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的说法是:“以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宜并重……”然而“语文”又来源于生活,我认为学好语文除了“听、说、读、写”外,“演”也是一个重要环节,这更有利于让学生联系生活会用“语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能力;应试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0-0114-01
然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影响下,语文教学已经出现严重问题,从小学到中学,语文授课时间最多,投入精力最大,而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少、慢、差、费”一直是困扰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它是我们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一句话,就是对如何运用语文的一种自觉。语文意识的养成就是正确的语文习惯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的过程。
在平时的教学、教研实践中,我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有较强的语文意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语文教学,不是老师教完一节课,而是让学生在这一节课中学到方法、学到东西,因此要褪尽修饰,删繁就简,回归常态。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简简单单的语文教学境界,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语文教学应该走在真语文路上,将视野对准语文的本体,把握语文的实质,彰显语文的价值,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听”、“读”、“演”训练为切入点,以说、写能力为核心,将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感体验、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習习惯、研究能力等密切融合
以听促说,以读促演,以说、演促写,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听:培养学生的听话能力是日常生活的需要,是说话、读书、写字的基础。首先应培养学生认真听话的习惯,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前两至三分钟的时间,说一些短而有趣的小故事等,并要求学生认真听、认真记,再把听到的、记下的内容讲一讲,哪怕是只言片语,这样孩子的好胜心理占了上峰,激发他们听的欲望,也明确了听的目的。其次要求学生注意老师的神态、姿势,低年级学生的模仿力较强,要求老师在讲话时,注意自己要姿势优美大方,神态自然谐和。这样,活泼生动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听力。所谓“记”就是记老师讲话内容,记十句和说一句的学生,都就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赞许。
(二)说:小学语文大纲明确要求:低年级语文中要求学生能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其实新第一学期第一天,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就是一堂必不可少的说话课。问姓名,问家庭住址,问父母单位,用亲切话语和和蔼可亲的态度,会让孩子们愿意张开小嘴一一作答,教师还要适当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完整而有顺序地回答问题。小学口语交际课,大都是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的,比如:在《寒假趣事》这一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在互相介绍寒假趣事时有说不完的话。但往往有的学生会把所说的内容前后顺序颠倒,使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不明确,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顺序,如引导学生看板书来说,去过什么地方,先看到什么,然后看到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样,步步导入才能逐渐使学生说话有顺序。
(三)读:小学语文课本中,童话、寓言、诗歌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其中童话故事文质兼美,既有时代感又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在童话课文教学中尤为突出。朗读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培养感情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首先教师要重视范读,教师音质兼美的范读将比录音范读更具感染力,使师生感情交融,童话故事中对话内容较多,语言优美生动,有着贴近儿童语言的特点,因此范读后尽量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语调、语速,反复的阅读,在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教授《我不能忘记祖国》一课时,教师用嘲讽的语气读美国学生的话“……你们看,对些所谓的文明古国,特别是亚洲的中国,都被历史淘汰了……”。用自豪和响亮的声音读宋庆龄的话:“……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教师极富感染力的语言会把学生带入一种遐想的意境中,使学生有意识的要去读书,去探究,因而学生无形中也就成为学习的主体。此外《小学语文自读课本》也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较好的辅助教材,教师应合理的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集体阅读,并适时指导。
(四)写: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一年级学生在掌握了拼音和部分汉字后,教师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如教师做出高兴的表情问学生“老师现在的表情怎样哪?”学生会说很高兴,那你愿意用一句话把它写下来吗?学生很快就会拼音、汉字齐用写出:“老师很高兴”这句话,如此循序渐进,进入二年级应让学生在游戏过后,能用几句话描述一下过程,还应有意识地让学生:“今天回家观察一下妈妈的变化,写几句话告诉老师好吗?”等话题,这样为学生写话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学生写话的兴趣会逐渐浓厚,写话的水平也会逐步提高,到中高年级写作才心中有话,笔下有文。
(五)演: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演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集各种能力的一种综合表现。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寓意深刻,语言轻松活泼的寓言都是一幕幕小剧的版本。学生在掌握了“字、词、句”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你愿意做×××吗?你能把它说的话,它的动作表演给大家看吗?”在激发起学生表演的欲望后,教师在适时地加以指导,这样贴近儿童语言的对白,浅显易懂的剧情会使每一个学生都会在欢快和谐的气氛中对所掌握的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从而从心愉快地达到教师教、学生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郑莹阁.例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听·说·读·写”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6):66-67.
关键词: 小学语文;能力;应试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0-0114-01
然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影响下,语文教学已经出现严重问题,从小学到中学,语文授课时间最多,投入精力最大,而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少、慢、差、费”一直是困扰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它是我们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一句话,就是对如何运用语文的一种自觉。语文意识的养成就是正确的语文习惯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的过程。
在平时的教学、教研实践中,我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有较强的语文意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语文教学,不是老师教完一节课,而是让学生在这一节课中学到方法、学到东西,因此要褪尽修饰,删繁就简,回归常态。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简简单单的语文教学境界,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语文教学应该走在真语文路上,将视野对准语文的本体,把握语文的实质,彰显语文的价值,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听”、“读”、“演”训练为切入点,以说、写能力为核心,将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感体验、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習习惯、研究能力等密切融合
以听促说,以读促演,以说、演促写,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听:培养学生的听话能力是日常生活的需要,是说话、读书、写字的基础。首先应培养学生认真听话的习惯,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前两至三分钟的时间,说一些短而有趣的小故事等,并要求学生认真听、认真记,再把听到的、记下的内容讲一讲,哪怕是只言片语,这样孩子的好胜心理占了上峰,激发他们听的欲望,也明确了听的目的。其次要求学生注意老师的神态、姿势,低年级学生的模仿力较强,要求老师在讲话时,注意自己要姿势优美大方,神态自然谐和。这样,活泼生动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听力。所谓“记”就是记老师讲话内容,记十句和说一句的学生,都就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赞许。
(二)说:小学语文大纲明确要求:低年级语文中要求学生能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其实新第一学期第一天,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就是一堂必不可少的说话课。问姓名,问家庭住址,问父母单位,用亲切话语和和蔼可亲的态度,会让孩子们愿意张开小嘴一一作答,教师还要适当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完整而有顺序地回答问题。小学口语交际课,大都是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的,比如:在《寒假趣事》这一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在互相介绍寒假趣事时有说不完的话。但往往有的学生会把所说的内容前后顺序颠倒,使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不明确,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顺序,如引导学生看板书来说,去过什么地方,先看到什么,然后看到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样,步步导入才能逐渐使学生说话有顺序。
(三)读:小学语文课本中,童话、寓言、诗歌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其中童话故事文质兼美,既有时代感又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在童话课文教学中尤为突出。朗读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培养感情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首先教师要重视范读,教师音质兼美的范读将比录音范读更具感染力,使师生感情交融,童话故事中对话内容较多,语言优美生动,有着贴近儿童语言的特点,因此范读后尽量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语调、语速,反复的阅读,在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教授《我不能忘记祖国》一课时,教师用嘲讽的语气读美国学生的话“……你们看,对些所谓的文明古国,特别是亚洲的中国,都被历史淘汰了……”。用自豪和响亮的声音读宋庆龄的话:“……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教师极富感染力的语言会把学生带入一种遐想的意境中,使学生有意识的要去读书,去探究,因而学生无形中也就成为学习的主体。此外《小学语文自读课本》也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较好的辅助教材,教师应合理的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集体阅读,并适时指导。
(四)写: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一年级学生在掌握了拼音和部分汉字后,教师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如教师做出高兴的表情问学生“老师现在的表情怎样哪?”学生会说很高兴,那你愿意用一句话把它写下来吗?学生很快就会拼音、汉字齐用写出:“老师很高兴”这句话,如此循序渐进,进入二年级应让学生在游戏过后,能用几句话描述一下过程,还应有意识地让学生:“今天回家观察一下妈妈的变化,写几句话告诉老师好吗?”等话题,这样为学生写话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学生写话的兴趣会逐渐浓厚,写话的水平也会逐步提高,到中高年级写作才心中有话,笔下有文。
(五)演: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演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集各种能力的一种综合表现。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寓意深刻,语言轻松活泼的寓言都是一幕幕小剧的版本。学生在掌握了“字、词、句”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你愿意做×××吗?你能把它说的话,它的动作表演给大家看吗?”在激发起学生表演的欲望后,教师在适时地加以指导,这样贴近儿童语言的对白,浅显易懂的剧情会使每一个学生都会在欢快和谐的气氛中对所掌握的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从而从心愉快地达到教师教、学生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郑莹阁.例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听·说·读·写”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