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薪传火的学术名门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ongl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史的研究,最近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比如关于“文化名门世家”的讨论,日益受到重视。黄兴涛在为“文化名门世家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写的《序》中说,如果我们将视线定格在晚清以来的文化界,会发现在一个个熟悉的、响亮的名字背后,往往存在着值得重视的家族文化纽带。“这种背景就像一根根银线,把一个个耀眼的文化明星和学术巨子们贯穿起来。”并认为,“挟取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学术名门进行专门考察,除了能更好地认识那些成就非凡的文化名人,他们的文化贡献及其所涉及的文化领域之外,还能有助于了解其所处时代的学术风气和文化时尚。”
  诚然,“文化世家”是晚清以来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个独特而重要的现象。可是,由于清末民初以来的学术文化,正经历着从传统的家学渊源、私家授徒到现代学校教育和学术传承的转换。因而我们同样会发现,现代学术史上的一个个学坛明星,往往也是与学术大师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学术名门”。比如胡适,他用那“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学术思想将衣钵传给了傅斯年、顾颉刚、吴晗、罗尔纲、唐德刚等现代中国的史学大家;顾颉刚呢,他1923年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浸染了一代学人,罗根泽、刘节、杨宽等学者,甚至老一辈的吕思勉先生都纷纷加入疑古辨伪的行列,这就是蜚声士林的古史辨派。他更善于识拔奖掖青年学子,于是培养出了谭其骧、何定生、童书业、杨向奎、朱士嘉等学者;如今,顾颉刚的弟子们又各自带出了自己的学生,支撑着当今的中国史坛。顾门弟子葛剑雄最近在接受采访,谈到其业师谭其骧时不无自信地说:“谭先生在世时经常对我们说,他希望我们能超过他,……在某些领域,我的工作应该说已超过或者发展了谭先生的工作,我们这些学生现在在整体上应该说已超过了谭先生的学问。”(薛原《谨记嘱托,聚薪传火——记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载《书与人》2000年6期)显然,这样的学术师承圈也应该纳入学术史研究的视野。
  梳理学术师承圈对于学术史研究的意义,一方面,有益于彰显学术大师们在学术地图上所占的比例与地位,给他们带来荣耀。1943年,罗尔纲的《师门辱教记》由重庆独立出版社初版,胡适后来在致罗尔纲的信中说,这本小书带给他的荣耀,比他得到35个名誉博士还要光荣。1958年12月,胡适还将该书书名改为《师门五年记》,自费印刷作为自己六十八岁生日对贺寿的人回礼之用,可见该书在胡适心目中的地位。王学典和孙廷杰合著的《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7月版)也以大量的资料佐证“在民国的史学界……长期坐第一把交椅的是顾颉刚”,“疑古学派几乎笼罩了全中国的历史界……当日中国在各大学的势力几乎全为疑古学派所把持”的图景。
  可事实上,在不同的学派手里,学术地图的边界毕竟是不确定的。因而,梳理学术师承圈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启迪后学者,彰显先贤们的治学方法、道德品性和人格精神,展示学术文化是如何在一代代学人手中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余英时曾经在《犹记风吹水上鳞——敬悼钱宾四师》一文中,生动地记述了国学大师钱穆回顾民国以来学术师承的情形:
  钱先生回忆民国以来中国学术界的变迁,对我也极有吸引力。最初,我只是为了好奇心而向他追问各派的人物的性格和治学的长短,及彼此间的关系。但久而久之,使我对民国学术思想史,有了比较亲切的认识。这一部分的知识,更是书本上所找不到的……1971年以后,我每次到台北去看他,只有话题转到这一方面,他总是喜欢回忆这些学坛掌故,我曾一再请求他写下来,为民国学术史留下一些珍贵的资料。这也许有助于他后来下决心写《师友杂忆》。
  是的,《师门五年记》、《师友杂忆》之类的著作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们坦白详细地描写了众多学者名流的治学经验,再现了一幅幅师友切磋乐趣的生动图画。《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也是这样一部著作。它首先叙顾颉刚的学术成就、影响和品格,次及他的育才之方,然后以何定生、谭其骧、童书业和杨向奎四位弟子为个案,具体再现学术授受的情形及顾氏师友间的一些是非恩怨。于是我们发现,学术的传承,首先靠的是学术大师,他们以传播学术为己任,他们不仅是学问家,更是教育家。当时北平学术界有三大“老板”:胡适、傅斯年和顾颉刚。他们不啻有钱和学问,还善于奖拔诱掖青年学人。由是观照今日的教育界,我们会深叹当今中国何等缺乏像顾颉刚这样作为学问家的教育家,何等缺乏像谭其骧、童书业等这样尊师好学的好学生。《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带给顾颉刚的荣耀,不是他在古史学界、民俗学界、历史地理学界等领域的学术权威形象,而是再现了他在培育学术传人方面“前有章太炎、胡适,后无来者”的学术领袖和精神贵族的地位。
  确实,顾颉刚在学问上,是属于开风气一路的人物。他深感自己的学术计划决不是靠自己一人能完成的,如果只是一心埋头学问,或许个人能做出更大的学术贡献,但更多的人才可能会归于澌灭。因而,在顾颉刚的人生道路上,“惜才”是一个重音符。顾颉刚的早年好友傅斯年曾挖苦说:“哪一个青年只要同颉刚一接近,就封了‘一字平天王’了。”是的,顾颉刚为奖掖青年可谓费尽了良苦用心。他与傅斯年在中山大学的分裂,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的惜才。顾颉刚到了中山大学后,创办民俗学会,出版民俗丛书,将民俗学运动推到一个新的高潮。而傅斯年却对拼命出版民俗丛书不以为然,经常批评这本无聊,那本浅薄。而顾颉刚认为傅斯年的观点在治世说是对的,在乱世说是不对的。“我们不出版,一班可以继续我们工作的青年便得不到诱掖引导的力量而要走到别方面去了,他的这一方面的才力便不克发展了。”可见顾颉刚对青年学子的一片呵护之心。
  通过出书、办杂志来“逼”人成才,是顾颉刚的一个育才秘方。虽然梁启超早就倡导过“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但民国学术史上,一个刊物聚起一个学派,或掀起一场运动的情况并不鲜见。比如《学衡》与“学衡派”,《禹贡》与“禹贡派”,《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等等。而顾颉刚创办的历史地理学杂志《禹贡》半月刊和禹贡学会,其成功之处在于,它不是靠名人来支撑,却造就了历史地理学界的一大批名人。它“以三校同学的课艺作基础”,顾颉刚在第一期“编后”中也强调:“现在我们所祈望于社会的,是多给我们培植和保护,我们现在是一群小孩,小孩时能受好教育,长成了才可任大事业啊!”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杨向奎等历史地理学界的大家名家都无一例外的出自禹贡学会。他们的成功,也是顾颉刚办刊旨趣的成功。以此而论,《禹贡》“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办得最成功的杂志之一。”
  当然,学术的传承也不仅仅是学术大师们的事情。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在连一张书桌都放不下的战乱年代,因为共同的学术追求而走到了一起,建立了可歌可泣的师生感情。然而,顾颉刚与何定生、谭其骧、杨向奎、童书业等弟子的感情分裂,更多的还是因为学术以外的事,真是让人低徊叹惜。据蒋天枢回忆,史学大师陈寅恪在“文革”时曾要助手为他作学传,助手迫于形势,只能违心地说“都已忘了”,陈听后说,“忘了好,免得中毒。”确实,“二十世纪的中国学人面临的生存压力,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脆弱人格所能承受的限度。”相比之下,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是幸运的。王学典在《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的“后记”中说:“深入浅出、轻松散淡、雅俗共赏,是本书追求的风格。与这一点相关,本书不是着眼于学术问题的探讨本身,而是致力于学术背后师生关系的挖掘。”诚然,本书实为一本学术史的优秀普及读物,读来十分亲切。该书每章前有“要点提示”,后有“本章引用及参考资料”。五六十帧珍贵的历史黑白图片,再现了一代大师的昔日风采,使其图文并茂、形神俱佳。
其他文献
与高教实践相比,高教理论的开拓似乎处于相对滞后状态,不少人慨叹中国高教理论的失语和缺席。湘潭大学刘业超教授的新著《雷沛鸿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对中国近代教育大师雷沛鸿的高教理论进行了系统阐发。  作者运用比较方法,突出雷氏教育思想特色。在论述雷氏高教功能理论时,把蔡元培、梅贻琦与雷沛鸿相比,指出蔡、梅在北大和清华的高教实践中引进了德国的洪堡原则,而
期刊
(1) 异化三问  小学三四年级老师就告诉我们胃能把食物同化。中学生物课讲说物质分解变化叫做异化作用。两词见《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高中生听说外国籍公民有归化入我国籍之事(《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失收)。大学生学翻译,知道有归化译法、异化译法。一路思考简单明了。  换个场合 有的人对 “异化” 感到 “别扭、神秘、深不可测”。实际上读书人不少对于报刊讨论就是觉得越听越胡涂——讨论
期刊
基金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在中国运用的时间并不长,对广大的投资者来说甚至还是个新生事物,基金产业也只处于初创阶段。基金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一个多世纪以前,1868年,英国政府为了扩大向海外投资的需要,专门设立了“海外与殖民地信托”,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只公众投资基金。作为投资工具的基金,既弥补了个人在投资方面的不足与限制,又满足了人们不想仅限于银行储蓄,而更广泛地参与投资的要求。投资基金区别于一般投资的显著
期刊
在世纪之交的青年文坛上,摩罗、余杰等人的出现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为老派文人提供了一个借鉴,为年轻的目光提供了一个焦点,让生机寥寥的文坛呈现出一些活力和朝气。他们像一群以笔为马的骑手,正驰骋在星光寥寥的文字草原上。不管他们的思想实力、知识实力如何,至少他们传递出当代青年人仍在思想的信息。当然,在汉语学界有实力远远高出摩罗等人的思想者,但由于他们是在纯学术空间中活动,所以较难进入普通学子的视野。只有
期刊
考古学早已是现代学术的显学,在二十世纪,尤其是后半叶,中国的考古事业逐渐步入黄金时代,一系列科学发掘,使世人得以一窥古代中国尘封已久的历史遗迹和历尽沧桑的瑰丽珍宝。随着现代传媒的介入,考古工作重要而神秘的一面被展现在世人面前。今天,考古已经逐渐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科学。时代和学科的发展越来越要求考古学家要面对大众,把学术普及给社会,传播给人民,提高广大群众对于我们的祖先创造的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的
期刊
大型理论丛书《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实践与创新研究丛书》由李翠贤任主编、陈焕仁和杜受祜任副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丛书》共8本,全面论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新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作者们论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宏伟事业中,重在伟大实践,贵在理
期刊
关于舒芜,我已经说得太多。我先后写过四篇文章,最重要的还是第一篇,即发表在1999年第5期《黄河》上的那篇《存在的代价——透过舒芜看“迷失》(后来收入我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禁欲时期的爱情》一书中)。那篇文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史实部分和观点部分。我的观点和他人有分歧,这是可以想见的。每个人都有他评鉴历史的权利和视角,如果每个人的观点都完全一致,也就没有必要看别人的文章了。其实史实部分,分歧也是巨
期刊
读资中筠主编的《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倍感一些问题的归纳和分析颇具深意,让人获益非浅。特别是编者在绪论里所强调的,本世纪社会变迁的两大原动力:人类“求发展”和“求平等”的渴望,与笔者的想法不谋而合。尽管严格说来,“求发展”不自二十世纪始,“求平等”也不由二十世纪终,但二十世纪因人类“求发展”、“求平等”的两大冲动而造成一次次重大历史变迁,毕竟令人印象深刻。让笔者略感不足的是,书中讨论发展的
期刊
赵树民的力作《比较宪法学新论》于千禧之年出版问世,可谓是法学领域中的一件盛事。这部专著的作者,是一位己属耄耋年岁的老法学家、老共产党员。他为这部六十多万字的传世之作耗去十六年时光,勤学钻研,专心致志,倾注大量心血。  我将这部书认真地通读了一遍,因为消化不够,领会粗浅,还难以作出比较全面、深刻、恰如其分的评价。我初步认为这部书的主要特色是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实事求是地进行宪法“比较”。有比较才有区
期刊
龙年腊月首七,我得到谭宗远的散文集《风景旧曾谙》。正值过年,喧闹之余静读此书,有如盛宴酒席上发现了一碟素菜。“破五”这天,书已通览一遍,虽未精读,有些感受已蕴蓄在胸了。  这是一本“白皮书”,白色是其装帧设计的主要色调,我理解,白色也是本色,本色自有本色的力量。书名取自唐诗,看中的是它的精神诱惑力,也显示了自信,自信中或也不无些许伤感——仅是我的印象。“风景”在哪里?在作者一一或屡屡道及的一本本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