日,一直试图扩大侵略战争的日本又造起一件事端:一名叫大山勇夫日本海军中尉带着手下一名士兵驾车直冲军用的中国上海虹桥机场,被中国驻军保安士兵击毙。  由此,中日双方的冲突再度升级。以此为借口,8月11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向上海市长提出如下要求——中国方面的事件责任者谢罪
期刊
坦克是“9.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阅兵式的一大明星,据说当那十八辆99A式主战坦克隆隆驶过人们的视线之后不久,其模型就卖断货了。在战争史上,坦克也一直是明星,而且号称“陆战之王”。追这个“星”的人也很多,只不过这些“追星族”中有些人认为坦克越大越好,越重越好,结果就导致出现了一类巨大无比的怪物——巨型坦克。  希特勒的妄想症  巨型坦克最狂热的“追星族”在纳粹德国。这群“追星族”之所以狂
期刊
民国时期,有名律师“与人谈话两个小时可得一根金条,办两件小案可购一辆汽车。”  这位大律师是史良吗?史良声名鼎沸,当年是“七君子”之一,后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司法部部长。  尽管史良与他同龄,然而史良是他的学生。  他是民国时期在上海滩曾名噪一时的大律师吴凯声。  少年求学路  吴凯声号丹农,生于1900年11月12日,出身自江苏宜兴商人之家,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已家道败落。  在18岁的时候,吴凯
期刊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5.5亿人口中有4亿多都是文盲,文盲率高达80%。文盲,成为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扫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高层清醒地认识到: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改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增长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一个根本问题。  1950年9月20日,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长的马叙伦在开幕词中开宗明义,表示工农教育应该以识字教育为主。1953年11月24日,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