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钦州市矿务局中学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bo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施策略。在体验式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活动、营造情境、观看电影等方式诱发学生的体验,从而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且能表达真情实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作文教学 鉴赏能力 创作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 激情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055-02
  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品味人生,关注社会,感受时代脉搏,让他们在生活中体味、揣摩、积淀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体验生活的乐趣,形成自主写作的动机。体验式作文主要是针对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来的。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在教学中积极创造现实的情境,使学生真切体验教学的内容,根据实际的写作要求把握写作要点,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体验式作文不仅仅是一种教法,更是学生自主发展需求的一种外在表达,它需要创作者重视自己的情感体验,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创作出个性化的作品。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诱发学生的体验呢?
  一、创设活动,通过参与诱发体验
  接触了生活并不一定认识生活,有了丰富的生活材料,而且了解其“精蕴”,才能获得写作的材料。“精蕴”即事理的深奥处、细密处,这是学生在观察生活时很难认识到的,但如果给学生一个亲身体验的、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的观察点,必能激发其观察意向,促使其获取深刻而细致的“观感”(看到事物以后所产生的印象和感想)。如,笔者在让学生做一次自由作文训练前,先给每名学生一张长方形的牛皮纸,并让他们把纸架在两叠书上面,便提问:“同学们觉得它像什么?”全班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桥!”笔者又叫他们把纸拗成半圆,插在两书之间。“还像桥吗?”这时,有的说:“像!像石拱桥。”有的却生出了灵感:“老师,我觉得它倒像天上的彩虹。”紧接着,笔者又给他们每人一枚1元的硬币,并放在“拱桥”上面(1分钟左右);又叫他们把“拱桥”变成刚才的“平桥”,也将硬币放在上面。问:“结果怎样?”“平桥断了,而拱桥没断。”“为什么呢?”这一个“为什么”便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一下子活跃起来了。有的说:“平桥没有两脚做支撑。”有的说:“拱桥比平桥坚固耐用。”更有的说:“平桥是豆腐渣工程。”……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激情高涨,纷纷握笔铺纸,专心写作,有的以“桥的断想”为题,有的以“平桥和拱桥的对话”为题,有的以“桥·路”为题,有的以“桥为什么断了?”为题……就这样,一篇篇佳作挥笔而就。
  从这次作文训练中,笔者深深地感悟到,要想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写出美文佳作,在指导学生写作之前,教师就应先带领学生深入到生活这一源泉中去感受、体验,帮助学生把“无米之炊”变成“有米下锅”,指导学生“心”入生活,“情”入作文,多角度多层面地体验生活。也就是说,作文引导学案应围绕四个“导”:“导累”,即引导学生积累语汇、素材,培养语感;“导行”,引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积极参与作文实践,敢于去写作;“导思”,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积极主动地思考生活,并付诸文字,逐步写出有思想有深度的文章;“导情”,引导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
  二、营造情境,通过入境诱发体验
  心理学认为,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布鲁纳说:“教学论必须探明唤起学习积极性的最佳经验与情境。”学习产生于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安排课堂情境的学习。的确,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提供想象和思维的前提,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学习和创造。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具有特定的作用。作文教学情境,是为诱发学生体验,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学生作文兴趣的一种场合、背景及应急状态。
  学生写作方面的最大障碍就是“无米下锅”,无材料可写,也就是说,欠缺体验。诱发学生的體验,有意识地“制造材料”,教师就要有目的地导演“情境”,为学生制造一种场合与氛围,引起他们情感的波动,使它成为一种强化的刺激信息,构成学生审美感知的表象性,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和作文灵感。学生若没有这方面的体验,教师便要设法为学生制造一种场合与氛围,从而唤起学生的写作冲动。
  有一次,笔者给学生来一次全新的写作训练。在课堂上,笔者只做一个动作,要求学生就这个动作发挥想象力,写一篇文章。一听这个消息,学生都十分兴奋,同时都在猜想着会是什么“奇异的动作”。笔者走到讲台前,拿起一支粉笔,手指一带劲,粉笔一下子成了两半。而后,笔者一松手,粉笔便自然落到地上。“哇——”全班一片哗然。可是不久,学生就全懵了: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就能写作文?怎么写?见大家惘然的样子,笔者笑着说:“请同学们大胆地想象,由这个动作你能想到什么?怎么想就怎么写。我相信大家都能写出一篇杰作!”老师的鼓励就是法宝,这不,下面又像沸腾的水一样吵开了。有的学生说:“老师,这不叫作文,这叫营养过剩,消化不良!”还有学生说:“这叫浪费国家财产!”甚至有的学生像吃了豹子胆:“老师就像个凶手,杀害了无辜的粉笔!”……
  听了学生的发言,笔者并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同学们的这些想法都很好,大家再大胆一点,思路再开阔一点就好了。”学生经笔者这么一说,仿佛一下子开了窍,一个个竟提笔飞速地写了起来。不一会儿教室里便鸦雀无声了。
  由这节作文课,笔者深深地认识到: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某一种实际情境或模拟情境,甚至是头脑中想象的情境。只要能激起学生对事物的真切感受与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真实的情感和丰富的联想,就能诱发学生的体验。因此,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营造情境,如联系生活展现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等。
  三、观看电影,通过艺术诱发体验   电影自身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教育性,将它运用到作文教学中,可以方便教师的教学,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方便学生了解事物的特点与发展过程,可以把看、听、讲、写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他们的学习。因为,电影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紧密关联,可以给学生打开广阔的视野。再说,影视作品是各种表现手法的融合体,它包含了文学、音乐等艺术表现形式。其中的一个镜头、一句对话都可以触动人的心弦。一样的画面不一样的感觉,一样的面孔不一样的表情,举手投足是那样震撼心灵,让人心动,使人迷醉。学生在欣赏优秀影视作品的同时也得到了熏陶,良好的审美观、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优良的文学品位得到培养。
  那么,在作文教学时,语文教师应怎样适时适宜地利用影视作品,通过电影艺术诱发体验呢?笔者以为,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影视中学会关注生活。如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了解国内外新近发生的要闻,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最新动态。看《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从多种角度去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指导学生从影视中学会提炼主题。影视作品中,特别是那些经典的电影、电视剧,无不具有深刻、鲜明的主题。像电影《焦裕禄》《孔繁森》《生死抉择》,电视剧《任长霞》《暖春》《省委书记》《国家干部》《国家公诉》《反黑使命》等,都深刻地表现了不同时期党的干部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这些作品,虽然也通过重大事件表现人物,深化主题,但很多时候是通过平常小事来表现的。像孔繁森在风雪之夜为老人暖脚这一情节,看似平常,实不平常,它反映了孔繁森时刻将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这一重大主题。初中生在写作时不会叙述事情的不多,但往往没能将具体事件与深刻的主题相联系。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习影视作品提炼主题的艺术,努力达到鲁迅先生所倡导的“选材要小,开掘要深”的要求。此外,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从影视中学会积累素材;指导学生从影视中学会创新技巧;指导学生从影视中学会运用语言;指导学生从影视中学会修改作文;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把有关电影艺术的方法和技巧渗透于写作教学之中,适宜“特写”,不宜“全景”。即根据写作教学的阶段性要求以及相关的文体特点、命题方式,把移用电影艺术的方法和技巧化整为零。譬如在训练构思时,可以结合电影蒙太奇中“首先是由合到分,即分切,然后又由分到合,即组合”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写作时“拟定提纲、构筑框架”的速度和水平。对于那些片断式的写作训练,诸如“场面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更可以随机移用电影艺术中的一些手法来加以指导或评点,积极引导学生朝“文字画面化(可视),画面镜头化(鲜活),镜头组合化(有意)”的方向努力。如笔者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小说后,抓住学生爱看故事片的心理特点,组织学生观看《水浒传》第二集中“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这一精彩片段,分别从这“三拳”打的部位、設喻角度和描写方法等角度来指导学生学写片段作文。这样,学生带着问题看电视,就不会像平常那样只是单纯了解故事情节,而是边观看,边思考,边展开联想,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写作水平和语文能力。
  总而言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是作文的主体,是以独立人格作精神支撑的人,只要我们能主动地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生活,把主动权放回他们的手中,那么,他们的写作兴趣也就会回归,文章就会变得鲜活、有个性。
  (责编 秦越霞)
其他文献
【关键词】《风筝》 教学内容 重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A-  0074-01  教学内容的确定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托,必须要通过教师的实践才能转化成为现实的教学内容。这个过程是动态的,不能想教什么就教什么,而要以学生为根本,抓好学情,从文本入手,通过个性化解读对教材文本进行合理的定位
期刊
【关键词】《皇帝的新装》 教学思考 童话本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A-  0087-01  如果说安徒生为所有孩子打开了一个奇妙的世界,那么《皇帝的新装》就是那个世界闪烁的珍珠,那一出出荒诞的丑剧与一个个谄媚的笑容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寓意。如何带领初中生感受文中生动的故事与鲜活的人物,领悟其中的寓意呢?笔者认为,无论年龄大小,在每个
期刊
【关键词】数学教材 《从算式到方程》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A-  0084-02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仅仅是教教材。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弄清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二是要做好不同学段的分析和衔接工作;三是要熟悉教材,明确教材的设计意图;四是要分析学生的
期刊
【关键词】作文教学 提纲 类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A-  0094-01  学生要学会写提纲,养成作文前写提纲的习惯,正如文学家老舍先生说:“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写作提纲是学生写作的导航仪,没有明晰的写作思路,写作行为就会变得“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因此,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在写作前列提纲
期刊
【关键词】引读 教学 《将相和》  教学设计 评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A-  0066-02  一、教材分析  《将相和》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再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农村中小学班主任校级研修共同体的构建,是整体提高校域内班主任队伍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有效学习途径,是集学习与实践为一体的合作探究模式。在推进区域性农村班主任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中,学校的行政介入和行政干预至关重要,应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以项目为载体,打造区域内的班主任骨干队伍;以活动为推手,初探班主任团队研修新模式;创设环境,构建校级班主任研修共同体试点,推动区域内校级班主任学习共同体构建
期刊
【摘要】农村中小学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导致隔代父母或替代性父母成为了普遍现象,使得本来就良莠不齐的农村家长素质及家庭教育更加令人担忧。基于此,家长教育成为了农村班主任迫切需要关注的领域。农村班主任关注家长教育,掌握家长教育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农村家长提高素质,形成有效教育合力,助力农村学生真正快乐健康地成长。本文就书信沟通、家长会、专题培训三个方面,对农村班主任开展家长教育进行了论述。  【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对孩子的关爱要春风化雨般地润物细无声。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多,对这些内心孤独、极其敏感的孩子,既要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爱,又要在关爱时注重技巧和艺术,不能让他们产生与众不同的弱势感,作为一位班主任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才能让关怀真正滋润孩子们的心灵,为其人生奠定美好的基础。  【关键词】留守儿童 关爱 适度 保密 尊重 长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本文以《分数的意义》教学为例,重点关注教学的环节设计,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数学认知储备、积累活动经验等,让学生善于思考、善于研究,从而实现数学思维的迅猛发展。  【关键词】精准预设 激发潜能  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071-02  课改的洗礼,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
期刊
【摘要】本文以《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为例,从把握主题理解与学习表达结合的方向、范围、深度三个方面,论述实现主题理解与学习表达统一的途径。  【关键词】主题理解 学习表达  《李时珍夜宿古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076-02  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则需要理解文本内容,内化文本语言,最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