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比”生花,点亮化学课堂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_zi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比方,是指运用比喻的手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是向别人,尤其是外行说明和解释问题常用的好方法。高中化学理论性知识难以理解,枯燥乏味,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教学内容巧妙“打比方”,不仅使知识富于情趣,易于理解,还能使学生迸射思想的火花,开阔学生的视野,点亮我们的化学课堂。实践证明,教学中举一个好的例子,胜过千言万语,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案例1“传苹果”妙比“电子转移”
  进入高中,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概念抽象、内涵深、联系广,要求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这使不少初次接触高一化学的学生,信心严重受挫,渐渐丧失了学习化学的动力。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精心设置一些有趣、逼真、深入浅出的"打比方",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味,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有些同学对电子转移的数目总是弄不明白,有些同学错误地认为:“这个原子失去一个电子,那个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所以一共转移两个电子。”这时,我就给他们打比方“我有一个苹果,给了你,结果,我失去了一个苹果,你得到了一个苹果,一共转移了几个苹果?”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再例如高一学到“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摩尔是他的单位”时,总有学生错把“物质的量”叫做“摩尔数”,我就问学生:“如果我要你测一下课桌的长度,我是问你:课桌的长度是几米呢?我还是会问你课桌的米数是多少?” 用学生熟悉的“长度是一个物理量,它的单位是米,长度不能称为米数”打比方,学生很快就理解了。
  教学案例2 “填沙坑”妙比“平衡移动”
  高二在讲到勒夏特列原理时,说到“改变外界条件,化学平衡将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移动的结果是减弱这种改变而不是消除这种改变”时,学生很难理解。我打比方说:“咱们班好多同学都去海边玩过吧?当你在原本平坦的沙滩上突然挖了一个沙坑时,接下来会有什么现象?”,学生不假思索的说:“当然是周围的沙子会往坑里流,尽量填平这个沙坑。”我继续追问:“那么最终能够填平这个沙坑,甚至在沙坑的基础上出现一个比周围还要高的沙堆吗?”学生笑了:“当然不会。”我趁机抛出结论:“那么,化学平衡移动的结果也是一样,它只会减弱这种改变,而不可能消除这种改变。”学生恍然大悟。教学中借用日常生活学生所熟知的事物或道理打比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比较抽象、深奥的问题,并且印象深刻,为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打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教学案例3“社会现象”妙比“萃取剂选择”
  高一化学在讲到“萃取剂的选择有三大原则:一是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远大于溶质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二是萃取剂与原溶剂要互不相溶,三是溶质与萃取剂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时,不少学生感觉抽象,难记。我打比方说:“大家看,如果把溶质和原溶剂组成的溶液看成是一个家庭的话,那么萃取剂是不是就像一个破坏别人家庭的第三者呀?想一想,它要想破坏成功,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学生在笑声中联系生活实际,很容易会想到:“那第三者肯定得比原配更有魅力,吸引力大,跟原配水火不容,破坏行动侥幸成功后还要小心谨慎,不能改变对方原来的性格,否则就是鸡飞蛋打,不仅害人,而且害己了。”这里我用极其类似的社会现象打比方,学生易于理解且记忆深刻,同时也在不经意中对学生渗入了“三观”的教育。
  教学案例4.“生活现象”妙比“金属计算”
  高一化学,在讲到金属铝的相关计算“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甲):V(乙)=1:2,则加入的铝粉质量是多少?”时,需要先判断加入的铝对盐酸和氢氧化钠是过量还是不足。我打比方说:“咱班有两个同学,一个同学一顿饭要吃一个馒头,另一个一顿饭吃三个馒头,今天中午学校食堂定量,每人发两个馒头,那么这两个馒头对哪个同学是过量的,对哪个同学来说是不足的?”学生很自然的回答:“当然是对饭量大的同学不足,对于饭量小的同学过量了。”然后通过计算知道:0.3mol盐酸要完全反应需要0.1mol铝,饭量小,而0.3mol氢氧化钠要完全反应需要0.3mol铝,饭量大,现在等量的铝对二者来说一个是过量的一个是不足的,那一定是对盐酸过量,对氢氧化钠不足。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打比方,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轻松地化解了教学中的难点。
  总之,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琢磨,做个有心人,就一定能将抽象、复杂的知识、理论以恰当的比喻形式讲授给学生,把问题简单化、形象化,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偃师市实验高级高中)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时代的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背诵和朗读是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口语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们接触英语的时间很少,几乎只有在课堂中那么几十分钟。这严重的影响到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也使得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越来越少。有些学校会给学生安排早读,但是大多学生难以开口,不会诵读,最终也导致学生们不仅不能够巩固刻上所学习大的知识,而且还会大量的遗忘所背过的单词、
期刊
摘 要: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合理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体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趣味性、实践性、科学化的方式达到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目标。  关键词:技工院校;思想政治;兴趣激发  一、技工院校学生政治教育现状  技工院校一般是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初中毕业生占在校人数60%以上,这些学生中90%来自农村,基本上是留守少年,前些年基层学校只重视文化成绩,学生思
期刊
一、作文课的情景描述  还记得那是一节主题为《明确主题,抓住重点》的作文课。  在教学设计时,作为教师,我先明确了自己的教学目的:学生在写文章时,能够明确文章主题,抓准描写重点。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播放一个视频短片,让学生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先明确这一短片所表达的情感主题,再根据这一情感主题,筛选出能够表达这一情感主题的人物细节(动作、神态、语言、外貌、心理等等)。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和实际生活具有密切联系的学科,对人类的学习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也是一门和实际生活具有密切联系的学科,其中大量的内容都是需要联系实际进行验证的,学习科学也是为了更好地观察世界、解释各种现象。所以说科学和数学两门学科有着极大的相同点,也有着极多的相通之处。在教学中如果把两门学科进行融合,可以实现两门学科的相辅相成,保证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均衡发展与提高。在此对小学数学与
期刊
摘 要:教育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内在动力,肩负着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人才的重任,而现代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学生是否乐学、能够学乐。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确保学生可以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学得快乐、学得成功。本文将从引入生活实例,突出课程知识的实用性;组织趣味性活动,让学生学乐;坚持因材施教,让学生乐学三个角度来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查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因此,我认为在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可当前许多学校的教学评价存在着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而忽视了改进激励与
期刊
摘 要:小学生仍旧处于懵懂阶段,德育教育采用理论知识讲解的方法不能有很好的教育效果,生活化的教育方式能够有更加生动的教育作用。通过制定生活化教育目标、引入生活化教育事例以及布置生活化家庭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道德水平进行教育,使学生接受直接生动的教育,提高德育教育成效。本文对小学德育教育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生活化教学  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关注学生知识素养教育的同时,探索德育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是对教师的解放,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在过去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看到了一些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劣势,在不停的实践和反思中,悟出了几点浅显的使用心得,现与大家共享,希望各位同仁们多批评指正,共同进步。  关键词:客观存在;抽象思维具体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辅助性;实用性  自第三次技术革命以来,互联网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经济、政治、科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推进,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教学,还应要聚焦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核心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打造高效优质的数学教学课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从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及价值出发,对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教学课堂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现阶段高中生物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有效对策,从而不断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有效途径;教学策略  一、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不断推行新课改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该积极优化自身的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