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因改良的道德标准
精挑细选想要有某种小孩的想法有错吗?
几年前,一对伴侣(女同性恋者)决定拥有一个孩子,由于两人都失聪,并以此为傲,所以她们决定这个孩子最好也是聋人。莎伦·杜谢诺和坎迪·麦卡洛跟其他以聋哑自豪的团体成员一样,认为耳聋是一种文化认同,不是一种需要治疗的残疾。“耳聋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杜谢诺说,“身为聋人,我们觉得自己很完整,我们想要跟我们的孩子分享聋人团体美妙的一面—归属感及联结性。”
两人期望怀一个失聪的孩子,因此找到一个家族五代都有聋人的精子捐赠者,后来果然成功了,她们的孩子—高文,天生失聪。
在《华盛顿邮报》报道这个故事后,随之而来的是众多的谴责声,这对初为人母的伴侣大感惊讶,而绝大多数的责难,集中于指控她们蓄意将残疾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事先设计把孩子制造成聋人是错误的吗?如果是,又是哪里做错了?是耳聋部分?还是设计这个行为?为了进行讨论,我们先假设耳聋不是残疾,而是一个出众的特质,那么父母精挑细选想要有某种小孩的想法还有错吗?或者,是否人们向来都是用选择配偶的方式在挑选小孩,只是最近使用了新的生殖技术?
在这场聋儿争议爆发不久前,有一则广告出现在《哈佛日报》和其他常春藤联盟大学的报纸上。一对不孕的夫妻在寻求卵子捐赠者,但不是任何捐赠者都可以,她必须是5英尺10英寸(177.8厘米)高的运动健将,没有任何家族疾病,大学入学时的学术能力测验成绩总和在1400分或以上。符合条件的捐赠者,可获得5万美元的报酬。也许提供赏金的父母,只是想要一个跟自己相像的孩子;又或许他们希望完成一笔物超所值的交易,试图得到一个比他们更高或更聪明的孩子。这个案例没有像那对想要一个耳聋孩子的双亲一样引起公愤。然而那个广告还是或多或少留下了一些萦绕不去的道德疑虑。就算没有造成任何伤害,但父母订制具备某些遗传特质的孩子,此种举动是否有令人担忧的地方呢?
有人会辩称,试图怀一个失聪的孩子,或一个将来进大学时学术能力测验会考高分的孩子,就像自然生产一样,有个关键的着眼点—无论这些父母如何极力增加概率,还是不能保证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这两种尝试皆如玩基因遗传乐透彩一般,受制于难以预测的变化。这种辩称同时也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这些不可预测的因素,让这件事的道德影响变得如此不同?假使生物技术能去除不确定性,让我们可以完美地设计出孩子的遗传特质,结果又会怎样?”
满足野心的工具?
它对天赋伦理产生了威胁
崇尚天赋的价值观虽然为体育界所轻视,却普遍存在于父母对孩子的教养过程当中。然而,即使在亲子关系这一方面,生物工程和基因改良也对天赋伦理产生了威胁。
珍视孩子为上天恩赐的礼物,就是全心接纳孩子的原貌,而不是把他们当成我们自己设计的物品,或父母意志的产物,抑或满足野心的工具,因父母对孩子的爱并非视孩子恰巧具备的天赋和特质而定。固然,我们选择朋友和配偶,至少有一部分理由是基于我们觉得他们有魅力的特质,但我们并不能亲自挑选孩子。孩子的特质不可预知,连最认真负责的父母都不能为生出什么样的孩子负全责,这也是为什么亲子关系比其他任何类型的人际关系都更能教会我们,神学家威廉·梅(WilliamF. May)所称的“对不速之客的宽大”。
梅的使人产生共鸣的短句,描绘了能约束自我的征服欲和掌控欲的美德,并提醒我们生命本身就是个恩赐。它帮助我们看清,基因改良最深层的道德疑虑在于它所传达出的对人类地位的理解和提升人类地位的愿望,而非它对完美的追求。问题不在于父母篡夺了设计出来的孩子的自主权(否则好像孩子也能挑选自己的遗传特质似的),而是在于插手设计孩子的父母的傲慢态度,在于他们想掌控出生奥秘的欲望。就算这些安排没有使父母成为孩子的暴君,但也将破坏亲子关系,并且使父母丧失“对不速之客宽大”这一理念所能培养出的谦逊态度和所能激发出的人类同情心。
珍视孩子为恩赐的礼物或祝福,并不意味着在孩子有病痛的时候也无所作为。治疗生病或受伤的孩子,并不是践踏他天生的能力,而是创造条件使得这些能力蓬勃发展。虽然医疗介入了自然状态,但这是为了健康着想,并不代表会无止境地企图控制和支配。实际上,费心地想要治愈疾病,不会对天生禀赋造成普罗米修斯式的侵犯,因为医疗过程受到这样一种原则的规范或指引,即修复和维持健康必需的天生的人体机能。
医疗就像体育一样,有其自身的意图和目的,正是这意图和目的指引和规范着实践的方向和方式。
当然,怎样算是健康或正常的人类功能还有待商榷,因为这并不只是生物学范畴以内的问题。例如,人们对耳聋是一种需要治疗的残疾,还是一种需要珍视的群体特质和身份认同,就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即使这样,分歧的双方也是基于同一个假设:医疗的目的就是促进健康,治愈疾病。
父母打造订做的孩子
塑造和观望
当有人认为既然父母对生病的孩子有治疗的义务,就意味着父母也有增进孩子健康、并帮助孩子最大化地发挥潜力以获得成功的义务。
但一个人唯有同意这样的功利主义观念,认为健康不是人类特有的好处,而只是将幸福安康极大化的手段,以上论点才会成立。例如,生物伦理学家朱利安·萨乌莱斯库(Julian Savulescu)主张“健康从本质上而言并不宝贵”,只有在“有帮助的时候才宝贵”,是让我们为所欲为的“资源”。
这种对健康的思维方式无视治愈和基因改良之间的区别。
根据萨乌莱斯库的说法,父母不但有增进孩子健康的义务,而且也有“改良孩子基因的道义上的责任”。父母应该利用科技巧妙地处理孩子的“记忆力、性情、耐心、同理心、幽默感、乐观精神”,以及其他特质,给孩子“获得最好人生的最佳机会”。
这种带有工具性色彩的、把健康当作使其他事情达到极大值的手段的观点,是错误的。身体健康,就像性格良好一样,是人类繁荣发展的必需要素。尽管在一定的范围内,健康比不健康更好,但健康不是那种可以极大化的好处,没有人渴望成为健康大师(或许除非是忧郁症患者)。
1820年代,优生学家在州博览会举办健康比赛,并颁奖给“最强健的家庭”,然而这个不寻常的活动正说明了“认为健康是一种工具,并当成能够极大化的好处”这一观念的愚蠢。与天分和特质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带来成功不同,健康作为一种优点是有止境的;不必冒着卷入不断升高的“军备竞赛”风险,父母就能努力让孩子健康。
在照顾孩子的健康方面,父母并不扮演设计师的角色,也不能把孩子转变成自己意愿的产物。倾向给孩子进行基因改造的父母更可能表达和确立的态度往往超出无条件的爱的限度,以至于走向了它的反面。
新书速递
《华尔街之狼》
作者:乔丹·贝尔福特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
定价:45.00元
乔丹·贝尔福特通过游走在法律边缘,甚至触犯法律的手段大肆敛财,创造过3分钟内赚进1200万美元的奇迹。1997年,他的公司因诈骗客户遭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除名,他本人也蹲进监狱。这本书是其自传。
《红雨》
作者:[美]罗威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
定价:69.00元
本书按照长时段理论,研究的时间段从元末农民大起义一直到1930年代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研究的地域集中在湖北麻城。它从宏观上透视中国政治社会变迁,并暗示暴力超越朝代和政权的恒久。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
作者:[美]丹尼尔·查莫维茨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月31日
定价:35.00元
本书作者是专业的植物学家,固守科学领域,引领读者在科学的范围内重新考量植物。如果将植物与人类的感觉相对比,那么我们与向日葵、橡树之间的共同点远远比我们以为的多得多。
精挑细选想要有某种小孩的想法有错吗?
几年前,一对伴侣(女同性恋者)决定拥有一个孩子,由于两人都失聪,并以此为傲,所以她们决定这个孩子最好也是聋人。莎伦·杜谢诺和坎迪·麦卡洛跟其他以聋哑自豪的团体成员一样,认为耳聋是一种文化认同,不是一种需要治疗的残疾。“耳聋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杜谢诺说,“身为聋人,我们觉得自己很完整,我们想要跟我们的孩子分享聋人团体美妙的一面—归属感及联结性。”
两人期望怀一个失聪的孩子,因此找到一个家族五代都有聋人的精子捐赠者,后来果然成功了,她们的孩子—高文,天生失聪。
在《华盛顿邮报》报道这个故事后,随之而来的是众多的谴责声,这对初为人母的伴侣大感惊讶,而绝大多数的责难,集中于指控她们蓄意将残疾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事先设计把孩子制造成聋人是错误的吗?如果是,又是哪里做错了?是耳聋部分?还是设计这个行为?为了进行讨论,我们先假设耳聋不是残疾,而是一个出众的特质,那么父母精挑细选想要有某种小孩的想法还有错吗?或者,是否人们向来都是用选择配偶的方式在挑选小孩,只是最近使用了新的生殖技术?
在这场聋儿争议爆发不久前,有一则广告出现在《哈佛日报》和其他常春藤联盟大学的报纸上。一对不孕的夫妻在寻求卵子捐赠者,但不是任何捐赠者都可以,她必须是5英尺10英寸(177.8厘米)高的运动健将,没有任何家族疾病,大学入学时的学术能力测验成绩总和在1400分或以上。符合条件的捐赠者,可获得5万美元的报酬。也许提供赏金的父母,只是想要一个跟自己相像的孩子;又或许他们希望完成一笔物超所值的交易,试图得到一个比他们更高或更聪明的孩子。这个案例没有像那对想要一个耳聋孩子的双亲一样引起公愤。然而那个广告还是或多或少留下了一些萦绕不去的道德疑虑。就算没有造成任何伤害,但父母订制具备某些遗传特质的孩子,此种举动是否有令人担忧的地方呢?
有人会辩称,试图怀一个失聪的孩子,或一个将来进大学时学术能力测验会考高分的孩子,就像自然生产一样,有个关键的着眼点—无论这些父母如何极力增加概率,还是不能保证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这两种尝试皆如玩基因遗传乐透彩一般,受制于难以预测的变化。这种辩称同时也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这些不可预测的因素,让这件事的道德影响变得如此不同?假使生物技术能去除不确定性,让我们可以完美地设计出孩子的遗传特质,结果又会怎样?”
满足野心的工具?
它对天赋伦理产生了威胁
崇尚天赋的价值观虽然为体育界所轻视,却普遍存在于父母对孩子的教养过程当中。然而,即使在亲子关系这一方面,生物工程和基因改良也对天赋伦理产生了威胁。
珍视孩子为上天恩赐的礼物,就是全心接纳孩子的原貌,而不是把他们当成我们自己设计的物品,或父母意志的产物,抑或满足野心的工具,因父母对孩子的爱并非视孩子恰巧具备的天赋和特质而定。固然,我们选择朋友和配偶,至少有一部分理由是基于我们觉得他们有魅力的特质,但我们并不能亲自挑选孩子。孩子的特质不可预知,连最认真负责的父母都不能为生出什么样的孩子负全责,这也是为什么亲子关系比其他任何类型的人际关系都更能教会我们,神学家威廉·梅(WilliamF. May)所称的“对不速之客的宽大”。
梅的使人产生共鸣的短句,描绘了能约束自我的征服欲和掌控欲的美德,并提醒我们生命本身就是个恩赐。它帮助我们看清,基因改良最深层的道德疑虑在于它所传达出的对人类地位的理解和提升人类地位的愿望,而非它对完美的追求。问题不在于父母篡夺了设计出来的孩子的自主权(否则好像孩子也能挑选自己的遗传特质似的),而是在于插手设计孩子的父母的傲慢态度,在于他们想掌控出生奥秘的欲望。就算这些安排没有使父母成为孩子的暴君,但也将破坏亲子关系,并且使父母丧失“对不速之客宽大”这一理念所能培养出的谦逊态度和所能激发出的人类同情心。
珍视孩子为恩赐的礼物或祝福,并不意味着在孩子有病痛的时候也无所作为。治疗生病或受伤的孩子,并不是践踏他天生的能力,而是创造条件使得这些能力蓬勃发展。虽然医疗介入了自然状态,但这是为了健康着想,并不代表会无止境地企图控制和支配。实际上,费心地想要治愈疾病,不会对天生禀赋造成普罗米修斯式的侵犯,因为医疗过程受到这样一种原则的规范或指引,即修复和维持健康必需的天生的人体机能。
医疗就像体育一样,有其自身的意图和目的,正是这意图和目的指引和规范着实践的方向和方式。
当然,怎样算是健康或正常的人类功能还有待商榷,因为这并不只是生物学范畴以内的问题。例如,人们对耳聋是一种需要治疗的残疾,还是一种需要珍视的群体特质和身份认同,就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即使这样,分歧的双方也是基于同一个假设:医疗的目的就是促进健康,治愈疾病。
父母打造订做的孩子
塑造和观望
当有人认为既然父母对生病的孩子有治疗的义务,就意味着父母也有增进孩子健康、并帮助孩子最大化地发挥潜力以获得成功的义务。
但一个人唯有同意这样的功利主义观念,认为健康不是人类特有的好处,而只是将幸福安康极大化的手段,以上论点才会成立。例如,生物伦理学家朱利安·萨乌莱斯库(Julian Savulescu)主张“健康从本质上而言并不宝贵”,只有在“有帮助的时候才宝贵”,是让我们为所欲为的“资源”。
这种对健康的思维方式无视治愈和基因改良之间的区别。
根据萨乌莱斯库的说法,父母不但有增进孩子健康的义务,而且也有“改良孩子基因的道义上的责任”。父母应该利用科技巧妙地处理孩子的“记忆力、性情、耐心、同理心、幽默感、乐观精神”,以及其他特质,给孩子“获得最好人生的最佳机会”。
这种带有工具性色彩的、把健康当作使其他事情达到极大值的手段的观点,是错误的。身体健康,就像性格良好一样,是人类繁荣发展的必需要素。尽管在一定的范围内,健康比不健康更好,但健康不是那种可以极大化的好处,没有人渴望成为健康大师(或许除非是忧郁症患者)。
1820年代,优生学家在州博览会举办健康比赛,并颁奖给“最强健的家庭”,然而这个不寻常的活动正说明了“认为健康是一种工具,并当成能够极大化的好处”这一观念的愚蠢。与天分和特质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带来成功不同,健康作为一种优点是有止境的;不必冒着卷入不断升高的“军备竞赛”风险,父母就能努力让孩子健康。
在照顾孩子的健康方面,父母并不扮演设计师的角色,也不能把孩子转变成自己意愿的产物。倾向给孩子进行基因改造的父母更可能表达和确立的态度往往超出无条件的爱的限度,以至于走向了它的反面。
新书速递
《华尔街之狼》
作者:乔丹·贝尔福特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
定价:45.00元
乔丹·贝尔福特通过游走在法律边缘,甚至触犯法律的手段大肆敛财,创造过3分钟内赚进1200万美元的奇迹。1997年,他的公司因诈骗客户遭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除名,他本人也蹲进监狱。这本书是其自传。
《红雨》
作者:[美]罗威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
定价:69.00元
本书按照长时段理论,研究的时间段从元末农民大起义一直到1930年代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研究的地域集中在湖北麻城。它从宏观上透视中国政治社会变迁,并暗示暴力超越朝代和政权的恒久。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
作者:[美]丹尼尔·查莫维茨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月31日
定价:35.00元
本书作者是专业的植物学家,固守科学领域,引领读者在科学的范围内重新考量植物。如果将植物与人类的感觉相对比,那么我们与向日葵、橡树之间的共同点远远比我们以为的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