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抑郁症发生特点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maoelg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抑郁症发生特点。

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18例,治疗过程中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的抑郁情况。停止治疗24周后随访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采用χ2检验比较治疗前后以及性别、年龄、不同干扰素对发生抑郁症的影响,分析抑郁发生的动态变化,以及抑郁对SVR的影响。

结果

21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后HAMD评分≥8分者73例,占33.19%;治疗前为20例,占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21,P<0.05)。治疗后女性抑郁症发生率高于男性[40.50%(49/121)比24.74%(24/97),χ2=6.097,P<0.05)];年龄<55岁患者抑郁症发生率低于年龄≥55岁患者[27.48%(36/131)比42.53%(37/87),χ2=5.271,P<0.05)];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后抑郁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04%(41/117)比31.68%(32/101),χ2=0.275,P>0.05)]。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第8周时抑郁症患者例数增加最多。218例患者中共113例获得SVR,占51.83%,其中未发生抑郁症组SVR率为48.97%(71/145),低于抑郁症组的57.53%(42/7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2,P>0.05)。

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时,高龄、女性患者更易发生抑郁症,治疗第8周时发生率最高。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ADV)治疗CHB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所致肾性低磷血症及骨软化症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和干预措施。方法连续收集ADV治疗CHB或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肾性低磷血症患者,总结临床特点,随访转归。结果共收集39例患者,男26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54(27~71)岁,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19例;平均ADV服用时间69(18~116)个月,31例用药36~96个月;平均血磷0.68(0.4
期刊
目的了解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及前C(PreC)区突变在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HBV感染家系中不同疾病进展阶段的分布特点。方法共纳入39个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HBV感染家系,利用PCR及直接测序法对慢性HBV携带者53例,CHB患者56例,肝硬化患者43例和肝细胞癌(HCC)患者28例进行基因分型及BCP/PreC序列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在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初步探讨克柔念珠菌临床分离株耐伊曲康唑的分子表达情况。方法对16株克柔念珠菌唑类靶酶基因ERG11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比较伊曲康唑敏感组(3株)、剂量依赖性敏感组(8株)和耐药组(5株)的基因突变情况。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组靶酶基因ERG11、外排泵基因ABC1和ABC2的mRNA表达差异。将数据转换后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两组间比较采用双侧t检验。结果16株克柔念珠菌ERG1
目的分析并探讨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SSI)患者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发生Ⅰ类切口SSI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点、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骨科共有5.82万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其中442例患者发生Ⅰ类切口SSI,感染率为0.8%。感染以老年患者为主,疾病以腰椎管狭窄(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