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学作品中的礼貌现象探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ergy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学作品总是以现实生活为蓝图。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的文学作品,都体现了汉语文化的礼貌特征,那就是:尊敬他人,谦虚,态度热情,温文尔雅。汉语文化注重集体主义,做事时总是强调“面子”,以贬抑自己来突出他人或群体,这种群体意识也在主张“非攻、尚贤”的儒家思想中得到体现。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礼貌体系也体现在汉语文化的文学作品中。
  关键词:礼貌 文学作品 正面面子 负面面子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礼貌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准绳。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语言活动也同样受到这条准绳的制约。语言使用不当常常使人们相互之间产生误解,而误解又常常会导致冲突和争斗,甚至引起纠纷和争端。现实生活中就有大量的误会和摩擦是由于不恰当地使用语言而造成的。因此,礼貌的使用语言,是有效交际的重要因素。
  文学作品常常以现实生活为蓝本,因此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对话就反应了一个民族和一种文化的礼貌现象,体现了该民族和文化所遵循的禮貌原则。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其浩瀚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就可以轻易找到中华民族的礼貌文化的源泉。
  一 礼貌概述
  根据Brown和Levinson提出的“面子保全论”,礼貌就是“正常人”为顾及彼此的面子而采取的理性行为,交际双方试图通过这一理性行为达到给彼此留点面子的目的。“面子”可分为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正面面子是指正常人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和喜爱;负面面子是指正常人希望自己不被别人打扰和干涉。与此相对应,他们还提出了“正面面子策略”和“负面面子策略”。前者通常通过使用间接表达、弱化语气等语言手段来实施,后者则通常使用强调交际参与者的共同观点等语言手段来实施。两种面子策略的语言手段都有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尽量降低交际参与者的面子的受损程度,尽可能抬高交际参与者的面子。
  Brown和Levinson对礼貌问题的探讨最初是从人类学和哲学的角度来进行的。这一理论刚一问世就引起了语言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在这个方面,Leech研究得最为透彻,并且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六条礼貌准则:(1)得体准则;(2)慷慨准则;(3)赞誉准则;(4)谦虚准则;(5)赞同准则;(6)同情准则。如果人们在会话中遵循这六条准则,就可以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得礼貌,维护交际参与者的面子,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此外,这六条准则还可以帮助人们对话语中的礼貌现象进行有效分析。
  然而,Leech对礼貌的研究主要是以口语交际为基础,还没有涉及到对文学作品中礼貌现象的研究。Sell填补了这个空缺。他认为可以把Brown、Levinson和Leech的礼貌研究引入到文学作品分析,因为文学中的礼貌是“现实中的读者对以现实为基础而创作作品的作者对礼貌表述的一种体验”。
  二 汉语文学作品中的礼貌现象分析
  下面,我们就对现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礼貌现象分别进行叙述和分析。
  1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礼貌现象分析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既无财产又无地位,且常是未庄人逗乐取笑的对象,但一旦有人伤了他的面子,他也会尽力去挽留与维护。当他被他人打了时常说“就算被儿子打了”,虽然他得忍受肉体上的疼痛,但在面子上却胜利了。阿Q的这种“精神胜利法”实质上就是一个人丢了面子后,为维护自己的面子而采取的一种自我防御行为。
  privacy(隐私、秘密、私事)在所有的文化中都很重要,但在汉语文化中被认为是礼貌的行为在英语文化中却可能是侵犯了一个人的privacy。在汉语文化中,初次见面互相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子女情况、职业、收入等等是很正常的。例如:
  (我立刻对这位同乡,越加亲热起来。)
  我:你多大了?
  同乡:十九。
  我:参加革命几年了?
  同乡:一年。
  我:你怎样参加革命的?
  同乡:大军被撤时我自己跟来的。
  我:家里还有什么人呢?
  同乡:娘,爹,弟弟妹妹,还有一个姑姑也住在我家里。
  我:你还没娶媳妇吧?
  (茹志娟《百合花》)
  这似乎是警察在查户口,但是在汉文化中,人们认为询问一些个人情况可以缩短彼此之间的社会距离,是关心、亲热的表示,不是不礼貌的言语行为。但是在英语文化中,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以这样的方式询问这样一些问题,会被认为是对他人privacy的粗暴干涉,严重侵犯了对方的负面面子。
  戏剧是通过故事表演来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冲突的艺术。戏剧中不同人物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为语言冲突。冲突的对话一般不那么友好,于是在交谈过程中有时候就很难顾及到彼此的面子。曹禺的话剧《雷雨》就集中表现了周朴园与鲁侍萍、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矛盾。虽然矛盾重重,他们也不得不彼此相容,有时对礼貌原则的运用和违反还表达了更加深刻的内容。我们先看看《雷雨》中的这段对白:
  周朴园:你不知道底下人是不准随便进来么?
  鲁侍萍:不知道,老爷。
  鲁侍萍不是“底下人”,她曾经是周朴园的妻子,而周朴园称呼她为“底下人”,鲁侍萍对此不加以否认,反而用“老爷”的称呼来强化周朴园的这一观点。这一礼貌原则隐含着更深的含义,表明鲁侍萍在压抑内心的痛苦,对周朴园来说这也是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我们再看看《雷雨》的这段对白:
  周朴园:你叫什么名字?
  鲁大海:你不要向我摆架子,难道你不知道我是谁么?
  周朴园: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
  鲁大海:对了,一点儿不错,所以才来拜望拜望你。
  这是周朴园与鲁大海开始见面时的对白。周朴园早就知道鲁大海的名字,而且还知道他是自己的亲儿子,却仍然摆架子问:你叫什么名字?鲁大海也不甘示弱,有意侵犯对方的负面面子,含有一种凛凛正气和严正告白的言外之意:你不要耍花招,我是代表矿上工会来的。同样,周朴园也不顾对方的正面面子,尽量减少与鲁大海的一致性: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此话语的言外之意是,他决不会承认与鲁大海的血缘关系,在他眼里,鲁大海只不过是一个处于他的阶级对立面的你死我活的敌人。在这段对话中,冲突双方没有顾及对方的面子,而鲁大海对周朴园面子的侵犯,更加显示了他直截了当和坚决的态度。   我们再利用面子理论来对老舍的《茶馆》里的会话进行分析。看看下面这段对白:
  秦仲义:小王,这儿的房租是不是得往上提那么一提呢?当年你爸爸给我的那点租钱,还不够我喝茶用的呢!
  王利发:二爷,您说的对,太对了!可是,这点小事用不着您分心,您派管事的来一趟,我跟他商量,该长多少租钱,我一定照办!是!是!
  秦仲义:你这小子,比你爸爸还滑!哼,等着吧,早晚我把房子收回去!
  王利发:您甭吓唬我玩,我知道你多么照应我,心疼我,决不会叫我挑着大茶壶,到街上卖热茶去!
  秦仲义明明是要涨房租,王利发还笑脸相迎,竭尽全力维护对方的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这与他“讨人人喜欢”的人生哲学是有关的。
  用礼貌原则来分析中国的戏剧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可以让人感受到戏剧语言的精妙。礼貌原则在会话中可以起着调节会话参与人话语内容的作用,使会话参与人在彼此维护对方面子的前提下进行交际。这样,它就维护了交际双方的均等地位和彼此之间的友好关系,使言语交际能顺利进行,并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
  2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礼貌现象分析
  在《红楼梦》中,诸如“鄙人”、“寒舍”、“贵府”、“令郎”等词的大量使用,充分体现了汉语文化卑己尊人的传统美德。例如,贾政和北静王相见时,北静王对贾政之子大加赞赏:“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贾政的回答也极为自谦:“犬子岂敢谬承金奖,赖藩郡馀恩,果如所言,亦萌生辈之幸矣”。在这里,北静王的身份地位高于贾政,但他仍使用了“令郎”、“世翁”、“龙凤”、“小王”、“唐突”等词语,这就无形中抬高了贾政,贬低了自己。这充分显示了北静王不以王位自据,礼貌谦和的优良品德。与此同时,贾政也使用了“犬子”、“金奖”等词,以礼相待。我们再看看《红楼梦》第十七回中的下面这段话:
  说毕,命贾珍在前引导,自己扶了宝玉,逶迤进入山口。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題处。贾政回头笑道:“诸公请看,此处题以何名方妙?”众人听说,也有说该题“叠翠”二字,也有说该提“锦嶂”的,又有说“赛香炉”的,又有说“小终南”的,种种名色,不止几十个。原来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套来敷衍。宝玉亦料定此意。贾政听了,便回头命宝玉拟来。宝玉道:“尝闻古人有云:‘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况此处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之处,不过是探景一进步耳。莫若直书‘曲径通幽处’这句旧诗在上,倒还大方气派。”众人听了,都赞道:“是极!二世兄天分高,才情远,不似我们读腐了书的。”贾政笑道:“不可谬奖。他年小,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再俟选拟。”
  这段话的前半部分为宝玉的发挥留足了空间,众人在听完宝玉的一席话后纷纷赞扬,并继续自贬,称自己为“读腐了书的”。这一褒一贬,将宝玉与众宾客的才情差距竭尽全力拉至最大,给足了其父贾政面子。而此时,作为久居官场、深谙人情世故的贾政,自然是同样采取礼貌原则,贬低己方的水平,如文中的“不可谬奖”、“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再俟选拟”。
  礼貌原则并非仅限于下级在逢迎上级时使用,其可谓无所不在,已成为人际交往中的一条通行的惯例。例如,在《红楼梦》第十八回“隔珠帘父女勉忠勤,搦湘管姊弟裁题咏”中,贾元春命姊妹几人题诗,阅过之后说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在座者众人地位无一能及元春,料想其应该无需遵守礼貌原则,但她还是照旧称自己的嫡亲姐妹们“愚”,并将作为外人的薛林二人赞扬一番,由此可见,对这一准则的遵循已经超越了社会地位,而渗透至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中华乃礼仪之邦,中国人素来注重使用谦词、敬词来表达礼貌,达到“卑己而尊人”的礼仪效果。下面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来谈谈谦词、敬词的特点及使用方法。孙悟空向来不受礼法约束,但为了取经、降魔也会根据交际对象的身份恰当地使用谦词、敬词来维护对方的面子。如在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孙行者二调芭蕉扇”之前,孙悟空曾将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红孩儿降服,但为过火焰山他不得已向铁扇公主求扇。面对这一交际难题,孙悟空使用了大量的敬词、谦词。为求扇而到摩云洞找牛魔王,路遇玉面公主,他试探虚实:大圣躬身陪笑道:“我是翠云山来的,初到贵处,不知路径。敢问菩萨,此间可是积雷山?”“贵处”是敬称他人所在的地方或处所。“贵”有“尊贵”之义,当孙悟空得知自己刚刚敬称为“菩萨”的女子是玉面公主时,因为交际目的已经达到,马上就翻脸,大喝并称之为“泼贱”,而下文在牛魔王面前则又敬称她为“二嫂嫂”、“嫂嫂”。
  三 结语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礼”是维护社会等级的行事准则,“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本文以语用学中的礼貌理论为基础,对中国现代和古代一些经典作品里的礼貌现象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各种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对话的分析,我们发现中国文化的礼貌具有如下特征:尊敬他人、谦虚、态度热情、温文尔雅。而使用礼貌理论对各种对话进行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各种人物的会话的话语含义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参考文献:
  [1] Brown,G & Levinson,S.Some universals of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2] 顾嘉祖、陆 :《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 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4期。
  [4]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5]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简介:申其元,男,1971—,江西南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语用学,工作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汉末至魏晋之际,统治阶级专权独断,统治者大肆杀戮异己,作为曹魏宗室的嵇康,在魏晋这样一个特殊的朝代,或慷慨悲歌,或笑傲山林,特行独立地造就了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属于自己的时代。他用老庄的智慧,以自己的高洁人格与追求蔑视权贵,演绎着生命的轨迹,把自己置身于反名教、反司马王朝的对立面,公然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口号,表明了自己的政治倾向。一曲《广陵散》后,在袅袅不绝的大音希声中完成了
期刊
摘要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它开辟了中国长篇小说,特别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先河。它是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它为后世的戏曲艺术、话本艺术提供了大量素材,他的故事深入人心,在战略与谋略上都有借鉴意义。它的文学艺术成就对后世影响巨大而深远。本文就其对战争的描写上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三国演义》 战争 艺术  中图分类号:I206.2
期刊
摘要 《儒林外史》是一部反映清代士大夫阶层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它有意淡化故事情节,在尊重客观现实的基础上,用寻常细事和精细的白描手法来塑造人物。小说中人物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细节描写得十分精到,不仅带有浓郁的江南生活气息,更把这些细节当成推动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儒林外史》 民俗文化 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清代现实主义长篇小
期刊
摘要 为了更好地研究唐代体育文学以及指导当今中国体育事业和体育文学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历史史实、文学作品,运用理论阐释和事例分析,分析了中国唐代体育文学关于球类活动、胡旋西域舞、节令体育活动、女子体育活动的描述;分析了体育文学繁荣的原因在于经济政治繁荣稳定、民族间文化交流频繁、开明的科举制度,并指出中国唐代体育文学的价值意义,对今天的体育文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唐代 体
期刊
摘要 文学形式是非常丰富的,语言、结构、体裁等都是艺术形式,它们都是形成文学整体不可缺少的,其中又以语言美和结构美最为突出。因为任何体裁的作品都离不开语言和结构这一基本形式。本文结合具体的作品,从文学语言、作品结构等方面对文学内容与形式的整体美构成进行了深入阐述。  关键词:文学作品 内容 形式 整体美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一 文学美:内容美与形式美的
期刊
摘要 马泰·卡林内斯库在他的著作《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将“颓废”作为一副重要的面孔加以考察。在书中,他不仅对颓废的概念进行了追根溯源的考察,更重要的是,就颓废如何自觉地变得“现代”的这一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这对于我们研究现代语境中的颓废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对《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的解读与反思为据,分析并归纳了颓废在现代语境中的多重品格,对于辩证地评价颓废的审美特征和价值提供
期刊
摘要 在三国的对峙与兼并过程中,对人才的争夺成为各个诸侯事业兴衰的关键。曹操长于罗致人才和爱惜人才,广开贤路,不拘一格,唯才是举,选贤任能。采用人才垄断、人力资源整合与开发等方法,对其人力资源队伍进行合理化的管理和任用,体现出一套独特的人才招聘使用方法。  关键词:曹操 人力资源整合 人才垄断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各路诸侯都深知“得
期刊
摘要 施特劳斯在论证自己观点的非逻辑性时,大大削弱了其观点的证成性。但是,其观点本身对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后现代社会的关系却非常具有启发性,而且这种启发性日益转变为现实发展与施特劳斯结论的高符合度。因此可以判断,施特劳斯观点的正当性没有因为其证成性的减弱而受到影响。本文认为,从中式思维对辩证法的认可出发,对使用同一名称事物再作精细区分,使我们能够理解施特劳斯思维的复杂性。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就词语的客观意义而言,颜色词应该是最为稳定的一种。这不仅因为颜色词的数量相对有限,而且由于它的意义放之四海皆同。但是,不同的民族对同一种颜色词的理解与应用不同,同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一种颜色词的理解与运用也是不同。这就是时代与民族的烙印。  关键词:红 白 民俗文化 英语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周礼·考工记·画缋》中说:“青与赤谓之文,赤与
期刊
摘要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交际空间被无限放大,跨文化交际成了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不同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进程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文化,而不同的文化又影响着不同民族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本文试从文字、语言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分析了文化差异以及它们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用文化融合来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问题的思想。  关键词:跨文化 交际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0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