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主要要求之一。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感受到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借助所学的数学知识促进实际生活问题的处理,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之中。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入手,就其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我们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并在教学中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的结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强化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教师必须意识到强化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强化生活化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新课改下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所以在板块设计上有着自己的特色,就笔者的浅见来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学生借助数学知识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
因为小学生在理解、领悟和认知能力上较低,所以如果只是单纯的对数学公式、原理定理进行介绍,学生往往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理解,即便能记下来,更多的只是应付考试。而在当前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这一方式显然难以适应实际需要。所以教师应通过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把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与数学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起来,注重生活化数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促进学生仅有生活经验的调动,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兴趣,逐渐养成借助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有关《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时,可以要求学生对本班的男女生人数进行调查、对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调查,并要求学生结合实际采取针对性的统计图的类型。而这样学生就能统计图表达的方式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再逐步拓展到学生生活实际中常见的调查统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比如A队和B队之间的5场成绩分别是:2:0、2:1、1:1、1:2、:2:3,请同学们用表格将其表示出来。并预测两队开展第六场比赛时哪个对获胜的可能性更大,并将自己的理由说出来。这样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近,既能锻炼学生的知识,又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借助数学知识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
2.有助于学生良好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培养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培养学生的良好数学思维是主要的目的之一。而为了促进学生良好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培养,就需要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并在具体的数学问题中借助数学思维的作用,促进对实际数学问题的处理。所以教师的生活化教学,可以采取深入浅出的方式,将数学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具体的思维方法展示出来,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促进其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之中[1]。
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对策分析
目前,教师已经意识到生活化教学实施的必要性,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具有碎片化的特点,难以进行系统性的实施,导致学生的生活化素养难以养成。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切实注重以下工作的开展。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不能为了生活化而刻意的生活化,生活化的教学应随机形成,才能更好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我们生活的渊源。
4.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在教学内容生活化之前,教师必须明白的一点是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符,切勿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否则就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而在此基础上,就需要我们切实注重数学问题情境的设置,并顺势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和学习,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促进现实问题的处理,才能更好地为二者进行有效的补充和完善。最后就是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中注重学生探究欲的激发,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较少,所以知识面很窄,必须在生活化教学中注重学生生活背景的掌握,这样才能确保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相符,最终提高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奠定基础。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认识图形》时,教师应结合教材设置的场景: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的过程来进行生活化的教学,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并在实践中加强对图形的认知。但是必须在此之前引导学生回忆所熟悉的积木构建游戏。而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的《图形的认识》时,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阅历以及社会实践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实践性较强的生活化学习任务,比如在教材的《练习与实践》环节,其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来完成,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和认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2]。
5.借助数学语言促进生活事件的表达
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数学语言的应用,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能力,将生活实践利用科学而又严谨、活泼而又有趣的将其表达出来,这样就能将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加趣味化和生活化,促进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知识,让数学与生活更贴近,促进学生对其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在比较数量的多少时,主要是引导学生学说关系词语,比如大于、等于、小于等。比如问我班的男生比女生多多少,这个问题中的关键数学语言就是要学生明确谁与谁相比、谁多、谁少,促进学生清楚的明白数学语言的重要性,而在生活事件表达中,有哥哥比你大几岁?你比姐姐小几岁等等实际问题,这样就能精準的表达生活事件,促进学生数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了学生对数学语言魅力的感知,也能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3]。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是从生活化教学内容和生活化事件应用数学语言表达两个方面探讨了生活化教学实施的策略,实际中,要提升生活化教学的系统性和完善性,需要教师结合实际不断地优化和完善,切勿过分的追求生活原型,避免出现形式化的生活挂钩,尽可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兴趣。
参考文献:
[1]陈坚.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生活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5):194.
[2]裴海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亚太教育,2016(04):31.
[3]王茂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J].新课程(上),2015(10):36.
(作者单位:安徽省无为县泉塘镇中心小学238361)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我们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并在教学中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的结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强化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教师必须意识到强化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强化生活化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新课改下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所以在板块设计上有着自己的特色,就笔者的浅见来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学生借助数学知识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
因为小学生在理解、领悟和认知能力上较低,所以如果只是单纯的对数学公式、原理定理进行介绍,学生往往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理解,即便能记下来,更多的只是应付考试。而在当前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这一方式显然难以适应实际需要。所以教师应通过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把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与数学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起来,注重生活化数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促进学生仅有生活经验的调动,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兴趣,逐渐养成借助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有关《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时,可以要求学生对本班的男女生人数进行调查、对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调查,并要求学生结合实际采取针对性的统计图的类型。而这样学生就能统计图表达的方式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再逐步拓展到学生生活实际中常见的调查统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比如A队和B队之间的5场成绩分别是:2:0、2:1、1:1、1:2、:2:3,请同学们用表格将其表示出来。并预测两队开展第六场比赛时哪个对获胜的可能性更大,并将自己的理由说出来。这样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近,既能锻炼学生的知识,又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借助数学知识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
2.有助于学生良好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培养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培养学生的良好数学思维是主要的目的之一。而为了促进学生良好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培养,就需要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并在具体的数学问题中借助数学思维的作用,促进对实际数学问题的处理。所以教师的生活化教学,可以采取深入浅出的方式,将数学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具体的思维方法展示出来,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促进其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之中[1]。
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对策分析
目前,教师已经意识到生活化教学实施的必要性,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具有碎片化的特点,难以进行系统性的实施,导致学生的生活化素养难以养成。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切实注重以下工作的开展。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不能为了生活化而刻意的生活化,生活化的教学应随机形成,才能更好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我们生活的渊源。
4.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在教学内容生活化之前,教师必须明白的一点是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符,切勿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否则就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而在此基础上,就需要我们切实注重数学问题情境的设置,并顺势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和学习,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促进现实问题的处理,才能更好地为二者进行有效的补充和完善。最后就是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中注重学生探究欲的激发,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较少,所以知识面很窄,必须在生活化教学中注重学生生活背景的掌握,这样才能确保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相符,最终提高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奠定基础。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认识图形》时,教师应结合教材设置的场景: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的过程来进行生活化的教学,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并在实践中加强对图形的认知。但是必须在此之前引导学生回忆所熟悉的积木构建游戏。而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的《图形的认识》时,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阅历以及社会实践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实践性较强的生活化学习任务,比如在教材的《练习与实践》环节,其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来完成,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和认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2]。
5.借助数学语言促进生活事件的表达
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数学语言的应用,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能力,将生活实践利用科学而又严谨、活泼而又有趣的将其表达出来,这样就能将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加趣味化和生活化,促进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知识,让数学与生活更贴近,促进学生对其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在比较数量的多少时,主要是引导学生学说关系词语,比如大于、等于、小于等。比如问我班的男生比女生多多少,这个问题中的关键数学语言就是要学生明确谁与谁相比、谁多、谁少,促进学生清楚的明白数学语言的重要性,而在生活事件表达中,有哥哥比你大几岁?你比姐姐小几岁等等实际问题,这样就能精準的表达生活事件,促进学生数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了学生对数学语言魅力的感知,也能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3]。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是从生活化教学内容和生活化事件应用数学语言表达两个方面探讨了生活化教学实施的策略,实际中,要提升生活化教学的系统性和完善性,需要教师结合实际不断地优化和完善,切勿过分的追求生活原型,避免出现形式化的生活挂钩,尽可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兴趣。
参考文献:
[1]陈坚.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生活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5):194.
[2]裴海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亚太教育,2016(04):31.
[3]王茂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J].新课程(上),2015(10):36.
(作者单位:安徽省无为县泉塘镇中心小学238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