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构建和谐班级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YW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建和谐班级关键在于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理念不同,班主任便会在班级建设中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班级管理氛围和效果自然会显现出差异。笔者认为,班主任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构建和谐班级,主要应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二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三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四是教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上述四方面关系和谐与否对于和谐班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和谐班级 班级建设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和大趋势,也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要求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班级”,不仅是学校教育的组织细胞,更是学生成长的文化、制度和心智环境,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组建的文化心理共同体。班集体是否和谐、有凝聚力,对于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班主任应树立“和谐班级”理念
  所谓和谐,从字面来解读:“和,人人有饭吃;谐,个个可说话;合起来意思就是人人机会均等,人人言论自由”。只有班主任领悟到和谐的理念,体悟到和谐的本质,才能努力构建和谐班级,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长身体,长知识,开发潜能,完善人格。
  和谐班级管理理念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理论意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献指出,和谐班级不仅蕴含了班级发展的目标,也包括学风优良、人际和谐、活力充盈等方面。笔者认为,和谐班级的关键在于关系的和谐,而与班级建设相关的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师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如果这四种关系处理得和谐融洽,那么和谐班级的形成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了。
  一、 班主任应培育“积极心理学视野”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是用一种更加开放、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积极,已经成为当今心理学值得关注和探讨的核心领域,其内在理念不仅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和理解心理学的功用与性质,甚至很多其他领域的研究也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人类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因为该理论也为人类认识和把握自身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维度。
  在校学生是处于发展变化中的个体,成年人应对其抱有积极的期待。在班级管理和建设中,班主任应主动掌握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本质,树立积极心理学的意识,培育“积极心理学视野”。 “积极心理学视野”就是指学校教育应努力达到增进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创设积极的班级和学校环境的目的。从教育学的角度看,积极心理学视野符合张扬现代教育精神的意义,其中包括了对人的关怀、关注人的发展、发挥人的潜能、体现人的价值,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发展性”。
  班主任运用“积极心理学视野”审视班级管理,就要学会从两个方面认识班级:一方面,以积极的心态重新认识班级个别学生的发展,看到学生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通过激发每个学生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实现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班级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班级未来充满期待,相信班级每个同学充满潜力,整个班级会发挥最大的潜能,实现班级和谐发展。这是从宏观上进行的分析。如果从微观的实际操作的层面来看,笔者认为,班主任需要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导下,处理好班集体所涉及的四方面关系,才能切实构建和谐的班级。
  三、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构建和谐班级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班级人际关系中最基础的一对关系,这对关系处理得好与不好,对其他关系的状况有直接影响。
  依据积极心理学理念,班主任应以尊重平等的原则、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强化班级管理中的民主意识。诸多调查表明,在班主任应该具有的各项素质中,学生最为看重的是他(她)是否公正。正所谓“人不患寡而患不均”。班主任有一颗公正的心,学生才能感到班级的温暖,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奖励和惩罚。
  尊重平等公正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现状的无条件接纳。学生的现状是他(她)独有的成长史的当前断面,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班主任不能因学生的现状而对其抱有偏见。接纳不等于认同,但是只有先接纳、先理解,我们才有愿望和智慧去调整、去帮助。因此,班主任要想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必须尊重和接纳。这是根本之举,其余均为枝叶。
  再说任课教师。任课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以本学科的课堂活动为主。常言说得好,“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学生没有通过班级其他活动了解该门课教师的时候,教师应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那就是“相信学生能够学好这门课”!即使教师从入学成绩或摸底考试了解了学生水平的差异,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抱有积极的期待。在教师积极的期待鼓舞下,优秀的同学会好上加好,落后的同学也会更加努力,从而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尊重平等和积极期待所产生的教育效果是不可估量的。它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和谐班级的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构建和谐的生生关系
  新课程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看,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相信学生有能力参与到管理集体的事务中来。多元智能理论同样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在班级群体中,需要不同能力倾向的学生和谐互补,整个班级才能成为一个有机体。而事实上,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确实是多姿多彩、各有特色,就看班主任是否善于帮助每个孩子找到他在集体中恰当的位置。
  在学业上,班主任可以通过精心安排座位营造互帮互学、争创和谐的良好氛围。排座位应以有利于学生关系的融洽、合作的愉快、身心的发展、素质的提高、成绩的进步为目的,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生理、成绩、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学习小组的建立等综合因素。
  在管理上,班主任应从建立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完善班级组织、建立自我推荐与竞选相结合、推行轮换竞争机制等方面为学生构建展示才能、完善个性、团队合作的平台,把班级的管理权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和谐的成长气息。
  班主任要注重个别对待和因人而异。对于那些胆量较小、自信心不足的学生,班主任需要为他们创设一些展示才能的机会,以便实现学生之间的机会均等。因为理论和实践均表明,班级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学生,是那些内向、不惹事、默默无闻的孩子。积极心理学提醒我们,这些孩子身上同样蕴藏着优点和优势智能,班主任应帮助他们把潜能开发和展示出来。
  班集体像一个舞台,每个孩子都要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每个孩子都渴望在追光灯下闪耀。作为导演的班主任,应该知道何时、何事、让谁闪光,这样的班集体,才会成为和谐互助、团结奋进的集体。
  (三)构建和谐的师师关系
  从构建和谐班级的角度讲,班主任与本班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调整得比较恰当。具体而言,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常规要求应该及时让任课教师知晓,以便形成教育的合力;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班主任也应该有所了解,因为这可能是该学生某些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潜在原因;此外,班主任还应当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保持密切联系,一则可以相互交流师生沟通的技巧和艺术,二则可以在班会或者其他活动中请心理教师自然而然地参与,比如将班会设计成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这样有助于降低学生对心理教师的阻抗,为进一步的交流奠定基础。
  总之,学生是敏感的,本班教师相互之间是否团结一致,他们会有惊人的、准确的直觉。马卡连柯认为,教师集体的心无芥蒂、无私互助,这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极其强大的教育力量。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教师团体的亲密友善、合作互助向学生展示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美好的人际关系,展示了人性中的真善美,这种“身教”的积极力量胜过多次的说教。
  (四)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亲子关系是世间的第一人际关系,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在构建和谐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取得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
  不能否认,有些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于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太到位。在他们的心目中,教育的主要职责在学校和老师,家长管理好孩子的生活就可以了。这样的观念是不够全面的。班主任应积极利用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等各种方式和机会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增进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功课自己插不上手,辅导不了,所以全靠老师教育。班主任及其他教师要通过耐心的沟通,引导家长逐步认识到:孩子的成长就像一列火车在人生的轨道上前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像铁路警察,他们尽心尽责地管理着自己负责的这一段旅程;而家长是什么呢?是列车长,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全程陪伴!这种陪伴,更多地体现在父母对孩子爱的传递、精神的引领、人格的塑造、行为的养成以及心理的疏导等方面。我们时常看到,文化程度平平但是淳朴善良的父母培养出品学兼优、有出息的好孩子,他们也许不会教孩子做题,但是他们让孩子在耳濡目染的家风熏陶中学会了做人!这就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
  在和谐班级的建设中,班主任应当高度重视与家长的和谐互动,使双方在育人理念上趋同,在育人效果上互补。
   上述四方面关系,对于和谐班级建设至关重要。班主任应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经营、协调好这些关系,使每个孩子都能在积极、友好、和谐、期待的氛围中轻松愉悦地学习和成长。
其他文献
摘要:如今,绝大多数儿童是独生子女,养成不良的性格,对孩子将来步入社会,融入社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小学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初步形成的阶段,从小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小学生对自身职业潜力与未来教育途径的认识,帮助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自身的职业理想建立联系。为此,我开展了“岗位体验规划人生”为主题的体验生涯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体验为老师、为家长、为同学
期刊
一、前言  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体育课堂教学,过于重视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传授,导致学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被遮蔽。为此,需要了解和把握作为教育基础上的生命的特征,深刻反思当前体育课堂教学,以促进师生生命的健康发展。在促进人生命成长的价值取向指导下,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要加强对学生“成长需要”的关注与研究,唤醒、满足并提升学生成长的需要是当前学校体
期刊
对于一名一线教师来说,撰写教学反思应该是一件如家常便饭式的工作。我们每位教师几乎是课课都在写反思,有的落实在笔头上,有的深入在头脑中。但又有多少反思能够真正的起到帮助我们提高教学、反省自身问题的作用呢。但是工作了近二十年的我,如何从尊重生命的角度重新看待教学反思是一个值得每位教师深入思考的的问题。  前不久我给我校五年级的学生上了一节有关运动项目的英语课。这节课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和改革试验教材
期刊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创造性地使用已学语言,从而达到综合运用英语的目的,我们在英语教学中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各种激励手段和教学形式发展和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然而,由于
期刊
从事器乐教学工作已有十余载,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自己的感触和经验,但在众多学生中有一个孩子的事情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小文是我校三年级竖笛教学试验班的一名普通学生,一个内向、腼腆的小姑娘,从她上课的平时表现中我认为她不算聪明,但很用功,小文的竖笛演奏水平在班中处于中上等,但我知道她学的很努力,在以前的学习中我并没有刻意的去注意她,开学了,同学们都有了新的面貌,而那一天小文的右手上却缠着洁白的纱布来
期刊
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在对学生的教学及常规管理中,常常会碰到很多问题。作为老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用自己耐心去教育学生,去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良知。而不要放弃对学生的教育。如何让孩子成为真正地阳光孩子,是需要老师、家长精心的呵护的。用“爱心”这把钥匙打开学生“心灵”的锁,通过教师的关爱,让学生逐渐自信起来。具体做法:  一、 家长、老师、学生是“平等”关系  二、教
期刊
【内容提要】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才能有效培育身心健康的人格,这将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可以通过:寻找共性文化追求,树立班级目标;运用心理规律,建设班级文化;来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优秀思想道德品质,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健康的人格。利用班级特色文化活动,让身心得到愉悦,通过和谐班级文化的建设,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洋溢着张扬的个性,自由地创意,体现着求真、向善、创美的健康人格。  
期刊
《小白兔和小乌龟》课后反思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民音乐音乐出版社第五册第六单元《龟兔赛跑》第一课《小白兔和小乌龟》。本课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以龟兔赛跑为背景的歌曲。旋律为五声调式,附点节奏使用频率很高,歌词以对话形式出现。  2、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孩子爱听,爱唱,爱动。全班学生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60%的学生学习过乐器。本课出现的附点节奏是学生已知的知识。  3、教学方式:听唱法 
期刊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而我觉得,书中自有我的一片蓝天。因着这片蓝天,一步步带领我走进了我的教师生涯。  儿时,带着天真和好奇,我走进了书的世界。等着盼着爸爸下班带回来的小人书,从开始的急速吃完晚饭等着大人们读故事,到自己后来的独立阅读,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传奇故事、灰姑娘的感人经历、农妇和蛇的教训、《成语故事》中一个个经典典故,我都可以娓娓道来;《十万个为什么》
期刊
中小学教师作为一种助人的职业,具有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责任重、工作对象差异性大、工作性质重复等特点,因此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对于教师的认知,情绪及身心健康具有全面的危害,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具有极为不良的影响。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剖析   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