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互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jiayo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入幼儿园后,家长们往往如释重负!好了,难题总算交给了老师!好堡自己成了教育孩子的局外人。其实,家长不应该把所有的教育责任都推给老师,而自己做“甩手大老板”。客观地说,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只有家长、老师积极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教育,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家、园通力合作,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呢?听听下面几处家长的发言,也许会有所启发。
  
  不应和老师闹情绪
  
  徐女士(医生女儿4岁):邻居的女儿叫欢欢,刚入园时是班上年龄最小的。老师们本来对她十分关照,一天里,不管是吃饭、喝水,还是玩游戏,都作为重点照顾对象:午睡时,欢欢好几次把被子踢掉了,老师都轻轻过去帮她盖好;欢欢每次上厕所出来,老师都帮着整理衣服:有小伙伴争抢玩具,老师又细心地给他们调解。
  一天离园时,老师一边和家长们打招呼,一边核对接送卡。就在这时,欢欢和小朋友玩起了“背你过河”的游戏,欢欢的上衣挤了上去。老师发现后,就准备过去整理。可还没等老师走到欢欢跟前,来园接孩子的欢欢妈看见女儿肚脐眼露在外面,便嚷道:“你们也太不负责了!天这么冷,孩子这样露着肚脐,很容易受凉。知道吗?”说完,气冲冲地拉起欢欢就走,看都没看赶过来的老师,并从此与老师打起冷战。
  我认为,欢欢妈的做法很不妥。作为家长,面对老师偶尔一次疏忽,不能斤斤计较,更不能埋怨老师。毕竟老师面对的是一大群孩子。这样耍性子、闹情绪,跟老师冷战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不良印象。
  
  支持幼儿园的工作
  
  窦先生(中学教师儿子6岁):儿子就读的这所幼儿园,在幼儿教育方面很有思路、很有特色。他们设计了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如:模仿成人的娃娃家、小超市,跳跳扭扭的表演团,搬搬垒垒的建筑队,拆拆装装的研究所,翻翻读读的阅览室,涂涂画画的美工院……每天老师先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然后再适当调换各小组的游戏内容。在这些游戏活动中,孩子们一个个快乐得几乎要疯了。然而,一部分大班的家长对此提出了质疑:光让孩子玩,不按部就班“教课”,孩子将来上学怎么跟得上?园方诚恳地向大家说明了理由: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和成人一样,做自己喜欢的事就会感到快乐。因此,让幼儿自己选择游戏项目,并从中获得快乐,这既培养了幼儿的自主意识,又使他们获得了快乐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质。应该说,这是十分科学的学前教育,远比机械地教孩子们认字、识数、背古诗有意义得多,也比整天教孩子抽象、深奥的文化知识更好。在此基础上,再让孩子适当学一些入学必备的基础知识,是很容易的。园方入情入理的解释,打消了大家的疑虑。于是,家长们自觉支持幼儿园的工作,时时处处与老师密切配合。
  
  有问题就当面解决
  
  洪女士(幼儿园教师儿子3岁):在我们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天,壮壮的爸妈前来告状:“我家孩子的腮帮上,有一块红印儿,孩子说是老师拧的!”园长赶紧找来相关老师。老师们都说不可能。于是,大家又问壮壮,这下壮壮改口了,说是小朋友干的。家长急忙“开导”;不要害怕,要说实话。可壮壮还是肯定老师没有拧他。尽管如此,家长依然不依不饶。经过调查,老师和那位小朋友都没有拧他。至于那红印儿是怎么来的,他自己也不清楚。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取决于大人问话的态度、语气。如果大人问话暗示性很强,孩子会根据你的暗示去思考。大人不必太拿孩子的话较真,对老师要有起码的信任。当然,并不是说孩子受了委屈,家长应该忍气吞声,而应当理智、平和地解决问题。当这类事情发生后,重要的是安抚孩子的情绪,不能在其心里留下阴影。
  
  双方观点保持一致
  
  周先生(警察女儿5岁):贝贝已经上大班了,可是贝贝妈每天都要叮嘱:“老师,睡午觉时你记住给贝贝穿衣服啊,他自己弄不好的。”或者提醒道:“老师,记住给他多喝点水!”一天,老师委婉地对贝贝妈说:“其实,这些是孩子上小学之前必备的生活技能,我们应该培养他这方面能力。如果总是靠老师帮助,以后他能照顾好自己吗?”在这一点上,我深有体会。我那女儿已经读小学了,每天背一瓶水到学校,晚上还原样背回来,问她怎么不喝水呢?她说没人提醒她,想不起来。贝贝妈听老师这样说把脸一沉:“你怕麻烦,那就算了!”然后就跟园长反映,说贝贝的老师对工作不负责。
  从表面看,这虽是一件小事,但实质上是两种教育观念的分歧。家长和老师教育观点不一致,这不是小问题。怎样消除分歧呢?双方应互相交流——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什么原因我们要坚持这样做?经过交流、沟通,尽可能使双方观点达成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带给孩子一个好的发展。
  
  敢于向老师亮家丑
  
  屈女士(营业员 女儿4岁):乍一看,女儿蓉蓉绝对是个文静的小姑娘,从不愿与人多说话。可和小朋友玩时,合得来就玩,合不来就打。老师问原因,她总低头不语。我告诉老师,蓉蓉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爷奶、爸妈、叔婶,还有一个堂哥。蓉蓉4岁,堂哥5岁。两个孩子不能发生冲突。哥哥几乎每次都被蓉蓉打哭。在大人眼里,被打哭的是弱者,所以常常不问缘由先批评蓉蓉。开始时她还争辩几句,后来就不说话了,总是气鼓鼓的,很不服气。
  听了我的介绍,老师明白了:蓉蓉爱打人是家里“逼”出的毛病。老师建议家长要经常与孩子交流,发现蓉蓉和哥哥吵架时,可以先问她:“是不是觉得哥哥很令你生气?”这时,她会觉得你没有责备她,从情感上就不会抵触,她会说出心中真实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再征求她的意见,寻找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
  此后,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做,老师也特别注意为蓉蓉创造与小朋友交流的机会。我还和老师定期沟通,了解蓉蓉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蓉蓉进步很大,她不仅能积极与他人沟通,不再打人,还能主动帮助小朋友。
  从这件事上,我体会到,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应该是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协调合作。我认为,家长敢于向老师亮“家丑”,以求得老师的帮助、指导,这是明智之举。
  
  家园双方都要积极主动
  
  王女士(幼儿园园长 儿子6岁):家园沟通,首先要求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安排、教育目标,懂得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园要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及时召开家长会等,向家长传授幼儿教育的科学知识,帮助家长解决教育方面的困难,使家长逐步提高教育能力,包括赏识孩子的意识、观察以及评价孩子的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另外,幼儿园要引导家长参与教育管理,搭建沟通和理解的桥梁;要激发家长主动合作的积极性。家园沟通的途径应该丰富多彩、行之有效。比如,设立家园联系册、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举办家长接待日等,以保证家园共育渠道的畅通,使家园共育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最佳的共育效果。
  (丹露/整理)
其他文献
亲子装
孩子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孩子的降生让一个家庭充满了爱和生机,使家庭结构发生了改变——家庭原有成员均“升了级”。对于年轻的夫妻尤其是个分水岭,因为不再有人在他们面前以“过来人”自诩,视他们为“毛头小子”“黄毛丫头”。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和永不厌倦的话题,“为人父母”不单是一种角色的转换,更暗示着人的一生真正成熟。在随之而来的岁月里,新任父母面对纷至沓来的教育问题,不断争论、借鉴、修正……“父母是孩
  
大女儿读幼儿园大班,小女儿也在4月份进入同一所幼儿园的小班。幼儿园离家有10分钟的自行车路程,我们选择坐校车上下学。在同一个校车站一共有7名小朋友,大家都是方圆50米以内的邻居,自然而然,我们这些妈妈们也成了“妈妈朋友”。  前几天,小女儿得到一个小朋友妈妈送的一套幼儿园校服。  这位妈妈的女儿上小学二年级,在得知我的小女儿即将上幼儿园后,就很细心地问我,她家女儿的幼儿园校服还保存完好,如果不介意
6月4日8点左右,杭州市雨声淅沥,可来自杭州市10多所幼儿园的20多位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陆续登上大巴。8点30分,大巴开出,在蒙蒙夏雨中,大巴开往德清县雷甸镇。这点雨可浇不灭小朋友参与读者联谊活动的热情。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让孩子亲近自然,走进农村幼儿园。一路上,小朋友欢声笑语不断。一个小时左右,车子到了雷甸镇中心幼儿园。一进幼儿园大门,就有小朋友和家长开始羡慕了,哇!好大一片种植园呢!里面种
内容简介    《抱抱》是一本几近无字的图画书。小猩猩一路上看到相亲相爱的各种动物,大家热切地抱在一起,表达对彼此浓烈的爱。可是小猩猩与妈妈走失了,妈妈在哪里。好希望有人抱抱他哦!好心的大象妈妈背起了他四处寻找妈妈,找着找着,树上传来了小猩猩熟悉的“宝宝”声,是妈妈的叫声!小猩猩大叫着“妈妈”,向妈妈扑去。  简单的故事内容,抓住了吸引幼儿最重要的两个元素,亲情关怀(抱抱)与对动物的好奇。想知道没
宝宝初入园,可能会情绪焦虑烦躁睡不好一材料:  黑米50克、小米70克、核桃30克、枸杞20克,清水800毫升制作:  1.将小米和黑米淘洗干净,倒入砂锅中,加入核桃,加水煮。  2.烧开后转小火慢炖,砂锅盖子下面搁根筷子,防止溢锅。  3.烧开煮15~20分钟后,加入洗干净的枸杞,再小火煮5分钟即可。  主妇心得:  1.水要一次放足,尽量不要中途续水,否则会影响口感。  2.枸杞出锅前放入即可
明明从幼儿园回家后有些闷闷不乐,妈妈问:“怎么了,明明?”“今天上课时,我举手说要上厕所,老师说:“又是你,下不为例啊!”“那你上厕所了吗?”“上了,我想上厕所。”  养成良好如厕习惯是幼儿成长中的一项关键任务,同时也给不少幼儿带来了挑战。明明6岁,很早就能够独立上厕所了,但是,他在大小便控制上一直有些困难,有时夜间会出现尿床现象,在幼儿园活动时也会经常申请“我想上厕所”。家长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带
快过年了!孩子们在节日里可以享受美味佳肴,放烟花爆竹,收“红包”,随父母走亲访友,多开心哪!如果爸爸妈妈合理开发利用这一重要节日资源,不仅能让孩子欢乐、轻松地度过佳节,还会让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学到不少东西呢!    完美“红包”就这么简单    压岁钱究竟怎么给?给多少才合适呢?是否该把红包“收归家有”呢?如何利用“压岁钱”给孩子增长知识呢?    一、给父母的建议   给孩子意外的惊喜。父母可以
“您的孩子报了兴趣班吗?”这是很多幼儿家长之间讨论的热门话题。  关于兴趣班,有的家长认为是培养孩子琴棋书画样样兼通的绝佳途径,有的家长则是“别人报,我也报”,让孩子成为“跟风”的牺牲品……极端的例子是,山东潍坊在2008年通过教育局发布一纸禁令才“退”了兴趣班的“高烧”。为了解目前幼儿家长对兴趣班的态度和看法,本刊编辑部自拟调查问卷对200多位家长进行了相关调查。  兴趣,原本是一件很单纯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