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在老子哲学体系中的很重要的一层含义是指自然万物运行的客观规律,被称为“天之道”。老子认为,天下是个神圣的器物,世间万物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律。“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在老子看来,天道运行有如下几个特征:客观性,平衡性,无利害性。“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我们知道,儒、道两家的天道观都强调自然规律的客观性。究竟什么是道呢?道是难以言说的,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第一章),不过道是可以通过一些事物表现出来的。道是一种无需理性推论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果硬要把道概念化,固定化,总会有失偏颇。大道运行,终会有迹可循,道德作为人类理性的高级范式,将天道观的很多内容加以理论化、体系化,并且使之具有了可操作性。对道德的研究将拓宽天道观的理论视野,天道观视域下的道德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参照系,道德也因此丰富了天道观的内涵,并使之更接地气,不再是玄之又玄虚无缥缈的东西。
  最近读《道德经》《论语》,觉得后者平易近人,前者玄妙飘渺。《道德经》讲的是朴素的宇宙观和处世方法,更接近于自然。《论语》则有更多道德教化的成分。对于道德,我的理解是:道即真理,德为规范,道德是对欲望的理性控制。道德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重要手段,在统治阶级眼中,道德往往有工具理性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尊崇道德的国家,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其美德教育源远流长。尧舜禹不仅是政治领袖,也是道德楷模。儒家礼乐教化的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出文质彬彬的君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仁,那么仁究竟是什么呢?“仁者,爱人”,这是孔子对仁的解读。爱人,就是要有爱心去关怀他人。道德的出发点往往建立在利他的基础上,如果出发点是利己,则很难与美德挂钩。那么,你就要说慎独是一个反例了。所以,对于道德就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利他性,而是大众普遍认可的一种价值体系结构。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结构中,人们在安于自己所处的结构现状的同时也有着一颗躁动突破的心。既定道德结构存在被突破的风险,于是理性被越来越多地加以强调。但我们始终不能忽略的是人类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那么,在欲望和理性之间,道德应该是怎样的角色呢?调节者,这是我能想到的比较合适的词。道德是集体化了的价值结构,欲望和理性是相对个人化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个性越来越得到尊重,个人欲望和理性也在斗争中不断加强,那么,作为集体化了的价值结构的道德,其发展何去何从呢?是终将消解还是会不断强化呢?这是一个问题。其实,这一问题已在国家和民族关系问题上初见端倪。根据马克思的国家学说,国家有一天是会消亡的。目前我们国家采取的是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民族融合的趋势在加强,那么,各民族未来的发展是怎样的?会发展为一个统一的民族还是差异越来越大?总之,民族是大于国家的,社会在发展,个人也在发展,个人的发展将被作为一个群体得到尊重。因此,当个人的品德被作为一个群体的价值结构得以尊重时,个人欲望和理性的界限便消除,那时,欲望即理性,个人品德即为道德体系,道德的工具理性作用便丧失了。
  “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准则。”这是康德的名言,他启发我们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还要关注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道德的确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但是我们遵循的道德准则是否真的值得我们终生孜孜以求呢?很多我们为之流血甚至献出生命去捍卫所谓的真理的行为真的是值得推崇的吗?比如说刘胡兰还有文革中的某些狂热分子,他们所追求的真理未必真的就是他们心中所信仰的真理。在这里,我想把这些行为理解为道德理性的升华,因为这一行为使得作为工具的道德的效用得以实现。
  道德是一种相对稳固的价值结构,这种价值结构的适用有一定的范围和局限。就拿个人主义这一价值观来说吧,个人主义在我国往往被认为是自私自利而成为被批判的对象,但在英美和其他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则一般解读为个人奋斗,自我意识的觉醒。比如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个人主义便是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赞歌。道德的出发点往往建立在利他的基础上,也可以理解为集体意识的强化。在人类的原始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低,采取的分配方式是平均分配,这时也无所谓道德意识。随着人类自身和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出现,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了。人类自我意识觉醒使人的个性得以发展,尊重每个人个性的发展成为社会日益文明的诉求。越来越多人的个性被尊重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但社会文明需要一个集体的价值体系去表达,这一价值体系便是道德结构。这便是自我意识与社会文明之间的悖论。
  在我看来,道德的产生源于自我意识的普遍觉醒。道德往往表现为某些集体意识,只有当自我意识普遍觉醒,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规约才成为必需之诉求,于是,这些规范化、体系化了的集体意识结构便是道德。
其他文献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老子以此保其身于乱世,养性延年,独立于天地之间。  ◎道大不肖  肖,就是形像。不肖,就是没有形像。道是至高无上的,广大无边的,正由于“道”大到了极处,所以当然就不会是通常人们所能察觉到的种种有形之象了。所以说“夫唯大,故似不肖”。  “道”的形象其实是渗透在天地万物之中的,可以说无处不可以见“道”但又无处可以见
期刊
不久前,一部古装片《战国》曾在各大院线热映,孙红雷在电影中扮演孙膑一角。片中有这样的情节:各国使臣纷纷来到云梦山,请鬼谷先生下山,用“鬼谷兵法”辅佐自己的邦国,以求实现“一统天下”的梦想。然而自始至终,鬼谷子也没露一面……  正如史书上所说,鬼谷子“神龙见首不见尾”,极富传奇色彩,从黄帝时代到汉代的两千多年间,很多史料中均载有鬼谷子的事迹,因此他生活的年代很难考证,较为可信的是他生活于春秋战国时代
期刊
一位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  经之余,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  在这段期间,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花,但有一天在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了,所有的兰花盆都碎了,兰花散了满地。弟子们都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师父回来后,向师父赔罪领罚。  禅师回来了,闻知此事,便召集弟子们,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说道:“我种兰花,一来是希望用来供
期刊
赢了江山输了历史  我想,很多人都无法接受,我将革命者定义为“某一种程度现实世界中的失败者”吧。  《史记》里有两个个性迥异的人物:刘邦和项羽,你读这两个人的故事会发现,刘邦的部分真是没什么好读的,甚至有点无聊。但刘邦真的是这么乏善可陈吗?不然,是作者司马迁对他没什么兴趣,因为他成功了。作为一个历史的书写者,司马迁对于现世里的成功者其实是不怀好感的,这里面不完全是客观的对错问题,而是主观的诗人的抉
期刊
比较起胡适和陈独秀以及其他“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来,鲁迅是完全不同的人物。和陈独秀一样,鲁迅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胡适一样,鲁迅搞过专门的学术研究,但是他仍然迥然不同于他们。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只有他才是真正深刻的。他在发掘古典传统和现代心灵的惊人深度上,几乎前无古人,后少来者。  孤独悲凉纠缠融合  鲁迅尽管自1918年起在《新青年》发表了《狂人日记》等一系列小说、随感,猛烈地抨击着旧道德旧文学,但
期刊
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在《天问》里曾这样写道:  “邃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之?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这些问题,至今都没有人能够解答。  屈原的诗追寻的是世界的起源问题。在古代,人民虽然生活在地上,却认为天地本是一体,生命起源于盘古“开天辟地”的那一
期刊
《礼记·学记》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传承。从历史上看,它在总体上表现为一条线性的脉络,“源”“流”关系至为明显。中国文化不是横截面的,也不是断层式的,而是像一条纵向延伸、绵绵不绝的漫漫长河,虽历久而弥新。  然而,中国文化的上述特点到了现代社会却遇到了严重挑战。海外学者林毓生认为,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讲求民主。民主当然有许许多多好处
期刊
典籍中说,水土之气升为天。天,坦也。坦然高而远也。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昱天,冬为上天。南方曰炎天,西南方曰朱天,西方曰成天,西北方曰幽天,北方曰玄天,东北方曰变天,九天亦名九野。东西南北曰四方,四方之隅曰四维,天地四方曰六合,天地曰二仪,以人参之曰三才,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或谓天地为宇宙。凡天地元气之所生。天谓之乾,地为之坤;天圆而色玄,地方而色黄。日月谓之两曜,五星谓之五纬,五星
期刊
儒家很有趣的一个说法是,敬畏心与和乐是结合在一块的,敬畏心与和乐是一种情绪的两面而已,没有敬畏的,放纵恣肆的生活同时也是没有快乐的生活,这个大家可能有异议,怎么说放纵恣肆的生活是不快乐的呢?我越放纵越快乐,我多快乐,我多自由?但是恰恰不是这样,大家反省一下,当你没有一定约束力和克制的时候,没有敬畏心提供你起码的自律的时候,那种快乐是何等的让我们内心觉得空洞,如果连续三天让你天天喝酒、唱卡拉OK,你
期刊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对天人合一观念需要全方位地分析。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而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