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少数民族“抹黑”习俗所反映的禳灾祈福观念

来源 :黑龙江民族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dp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抹黑节”是中国东北达斡尔、满、锡伯、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共同的节日,正月十六当天人们都以脸上涂抹黑灰为一年之吉利.东北少数民族“抹黑”习俗主要是为了驱邪消灾,老人给孩子“抹黑”以及年轻人互相“抹黑”,深层寓意是给孩子、年轻人驱邪消灾.这些民族“抹黑”习俗表现出的禳灾祈福观念与他们的生产方式有关,根本目的 是祈求平安顺利.这些民族的“抹黑”习俗,还与他们对正月阴阳变化的认识有关.人们相互“抹黑”已成为大家愉快的活动,活动的寓意由过去祈求神灵保佑健康平安,发展为当今相互祝愿新春幸福.
其他文献
地名是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历史因素及命名者的认知特点相互作用的产物.清代新疆地名记录了当时当地的地貌、植物、动物、矿产、水体、气象、建筑及生产生活景观.这些地名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信息,具体包括自然景观类地名反映了人们对地理生态环境的认识与关照,人文景观类地名展现了人们对地理生态环境的适应与改造,抽象概念类地名呈现了人们对地理生态环境的敬畏与期许.此外,通过分析这些地名,有助于了解清代新疆地名生态文化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增强了对地理生态环境的思考与保护意识.第二,强化了人与自然相融相
一个民族的传统观念在其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从满族传统居住样态可以看出满族传统自然观、人伦观与信仰观等民族观念,表现为原始、质朴的自然观,等级分明、开放热情的人伦观以及由自在向自觉转变的信仰意识.而满族传统观念又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满族传统文化以渔猎为核心、原始自然、凝结聚合的文化气质与特征.
通古斯语族诸民族的丧葬仪式繁复而隆重,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即为卡萨仪式.卡萨仪式的产生和完备是通古斯民族精神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以万物有灵论和灵魂转世观念为基础,不仅反映了通古斯民族关于灵魂和冥界的观念,也反映了其宇宙观和生命观,蕴含着朴素的善恶观念.
清代清廷为抵御沙俄对黑龙江地区进行的侵略,在黑龙江建立了四条驿站交通网络系统.驿传系统的开通促进了黑龙江流域文化的大发展,各民族间的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独特的地域体育文化.深入挖掘站人文化内涵、打造地域品牌,加大驿站体育文化宣传、顺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多元业态融合,助力龙江高质量发展.
韵律是话语意义传递的重要载体,是语言学习者最渴望掌握的技能之一.作为信息结构核心概念之一,焦点对语篇的理解与加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比分析少数民族学生和英语母语者的信息焦点产出,指出少数民族学生的焦点产出在音高、音强、音长三方面较英语母语者仍有较大差距,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根据诊断反馈信息实施补救教学,从而助力少数民族学生的韵律习得,推动二语韵律焦点教、学、研一体化研究.
南岭民族走廊是我国三大民族走廊之一,是南北各民族交流互动要道,更是民族文化共荣共生的富集带,研究南岭民族走廊瑶族文化传承的现状,总结梳理其实践经验,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对瑶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瑶族文化传承的对策建议,即以政府层面、学校教育层面、家庭教育层面为路径重视瑶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理念,建立健全瑶族文化传承的制度,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瑶族文化知识的教育和瑶族传统手工艺技能的培训.
悲剧是由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两个要素构成的.悲剧精神则是悲剧主体的反抗精神的集中表现.悲剧意识会演绎成悲剧精神,悲剧精神反过来又形成了生生不息的悲剧意识.悲剧精神的核心在于反抗,本质上是人的本能欲望和生命力的张扬.悲剧意识植根于人类的集体意识中,虽由悲剧发生,内涵却会超出悲剧本身,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命精神状态.悲剧精神会随着民族文化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民族特色,满族新城戏艺术中的经典剧目,使悲剧精神在舞台上得到了又一次再现,剧中主人公锲而不舍地努力,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坚守信念,甚至以死明志的决心,表现出了崇
从艺术学的角度,探寻共同体意识的感性因素,挖掘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溯源其思想与认知形成的基础,探讨由意识构建整体意识,由艺术教育构建个体整体意识能力,再由个体整体意识能力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途径,为利用美育构建个体整体意识能力进而形成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提供理论依据.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中,意识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没有意识的介入,整体就不可能大于局部之和,整体意识也不可能凸显而出;而没有整体意识作为认知基础,个体就不可能具备共同体意识.
达斡尔族歌舞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我国少数民族艺术领域中摇曳生姿.其蕴含的艺术元素,自然也具备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气质.这种宝贵的传统艺术元素,应以恰当的方式融入高校艺术领域的课堂教学当中.尤其是在舞蹈表演专业上,达斡尔族歌舞的艺术元素具备较高的教学应用价值.这种应用,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来说,也是一种颇具实际意义的探索方向.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代表,其英译本在海外传播效果突出,美国汉学家徐穆实的外译传播功不可没.本文在接受美学的框架下阐释《额尔古纳河右岸》及其英译本的读者接受心理,为民族文学的外译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学作品,符合海外受众的阅读期待和共有价值,是传播国家民族形象、文化价值最大的推动力.为了加强民族文学在异质文化中的传播效果,在翻译策略上选择与读者的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紧密相关的归化和异化策略,而在传播策略上需要寻求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以及传播受众间的认知共享,考虑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