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中,教师如何应用调节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时反馈矫正、适时升华迁移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 调节教学法 思想品德课教学 应用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调节教学法有四个基本环节:自学释疑、训练操作、反馈矫正、延伸迁移。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有重要作用。我采用“调节教学法”,受益匪浅,下面谈谈“调节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自学释疑
这一环节是整堂课的基础环节,自学是核心,释疑是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想品德教师首先要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采用时政播报、案例分析、情境模仿等形式引入新课,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带着疑惑和求知欲进入课堂。然后,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教师依据课标和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可接受程度,精心设计出符合实际的自学题目,并向学生提出自学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开始本节课的学习。例如,在教学九年级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第一框题:《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了神九成功发射的视频,新颖的事件、震撼的画面带学生进入了探索新知的学习活动中;然后给学生出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怎样正确认识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列举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主要原因?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为什么?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国家的根本任务各是什么?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进入课堂,一边阅读课文,一边梳理思路,迅速地组织自己的答案。这时教师要巡视检查和适时地点拨。在此环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越具体、越贴近教材,学生解疑的兴趣就越浓,主动性也就越强。
二、训练操作
这是整堂课的重点环节,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实践是核心,操作是关键。在自学释疑环节,学生是在自主学习的条件下自己学到理论知识。教师要组织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班内展示。具体做法是:学习小组内每个学生分别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分工合作,一人展示一道题,每个学生除了展示自己的一道题外,还要对其他小组成员的学习展示给以评价。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组织班内展示。
训练操作环节可以进行以下三个程序:(一)个人发言——这是训练操作的开始,每个学习小组一般有四到六名同学,小组长负责分工并主持,每名同学畅所欲言地发表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二)小组讨论——这是训练操作的主体。在学生自学、发表个人意见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每名同学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习展示之外,还要对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展示给予评价。(三)班内展示——这是训练操作的关键。在小组讨论后,进行全班交流。各组代表发言,相互评价和补充,提出疑难问题、讨论解答。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要包办代替。如在学习九年级第三课第一框题《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时,也就是在班内展示后,同学们提出以下三个问题:现阶段我国还存在阶级矛盾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什么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一个发达国家?我要求他们用10分钟的时间进行交流,这是课堂互动的关键。学生没有发现或虽发现而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引导他们提出并帮助他们解决。
三、反馈矫正
这是整堂课的关键环节,达标是核心,矫正是关键。教学活动是师生间有计划有目的的共同活动,在师生的双向活动中,优化信息反馈,能使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地调整、控制教学,也能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优化信息反馈。及时的反馈能使教师正确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活动,讲解时就更能抓住重点,有效地克服难点,更好地贯彻执行各项教学原则。由于反馈的速度加快,缩短了反馈周期,学生的正确认识及时得到强化,错误的认识及时得到纠正,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延伸迁移
这是整堂课的发展环节,成才是核心,迁移是关键。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学习达标过关,对所学知识延伸迁移,发展学习能力,同时要求把创新精神引入课堂。思想品德教师要带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写新闻述评、政治小论文、策划环保公益活动等。
总之,调节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思想品德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乐学、会学、善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娄季俭.调节教学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 调节教学法 思想品德课教学 应用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调节教学法有四个基本环节:自学释疑、训练操作、反馈矫正、延伸迁移。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有重要作用。我采用“调节教学法”,受益匪浅,下面谈谈“调节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自学释疑
这一环节是整堂课的基础环节,自学是核心,释疑是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想品德教师首先要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采用时政播报、案例分析、情境模仿等形式引入新课,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带着疑惑和求知欲进入课堂。然后,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教师依据课标和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可接受程度,精心设计出符合实际的自学题目,并向学生提出自学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开始本节课的学习。例如,在教学九年级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第一框题:《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了神九成功发射的视频,新颖的事件、震撼的画面带学生进入了探索新知的学习活动中;然后给学生出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怎样正确认识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列举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主要原因?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为什么?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国家的根本任务各是什么?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进入课堂,一边阅读课文,一边梳理思路,迅速地组织自己的答案。这时教师要巡视检查和适时地点拨。在此环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越具体、越贴近教材,学生解疑的兴趣就越浓,主动性也就越强。
二、训练操作
这是整堂课的重点环节,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实践是核心,操作是关键。在自学释疑环节,学生是在自主学习的条件下自己学到理论知识。教师要组织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班内展示。具体做法是:学习小组内每个学生分别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分工合作,一人展示一道题,每个学生除了展示自己的一道题外,还要对其他小组成员的学习展示给以评价。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组织班内展示。
训练操作环节可以进行以下三个程序:(一)个人发言——这是训练操作的开始,每个学习小组一般有四到六名同学,小组长负责分工并主持,每名同学畅所欲言地发表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二)小组讨论——这是训练操作的主体。在学生自学、发表个人意见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每名同学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习展示之外,还要对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展示给予评价。(三)班内展示——这是训练操作的关键。在小组讨论后,进行全班交流。各组代表发言,相互评价和补充,提出疑难问题、讨论解答。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要包办代替。如在学习九年级第三课第一框题《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时,也就是在班内展示后,同学们提出以下三个问题:现阶段我国还存在阶级矛盾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什么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一个发达国家?我要求他们用10分钟的时间进行交流,这是课堂互动的关键。学生没有发现或虽发现而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引导他们提出并帮助他们解决。
三、反馈矫正
这是整堂课的关键环节,达标是核心,矫正是关键。教学活动是师生间有计划有目的的共同活动,在师生的双向活动中,优化信息反馈,能使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地调整、控制教学,也能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优化信息反馈。及时的反馈能使教师正确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活动,讲解时就更能抓住重点,有效地克服难点,更好地贯彻执行各项教学原则。由于反馈的速度加快,缩短了反馈周期,学生的正确认识及时得到强化,错误的认识及时得到纠正,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延伸迁移
这是整堂课的发展环节,成才是核心,迁移是关键。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学习达标过关,对所学知识延伸迁移,发展学习能力,同时要求把创新精神引入课堂。思想品德教师要带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写新闻述评、政治小论文、策划环保公益活动等。
总之,调节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思想品德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乐学、会学、善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娄季俭.调节教学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