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比方,是指运用比喻的手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是向别人,尤其是外行说明和解释问题常用的好方法。高中化学理论性知识难以理解,枯燥乏味,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教学内容巧妙“打比方”,不仅使知识富于情趣,易于理解,还能使学生迸射思想的火花,开阔学生的视野,点亮我们的化学课堂。实践证明,教学中举一个好的例子,胜过千言万语,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案例1“传苹果”妙比“电子转移”
进入高中,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概念抽象、内涵深、联系广,要求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这使不少初次接触高一化学的学生,信心严重受挫,渐渐丧失了学习化学的动力。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精心设置一些有趣、逼真、深入浅出的"打比方",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味,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有些同学对电子转移的数目总是弄不明白,有些同学错误地认为:“这个原子失去一个电子,那个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所以一共转移两个电子。”这时,我就给他们打比方“我有一个苹果,给了你,结果,我失去了一个苹果,你得到了一个苹果,一共转移了几个苹果?”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再例如高一学到“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摩尔是他的单位”时,总有学生错把“物质的量”叫做“摩尔数”,我就问学生:“如果我要你测一下课桌的长度,我是问你:课桌的长度是几米呢?我还是会问你课桌的米数是多少?” 用学生熟悉的“长度是一个物理量,它的单位是米,长度不能称为米数”打比方,学生很快就理解了。
教学案例2 “填沙坑”妙比“平衡移动”
高二在讲到勒夏特列原理时,说到“改变外界条件,化学平衡将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移动的结果是减弱这种改变而不是消除这种改变”时,学生很难理解。我打比方说:“咱们班好多同学都去海边玩过吧?当你在原本平坦的沙滩上突然挖了一个沙坑时,接下来会有什么现象?”,学生不假思索的说:“当然是周围的沙子会往坑里流,尽量填平这个沙坑。”我继续追问:“那么最终能够填平这个沙坑,甚至在沙坑的基础上出现一个比周围还要高的沙堆吗?”学生笑了:“当然不会。”我趁机抛出结论:“那么,化学平衡移动的结果也是一样,它只会减弱这种改变,而不可能消除这种改变。”学生恍然大悟。教学中借用日常生活学生所熟知的事物或道理打比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比较抽象、深奥的问题,并且印象深刻,为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打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教学案例3“社会现象”妙比“萃取剂选择”
高一化学在讲到“萃取剂的选择有三大原则:一是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远大于溶质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二是萃取剂与原溶剂要互不相溶,三是溶质与萃取剂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时,不少学生感觉抽象,难记。我打比方说:“大家看,如果把溶质和原溶剂组成的溶液看成是一个家庭的话,那么萃取剂是不是就像一个破坏别人家庭的第三者呀?想一想,它要想破坏成功,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学生在笑声中联系生活实际,很容易会想到:“那第三者肯定得比原配更有魅力,吸引力大,跟原配水火不容,破坏行动侥幸成功后还要小心谨慎,不能改变对方原来的性格,否则就是鸡飞蛋打,不仅害人,而且害己了。”这里我用极其类似的社会现象打比方,学生易于理解且记忆深刻,同时也在不经意中对学生渗入了“三观”的教育。
教学案例4.“生活现象”妙比“金属计算”
高一化学,在讲到金属铝的相关计算“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甲):V(乙)=1:2,则加入的铝粉质量是多少?”时,需要先判断加入的铝对盐酸和氢氧化钠是过量还是不足。我打比方说:“咱班有两个同学,一个同学一顿饭要吃一个馒头,另一个一顿饭吃三个馒头,今天中午学校食堂定量,每人发两个馒头,那么这两个馒头对哪个同学是过量的,对哪个同学来说是不足的?”学生很自然的回答:“当然是对饭量大的同学不足,对于饭量小的同学过量了。”然后通过计算知道:0.3mol盐酸要完全反应需要0.1mol铝,饭量小,而0.3mol氢氧化钠要完全反应需要0.3mol铝,饭量大,现在等量的铝对二者来说一个是过量的一个是不足的,那一定是对盐酸过量,对氢氧化钠不足。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打比方,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轻松地化解了教学中的难点。
总之,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琢磨,做个有心人,就一定能将抽象、复杂的知识、理论以恰当的比喻形式讲授给学生,把问题简单化、形象化,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偃师市实验高级高中)
教學案例1“传苹果”妙比“电子转移”
进入高中,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概念抽象、内涵深、联系广,要求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这使不少初次接触高一化学的学生,信心严重受挫,渐渐丧失了学习化学的动力。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精心设置一些有趣、逼真、深入浅出的"打比方",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味,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有些同学对电子转移的数目总是弄不明白,有些同学错误地认为:“这个原子失去一个电子,那个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所以一共转移两个电子。”这时,我就给他们打比方“我有一个苹果,给了你,结果,我失去了一个苹果,你得到了一个苹果,一共转移了几个苹果?”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再例如高一学到“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摩尔是他的单位”时,总有学生错把“物质的量”叫做“摩尔数”,我就问学生:“如果我要你测一下课桌的长度,我是问你:课桌的长度是几米呢?我还是会问你课桌的米数是多少?” 用学生熟悉的“长度是一个物理量,它的单位是米,长度不能称为米数”打比方,学生很快就理解了。
教学案例2 “填沙坑”妙比“平衡移动”
高二在讲到勒夏特列原理时,说到“改变外界条件,化学平衡将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移动的结果是减弱这种改变而不是消除这种改变”时,学生很难理解。我打比方说:“咱们班好多同学都去海边玩过吧?当你在原本平坦的沙滩上突然挖了一个沙坑时,接下来会有什么现象?”,学生不假思索的说:“当然是周围的沙子会往坑里流,尽量填平这个沙坑。”我继续追问:“那么最终能够填平这个沙坑,甚至在沙坑的基础上出现一个比周围还要高的沙堆吗?”学生笑了:“当然不会。”我趁机抛出结论:“那么,化学平衡移动的结果也是一样,它只会减弱这种改变,而不可能消除这种改变。”学生恍然大悟。教学中借用日常生活学生所熟知的事物或道理打比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比较抽象、深奥的问题,并且印象深刻,为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打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教学案例3“社会现象”妙比“萃取剂选择”
高一化学在讲到“萃取剂的选择有三大原则:一是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远大于溶质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二是萃取剂与原溶剂要互不相溶,三是溶质与萃取剂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时,不少学生感觉抽象,难记。我打比方说:“大家看,如果把溶质和原溶剂组成的溶液看成是一个家庭的话,那么萃取剂是不是就像一个破坏别人家庭的第三者呀?想一想,它要想破坏成功,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学生在笑声中联系生活实际,很容易会想到:“那第三者肯定得比原配更有魅力,吸引力大,跟原配水火不容,破坏行动侥幸成功后还要小心谨慎,不能改变对方原来的性格,否则就是鸡飞蛋打,不仅害人,而且害己了。”这里我用极其类似的社会现象打比方,学生易于理解且记忆深刻,同时也在不经意中对学生渗入了“三观”的教育。
教学案例4.“生活现象”妙比“金属计算”
高一化学,在讲到金属铝的相关计算“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甲):V(乙)=1:2,则加入的铝粉质量是多少?”时,需要先判断加入的铝对盐酸和氢氧化钠是过量还是不足。我打比方说:“咱班有两个同学,一个同学一顿饭要吃一个馒头,另一个一顿饭吃三个馒头,今天中午学校食堂定量,每人发两个馒头,那么这两个馒头对哪个同学是过量的,对哪个同学来说是不足的?”学生很自然的回答:“当然是对饭量大的同学不足,对于饭量小的同学过量了。”然后通过计算知道:0.3mol盐酸要完全反应需要0.1mol铝,饭量小,而0.3mol氢氧化钠要完全反应需要0.3mol铝,饭量大,现在等量的铝对二者来说一个是过量的一个是不足的,那一定是对盐酸过量,对氢氧化钠不足。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打比方,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轻松地化解了教学中的难点。
总之,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琢磨,做个有心人,就一定能将抽象、复杂的知识、理论以恰当的比喻形式讲授给学生,把问题简单化、形象化,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偃师市实验高级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