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凌云仍虚心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ACY10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法艺术载于中国特殊的象形语言符号。语言表意借助于形象,遂使这形象的把握产生许多审美心理及程式。首先是主体心理的各类状态,它决定了这一艺术创造活动质量的诸多特征。
  这种主体心理简扼地说在于文化史的艺术控制系统,由此而形成的艺术创作观及评论观,于书法则具体表现为书法史学、书法本体学、书法评论学三大方面。
  我认为林散之老人的书法史观是碑为体、帖为用的一个运动史学观,由此而展开审度取合,构成他独特的创造本体学为人碑而出帖,碑为其书法创造的基础来源,帖为其创造楷典,加之黄宾虹为其导向,所以他的评论观便是重传统而求创造的表示。这也成为林散之书法质量度的关键。重传统便是溯源追本到书法的始初研究抚习,钟鼎甲骨到秦汉碑版、晋唐帖学、明清手札成了青中年林散之攀登艺术的一条道路,并且愈到成年便愈显出碑为帖用的倾向,篆书的中锋意识,隶书的波动意识,行书的流转意识,楷书的结体意识渐化于腕中笔底,表现了他的学术观的重史重新的二元性历程。
  散之老人认为历史是演变的历史,运动的历史,“时代不同,体制即随之而易;面目各殊,精神亦因之而别”。真理便寓于这历史、事物、思想的变化之中,即其所谓“唯变者为形质,不变者为真理……变者生之机,不变者死之途,书法之变尤为重要”。变化来变化去是落一个始而有法、终而无法,无法便是变法之变,即无法之形迹而得法之内核,即是对历史书法之变、各家之变、他自己认识之变的一个审定。先生主张在文化的取习中求
  “颐养之深”,兼收并蓄,逐渐递变,深入创造,诚如蚕之食叶吐丝、蜂之采花酿蜜。
  散之老人反对“突变”,即无历史追求、无知识、无融合贯通的妄动,所以他坚持地说:“突变则败矣”“盖日新月异,由古到今,事势必然”。他承认书法艺术是一个随时代之动而更新的艺术,但又认为不可能产生无根据的、脱离历史运动规范、传统法则的妄动,即所谓“突变”。
  这完全表现了他治艺的严肃学术性格,毫无哗众取宠之心而处处实事求是。
  综合林老的书法学术特点,第一是强调书法学习的文化背景。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背景应当作深度的追习,即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并建设好一个学术主体的审美心胸。在世俗中求精神的深化,不仅在于读书而要游历、交友、从师等等各方兼合,以求精神的透析升华。常言道:读破万卷书,难医一个俗,艺术与世俗是无缘的。他追求的一生便是闭门苦学苦修、出门壮游求道的一生,从无在世俗生活的喧闹中苟求的俗迹,表现了一种精英文化创造者的至高的风骨品度。他犹似长天涌动的乌云外飘飞的孤雁,为一切能高视者所注目、钦仰。
  第二是强调师承追求。范培开先生、张栗庵先生而后人黄宾虹门聆教决定他一生的追求。另一方面是从碑帖深求各大家,诸如唐之颜柳杨李、宋之米元赵、明之王觉斯等无不心追手抚梦寐求习之,60岁之后专攻草书,入王书素,80余年师心不老。
  第三是重形迹笔法的正确把握。执笔为首务,所以他说:“学书之道,无它玄秘,贵执笔耳。”这实在是一代大家的剖心之谈。林老执笔五指全握,我称其为“全握笔”,运腕取悬势,自然来去如风行水流畅无所涩,作画写字至恶者为涩滞挑剔,凡此必圭角妄生,雍瘦无度矣!所以重视执笔之透玄析秘,实在是开宗明义的追求。我认为执笔虽无定法,但非指实掌虚、平腕中锋、五指齐力不可,也正是这三个定则各尽玄秘,须虚心自悟,自养自习之。有人说林先生执笔是病手,实在是不知林氏书法玄秘之病心之见,对老先生内心奥秘之浅薄之见了。先生在世,余尝以此论问道于他,引得他呵呵大笑,其视世间浅陋若斯,实发人之深思。先生执笔为近世一典范,此间道理行为,唯通人可知识耳。这也实在是林老审美技术创造自求自悟的关键秘奥之所在,起码我是这样理解的。因为一切审美技巧的个体化特征才是审美特殊效应的关键。
  其实,林老重襟怀即审美心胸的颐养是中华文人独有的慎独之功夫,也是世界美学中我国美学独特之处。心胸之不高不广何来艺术的特殊之性格,所以中国书画论历来讲人品与艺品的关系。散之老人年轻时为一乡之贤良方正,带人民治水造堤,疾恶如仇,后读古书,游高山大川,求当世名师经纶,气局之高,立志之奇,取法之精是其艺术能若孤雁高飞九霄而得天音相助震世扬道的根本。林门书法独有法门,不是浅尝者可以深入获得的。我最钦佩林老的是闻道不乱、守法不移、持论唯简、立说独创、决不为时势动移寸尺的品操,后人学其书法若不从其人质天禀中窥鉴,那必只能在貌相中来去,所以观道必以澄怀为先。
  
  林散之艺术馆
  
  林散之先生(1898~1989),别号散耳、左耳、半残老人、江上老人。江苏江浦人。林散之是中国传统书法美学的集大成者,堪称诗、书、画三绝。早年拜乡贤范培开先生学书,后从含山进士张粟庵先生学诗。此后为求艺遭,只身负笈海上,拜黄宾虹先生为师,尊师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又挟一册一囊作万里写生之行。1950年代任江浦县副县长时期,关注水利建设,常把人民疾苦挂在心头,于政务之余专擅艺事。林散之8岁学书,由唐楷入手,遍临古今名帖名碑,草书以大王为宗,怀素为体,王铎为友,董其昌、祝枝山为宾,刻苦磨砺,千锤百炼,终以清高卓越的“书卷气”奠定其“当代草圣”的大师地位。80年代初,启功先生看到林散之书法作品,曹恭敬地脱帽三鞠躬。赵朴初先生作诗称“散翁当代称三绝”,并在南京专程拜访时写道:“林老书法,举世无双。”日本书道大师青山杉雨先生在拜会林散之时,写下“草圣遗法在此翁”。江泽民同志在观看了林散之的书法精品后称赞道:“炉火纯青,登峰造极。”草书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林散之的草书在精、气、神、骨、筋、血、肉、形、质、格诸多方面高度统一。晚年作书,返璞归真,天心地圆,达到了极高的美学境界。
  林散之纪念馆1988年1月3日奠基,1992年12月6日一期工程竣工,1996年8月续建二期工程,1997年11月20日竣工开馆,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展览面积480平方米,展线长57米,馆内建筑群呈明清圆林风格,高低参差,错落有致,馆藏林老书画作品400余件。
其他文献
范曾先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多元文化特别顾问”的仪式上,发表题为《回归古典,回归自然》演讲。近日,范曾先生在香港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纵论——  庚寅清明前夕,南国春和景明。在香港中环四季酒店面向维多利亚港的落地窗前,范曾先生执一杯清茗,与我对面而坐,尽兴畅谈。  转瞬之间,我与范曾先生已睽违两年。期间,我只能在电视荧屏上聆其雅教,观其风采,若央视一套《我们》栏目中关于“中国诗画”的系列演讲
期刊
2009年12月20日,为期三天的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五周年秋季拍卖会以6.12亿创历史的总成交额在浙江世贸中心完满收官,所推出的14大专场2400余件艺术珍品为历年来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一届,其中多件拍品不但刷新了西泠拍卖五年来的成交纪录,更是创造了艺术家单件作品的最高纪录,着实为2009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届印章专场,流派纷呈,名家荟萃。在约150方名家篆刻中,清及晚
期刊
中国内画肖像艺术是中国内画一种表现人物真实面目的形式,内画肖像的创始人是民国时期的北京内画艺人马少宣。但自马少宣之后在内画艺术的行业中很少有人去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绘制人物肖像。  内画,顾名思义,就是在某种透明或半透明的器皿内壁用一种特制的笔从器皿的开放处伸入内部壁上作画。但视觉观赏却是在器皿的外壁,所以称之为内画。内画的形成是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此时的一些王公贵族,文人雅士在使用、玩弄料器(玻
期刊
田野建筑艺术,是一段段凝聚的历史,一份份生命的感悟,它以一个个独特的艺术视角,留下人类不曾逝去的记忆,  构画更新的今天,追梦未来的心灵家园。  反复推敲,虽然这个题名还是定的很笼统,或者说有些抽象,但“田野艺术”一词,它涉及的艺术人类学却内涵极深,近百年来已是被世人关注的学科。  在今天动笔想写“建筑”这个专辑的序时,脑海里浮现的却是一片艺术的旷美田野,它们立体地、全方位地呈现着……可能是因为近
期刊
1904年,英军从印度出发,经由日喀则入侵西藏,留下了众多“血迹斑斑”的遗迹。比如江孜的宗山古堡,比如亚东堆纳乡的曲美雄谷抗英英雄纪念碑。而用电影形式回放那段悲壮历史的《红河谷》便选取了这两个地方作为影片拍摄地。  江孜被称为“英雄城”,因为这里曾上演了一幕江孜人民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的事迹,《红河谷》所讲述的汉藏人民团结抵抗英帝侵略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一座城市必然有一个地标,而江孜的地标便是宗
期刊
1 寻访德木寺:一段历史的记录    由盛极一时到静卧一岗,德木寺这个集300余年荣光的辉煌大寺,如今呈现给我们的,却是村落与人情交织中的斑驳红尘。远离历史烟云,德木寺的威名却随着“羌姆”的恢复,滋生出了无限亲近民间的顽强生命力。  两次前往大峡谷派镇的路上,我都没能看到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德木寺。事实上这个寺庙并不是藏在深山中那般难寻,一路沿北岸正在修建中的简易公路穿村过乡,经林芝县米瑞乡所在地,再
期刊
几年来,我不止一次地神游过丝路南道。我坚信与河西走廊并行的祁连山南麓,存在一条同样重要的同样繁忙的通道。这条经河谷、高原和越过祁连山大坂的路,是由马蹄敲打出来的。    7、浩门城北约8.5公里的北山乡境内,还有唐威戎军城遗址。    浩门城北约8.5公里的北山乡境内,还有唐威戎军城遗址。  威戎军大抵是团一级的建制。《新唐书》上记载:“唐初之戍边者,大日军,小日守捉。日城,日镇,总之者日道。”《
期刊
它是鲁北平原上霍然而起的一个奇迹。那青色砖屋青色的瓦,构成了一幢神秘的历史深宫。它的身上浓缩了百年的风雨,通过它可以形象地了解晚清时代的社会状况和当时的社会心态建筑风格,更重要的是,从庄园的兴衰和魏氏家族的命运,可以看到100多年来社会和时事的变迁。  ——题记  由济南沿220国道东北而行百余公里,到达惠民县的魏集。下国道不远,快要抵着黄河坝堤的地方,就是那谜一样的魏氏庄园了。这是我国北方仅存的
期刊
也许在人类历史中,从来没有一个知识分子像中国的孔丘(公元551~479年)那样,长时期地受到一个朝代接着一个朝代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尊崇。他认为“一只鸟能够挑选一棵树,而树不能挑选过往的鸟”,所以周游列国,想找一位能重用他的封建主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但始终不得志。事实上,“树”能挑选鸟;却没有一棵“树”肯要这只姓孔名丘的“鸟”。他有时在旅途中绝了粮,有时狼狈到“累累若丧家之狗”;最后只得叹气说,“吾道
期刊
读高月冬先生所绘《百驴图》,虽不及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之繁华,但他都把人带入了一个另类的社会群体,犹如置身于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之中。驴非驴,画驴写人。  观其驴:悠然自得者如采菊东篱下;仰天长啸者如壮士悲歌,慷慨激昂;嘻戏玩耍如睿智玩鲁天真可爱;老态龙钟者如白发翁满腹经论;还有如情侣之耳鬓厮磨;有如母子情深恬犊之情。奔驴之狂如夸父追日,卧驴之静虽有磐石之安,目光中却掩饰不住其迷离扑朔的心性。相聚一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