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质量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既完成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因而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丰富复杂、充满生命气息的,若要使其丰富性发挥积极效应,则必须树立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过程的新观念。
【关键词】主体参与创新思维实践活动问题情境
正文:
课堂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既完成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究中有所提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造问题情境,加强学生参与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激活学生思维,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未知的领域。“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科学思维的焦点”。问题的设置会让学生引起质疑,有质疑才有兴趣,才积极思考,而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各尽其能,创新思维的萌芽也由此形成。例如苏科版七年级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中,教师先给学生创设了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与教师互动,通过一个圈日历上的数字猜日期的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这时会思考,为什么老师能猜出来?用的什么方法,我也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指向。
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方法很多。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竞赛;设置愉快情景等,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坚持这佯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重视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参与机会
课堂教学中,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启智功能,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
1.让学生多观察
数学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都可以让学生多觀察。
2.让学生多思考
课堂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公式的提出与概括,题目解答的思路与方法的寻找,问题的辨析,知识的联系与结构,都需要学生多思考。
3.让学生多讨论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质疑、讨论、设问可讨论,问题怎样解决可讨论。通过讨论,学生间可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交流进而共同提高的效果。此外,教学中让学生多练习、多提问、多板演等都可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
三、实施情感教育,提高学生参与质量
重视课堂情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创设良好的人场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反应,及时与学生沟通,采取积极评价,使学生体验到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教育情感。在交往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才能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例如,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四、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参与能力
重视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动作用,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效率来促进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只会一招一式,不能举一反三。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方法。例如:学生学会一个内容后,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个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做到让学生自愿自主地参加数学活动,通过数学活动实践,充分体验数学的乐趣和意义,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踏实努力,精选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方式,创造宽松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内在的、直接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爱学、乐学,产生学习数学的巨大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自觉、主动地学习知识,不仅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也培养了学生掌握从事终身数学学习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养成终身数学的态度和习惯。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树立终身学习数学的观念。
论总之,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见。让数学课堂生动有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积极探索,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提高。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试析传统课堂教学特征及弊端。教育研究,2001。
[2]孙连庆,数学学法及其教学。数学教育,2000。
[3]《中学数学教与学》
【关键词】主体参与创新思维实践活动问题情境
正文:
课堂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既完成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究中有所提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造问题情境,加强学生参与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激活学生思维,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未知的领域。“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科学思维的焦点”。问题的设置会让学生引起质疑,有质疑才有兴趣,才积极思考,而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各尽其能,创新思维的萌芽也由此形成。例如苏科版七年级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中,教师先给学生创设了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与教师互动,通过一个圈日历上的数字猜日期的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这时会思考,为什么老师能猜出来?用的什么方法,我也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指向。
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方法很多。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竞赛;设置愉快情景等,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坚持这佯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重视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参与机会
课堂教学中,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启智功能,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
1.让学生多观察
数学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都可以让学生多觀察。
2.让学生多思考
课堂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公式的提出与概括,题目解答的思路与方法的寻找,问题的辨析,知识的联系与结构,都需要学生多思考。
3.让学生多讨论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质疑、讨论、设问可讨论,问题怎样解决可讨论。通过讨论,学生间可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交流进而共同提高的效果。此外,教学中让学生多练习、多提问、多板演等都可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
三、实施情感教育,提高学生参与质量
重视课堂情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创设良好的人场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反应,及时与学生沟通,采取积极评价,使学生体验到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教育情感。在交往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才能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例如,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四、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参与能力
重视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动作用,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效率来促进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只会一招一式,不能举一反三。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方法。例如:学生学会一个内容后,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个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做到让学生自愿自主地参加数学活动,通过数学活动实践,充分体验数学的乐趣和意义,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踏实努力,精选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方式,创造宽松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内在的、直接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爱学、乐学,产生学习数学的巨大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自觉、主动地学习知识,不仅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也培养了学生掌握从事终身数学学习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养成终身数学的态度和习惯。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树立终身学习数学的观念。
论总之,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见。让数学课堂生动有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积极探索,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提高。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试析传统课堂教学特征及弊端。教育研究,2001。
[2]孙连庆,数学学法及其教学。数学教育,2000。
[3]《中学数学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