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24日,在新疆举办的“名家书画义拍赈灾活动”中,新疆军区专业画家、新疆军旅书画院副院长李志天捐赠的8尺对开作品《秋风古楼兰》以3万元成交,成为该场活动拍价最高的国画作品。藏家单位的代表说,近年来,李志天的画作艺术品位和市场价格快速攀升,已经成为全国众多藏家看好和追捧的新疆画家之一。
李志天生长于文化古城山西静乐,1978年入伍来到新疆军区某边防部队,1990年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后因艺术潜力大、创作成就突出,被选拔到新疆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从事专业美术创作。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李志天独树一帜的西域风物画便引起了新疆美术界的关注。近年来,他又先后在中国美术家协会高研班、杜滋龄研究生班进修山水、人物,在学习中超越自己,在创作中不断突破,山水、人物画创作齐头并进,画风日渐成熟,备受书画界的好评和收藏界的关注。
帕米尔是新疆塔吉克民族居住的地方,离太阳最近,离世俗最远,蕴藏着许多在别处不能看到的、纯真美妙的东西。20多年的军旅生涯,李志天最美好的回忆是帕米尔高原。他几乎每年都要赴帕米尔采风写生。帕米尔的气韵和塔吉克族人的生活风情很符合他的审美意趣,因此,也就成为他笔下表现的主要内容之一。不论是反映部队边防生活的主题创作,还是表现高原民族风情的写实作品,无不折射出他对帕米尔特有的情感和对当地居民、边防军人生活习俗精微的观察。身在军旅,自然多有反映战士的作品。他多次下边防连队收集创作素材,构思了许多反映边防军人生活的作品。以《铁马帕米尔》为例,他把自己对边防军人风雨无阻、坚守边关的崇敬、热爱之情,用笔墨艺术巧妙地表现出来,以高深莫测的冰峰雪岭衬托巡关军人的坚强和伟大,讴歌戍关边防军人,使自己的作品增强现实意义,加大对部队的服务功能。
与反映部队题材的作品相比,李志天的“帕米尔系列”作品更能体现他对西域风物特有的情感和胸怀。多年的观察写生和创作探索,西域少数民族的神态、服饰、语言、生活习俗等已深深刻在他的脑海里,成为他艺术创作的原动力。他的画,多为少数民族人生活场景的实录,意趣漫溢,富有地域美感。以作品《天山韵》为例,作者以大块面积的白色,通过水墨的映衬,体现了新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淳朴圣洁的美好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边疆的无限热爱之情以及对人民生活精细入微的观察。
从这种题材的大量作品中可以看出,当捕捉到自己喜欢的一个场景时,他显得从容不迫,变得执迷而又沉着,像是要把埋藏在内层的宝石挖掘出来一般,一点一点地挖掘,终获得那个照亮了双眼的内核。边疆少数民族人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衣着、饮食、田园、街道、庭院等,多被他作为表述对象。让人欣慰的是,李志天在坚持地域特色的同时,在表现手法上也一直坚持了宁静冷凝、浓烈厚实的风格。有好多画,第一眼看上去让人感觉到犹如一只紧握的拳头,力与道皆已凝炼成结实的笔墨,以神行气,以气举神,达到神与气的巧妙结合。
李志天认为,在一幅中国画中,有物象处为实景,即着墨处;无物象处为虚景,即未着墨处;不着墨处的虚景就是中国画的空白。艺术是对生命的升华,是人的情感、智慧上升到一定境界的集中反映,沟通人的灵魂,从而打动人的心。他也特别强调画面的节奏感、动感和整体感,以表现画家的至性至情。因此,在创作中,对画面空白的处理、用色的理解、空间的感受,都体现和凝聚了他对艺术本质的深刻领悟。
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有着浓厚的西部情节,新疆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激发并生成了中国现当代美术雄宏壮阔的审美品格。观赏李志天的作品,无论是反映神秘楼兰的巨幅山水,还是表现高原风情的小品人物,其充盈的精神寄托与丰富的文化含量,都具备了感人的艺术魅力,散发出一股浓厚诱人的西域文化气息。这些作品,仿佛把我们带回了久远神秘的古丝绸之路,让我们领略到和谐繁荣的今日新疆。
李志天生长于文化古城山西静乐,1978年入伍来到新疆军区某边防部队,1990年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后因艺术潜力大、创作成就突出,被选拔到新疆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从事专业美术创作。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李志天独树一帜的西域风物画便引起了新疆美术界的关注。近年来,他又先后在中国美术家协会高研班、杜滋龄研究生班进修山水、人物,在学习中超越自己,在创作中不断突破,山水、人物画创作齐头并进,画风日渐成熟,备受书画界的好评和收藏界的关注。
帕米尔是新疆塔吉克民族居住的地方,离太阳最近,离世俗最远,蕴藏着许多在别处不能看到的、纯真美妙的东西。20多年的军旅生涯,李志天最美好的回忆是帕米尔高原。他几乎每年都要赴帕米尔采风写生。帕米尔的气韵和塔吉克族人的生活风情很符合他的审美意趣,因此,也就成为他笔下表现的主要内容之一。不论是反映部队边防生活的主题创作,还是表现高原民族风情的写实作品,无不折射出他对帕米尔特有的情感和对当地居民、边防军人生活习俗精微的观察。身在军旅,自然多有反映战士的作品。他多次下边防连队收集创作素材,构思了许多反映边防军人生活的作品。以《铁马帕米尔》为例,他把自己对边防军人风雨无阻、坚守边关的崇敬、热爱之情,用笔墨艺术巧妙地表现出来,以高深莫测的冰峰雪岭衬托巡关军人的坚强和伟大,讴歌戍关边防军人,使自己的作品增强现实意义,加大对部队的服务功能。
与反映部队题材的作品相比,李志天的“帕米尔系列”作品更能体现他对西域风物特有的情感和胸怀。多年的观察写生和创作探索,西域少数民族的神态、服饰、语言、生活习俗等已深深刻在他的脑海里,成为他艺术创作的原动力。他的画,多为少数民族人生活场景的实录,意趣漫溢,富有地域美感。以作品《天山韵》为例,作者以大块面积的白色,通过水墨的映衬,体现了新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淳朴圣洁的美好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边疆的无限热爱之情以及对人民生活精细入微的观察。
从这种题材的大量作品中可以看出,当捕捉到自己喜欢的一个场景时,他显得从容不迫,变得执迷而又沉着,像是要把埋藏在内层的宝石挖掘出来一般,一点一点地挖掘,终获得那个照亮了双眼的内核。边疆少数民族人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衣着、饮食、田园、街道、庭院等,多被他作为表述对象。让人欣慰的是,李志天在坚持地域特色的同时,在表现手法上也一直坚持了宁静冷凝、浓烈厚实的风格。有好多画,第一眼看上去让人感觉到犹如一只紧握的拳头,力与道皆已凝炼成结实的笔墨,以神行气,以气举神,达到神与气的巧妙结合。
李志天认为,在一幅中国画中,有物象处为实景,即着墨处;无物象处为虚景,即未着墨处;不着墨处的虚景就是中国画的空白。艺术是对生命的升华,是人的情感、智慧上升到一定境界的集中反映,沟通人的灵魂,从而打动人的心。他也特别强调画面的节奏感、动感和整体感,以表现画家的至性至情。因此,在创作中,对画面空白的处理、用色的理解、空间的感受,都体现和凝聚了他对艺术本质的深刻领悟。
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有着浓厚的西部情节,新疆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激发并生成了中国现当代美术雄宏壮阔的审美品格。观赏李志天的作品,无论是反映神秘楼兰的巨幅山水,还是表现高原风情的小品人物,其充盈的精神寄托与丰富的文化含量,都具备了感人的艺术魅力,散发出一股浓厚诱人的西域文化气息。这些作品,仿佛把我们带回了久远神秘的古丝绸之路,让我们领略到和谐繁荣的今日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