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州发生强烈地震,许多人都历经了身心的伤害。特别是在灾难之后重返校园的孩子们,面对学生所可能出现的身心伤害,如何安抚他们幼小心灵上的重创,成为了教师一项重要的课题。事实上,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同时扮演心理辅导员的角色,针对学生在重大灾害中可能遭受的心理伤害,发现并及时做出辅导,避免学生心理发展不良,有碍其日后的正常发展。
关键词:灾难 中小学 心理干预
经历了这次大的灾难,孩子们不论在生理、心理还是行为上,均会产生许多的反应。通常来看,这些反应并不会持续很久。但由于具体情况的复杂性,有的孩子也有可能在灾难发生数周后才逐渐地表现出异常。由于未成年人对灾难事件的认识与想法跟成年人不同,因此表现出来的反应也异于成年人。所以对学生灾后心理辅导的任务也成为了教师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灾难对少年儿童产生的心理影响
灾难过后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出集中出现下列问题,我们来共同了解,以便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疏导。
1、情绪方面
自责、内疚、悲观、愤怒、紧张、失落、害怕、恐惧、焦虑、沮丧、过度警觉等。
2、行为方面
注意力不集中、逃课、暴力倾向、自闭、强迫性重复回忆(常想起受灾情形)、过度依赖他人等。
二、结合森田疗法在日常生活中实行被动心理干预
1、适当的体力劳动,适当的让学生参加体力劳动,从寝室或家庭卫生做起,做每天力所能及的劳动。在森田疗法中体力劳动是最有效的实践方法,它要比脑力劳动更有效果。
2、做应该作的事。做应该做的事,鼓励和监督坚持日常的工作和学习,无论自己的心情如何。这是森田疗法的最关键措施。
3、每天要不断的干点什么,要减少睡眠时间尤其是尽量不在白天睡觉,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积极、有意义的活动,使得学生回到家里或寝室可以尽快进入睡眠。
4、禁止消愁解闷的各种活动 消愁解闷的活动不等于娱乐、运动等活动,前者是为了消除某种情绪所进行的消极行为,后者是自然的需要,是克服不良情绪的积极行为。
三、在教学场景下的主动心理疏导
1、学生灾后心理疏导要点
帮助学生积极地面对并转化灾后的各种负面情绪,学习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正确地认识、评价并悦纳自我,发现自己身上的正向心理资源,重建对自我和生活的自信心,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重建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坦然面对灾难,发现生命的积极意义,珍惜每一天的生活;更懂得关爱自己和他人,学习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克服灾后的不良情绪
灾难过后,经历灾害的学生,其观念会发生巨大的转变,思维方式产生扭曲,产生“什么都没做”、“都是我的错”等想法,还会将学习中的挫折扩大化:“一切都完了”,“我这么倒霉不如死了算了”,产生悲观的生活态度。教师要帮助学生重新客观评价自我,建立自信。
3、正视灾难与恐惧
经历地震之后,许多学生都会在大脑中重复地震的场景,会回想房屋如积木般倒塌,想起在灾难中逝去的亲人,并重复的回想,陷入极度悲伤恐惧的状态。应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采取情景再现的方法,让学生有选择的回忆、判断当时的场景,直到学生知道,地震只是如此,都过去了;亲人虽然已经去世了,但由此更应该珍惜活着的生命,更好的生活。
4、科学合理的运用宗教信仰
玉树地处青藏高原内部,该地区群众大部分信仰藏传佛教。教师应当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形,科学合理的把宗教信仰与心理疏导结合起来,运用信仰的力量帮助学生抚平心理创伤。
四、灾后灾区中小学教师自身的心理调整
在这场灾难中,教师也是灾难的受害者,遭受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因此,在自身处于受伤、疲惫状态下又承担救助的任务,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时如果教师无法平复自身的心理创伤,必将影响到学生。因此,教师对于自身的心理调节尤为重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同时,也应当参与到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在帮助学生的同时帮助自己。
结语: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在灾害面前最脆弱的是孩子,此时的教师也被赋予了新的任务与责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责任扮演心理辅导员的角色,针对学生在重大灾害中可能造成的任何心理上的伤害,进一步的发现并及时的做出辅导,避免在学生心中留下阴影,运用森田疗法的被动干预,结合教学场景下的主动疏导,并注意自身心理调节。相信在这些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和帮助下,一定会早日让学生摆脱阴影、恢复健康的心理,快乐的成长。
参考资料:
1、贾蕙萱《森田疗法:医治心理障碍的良方》中国社科院出版社 2010年版
2、皮连生《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森田正马(日)《自由与觉醒之路》中国海洋出版社 1999年版
感谢:
曾参与四川汶川地震心理援助的高级心理咨询师郭晓斌先生,为本文提供灾后心理干预部分的指导。
关键词:灾难 中小学 心理干预
经历了这次大的灾难,孩子们不论在生理、心理还是行为上,均会产生许多的反应。通常来看,这些反应并不会持续很久。但由于具体情况的复杂性,有的孩子也有可能在灾难发生数周后才逐渐地表现出异常。由于未成年人对灾难事件的认识与想法跟成年人不同,因此表现出来的反应也异于成年人。所以对学生灾后心理辅导的任务也成为了教师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灾难对少年儿童产生的心理影响
灾难过后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出集中出现下列问题,我们来共同了解,以便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疏导。
1、情绪方面
自责、内疚、悲观、愤怒、紧张、失落、害怕、恐惧、焦虑、沮丧、过度警觉等。
2、行为方面
注意力不集中、逃课、暴力倾向、自闭、强迫性重复回忆(常想起受灾情形)、过度依赖他人等。
二、结合森田疗法在日常生活中实行被动心理干预
1、适当的体力劳动,适当的让学生参加体力劳动,从寝室或家庭卫生做起,做每天力所能及的劳动。在森田疗法中体力劳动是最有效的实践方法,它要比脑力劳动更有效果。
2、做应该作的事。做应该做的事,鼓励和监督坚持日常的工作和学习,无论自己的心情如何。这是森田疗法的最关键措施。
3、每天要不断的干点什么,要减少睡眠时间尤其是尽量不在白天睡觉,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积极、有意义的活动,使得学生回到家里或寝室可以尽快进入睡眠。
4、禁止消愁解闷的各种活动 消愁解闷的活动不等于娱乐、运动等活动,前者是为了消除某种情绪所进行的消极行为,后者是自然的需要,是克服不良情绪的积极行为。
三、在教学场景下的主动心理疏导
1、学生灾后心理疏导要点
帮助学生积极地面对并转化灾后的各种负面情绪,学习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正确地认识、评价并悦纳自我,发现自己身上的正向心理资源,重建对自我和生活的自信心,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重建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坦然面对灾难,发现生命的积极意义,珍惜每一天的生活;更懂得关爱自己和他人,学习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克服灾后的不良情绪
灾难过后,经历灾害的学生,其观念会发生巨大的转变,思维方式产生扭曲,产生“什么都没做”、“都是我的错”等想法,还会将学习中的挫折扩大化:“一切都完了”,“我这么倒霉不如死了算了”,产生悲观的生活态度。教师要帮助学生重新客观评价自我,建立自信。
3、正视灾难与恐惧
经历地震之后,许多学生都会在大脑中重复地震的场景,会回想房屋如积木般倒塌,想起在灾难中逝去的亲人,并重复的回想,陷入极度悲伤恐惧的状态。应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采取情景再现的方法,让学生有选择的回忆、判断当时的场景,直到学生知道,地震只是如此,都过去了;亲人虽然已经去世了,但由此更应该珍惜活着的生命,更好的生活。
4、科学合理的运用宗教信仰
玉树地处青藏高原内部,该地区群众大部分信仰藏传佛教。教师应当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形,科学合理的把宗教信仰与心理疏导结合起来,运用信仰的力量帮助学生抚平心理创伤。
四、灾后灾区中小学教师自身的心理调整
在这场灾难中,教师也是灾难的受害者,遭受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因此,在自身处于受伤、疲惫状态下又承担救助的任务,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时如果教师无法平复自身的心理创伤,必将影响到学生。因此,教师对于自身的心理调节尤为重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同时,也应当参与到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在帮助学生的同时帮助自己。
结语: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在灾害面前最脆弱的是孩子,此时的教师也被赋予了新的任务与责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责任扮演心理辅导员的角色,针对学生在重大灾害中可能造成的任何心理上的伤害,进一步的发现并及时的做出辅导,避免在学生心中留下阴影,运用森田疗法的被动干预,结合教学场景下的主动疏导,并注意自身心理调节。相信在这些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和帮助下,一定会早日让学生摆脱阴影、恢复健康的心理,快乐的成长。
参考资料:
1、贾蕙萱《森田疗法:医治心理障碍的良方》中国社科院出版社 2010年版
2、皮连生《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森田正马(日)《自由与觉醒之路》中国海洋出版社 1999年版
感谢:
曾参与四川汶川地震心理援助的高级心理咨询师郭晓斌先生,为本文提供灾后心理干预部分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