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与阳光一起飞扬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看到书名时,既感到一股阳光似的温暖,又感到了一种冰雪般的凝重。为什么本来就应该如阳光般的“教育”,不仅未让人感到温暖,反而令人一想起来就觉得冷气嗖嗖、寒风拂面呢?“教育之根”本来就是“人性”的,而人性又本来就是“善”的、是人文的,教育是“走向人的教育”,教育是“着眼于人的发展”的。因而教育本来就应该是“温暖”的,“温暖”应该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为什么?为什么到了今天这样的现代社会却反而要大力提倡“做温暖的教育者”呢?这是教育的进步还是教育的退步呢?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我们的教育所给予人的是“温暖”还是“寒冷”?如果是后者,又是什么造成了我们今天这样“冷冰冰”的教育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真的敢于直面这惨淡的教育现实吗?!
  在面对“我们的‘教育机器’每天都在不停运转,每天都在‘来料加工’”、“我们的实践大都用‘工业化’、‘流水线’式的‘加工’来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饥渴”(第3页)的教育现状时,陈震老师以自己对教育的深切感受以及对教育的深刻思考,认为“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素质教育步履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功能、教育价值的单一化”(第4页)。当教育已不再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时,当教育只是把“学生”当作要“加工”的机器时,教育的“冷冰冰”就不可避免了,教育的寒冬就因此降临了。面对这严酷的教育现实,以教育为己任的陈震老师痛心疾首,他要把教育“温暖”的本质还原。于是他以一生的精力来追逐太阳的光辉,为的是要让教育与阳光一起飞扬,把温暖洒满每一位学生的心间。捧读陈震老师的这本书,你分明能从字里行间听见他椎心泣血般的呼喊:做温暖的教育者。
  “温暖的教育者”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以爱满天下之爱心爱自己的学生”;“温暖的教育者”是一个充满真心的人,以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己任;“温暖的教育者”是一个充满公心的人,他/她“出以公心,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温暖的教育者”也应该是一个充满慧心的人,有着“乐群助人、善解人意、巧于疏导的教育机智”。陈震老师极力推崇的“温暖的教育者”就是这样拥有“四心”的人:“爱心是温暖的源泉,在此基础上,真心是真切地爱,公心是平等地爱,慧心是理解地爱”。这样的教育者是“用生命去温暖生命”,这样的教育者才是“温暖的教育者”。
  如何能让教育始终与阳光一起飞扬、始终保有阳光般的温暖?陈震老师在他的教育“逐日”历程中,用汗水和思想凝聚的这篇篇文章,给我们这些想要“做温暖的教育者”的人,指明了一条通向教育之源的阳光路径。
  “温暖的教育者”致力于“转变教育质量增长方式”,追求一种“精致教育”来发展受教育者。陈震老师深知,“既往的教育往往热衷于拼时间、拼消耗、拼体力”、“是一种不讲效益、不计成本的粗放型教学”(第65页),于是“漠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健康人生”,于是教育就变得“冷冰冰”了。因此,陈震老师大声呼吁,教育要“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注重质量和效益,降低‘能耗’,实现教育质量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第65页)。陈震老师这样阐释他所倡导的“精致教育”——“用精致的教育策略与管理策略,实施精准目标为导向、精细过程为推动、精良结果为归宿,关注个性、重视细节、着眼优质的科学与艺术有机结合的教育”(第64页)。这样的“精致教育”的前景是学生能感受到教育的“温暖”,达成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老师在享受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也能吸取到教育“阳光”的温暖,提升自己对“温暖的教育者”的理解。
  “温暖的教育者”在追求“精致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是一个“智慧的研究者”,他/她“享有思想的尊严”,有着对教育的理想和信念的追求。于是这个“温暖的教育者”会努力从“教知识”到“教方法”到“教心态”,走过“教育的三境界”;于是这个“温暖的教育者”会常常“徜徉在魅力课堂”,并且喜欢“用革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于是这个“温暖的教育者”在新课程改革中,在“草根化”的教育科研中,在他的一切教育活动中,努力培养他/她作为优秀教师所具有的教师的第六感觉——“教育感”。“教育感”作为一种经验的提纯、直觉的综合、理性的烛照与反思的结晶,是教师综合素养的直接反映。陈震老师认为,在教育实践中,“把工作研究化,使研究工作化,在教育科研中丰富、提升教师的教育感。这样,教育感会伴随着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因不断拓展而广延化、因不断锤炼而个性化、因不断打磨而灵敏化”(第81页)。拥有这样优良“教育感”的教师应该是陈震老师理想的“温暖的教育者”的一个重要特征。
  看陈震老师在书中似乎信手拈来的以“格律诗”与“自由诗”的比较来反观教育的“规训”与“自由”,用“三菜一母”的意象来比喻教育的各种形态,而“用本地货,烧家常菜,品海鲜味”的生动描述则展示了课改的“美味”前景,读来不禁会心而笑。古时有“诗痴”一说,所见所闻所感皆可为诗,于是有贾岛“推敲”的传说,于是有李贺一布袋“醉舞的诗句”;而陈震老师一生为教育所迷,于是“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教育词’”。想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遂成画坛大师;陈老师讲台春秋几十载,一直“追求有境界的人生”,于是“观千剑而后识器”,终悟教育之义。陈老师以一百五十三篇短文,洋洋洒洒二十七余万字对何谓教育、何谓教师、何谓教学等教育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广博而又深刻的思考与研究。陈老师正是以这种“想大问题,写小文章”的风格,这种对生活点点滴滴的采撷,对教育游刃有余的理解,来为优良的“教育感”的养成作最好的诠释。是的,“诗思”是必然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才能得来的,而“温暖的教育者”的优良的“教育感”是必然在不断的教育实践、思考与研究中才能养成的。
  感受着冬日的温暖,感受着书中文字的温暖和思想的温暖,陈震老师以自身“温暖的教育者”的形象“温暖”着我们心中教育的梦想,使我们心中已近枯萎的教育理想又逐渐地苏醒过来、丰润起来,最终能够开出阳光般的花朵“温暖”千千万万的我们的学生,实现我们的教育与阳光一起飞扬的美丽梦想。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我推荐的三本书
  1.《生命教育: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美】杰·唐纳·华特士著,林莺译,四川大学出版社
  拥有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成功?如何才能活得好?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准备,迎向人生的挑战?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大教室。不只是孩子,包括我们自己,都该听听生命怎么说。本书扩展了当前学校教育的定义,将教育转化成浑然一体的过程——完美地融合了书本的学习和人生的体验,为父母、教育者以及关心教育的人士提供了有效的技巧。
  2.《教育阅读的爱与怕》,闫学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个特级教师闫学的阅读心路,一个智慧女性闫学的生命惊喜。书里跳动着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文字,更是她思想的节拍、生命的节律。闫学告诉我们,教师的教育情怀与教育力量、教师的专业尊严与专业价值、教师的灵性与智慧、教师的秩序与自由,无不蕴藏在“教育阅读”中。
  3.《深度教学: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方法》,王玉强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深度教学是一个好的角度。如何让教学有个性、有特色?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展现独特的视角?如何让你的教学与学生的心灵相连?课堂教学有没有规律可循?课堂教学如何能有更深层次的探求?可不可以从一个文本中提炼出一类作品的表达规律与方法?本书与你共勉。
其他文献
父母都是老师,一辈子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拥有各自的“粉丝”团,每到节假日,家里高“徒”满座,笑声朗朗,那总是两位老人最开心的时刻。可是,他们也有最大的遗憾:三个子女,没有一个继承衣钵,还偏偏不约而同地都选了英语专业。这是什么原因呢?记得小时候,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赞扬,放学以后兴冲冲地向父母“献宝”,可是,他们看完之后常常在我的作文里圈出老师没有注意到的错别字、病句;姐弟三个在一起高谈阔论的时候,
Translation is by nature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of culture.As a kind of activity,translation exchanges information both within and across cultural boundaries.This paper chooses the most popular chil
【摘要】随着英语教育受家长和学校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现有的英语教育水平已不能满足现在的教育发展。为了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规定也为了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需求,我们有必要也有责任进行课改,英语课改迫在眉睫。  【关键词】英语;新课改;教学理念  【作者简介】唐光丽,四川省达州市铭仁圆中学。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早已不能顺应新时代教育课堂的需求,那么怎样课改,怎样进行课改,英语教师应具有怎样的新课改理念,
【摘要】古希腊和古罗马是现代西方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而作为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一部分,古希腊医学对后世西方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在英语词根、前缀、后缀以及典故方面和希腊语、拉丁语之间的关系,总结其中的规律,并探讨教学中如何应用希腊罗马神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医学英语词汇教学质量。  【关键词】希腊罗马神话;医学英语词汇教学  【Abstract】Ancie
多丽丝·奈斯比特是位可爱的奥地利老太太,身为外国人的她写出了一本给中国青少年看的书——《梅琳:我的中国》。书中,小主人公梅琳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中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中国。  多丽丝的先生是因著作《大趋势》而声名远扬的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奈斯比特夫妇都是中国的铁杆粉丝,他们爱中国,爱中国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中国通”的世界,聆听来自他们内心的友好声音。    对自己和自己的国家都要有自信
【摘 要】课堂评价如何引领课堂变革?这是评价领域的重要课题。作为评价手段的课堂观察,应该而且可以担当这样的责任。以“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建构为例,借助课堂观察的评价手段,“倒逼”课堂教学变革,应该是可能的。因为作为评价手段的课堂观察基于方案,能够避免“全后置”;基于结构,能够避免碎片式;基于证据,能够避免概念化。而这种课堂变革路径,也应该适用于其他思路的课堂变革。  【关键词】课堂变革 评价手段
总希望,  自己的学生,  能把家乡的石山,  变成一片绿荫。    总希望,  自己的学生,  能坐上“神舟”,  遨游“天宮”;  驾着“嫦娥”,  万里奔月,  飞向苍穹。    总希望,  自己的学生,  能把汉字的种子,  播散全球。  让中华文明,  在全世界,  生根、开花、结果。    为此,  我在三尺讲台上,  默默地耕耘,  不管春冬秋夏,  直至  “雪花”染白了一头黑发…
【摘要】产出导向法和思维导图的办法被许多私立院校利用在教学中,这两个方法都有独特的好处,可以帮助同学对知识的思考和实践。产出导向法提倡的是知行一体,以产出为前提,当作授课目标,把输入当成目的的促成办法,把输入和输出的方法放到一起使用,使英语授课水平得到提升。运用产出导向法,把思维导图式大学英语授课方法用到实践中去,期望能把学生的学习产出能力大幅提升,以符合将来工作方面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以及学生群体对
【摘要】在初中英语课程教学阶段,词汇教学不仅是教学重点,而且是教学难点。多数初中生由于词汇学习效率不高,对整体英语知识学习效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本文以小组学习在初中词汇教学中的实施为依据,阐述了小组学习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优势,并对初中英语词汇知识教学中小组学习模式实施过程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小组学习;初中;英语词汇  【作者简介】陈璐祯,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  前言  在英
【摘要】高中英语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习英语的四大能力,即:听、说、读、写。虽然在应试教育下,“说”这个能力的培养被无限的搁置了,但是其他三个能力的培养在应试教育中也是特别重要的。而在新课改深化推进之后,教师也都开始重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全面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时候,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