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胪井刻石”:我国民间首次向日本追讨的文物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mz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我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致函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要求日本迅速归还所掠中国文物“鸿胪井刻石”,这是我国民间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讨文物。
  “鸿胪井刻石”记载了唐朝政府派遣官员册封渤海地方政权的史实,见证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1908年4月30日,日本海军省以日俄战争“战利品”的名义将刻石献给日本皇宫,这块弥足珍贵的千年碑刻从此流落异域。
  历史上的渤海王国
  如果想了解“鸿胪井刻石”的来龙去脉,必须先了解我国古代的渤海王国。
  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古渤海国存在于唐至五代期间,疆域范围主要在今东北一带,全盛时还包括了朝鲜半岛东北部和俄罗斯远东的部分地区。渤海国主体民族为靺鞨族,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少数民族之一,先秦称肃慎,汉魏称挹娄,南北朝称勿吉,隋唐称靺鞨。
  698年,靺鞨族首领大祚荣建立了渤海国前身靺鞨国,随即便与当时唐朝廷有了联系,据说还曾“遣子入侍”。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以其统辖地区为忽汗州,加授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忽汗州当时也叫渤海郡,忽汗州都督府就是历史教科书中常说的渤海都督府,是唐朝政府设在东北地区的最高军政机构。
  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王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这些少数民族行政机构统称“羁縻州”,渤海都督府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唐朝边疆地区的一个地方行政机构,渤海政权先后受平卢节度使和平卢淄青节度使管辖,同时朝廷还直接派遣“长史”驻当地处理政务。据相关文献记载,长史的地位类似于今天的秘书长,地位仅次于渤海郡王世子。
  762年,唐朝中央政府诏令渤海为国,唐代宗册封当时的忽汗州都督为渤海国王,唐朝正式将渤海郡由羁縻州府升为属国。渤海全盛时期,“地方五千里,户十余万”,仿行唐朝的府州县制度,并创立“五京”。设有5京、15府、62州、130余县。渤海政权为了行使藩属国的责任和义务,多次遣使去长安述职,贡献方物,或者派遣王室子弟入侍宿卫。据不完全统计,渤海国先后向唐王朝、后梁、后唐派遣王弟、王子及各种使臣150余次,其中有名有姓者约70余人。唐朝朝廷也给予热情回应,皇帝召见、赐宴、封官和回赠礼品。
  926年,契丹辽国将渤海国灭亡,改渤海国为东丹国,后来东丹国撤销,由辽国直接管辖。
  千年遗石的前世今生
  713年,朝廷派遣鸿胪卿崔忻作为代表,册封靺鞨族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左骁卫员外大将军、忽汗州都督,靺鞨国“自是始去靺鞨号,专称渤海”,与唐朝正式建立了藩属关系。
  崔忻一行从山东半岛的登州出发,浮海至辽东半岛南端黄金山下的旅顺港,继而陆行至鸭绿江口换乘小舟溯江而上,经临江市、抚松、桦甸、吉林、敦化等地,最后到达今吉林省延吉市附近的东牟山,亦即大祚荣政权的王都之所。
  第二年,崔忻率领的唐朝使团返回长安,在旅顺的黄金山麓凿井两口作为纪念,并刻石题名:“敕持节宣劳靺鞨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按照唐朝惯例,朝廷命官持节册封,均要留实物证验,或立碑或建亭或刻石或凿井。当时崔忻凿的两口井,一在黄金山北麓,至今遗迹尚存,刻石原来就在这口井旁;一在黄金山南麓,后来被破坏,如今已无迹可考。
  “鸿胪井刻石”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是渤海民族政权隶属唐王朝管辖的唯一见证。后来渤海国被契丹政权灭亡后,其档案文书、文献资料被毁坏殆尽,这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由此也可看出当年那场战争的残酷。“鸿胪井刻石”成为目前存世极少的关于渤海王国的实物档案资料之一,弥足珍贵,备受学界重视。围绕着这块千年刻石,中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国家的学者撰写了大量研究文章,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
  对于“鸿胪井刻石”的具体形状和尺寸,一些古代典籍中都有记述,但由于种种原因,谬误颇多。如清代学者杨伯馨在《沈故》一书中描述说:“旅顺水师营中有石刻一,长约今尺一尺二寸,宽半之,字三行。”其实,唐代“鸿胪井刻石”并非是一块石碑,而是一块巨大如驼的自然石块,长约3米、宽约3米、高约2米,重达90吨,根本不是尺寸见方的碑碣。这块大石整体呈褐色,左上角处刻有当年崔忻的题铭文字,此外,石块上还保留有明清两代许多文人墨客的勒石和题记。目前许多文博资料和一些博物馆都将唐代“鸿胪井刻石”说成是一块一尺见长的碑碣,其实这是一个谬误,应予纠正,以免误导后人。
  流落异域百余年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人从俄国人手里“继承”了所谓的“满蒙权益”,在东北取得了旅顺、大连两处租借地、中东铁路长春以南路段(即后来的南满铁路)以及其他一些特权。日本人随即大批移民旅顺和大连,并设置了“关东都督府”和“南满铁路株式会社”来管理旅大地区和南满铁路,“关东都督府”和“南满铁路株式会社”也成为日本设在东北的大本营。在这个背景下,日本的一些所谓“满蒙”史学者在东北四处活动,进行文化侵略,掠夺、盗窃中华文物,“鸿胪井刻石”就是他们所犯下的罪恶之一。
  日本占据旅顺以后,“鸿胪井刻石”引起了日本政府的注意,一些日本人员随即来旅顺考察。1905年7月,日本大阪朝日新闻社评论员、东洋史学家内藤虎次郎以外务省特派人员身份来旅顺,“调查”清朝的文化遗产。期间,日本海军秘密委托其对“鸿胪井刻石”进行鉴定,内藤等人专门写出《关于旅顺唐碑的调查》一文,认为该刻石是辽东一块稀有的唐代石碑,“此碑文于史有益”——这就是“鸿胪井刻石”日后被掳至日本的最初动因。
  后来刻石被日军驻旅顺海军司令官富冈定恭用军舰运往东京,1908年4月,日本海军省以日俄战争“战利品”的名义将刻石献给日本天皇。和刻石一起被盗运走的还有山东登莱青兵备道刘含芳修筑的遮盖在刻石顶上的方形石亭,人们将刻石和石亭合称为“唐碑亭”。   修筑石亭的这位山东登莱青兵备道刘含芳是福建贵池人,曾在旅顺任职,甲午战争后再次来旅顺,见“鸿胪井刻石”风吹雨淋,十分心疼,修一石亭将其覆盖,又在刻石文字左侧添刻小字五行记之。这五行小字的原文是:
  此石在金州旅顺海口黄金山阴,其大如驼,开元二年(714年)至今一千一百八十二年,其井已湮,其石尚存。光绪乙未冬,前任山东登莱青兵备道贵池刘含芳作石亭覆之,并记。
  由于中国国宝被锁至日本皇宫多年,我国学者和百姓无缘见其真面目,只能从一些间接资料中了解相关情况。
  1967年5月20日,日本学者渡边谅有幸进入皇宫对刻石进行仔细考察,渡边谅在《鸿胪井考》中证实,刻石如今保存在日本国东京皇宫的皇家庭院内,碑上有碑亭保护,碑亭被掠至日本的过程中,四根立柱已遭损坏,中间均有明显断痕。渡边谅在文中说,“原碑石于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已在东京”,这件唐代文物流落异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这也与历史典籍记录相吻合。
  1911年,掠走刻石的富冈定恭在“鸿胪井刻石”题铭碑原来位置上,重新刻石立碑,并题写了“鸿胪井之遗迹”的手迹。在碑阴碑文中,富冈定恭极力美化自己的强盗行径,他这样写道:
  唐开元二年,鸿胪卿崔忻奉朝命使北,过途旅顺凿井两口以为记验。唐开元二年距今实一千二百余年,余莅任于此地,亲考察崔公事迹,恐淹没其遗迹,树石刻字以传后世尔云。明治四十四年十二月   海军中将从三位勋一等功四级男爵      富冈定恭  志
  至于富冈定恭为什么在时隔数年后才立碑为记,如今已不得而知。
  “鸿胪井刻石”遗址由于地处中国海军旅顺某基地深处,人迹罕至,所以,直到今天也很少有人知道“鸿胪井刻石”所经历的那段被掠夺、盗运和隐藏的历史。
  其实,日本人掠夺中国文物的历史由来已久,单说东北旅大一带,日本人将唐代“鸿胪井刻石”掠走后,有人发现另外一些重要的石刻也踪迹全无,究竟为谁所盗,明眼人一望便知。日本考古学家鸟居龙藏曾到金上京会宁府遗址调查,看到上京城内尽成耕地,所有石件俱被运走。后来,他在《满蒙古迹考》中记道:“据闻明治四十年(1908年)顷将此地之石送往日本内地作庭石者甚多,今竟不留一石础,仅能见石臼之破片,殊属可惜,故城之内,一无所见,白鸟博士当时发见之碑文已运往他处,当时曾掘得许多之古镜,今殆完全取去,已无可寻矣!”
  可见,日本人盗走的不仅仅是“鸿胪井刻石”这样的重要文物,其他一些未知的文物更是数不胜数。
  古人云:“欲灭其国者,先灭其史。”历史的教训不能遗忘,历史的悲剧不应重演。
其他文献
平遥地处山西中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平遥古城成为古代中国通向大西北的商贸要道。金、元、明、清各代,从京城通往秦陇的京陕驿道,由下东门进入平遥古城,穿过东西大街,出下西门,往晋南,渡黄河,达西安,形成重要的南北商道。平遥商人沿京陕驿道北上,经太原、固关、雁门关、杀虎口,进入蒙古草原,到达包头。冀、鲁、豫等地及平遥的商人通过“冀州之门户,潞泽之咽喉”沁州,经平遥上店村、平遥古城、香乐村驿站,向西北过
期刊
1963年8月,法国国务活动家、前总理埃德加·富尔,通过我国驻瑞士大使李清泉,向我国提出访华的要求。经周恩来总理同意后,以外交学会会长张奚若的名义邀请,于当年10月抵京,之后由外交学会秘书长谢黎陪同到山西太原参观访问。  一  富尔为什么要求访华,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访华,外交部又为什么安排去一个非开放的城市太原参观、访问呢?据外交部通报的文件中讲述:这是戴高乐和法国政府经过长期考虑后,决定要写出一
期刊
民国时期的北京大学,有着十分优良的“破格录取”传统。  1917年,北京大学在上海组织了一场自主录取考试。当时,刚刚从美国回来的胡适先生也参与了阅卷工作,他负责国文阅卷。当他看到一位叫罗家伦的考生,作文写得非常棒时,便给了满分。可后来得知,罗家伦虽然国文很厉害,数学却考了零分,而且其余各科成绩也并不出众。怎么办呢?胡适在招生会议上,力主“破格录取”这位偏科严重的考生。幸运的是,主持招生会议的校长蔡
期刊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的一处寓所里,住着一位年迈的老人,她一头银发,深邃的目光里透着大家闺秀的优雅,她就是清末湖北提督、镇守湖北武昌的第八镇统制张彪的17个子女中现如今唯一健在的女儿张佩玟。97岁高龄的张佩玟近百年人生坎坷向人们诉说着漫漫往事……  从山西走出的清末提督  张彪原籍山西榆次西左付村,生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腊月初五,家里世代以种田为生。适逢一年大荒,张彪母亲冯氏过世,幼小的张彪和舅舅
期刊
阎锡山六岁丧母,其父阎书堂续弦邻村陈家营陈秀卿为妻。陈氏以不养前家子为过门条件,所以阎锡山的少年时期,是在外祖父曲成义家度过的。外祖父、外祖母虽疼爱外孙,但阎锡山自幼未能感受到母爱,而最可憾的是母亲连小小的一张照片也未给他留下,使他一睹母亲尊容。因此,为其母亲作一幅肖像就成为他平生的一个夙愿。  辛亥革命后,阎锡山做了山西都督,为母亲作像的愿望随之更加强烈。据说阎曾延请过一些画师为其母作过像,但倶
期刊
许村,原称浒村,因紧临汾河而得名,意为水边的村子。后因汾河洪水泛滥,村庄饱受水患侵害,当地百姓希望能彻底根绝水患,于是将“浒”字去掉三点水,改为“许”,许村由此得名。  许村隶属于临汾市霍州市退沙街道,古许村遗址位于村北约50米的汾河西岸阶台上。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统建筑众多,自古便为霍州通往汾西、蒲县、灵石、交口等地的必经之地。地处交通要津。村东边的汾河岸边曾设有渡口,夏秋有船摆渡,冬春
期刊
众志成城 决战决胜  5月10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院副总理、卫生部部长吴仪亲临山西“非典”前线,在时任省委书记田成平、省长刘振华的陪同下,上午到寿阳县视察了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厂矿和社区的“非典”防控工作。下午,又观察了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省疾控中心的视频网络系统前,我请求温总理向全省医疗卫生工作者做指示,温总理欣然应许,他饱含深情地说道:“大家辛苦了,我和吴仪副总理来看望大家,代表党中
期刊
抗战时期,为了维护民族尊严,梅兰芳在上海蓄须明志,甚至不惜自残,抵制日伪胁迫,坚决不与敌人合作。  1945年8月15日,梅兰芳从广播里听到了日本投降的喜讯。不一会儿,梅兰芳的挚友、学生也陆续来到梅家报告这个盼望已久的喜讯。在楼下客厅里他们看到梅兰芳手拿折扇,遮住了脸的下部,从楼上下来。吴震修笑着说:“你应该找个理发师来剃胡子了吧!”梅兰芳把扇子往下一撤,露出了八年前的面目,不但春风满面、唇须全无
期刊
上庄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境内,太岳山南麓、沁河东岸,因庄河横穿村庄而得名。村庄建筑沿庄河分布,形成北方特色的水街景观,是一座以明代官宅为主,兼具元代、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古建筑群。从明中叶至清初的百余年间,从这里走出了五位进士、六位举人,贡、监生员有数百人之多,当时盛传一首民谣:“郭峪三庄上下伏,举人秀才两千五”,充分体现了这片土地的人文厚重。  上庄村形成于元代,明初王氏家族迁入后逐渐发展
期刊
“伯乐相马”的故事流传了千百年,早已脍炙人口。它就发生在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张店镇虞坂古运盐道青石槽上。运城古称河东,境内有著名的河东盐池。盐池的开发很早,传说5000年前黄帝与蚩尤曾为争夺这块宝地,在此大战。晋商的兴起也是由运盐开始的。远在3000年前的春秋时代,为了打通由运城过黄河到达豫、陕的通道,人们历经千难万险,从太行山支脉中条山上开凿一条青石运盐山路。因“虞坂盘盘上青石”,又因形状如槽,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