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本文从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入手,分析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提出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自信;思考
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在身体力行中践行文化自信,在实践创造中增强文化自信,在历史进步中倡导文化自信!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
1.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果,为党解决中国问题提供了基本方法、原则。正如毛主席曾经指出的:“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实践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的客观真理、强大的思想武器,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使中国的发展焕然一新。因此,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指导思想。
2.历史根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大同追求、“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的治吏理念,“上善若水”、“无为而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优秀基因正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信的历史根源,对于正确认识、改造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治国理政、推进思想道德领域建设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启发。
3.价值取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为人民服务才能和人民一起创造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在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更加强烈。习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信的价值取向。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从党员个人来看: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担当等独特智慧,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源泉与内在支撑。
2.从党的领导来看: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要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文化自信,是对党内思想上文化上存在问题的清醒认识,是对思想分化和认同危机等严峻考验的正面应对,充分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巩固长期执政的高度的文化自觉、认真的文化自省,体现出了直面矛盾、问题的底气和勇气。
3.从党的发展目标来看:有利于引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当下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共产党人要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提振全党全国人民的精气神,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巍然耸立”。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
1.历史维度:从五千年的精神延续中,找准坚定文化自信的支撑点
在五千多年的精神延续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紧密联系、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特有的精气神,是党坚定文化自信的三大支撑点。所以,坚定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首先要深入到中华民族历史传统、历史文化中。
一是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
二是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党按照时代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重塑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创造出了以奋斗为特质的革命文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无穷动力。以奋斗精神和赤子之心为精髓的革命文化,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所在。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实践中产生的革命文化,就是这种民族自信心的文化凝聚,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革命文化是民族自信心的文化凝聚,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
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结合新形势凝聚升华形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文化自信奠定了基础。在新时代,应当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的发展、完善,从而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活力、吸引力。
2.现实维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找准坚定文化自信的着力点
坚定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不仅要深入历史、深入文化,还要深入到当下的伟大实践中,找准坚定自信的两大着力点。
一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对苏东剧变、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危机,中国共产党人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立足基本国情,深刻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既有社会主义的共性,又有区别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实践。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民族走向复兴唯一的正确道路。 二是提高中国共产党特有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创新、自我提高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果断作出历史性决策,把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使党和国家迅速摆脱危局、重新奋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全面从严治党,党风政风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勇于正视错误、纠正错误的四自能力是党在出现重大曲折时,依然能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关键所在。
3.未来维度:从世界潮流的发展态势中,找准坚定文化自信的落脚点
习总书记强调,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对大历史的正确把握,需立足时代制高点,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出发,找准坚定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落脚点,即坚守和而不同的文明特质
从历史发展来看,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先后催生了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世界强国。曾经领先世界几千年的中国,没有赶上这两次世界前进步伐而掉下队来。福山、亨廷顿等学者就此提出,西方文明是历史的终结。西方文明在社会化程度、先进生产力密切程度上具有明显优势,但就西地区、民族的文化底蕴与道路选择的不可分割的必然性來说,西方文明又有局限性。根据青年学者罗伯特福阿和雅恰蒙特的调研: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人中,超过70%认为生活在民主社会‘至关重要’,而生于80年代的美国人中,仅有30%赞同这一观点。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有着独特文化特质的中国政治文明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和而不同取其中”。《礼记 中庸》记载:“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的意思是正、均、恰当。“和”是多样性的统一,性质不同的金、木、水、火、土在一起才能生出万物。“中和”是天地得以安置、万物得以发育的根本。以“中”为度、以“和”为贵,延伸到当代中国共产党,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中国方案”。比如一带一路倡议,发展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它高度契合了各国脱贫致富和文明复兴的共同梦想,有效回应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期待。二是通过共商、共建,最终实现共享、共赢。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来说,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员,必须更加自觉地增强文化自信,争做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引领者、践行者、积极倡导者!
参考文献
[1]张诚.紫光阁.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J].2016(08)
[2]陈先达.党建.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J].2017(05)
作者简介:
刘维仙,女,(1983-04)汉族,重庆人,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长寿区委党校)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自信;思考
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在身体力行中践行文化自信,在实践创造中增强文化自信,在历史进步中倡导文化自信!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
1.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果,为党解决中国问题提供了基本方法、原则。正如毛主席曾经指出的:“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实践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的客观真理、强大的思想武器,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使中国的发展焕然一新。因此,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指导思想。
2.历史根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大同追求、“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的治吏理念,“上善若水”、“无为而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优秀基因正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信的历史根源,对于正确认识、改造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治国理政、推进思想道德领域建设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启发。
3.价值取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为人民服务才能和人民一起创造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在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更加强烈。习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信的价值取向。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从党员个人来看: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担当等独特智慧,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源泉与内在支撑。
2.从党的领导来看: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要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文化自信,是对党内思想上文化上存在问题的清醒认识,是对思想分化和认同危机等严峻考验的正面应对,充分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巩固长期执政的高度的文化自觉、认真的文化自省,体现出了直面矛盾、问题的底气和勇气。
3.从党的发展目标来看:有利于引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当下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共产党人要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提振全党全国人民的精气神,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巍然耸立”。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
1.历史维度:从五千年的精神延续中,找准坚定文化自信的支撑点
在五千多年的精神延续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紧密联系、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特有的精气神,是党坚定文化自信的三大支撑点。所以,坚定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首先要深入到中华民族历史传统、历史文化中。
一是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
二是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党按照时代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重塑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创造出了以奋斗为特质的革命文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无穷动力。以奋斗精神和赤子之心为精髓的革命文化,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所在。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实践中产生的革命文化,就是这种民族自信心的文化凝聚,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革命文化是民族自信心的文化凝聚,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
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结合新形势凝聚升华形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文化自信奠定了基础。在新时代,应当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的发展、完善,从而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活力、吸引力。
2.现实维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找准坚定文化自信的着力点
坚定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不仅要深入历史、深入文化,还要深入到当下的伟大实践中,找准坚定自信的两大着力点。
一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对苏东剧变、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危机,中国共产党人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立足基本国情,深刻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既有社会主义的共性,又有区别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实践。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民族走向复兴唯一的正确道路。 二是提高中国共产党特有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创新、自我提高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果断作出历史性决策,把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使党和国家迅速摆脱危局、重新奋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全面从严治党,党风政风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勇于正视错误、纠正错误的四自能力是党在出现重大曲折时,依然能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关键所在。
3.未来维度:从世界潮流的发展态势中,找准坚定文化自信的落脚点
习总书记强调,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对大历史的正确把握,需立足时代制高点,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出发,找准坚定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落脚点,即坚守和而不同的文明特质
从历史发展来看,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先后催生了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世界强国。曾经领先世界几千年的中国,没有赶上这两次世界前进步伐而掉下队来。福山、亨廷顿等学者就此提出,西方文明是历史的终结。西方文明在社会化程度、先进生产力密切程度上具有明显优势,但就西地区、民族的文化底蕴与道路选择的不可分割的必然性來说,西方文明又有局限性。根据青年学者罗伯特福阿和雅恰蒙特的调研: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人中,超过70%认为生活在民主社会‘至关重要’,而生于80年代的美国人中,仅有30%赞同这一观点。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有着独特文化特质的中国政治文明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和而不同取其中”。《礼记 中庸》记载:“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的意思是正、均、恰当。“和”是多样性的统一,性质不同的金、木、水、火、土在一起才能生出万物。“中和”是天地得以安置、万物得以发育的根本。以“中”为度、以“和”为贵,延伸到当代中国共产党,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中国方案”。比如一带一路倡议,发展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它高度契合了各国脱贫致富和文明复兴的共同梦想,有效回应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期待。二是通过共商、共建,最终实现共享、共赢。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来说,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员,必须更加自觉地增强文化自信,争做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引领者、践行者、积极倡导者!
参考文献
[1]张诚.紫光阁.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J].2016(08)
[2]陈先达.党建.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J].2017(05)
作者简介:
刘维仙,女,(1983-04)汉族,重庆人,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长寿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