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阻心脉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地奥心血康为对照药物,采用随机阳性药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评价化痰通络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阻心脉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化痰通络汤能有效改善冠心病症状,用药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速效扩冠药物的使用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中医症状,心电图情况均明显改善。结论:化痰通络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阻心脉证)疗效肯定、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 痰阻心脉证 化痰通络汤 临床观察
2006~2007年我们系统观察了化痰通络汤治疗痰阻心脉型冠心病34例,并与地奥心血康对照组34例比较,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凡符合西医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每周发作心绞痛2次以上的Ⅰ、Ⅱ、Ⅲ级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符合痰阻心脉证中医辨证标准,心电图检查具备以下条件:普通心电图呈缺血性改变(包括在心绞痛发作同时的普通心电图)ST段下降≥0.05mV及/或R波为主导联T波倒置且深≥0.2mV。年齡35~70岁(包括35、70岁)。服用中药停药在2周以上。症见胸痛、胸闷,气短喘促,体胖,多痰,身体困重,舌苔浊腻或滑,脉滑可纳入试验病例。
一般资料:68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及病房,年龄35~70岁,平均53.8岁,其中男22例,女46例,随机分为化痰通络汤治疗组和地奥心血康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合并疾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以化痰通络为法,予以化痰通络汤加减(化痰通络汤药物组成:瓜蒌25g,薤白15g,半夏15g,远志15g,石菖蒲10g,川芎15g,郁金10g,元胡15g,甘松15g,黄芪15g,炙甘草15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地奥心血康胶囊,1次2粒,日3次口服。4周为1疗程。允许合并使用的药物:硝酸甘油(0.5mg/片)。治疗期间禁止使用除硝酸甘油外其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西药物。同时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精神刺激,预防感冒,忌辛辣刺激食品、浓茶烈酒。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心电图的变化、速效扩冠药物停减率为疗效指标,以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为安全性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制定。
结 果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疗效比较见表1。
本观察68例患者中,有1例为依从性差失访而未能完成试验。故参加疗效分析的病例67例,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
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症候总疗效比较分析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化痰通络汤改善中医症候总疗效与地奥心血康疗效相当(P>0.05)。
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T波改善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2.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52%,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随访:临床观察68例,除1例脱落失访病例外,其余病例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脉搏、血压未见明显异常,治疗后常规及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说明临床安全有效。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祖国医学“胸痹心痛”范畴。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气短等。
祖国医学认为过食肥甘厚味易伤脾胃,脾运失健则痰浊内生;生活压力增大,思虑劳倦过度亦伤脾运;此外,情志不遂、肝气不畅也可化为郁火,灼津为痰。此俱可形成无形之痰,无处不到,其走脉间,蒙心窍,发为“心痛”。痰指“痰浊”,是人体津液不归正化的产物。瘀指“瘀血”,是人体血运不畅或离经之血着而不去的病理表征。痰和瘀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和致病因素。二者虽然不同,但源同而流异,都是人体津血运化失常的病理反映。痰阻心络,血行不畅,滞为瘀血,又形成发病另一大病理因素。此类患者,脏腑机能尚健多无明显“本虚”表现,而“邪实”表现相对突出。病久可出现“虚实夹杂”之病理变化,亦多属因“实”致“虚”。
基于上述病因病机本研究将化痰与通络同治并兼顾补虚,组方化痰通络汤用于胸痹心痛之痰阻心脉证的治疗。化痰通络汤临床试验研究证明该方药对冠心病心绞痛(痰阻心脉证)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2 1979年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3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 痰阻心脉证 化痰通络汤 临床观察
2006~2007年我们系统观察了化痰通络汤治疗痰阻心脉型冠心病34例,并与地奥心血康对照组34例比较,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凡符合西医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每周发作心绞痛2次以上的Ⅰ、Ⅱ、Ⅲ级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符合痰阻心脉证中医辨证标准,心电图检查具备以下条件:普通心电图呈缺血性改变(包括在心绞痛发作同时的普通心电图)ST段下降≥0.05mV及/或R波为主导联T波倒置且深≥0.2mV。年齡35~70岁(包括35、70岁)。服用中药停药在2周以上。症见胸痛、胸闷,气短喘促,体胖,多痰,身体困重,舌苔浊腻或滑,脉滑可纳入试验病例。
一般资料:68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及病房,年龄35~70岁,平均53.8岁,其中男22例,女46例,随机分为化痰通络汤治疗组和地奥心血康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合并疾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以化痰通络为法,予以化痰通络汤加减(化痰通络汤药物组成:瓜蒌25g,薤白15g,半夏15g,远志15g,石菖蒲10g,川芎15g,郁金10g,元胡15g,甘松15g,黄芪15g,炙甘草15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地奥心血康胶囊,1次2粒,日3次口服。4周为1疗程。允许合并使用的药物:硝酸甘油(0.5mg/片)。治疗期间禁止使用除硝酸甘油外其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西药物。同时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精神刺激,预防感冒,忌辛辣刺激食品、浓茶烈酒。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心电图的变化、速效扩冠药物停减率为疗效指标,以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为安全性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制定。
结 果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疗效比较见表1。
本观察68例患者中,有1例为依从性差失访而未能完成试验。故参加疗效分析的病例67例,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
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症候总疗效比较分析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化痰通络汤改善中医症候总疗效与地奥心血康疗效相当(P>0.05)。
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T波改善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2.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52%,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随访:临床观察68例,除1例脱落失访病例外,其余病例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脉搏、血压未见明显异常,治疗后常规及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说明临床安全有效。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祖国医学“胸痹心痛”范畴。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气短等。
祖国医学认为过食肥甘厚味易伤脾胃,脾运失健则痰浊内生;生活压力增大,思虑劳倦过度亦伤脾运;此外,情志不遂、肝气不畅也可化为郁火,灼津为痰。此俱可形成无形之痰,无处不到,其走脉间,蒙心窍,发为“心痛”。痰指“痰浊”,是人体津液不归正化的产物。瘀指“瘀血”,是人体血运不畅或离经之血着而不去的病理表征。痰和瘀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和致病因素。二者虽然不同,但源同而流异,都是人体津血运化失常的病理反映。痰阻心络,血行不畅,滞为瘀血,又形成发病另一大病理因素。此类患者,脏腑机能尚健多无明显“本虚”表现,而“邪实”表现相对突出。病久可出现“虚实夹杂”之病理变化,亦多属因“实”致“虚”。
基于上述病因病机本研究将化痰与通络同治并兼顾补虚,组方化痰通络汤用于胸痹心痛之痰阻心脉证的治疗。化痰通络汤临床试验研究证明该方药对冠心病心绞痛(痰阻心脉证)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2 1979年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3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