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22期31页)
“感恩”是吕思清人生中的高频词汇。“能够走到今天,除了自己的努力,前辈、家人、朋友的鼓励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我也希望在有能力的时候帮助下一代有才华的乐手,让他们更好地成长。”
吕思清已经在行动了。就在中国爱乐乐团为他庆祝50岁生日的那场音乐会上,还出现了三张年轻甚至完全称得上稚嫩的面孔:李映衡11岁,蔡珂宜12岁,年龄最大的朱凯源也只是出生于2000年的零零后一代,他们与吕思清合奏了皮亚佐拉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
李映衡、蔡珂宜和朱凯源是当之无愧的“未来之星”。2018年,李映衡和蔡珂宜在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少年组中拿下了联合第一名。也是在这一年,6年前也曾获得过梅纽因大赛少年组第一名的朱凯源问鼎第55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其实不是刻意为之,更像一种天定的缘分。”发现他们,让吕思清倍感亲切和后生可畏———1983年,吕思清参加了首届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获得少年组第五名,与这三个孩子相比,竟只能甘拜下风了。
“孩子们的才华应该被发挥到极致。”邀请他们到自己的音乐会上一同演奏,只是吕思清提供的帮助之一。平时,孩子们常常会问他,应该选择哪位老师?面临升学,到哪个国家学习更好?乐器该怎么保养?问题总是很具体,也很实际。吕思清固然不能替他们阻隔所有的危险,但他希望在自己的引导下,孩子们能少走弯路,“小提琴手的成长过程是很艰苦的,最重要的是提升专业的技能。如果有别人做这些事,他们就能少分一点儿心。”
担心“神童”迷失方向
吕思清还有一层更为警惕的考虑。“凡是成功的人,一定是极其自律的,要经得起诱惑。”音乐的道路更是漫长难行,哪怕如海菲兹一样的天才,也必须长年累月地忍受练琴的枯燥和寂寞,心性不够成熟的孩子很容易误入歧途,“伤仲永”式的结局在这个领域从不少见。
“每年的音乐比赛都输送了大量‘神童’,但真正走到最后、成为‘家’的只有很少一部分。”荣誉当前,吕思清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们太过年轻,会“迷失了方向”。1987年,吕思清一举夺得第34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时只有17岁,同样是稚嫩少年。大赛之严苛人尽皆知,此前金奖已空缺12届,亚洲人更是无缘。“东方帕格尼尼”的巨大光环笼罩下来,所有人都盛赞他是“天才”。
吕思清已经很少提及这段往事,现在回想起来,倒有点忍俊不禁的趣事在其中。那时,吕思清还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读书,“我记得特别清楚,得了奖之后,我就在学校里溜达。”一位老师看见了他,迎面称赞了一句“吕思清,你真是大器晚成啊。”老师走后,吕思清越想越别扭,“17岁拿了国际大奖,还算大器晚成吗?”
吕思清早早就被寄予厚望———8岁时被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破格录取;11岁时被小提琴大师耶胡迪·梅纽因选中,远赴英伦,到梅纽因学校学习。音乐圈里,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位小神童,以至于帕格尼尼金奖显得有点姗姗来迟。敛下锋芒,静心积蓄,是吕思清从父亲那里得来的财富。“我的父亲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常常耳提面命,告诫吕思清“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满招损,谦受益”。取得了成绩,父亲永远一带而过;做得不对,就会被反复训诫。或许如今看来,这种挫折式教育并不十分可取,吕思清所受影响却极深。“我从小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习惯去看自己的缺点,而不过多解读自己的优点。”孩子的成长,总归需要一些批评和质疑的声音。
上世纪80年代末,因为信息不对称等种种限制,吕思清没能像国外的同龄人那样,用帕格尼尼金奖的“高光”交换巡演、签约等更为现实的收益。“国外的职业经理人会安排许多演出,趁着这个机会,把你的演奏事业推上一个高峰。”音乐赛事源源不断,永远有数不尽的冠军和金奖出现,不抓住时机,也许会被就此遗忘,“现在国内的孩子都很了解音乐市场的运作,但那个时候,我们是真的完全不懂,一门心思想着怎么把琴拉好。”鼓噪的热浪渐渐退去,吕思清又拿起小提琴,继续着踏实又稍显漫长的积淀,不少机会难得的邀约,就这么生生错过了。
时隔三十余年,吕思清还是很难评价当年阴差阳错的经历幸运与否。如果当初赴约演出,也许他会比现在更加声名显赫,但也可能因此跌入浮华名利的陷阱,最终泯然众人,谁都说不准。“我们总是面临着很多的选择,人生永远站在十字路口,既然走了,都是不能倒退或者后悔的。”吕思清的音乐生涯,少不了时代的造就甚至裹挟,他时常提醒自己:一个人能够把控的,只有自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本心。“不浪费上天赋予你的才华,是人生最好的结果。”
任重道远,但来日可期
帮助“未来之星”,吕思清还有一点“私心”。“国外的小琴童都有人帮助了,我想帮助华人自己的小演奏家。”往宏大处说,吕思清像所有的中国音乐家一样,有着让世界倾听中国音乐进而了解中国的梦想,独奏家是这个音乐梦的第一步。
“顶尖的独奏家只是一个方面,他们可能是最容易引起注意的,自己的努力加上各方的支持,会在短时间内成长起来。但衡量一个国家的音乐素养,更应该看它的根基,比如音乐普及的程度、各种音乐门类是否平衡发展。”拥有经典流传的作品,更是重要的“指标”之一,放眼世界,古典音乐大国无不是拥有众多经典作品的国家,德国、奥地利、俄罗斯皆是如此。
“音乐的交流应该是对等的,不能永遠只是我们在演奏贝多芬、巴赫、柴可夫斯基”,而国外却对中国的音乐所知甚少。一直以来,只要出国演出,吕思清都愿意带上中国作品。近年来,谭盾根据电影《英雄》配乐改编的小提琴协奏曲、陈其钢的《悲喜同源》等曲目都很受欢迎,演奏最多的自然是《梁祝》,这段旋律诞生至今已有60载,东方爱情故事的缠绵凄恻与美学意蕴,总是那样令人神往着迷。
《梁祝》广受欢迎,几分欢喜几分愁。愁的原因很现实,整整60年过去了,中国的管弦乐史上再没出过一部足以平分秋色的作品。“《梁祝》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天时地利人和。”它的成功虽然难以复制,但并不影响后来人从中获得启发。演奏者是乐章与观众之间最直接的沟通者,成千上万场演出拉下来,吕思清发现,能够被观众称上一声“好”的曲子,“还是得要记得住,旋律性很重要。”在谱写《梁祝》时,作曲之一何占豪参照了大量越剧,“他去观察,观众什么时候会使劲鼓掌,就赶紧把这段旋律记下来。所以我觉得最宝贵的音乐素材,还是来自民间。西方作曲家也会去民间采风,再把素材提炼出来。”作曲家的技法同样重要,怎么才能把收集到的音乐元素用“打动人心的、合理的、有思想性的”方式表达出来,需要日复一日的积累与磨砺。
据千龙网
“感恩”是吕思清人生中的高频词汇。“能够走到今天,除了自己的努力,前辈、家人、朋友的鼓励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我也希望在有能力的时候帮助下一代有才华的乐手,让他们更好地成长。”
吕思清已经在行动了。就在中国爱乐乐团为他庆祝50岁生日的那场音乐会上,还出现了三张年轻甚至完全称得上稚嫩的面孔:李映衡11岁,蔡珂宜12岁,年龄最大的朱凯源也只是出生于2000年的零零后一代,他们与吕思清合奏了皮亚佐拉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
李映衡、蔡珂宜和朱凯源是当之无愧的“未来之星”。2018年,李映衡和蔡珂宜在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少年组中拿下了联合第一名。也是在这一年,6年前也曾获得过梅纽因大赛少年组第一名的朱凯源问鼎第55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其实不是刻意为之,更像一种天定的缘分。”发现他们,让吕思清倍感亲切和后生可畏———1983年,吕思清参加了首届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获得少年组第五名,与这三个孩子相比,竟只能甘拜下风了。
“孩子们的才华应该被发挥到极致。”邀请他们到自己的音乐会上一同演奏,只是吕思清提供的帮助之一。平时,孩子们常常会问他,应该选择哪位老师?面临升学,到哪个国家学习更好?乐器该怎么保养?问题总是很具体,也很实际。吕思清固然不能替他们阻隔所有的危险,但他希望在自己的引导下,孩子们能少走弯路,“小提琴手的成长过程是很艰苦的,最重要的是提升专业的技能。如果有别人做这些事,他们就能少分一点儿心。”
担心“神童”迷失方向
吕思清还有一层更为警惕的考虑。“凡是成功的人,一定是极其自律的,要经得起诱惑。”音乐的道路更是漫长难行,哪怕如海菲兹一样的天才,也必须长年累月地忍受练琴的枯燥和寂寞,心性不够成熟的孩子很容易误入歧途,“伤仲永”式的结局在这个领域从不少见。
“每年的音乐比赛都输送了大量‘神童’,但真正走到最后、成为‘家’的只有很少一部分。”荣誉当前,吕思清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们太过年轻,会“迷失了方向”。1987年,吕思清一举夺得第34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时只有17岁,同样是稚嫩少年。大赛之严苛人尽皆知,此前金奖已空缺12届,亚洲人更是无缘。“东方帕格尼尼”的巨大光环笼罩下来,所有人都盛赞他是“天才”。
吕思清已经很少提及这段往事,现在回想起来,倒有点忍俊不禁的趣事在其中。那时,吕思清还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读书,“我记得特别清楚,得了奖之后,我就在学校里溜达。”一位老师看见了他,迎面称赞了一句“吕思清,你真是大器晚成啊。”老师走后,吕思清越想越别扭,“17岁拿了国际大奖,还算大器晚成吗?”
吕思清早早就被寄予厚望———8岁时被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破格录取;11岁时被小提琴大师耶胡迪·梅纽因选中,远赴英伦,到梅纽因学校学习。音乐圈里,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位小神童,以至于帕格尼尼金奖显得有点姗姗来迟。敛下锋芒,静心积蓄,是吕思清从父亲那里得来的财富。“我的父亲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常常耳提面命,告诫吕思清“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满招损,谦受益”。取得了成绩,父亲永远一带而过;做得不对,就会被反复训诫。或许如今看来,这种挫折式教育并不十分可取,吕思清所受影响却极深。“我从小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习惯去看自己的缺点,而不过多解读自己的优点。”孩子的成长,总归需要一些批评和质疑的声音。
上世纪80年代末,因为信息不对称等种种限制,吕思清没能像国外的同龄人那样,用帕格尼尼金奖的“高光”交换巡演、签约等更为现实的收益。“国外的职业经理人会安排许多演出,趁着这个机会,把你的演奏事业推上一个高峰。”音乐赛事源源不断,永远有数不尽的冠军和金奖出现,不抓住时机,也许会被就此遗忘,“现在国内的孩子都很了解音乐市场的运作,但那个时候,我们是真的完全不懂,一门心思想着怎么把琴拉好。”鼓噪的热浪渐渐退去,吕思清又拿起小提琴,继续着踏实又稍显漫长的积淀,不少机会难得的邀约,就这么生生错过了。
时隔三十余年,吕思清还是很难评价当年阴差阳错的经历幸运与否。如果当初赴约演出,也许他会比现在更加声名显赫,但也可能因此跌入浮华名利的陷阱,最终泯然众人,谁都说不准。“我们总是面临着很多的选择,人生永远站在十字路口,既然走了,都是不能倒退或者后悔的。”吕思清的音乐生涯,少不了时代的造就甚至裹挟,他时常提醒自己:一个人能够把控的,只有自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本心。“不浪费上天赋予你的才华,是人生最好的结果。”
任重道远,但来日可期
帮助“未来之星”,吕思清还有一点“私心”。“国外的小琴童都有人帮助了,我想帮助华人自己的小演奏家。”往宏大处说,吕思清像所有的中国音乐家一样,有着让世界倾听中国音乐进而了解中国的梦想,独奏家是这个音乐梦的第一步。
“顶尖的独奏家只是一个方面,他们可能是最容易引起注意的,自己的努力加上各方的支持,会在短时间内成长起来。但衡量一个国家的音乐素养,更应该看它的根基,比如音乐普及的程度、各种音乐门类是否平衡发展。”拥有经典流传的作品,更是重要的“指标”之一,放眼世界,古典音乐大国无不是拥有众多经典作品的国家,德国、奥地利、俄罗斯皆是如此。
“音乐的交流应该是对等的,不能永遠只是我们在演奏贝多芬、巴赫、柴可夫斯基”,而国外却对中国的音乐所知甚少。一直以来,只要出国演出,吕思清都愿意带上中国作品。近年来,谭盾根据电影《英雄》配乐改编的小提琴协奏曲、陈其钢的《悲喜同源》等曲目都很受欢迎,演奏最多的自然是《梁祝》,这段旋律诞生至今已有60载,东方爱情故事的缠绵凄恻与美学意蕴,总是那样令人神往着迷。
《梁祝》广受欢迎,几分欢喜几分愁。愁的原因很现实,整整60年过去了,中国的管弦乐史上再没出过一部足以平分秋色的作品。“《梁祝》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天时地利人和。”它的成功虽然难以复制,但并不影响后来人从中获得启发。演奏者是乐章与观众之间最直接的沟通者,成千上万场演出拉下来,吕思清发现,能够被观众称上一声“好”的曲子,“还是得要记得住,旋律性很重要。”在谱写《梁祝》时,作曲之一何占豪参照了大量越剧,“他去观察,观众什么时候会使劲鼓掌,就赶紧把这段旋律记下来。所以我觉得最宝贵的音乐素材,还是来自民间。西方作曲家也会去民间采风,再把素材提炼出来。”作曲家的技法同样重要,怎么才能把收集到的音乐元素用“打动人心的、合理的、有思想性的”方式表达出来,需要日复一日的积累与磨砺。
据千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