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年级科学课教学设计与应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chen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视STEM教育理念。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科学思想启蒙的时期,此时学生极具想象力,在对科学课进行学习之前,就已经在脑海之中养成了固定思维模式。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主要是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与模式,充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动手实践能力与逻辑思维。STEM教育理念的运用可以着重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以及数学英文首字母的缩写,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分析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水平,管理、掌握与理解一体化的技术能力,对技术工程进行发展与设计的能力,以及了解科学的自然发展。在小学科学高年级教学中融入STEM教育理念,可以促使学生形成优秀思维习惯,为日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年级科学课教学设计与应用重点
  (一)注重知识点之间的整合
  STEM教育理念意在将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寻找各个科目之间的紧密联系点,构建完整跨学科体系框架,保证小学教育的融会贯通。将学科知识点进行整合,可以增强小學生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与层次分析问题的思维,从而妥善解决问题。
  (二)注重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STEM教育理念十分注重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学实践的开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在STEM教育理念下开展小学科学教学,可以促使小学生深入理解并牢牢掌握各项科学原理,了解科学课的多样化,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深度掌握科学知识点。
  (三)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
  无论科学老师选用何种策略开展课堂教学,学生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团结合作意识。STEM教育理念的实施需要小学生具备优秀的协作意识,一个人的知识与力量是十分微弱的,只有学生在科学实践活动之中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才能够保证科学教学课堂高效有序运行。
  二、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年级科学课教学设计与应用策略
  (一)在新课导入环节渗透STEM教育理念
  新课导入是小学生科学课堂开展的重要前提,科学老师需要在正式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整合各个学科知识点,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多样有趣的课件,在教学课堂之中有效融入小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或游戏,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提高其积极主动性。
  比如,当小学科学老师讲解“植物之间的相同与不同”知识点时,就可以在课堂之中为学生呈现玉米、水稻、苹果以及松树等各类植物的图片或者视频,同时可以带领小学生一同去校园之中观赏各类植物,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与此同时,科学老师可以指引小学生在野外发现课堂中没有讲解到的植物,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科学思维。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STEM教育理念
  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渗透STEM教育理念,可以拉近学生与理论科学知识的距离。在教学前,科学老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提出与课堂主题一致的简单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回答。科学老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合理分组,依据课堂任务分配小组学习任务,每一个小组对自身任务进行积极探讨与总结。
  比如,当小学科学老师讲解“生命无法离开水”的知识点时,可以对学习小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什么物体之中具有充足的水分呢?”小学生可以在小组之中与组内成员进行探讨,可以对各类植物进行充分的捶打或者挤压,以此对植物之中具备的含水量具有直观的认知。当小学生利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后,科学老师可以进行正确指引,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整个科学课堂上,老师是一个指引者,运用有趣的科学实践让学生对含水量的知识点进行直观了解,并牢牢掌握各种植物具有的含水量。
  (三)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渗透STEM教育理念
  小学科学课教学必须以实践活动作为基础,在科学实践中应用STEM教育理念,可以有效发挥其优势。STEM教育理念是带有先进信息技术的教育模式,其模板之中具有大量的学习资源以及合理案例可供科学老师参考与借鉴。在STEM教育理念下开展实践活动,需要老师对各个实践步骤进行优化处理,指引学生对实践操作积极开展自主探索。在科学实践过程中,小学生需要积极配合老师,并将自身学到的科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果进行对比思考,以养成优秀的科学创新思维。科学老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划分,让小学生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独立思考,从而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牢牢掌握科学知识点,提高对科学课的热情。
  三、结语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融入STEM教育理念是当前社会与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教育改革的必然需求。STEM理念与科学活动的实践性相符,可以有效融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其中包括实践活动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以及新课导入过程。在此教育理念下,小学生可以有效发挥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养成优秀的科学学习习惯与创新性思维,最终增强自身综合素养。在STEM教育理念下开展小学科学教学可以保证小学教学的长期有效性发展,为学生日后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设计融入STEM教育理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2565)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是一门规范性、理论性、实践性俱强的学科。从事科学教育的教师要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观察是形成科学素养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本文从实验矛盾、实验方法、实验思路、实验比较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让学生学会观察,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我国的科学教育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先重知识、轻技能,重概念、轻方法的应试教育模式转变为重方法、轻记忆,重操作、轻理论的现代教育理念。由此,科
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了小学科学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宗旨。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学习简单测量工具的使用,明确一些量的测量和记录方法,同时激发爱科学的情感,有效训练其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学校对科学实验尤其重视。本文以三至四年级新教材中的几个通用实验为例,探讨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STEM的教育理念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它更强调学科的融合性。随着STEM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展开,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成果。从本质上来看,STEM教育理念使小学科学教学跨越了学科的限制,实现了更为真实的理论教学,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教学驱动,使学生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技能和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使学生更自主地去发现学科知识。随着STEM教育教学效果的凸显
STEM的教育源于美国,1986年,美国首次提出STEM的教育理念,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念,以跨学科的方式使学生的能力可以在众多学科之中建立良好的连接关系,使学生更为整体地认识世界。随着基础的教育教学课程的发展,STEM的教育教学观念也引起了我国教育部门的关注。在STEM的教育理念之下,学科融合使学生经历了更为完整的教学历程,从而获得更加直观的学习经验,提高了学生解决生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合并合理运用STEM教育思想,不僅可以显著增强小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团结协作精神。将STEM教育思想与科学教学有效融合,是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思路与创新策略,并可以从科学、技术、工程以及数学等角度为小学生开展融合性教学,以跨学科教学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进入21世纪,人们越发注重对小
小学科学作为学生开启探究性实践类学科的第一门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在现代化的教学指标中,更要求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升,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愈加严格。不同于传统应试教育下对于学生分数的追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下,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旨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这与STEM的教育教学观念是相契合的。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实际的生活实例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资源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这充分说明信息技术具有优质的教学潜力。教师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角度来看,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具体实施方法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评估予以选择,以求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度。  一、用好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科学教学能够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稳步提升。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实验教学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实验教学法所具有的价值和重要性,并提出几点开展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小學科学能实现学生科学素养、动手能力的稳步提高,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重要学科。实验能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还能锻炼学生应用
科学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探究式学习”,强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探究活动以“实验”为载体,所以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利用尤其重要。本文就创新性实验材料开发的意义、现状分析、实施策略、选择策略展开研究,旨在让创新性实验材料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开拓其眼界,启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一、创新性实验材料开发的意义  《小学科
科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和教具,教具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创新改进性能差的教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巧妙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实验变得轻松有趣,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实验探究又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探究中科学恰当地使用教具,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发现的问题,精心设计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