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yl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双城记》
  民国冬,日本。
  初晨微煦,将褪未褪的黯淡中信僮一家家地从门缝中插入一叶白净,房内的聂耳早已清醒,脸上是抹不去的愁绪。他来这里已是二月有余,半年前仍在上海制片厂时,他还在和田汉兴致勃勃地商讨着最新一部电影《风云儿女》的策划。当他目睹到麻木不仁的国人时,这部电影就此萌芽。可制作未央,投资商突然没了音信,紧跟着的是闻讯而来的警察。为避风头,田汉带着剧组躲藏起来,而聂耳则带有现有的母带前往日本暂居于顾少屋。
  他起身拾起遗在地上的两沓信件,较厚一点的是他的,手指刚碰上的感觉硬硬的。聂耳心里咯噔一下,用裁信刀撬开蜡封,小心翼翼地抖出里面的东西——一叠胶卷。他迫切地需要知道信上的内容,抄起附着的两页信纸,字写得十分匆忙。不是远在云南的爹娘给寄的,不是他们的字迹,右下角的署名出卖了信的主人,是他最好的朋友田汉。
  他已顾不得字字斟酌,粗略地扫过去,光是“被发现”“警察”“抓入”“监狱”“完成”就讓他有些提不起身子,最后的“希望”二字更是重重打在了聂耳肩上,那盘剩下的母带胶卷像是缠在了他的脖子上,直让他呼吸不畅。
  他更急切想知道另外半张纸的内容,兴许是转折,也许只是更重的一道枷锁。后来出现在眼前的,是那张曲谱,田汉作曲。他离开时正逢着主题曲的制作,就差着他的词。聂耳在邮轮上就已把草稿码出,却总有一种不和谐的感觉说不上来。他看着这牢记于心的曲谱又哼起来。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前进、前进、前进,我们万众一心……”
  顾少在歌声中下了楼,揉搓着肿胀的黑眼圈。他家也曾是电影的投资商,同时作为聂耳高中的同学,在日本留学的顾少接纳了聂耳。近来收到来自上海的家书越来越少,甚至一度断讯,让他每天跟林妹妹似的以泪洗脸。幸好有同病相怜的聂耳相互支持走到现在。在发现桌上一封薄薄的信后,他有些急躁地直接拿手一撕蜡封,急切地阅读起来,没过多久又是两行泪上头。
  同时,信件无声地从顾少手中滑落,聂耳发现了这一幕,帮着捡起那封信看。是顾少的家书,然而上面的内容更让他失色。
  “上海沦陷?”他略带迟疑地念了出来,一脸的不可置信,但手指仍是止不住地微微颤抖,信上的日期是两个月前,就在他离开的一周后。
  顾少听到这一句,压垮骆驼的双膝直接一软,有些没有骨气地大声哭号起来。
  “上海没了,家没了,我们要回不去了!中国亡了,我们回不去了!”
  “起来!顾少,中国还没亡,也不会亡!我们能回去的,一定能!顾少你给我起来!”
  聂耳也是嘶吼着想要把顾少拖起来,倏尔,他切磋起那个字眼,“起来”。他突然丢下顾少,疯子一般抄起笔,就着家书旁的曲谱填写起来。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
  聂耳转过头来,一字一顿地说。
  “顾少,我要回国。”
  人们起源于信仰,人们也毁于信仰。人们在信仰的灰烬里重生。
  老师推荐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小说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狄更斯的《双城记》。作者的特质在于善读书,善思考,敏感悟,将所读所学在自己的思维空间中形成新的桥梁。从辩证的思维角度,抓住信仰和怀疑的辩证关系,什么时候必须有信仰,什么时候得要放弃所谓的“信仰”——此文以故事的讲解形式充分阐明了信仰和非信仰的关系,以此构筑了这篇小说的灵魂。每每读之总能不由自主地去深入思考!这便是这篇小说得成功之处!。
  (指导老师:熊正巧)
其他文献
从前,车马很慢,路途遥远。我不会忘却家乡的云,家乡的花,还有袅袅炊烟下的身影。水清石华,斜映枝丫,朱甍碧瓦,闲话桑麻,那是我的家乡!然而,离去的终会离去,我们都会离家,但那车马从遥远的暮色里伴着铜铃走来,携一纸家书,将“家”传递给每一个在外的人。  那一纸书文,于旁人而言不过是一堆旧纸,可对于远行的游子,那是干金也不换的。远方的人儿思念家乡的云。故人,在那方方正正的文字中谛告平安,传递祝愿。在我刚
期刊
对于《红楼梦》中宝钗指责黛玉不该阅读《西厢记》这类毁人心性的杂书,我是极为不满的。掬一杯清茶,翻开一纸书卷,从来无关功利。书如淡淡的云翳,汇集,自会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  无论是水晶绝句,还是琐碎杂文,字里行间,都氤氲着一段生命的精彩,等待流芳。沈复的《浮生六记》用墨染出他的六记人生,琐碎杂事,却饱含真情,走出一个令林语堂都赞的“中国古代最可爱的女人”。当年林觉民是一介小官,在战机中写给妻子的家书
期刊
浑厚而又细腻的京剧唱腔将叠加的转音演绎出深长韵味,绵长的尾声萦绕耳畔。手撑下颚,我茫然望向伴着节奏、轻敲椅侧的他,彼此无言……  时过境迁,信纸泛黄,软薄柔和的纸上,厚实的文字依旧清晰,真挚的情感也依旧贮存。犹记那年夏日,弥留之际,除却那几句告别之语,便只能望见他眼底氤氲开的薄雾,嘴角牵扯的笑容同那盘旋反复的音调,难以捉摸……  追忆流年往事,才明白,家书便是书尽家中万千事。  书信人手时,还是贪
期刊
行医卅载,尝尽百草,我竟也有患疾之时。阴雨天最是厉害。风湿入骨,腿痛得不听使唤。老了,落日残阳了……  想起一张家传老方。煨一卷陈艾,觅筋络以炯灸之,淤塞自通。百草里最令我倾心的还是家乡特产的艾蒿。蕲州老艾,能熏灸旅人的浮生。  取出老爷子留下的家方来,一页页地拨,漫溯在药香里。芍药,薏苡,当归,丁公藤,藜芦,紫苏……百草在我眼前曳动,耳畔立刻回响起老爷子诫训的絮语。哪里是一册子药方,这是老中医留
期刊
驻足天南海北,踏遍海角天隅,等过熹微晨光,望过星河万丈,这世间盛景万千,终不过宣纸泼墨,一封家书为之娓娓道来。或语英雄本色,或言儿女情长,纵使纸卷泛黄,字迹褪去,寻家觅国之情怀,始终与一封封家书齐存,为后人捧读。  诚如鲁迅所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无论是谁,一封家书,缓缓展开便是真情的流露,心灵的倾诉。林觉民在广州起义之前,辗转难眠,他并不是畏惧死亡,只是心中有着“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和坚
期刊
家书像是一部史诗,零零散散地落在一角一隅间,在南方与北方这条路线上跌跌撞撞,在秦岭与淮河间迷失方向。那些跨越了千山万水的鸿雁,早已续上了热烈的鲜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早在千年前,于饥寒交迫间苦苦等待的杜甫写下这样一笔辛酸泪,也搔短了鬓上的白发。战火与动荡的局势绞断所有与至亲间的聯系,这又是何等难以排遣的苦楚?杜甫把家放在他的草堂背后,过着“风卷屋上茅”的生活,而习主席与他的父亲则将家
期刊
写一封家书,其实从来无须专挑时间。大约在天际正欲破晓时,或是在阳光微凉的午后,抑或是在一片摇曳的烛影下,只要一支墨笔在宣纸上轻触,便能书下一行行带着心绪的字迹。也许内容无非是向家中聊告平安,传递情思,可我偏偏深陷于那一份份用赤胆忠心筑成的篇章中。  我想,也许是朴实无华的字眼最易触及人们心中想报效祖国的那片柔软。虽然这些书信中的文字,不似旁人一般用华丽的词藻堆砌而成,可它们所蕴藏的,往往是只有让人
期刊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灯火久不灭,靠的是文化的传承、情感的坚守。归其根本,是纸墨与情感交融的传承,是家书与情谊相结的叮嘱。  或许你不以为然,认为家书不能起什么作用,认为文明的传承需要的是文化典籍、历史传记。诚然,文化典籍、历史传记有其不可否认的重要作用,但道义品质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真正的脊梁,而这又要依托于家书的叮嘱、情谊的传承。  今天,有很多人都忽视家书,误解家书。其实,家书不只是大多数人
期刊
2016年的6月,姥姥从家乡给我寄来一封家书。  那时正是我到哈尔滨求学的第三周,水土不服,加上又刚与老师、同学混个脸熟,名字还大多叫不全,打招呼也是尴尬地走过。从六三制的初二到五四制的初三,我和他们之间相差的,不仅仅是不同版本的教材、十几篇古文、上百的单词和一册化学书这些有目共睹的东西,我们之间相差更多的,是三年的积累与努力。  “我们这儿可是卧虎藏龙啊!”这是在进学校大门時校长说的。  “你是
期刊
很多年后的今天,林觉民的故事还在被人称道。在童安格作曲并演唱的歌曲《诀别》中有这样一段词:“夜冷清,独饮千言万语。难舍弃,思国心情。言难启,诀别吾妻。只愿天下情侣,不再有泪如你。”林觉民烈士弃小家,为国家,用一千三百字的不舍,成就了如今十三億人的幸福。其精神之崇高,非常人之所能及。  【指导老师:唐思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