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tby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五(下)第98~99页例4、例5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八第1~4题。
  【教学目标】1.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的周长公式,并利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大胆猜想、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3.在探究经历中,增强学生自信心。达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意识。4.结合圆周率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先扶后放,探究圆周率
  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谈话: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大家每天上学骑的自行车,车轮就是圆的。生活中,通常用车轮直径的长度来表示车轮的规格,这里有三种不同规格的车轮(出示例1的情境图),直径分别分别是56厘米、61厘米、66厘米。
  谈话:根据你的经验,估一估,这三个车轮各滚动一周,几号车轮滚动的路程长?为什么呢?(车轮的直径长,滚动一周的距离就远。)
  揭示: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与直径的长短有关。
  提问:(指最大的车轮)这个车轮的周长是多少呢?你有办法知道吗?(量)
  追问:量是一个办法。你知道怎样量圆的周长吗?(同桌互说,全班合作交流并演示,媒体演示。)
  小结:用量的方法,可以得到圆的周长。
  出示:游乐园的摩天轮。
  提问:这么大的摩天轮,量它的周长,方便吗?怎么办?(要想办法算出它的周长。)
  设计说明: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和比较,并把握观察和比较的重点,在矛盾冲突中激发学生探究规律的欲望。
  2.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1)测量,初步感知
  谈话:我们来做下面的实验。
  出示:实验记录卡。
  学生测量并计算,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组织反馈,以小组为单位把实验的结果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介绍实验的过程。
  (2)推理,逐步逼近
  课件出示图形。
  引导:图中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的直径,比较圆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在小组里讨论,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可能是4或比4大吗?(学生讨论,得出圆的周长不可能是直径的4倍或比4倍大)
  画一个圆,并作一个圆的内接正六边形。提问:我们看到正六边形的边长正好等于圆的半径。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可能比3小吗?(学生思考发现,圆的周长不可能是直径的3倍或比3倍小。)
  提问: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圆的周长一定比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倍数到底是多少呢?我们来看下面的短片。
  (3)演示,揭示结论
  课件演示“割圆术”:分别作圆的内接正12边形、24边形、48边形……计算内接多边形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同时介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在研究圆周率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以及有关圆周率的知识。(具体内容见教材第102页“你知道吗”)
  (4)揭示圆周长的公式
  谈话:同学们,我们一起经历实验、推理等活动认识了圆周率。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C=πdC=2πr
  (5)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①圆周率等于3.14。
  ②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
  学生判断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说明:有了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验证这一结论,通常不难联想到求圆周长的方法。既留出了充分探索的空间,又体现了探索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学生探索后的观察、比较,以及相应的抽象、概括,既是对此前猜想的进一步验证,又是对圆周率的进一步感知,能为学生建立正确的理解提供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及时应用练习,一方面是为了巩固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接下来学习求圆周长做些铺垫。
  二、师生合作,学习求圆周长
  1.分组计算三个车轮的周长。
  启发:怎样才能求出车轮的周长呢?你打算怎么做?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重点突出用公式C=πd来计算。
  2.介绍并示范解题的过程。
  3.引导小结:
  请同学们回忆刚才的解题过程,你认为求圆周长时要注意什么?强调三点:正确应用公式、注意书写规范、主动进行检验。
  4.指导完成“练一练”。
  设计说明:学生试做后,先鼓励他们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求圆周长的方法,再通过师生对话、示范板书,重点介绍用公式解题方法,既有利于保持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体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又有利于突出公式的应用,确保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练习十八第4题。
  2.给出摩天轮半径,提问:你会算这个摩天轮的周长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合作交流。
  设计说明:通过有层次、有针对性的练习,既使学生加深了对圆周率的理解,又使他们进一步体会“圆周率”概念的实际意义,同时也突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这一重点。
  四、全课总结,体验收获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想和启发?
其他文献
幼儿期是创造性思维萌芽的时期,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在他们的许多活动中表现出来,主要特点是敢于大胆想象,不受客观事物的限制。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幼儿期这种可贵的创造性思维萌芽,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使这种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展,为其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一、启发家长,重视家庭环境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其实幼儿的许多创造性思维在家庭中有广泛的表现,只不过这种
期刊
摘 要: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极深远的,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我正在做也不成熟,却一直在努力,希望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探讨,换来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阅读能力 浓厚兴趣 实践 探索  幼儿良好阅读习惯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发展想象、思
期刊
课堂情境是千变万化的,学生在变,课堂气氛在变,时间在变,教师自身也在变。因此,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呈现出师生多向的互动关系,形成了开放的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灵活地加以运用,让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促进课堂的生成呢?  一
期刊
儿童从出生时起,就在不断地探索世界,而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常常以灌输为主,普遍存在着以知识学习为重点,内容远离幼儿兴趣,成人主导科学探究过程,使得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成为一句口号。而新《纲要》中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引导幼儿与他人积极交流、和谐相处。为此,在执教科学活动“物体的沉浮”中,我进行了
期刊
摘要: 学生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社会是交往的集成体,学生离不开交往。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途径之一,也是必不可少的历程。抓住教学中每一个环节,培养学生交往能力。  关键词: 低年级数学 交往能力 初探  【正文】人与人之间交往离不开交流,交往既是人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就把学习认知、学习做事、学习为人处世和学习和睦相处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
期刊
摘 要:校本教研是由“校本”和“教研”两个教育名词组成的。“校本”是以学校为本,“教研”就是教学研究的简称,由此可见,校本教研就是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保障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有效策略。目前,不少学校纷纷加大了校本教研的活动力度,校本教研已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无论教师、学生还是学校都焕发出勃勃生机。但是在开展校本教研的过程中,都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困惑,农村小学
期刊
众所周知,教育能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数学是一门创造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数学教育不仅能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还可以培养其创造思维。这些年我在大班通过数学领域中开展各种创造性的活动,尝试来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独特性、培养幼儿探索发现的积极性,从而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力。  一、让幼儿有交流的愿望  现在好多幼儿都会做10以内的加减,他们对认识数字这样简单的事情兴趣不大。当我问“小朋友,你看
期刊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层次、全方位的教育革命,在对学生进行民主平等意识培养、文明行为的养成、加强公德意识、自信心教育等方面都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其中新课标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生活为核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应如何建设和管理班级,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呢?  一、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  它主要包
期刊
摘 要:一切最好的班级管理方法和管理艺术,都产生于班主任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学生成长的带路人和良师益友,应在工作中自始至终对学生体现师爱。  关键词:师爱 班级管理 真诚 理智  有位名人曾说:“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班主任对学生的热爱是顺利开展班级工作,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的前提。热爱学生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
期刊
校本教研,我是这样解读的,校本教研即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从事这项研究的人物是学校教师,它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种研究所涵盖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包括了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校本研修等内容。这种教学研究是基于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研究活动,是基于教师和学校需求的研究活动。我们往往可以透过校本教研的现象看到一所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看到学校领导班子的管理能力,看到学校具有的竞争力。随着基础教育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