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随身物件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is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顶针
  “顶针”是六十年代畅销的物品。一个十公分宽的圆形铁环,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窝窝,做针线活时戴在右手的中指上,针穿不过去时,用“顶针”顶一下,针便从布的这边穿到那边。在童年的记忆里,无论是母亲抚摸我的面庞,还是攥紧着我的小手;无论是拥我入怀,还是拍我入睡,我总能感觉到母亲粗糙右手中指间的“顶针”。
  母亲的“顶针”见证着母亲的勤劳。那时商品远没有现在丰富,吃穿用度都需要手工劳作。尤其是衣服,从头上的帽子,到身上穿的裤褂,从里面的背心、内裤,到脚上的祙子,脚底上的鞋子都需要一针一线缝制。身在农家,白天一身汗,晚上两腿泥,身上的衣服用不了几天便会磨坏。所以,农家的女人,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纺线织布、缝补衣服,一刻也停不下来。路遇或身边的农家妇女共同之处是右手的中指都戴着一枚“顶针”,梳在后面的发髻、胸前的衣襟或者是左侧的衣袖上,都会别上一枚带线的针,谁的衣服开了口、裂了缝或者掉了扣子,二话不说立即拔下针来,让被缝者口里衔一木棍,站在当下,三下两下缝补妥当,再低下头咬下线头,然后把针别回原处,该忙啥忙啥。
  母亲的“顶针”见证着母亲的灵巧。那时,费时费力的当属做鞋。每家按6口人算,一单一棉,每人就需12双。母亲总是把穿破的旧衣裳拆成一块块布片,天好时,把洗好的布片放在门板或面板上,刷一层糨糊贴一层布片,厚厚地糊上许多层,晾干后揭下来,再摞在一起,按大小尺寸裁成鞋底和鞋面。由于鞋底层数众多,在农村叫“千层底”。做鞋底时,要先用锥子将鞋底使劲儿扎透,再凭手指上的“顶针”将粗钢针在锥好的厚鞋底上顶来顶去,实在顶不动了,就用钳子往外拔。为了结实,每穿过一针,母亲都要用手把粗线绳儿拽住狠狠勒紧,一双鞋底纳下来,手指节都会勒出血来。等鞋底做好后,再用黑色或蓝色的布做成鞋面,用线细密地“纳实”后,再用粗壮的麻绳把底和面合在一起,一双鞋才告完工。母亲不但做着一家人的鞋子、袜子,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衣服,还要一年两次拆洗全家人的被褥。因此,在农忙闲暇之余,或夏日中午,或阴雨天,无法入地干活,母亲总是哼着小曲,手不离针,针不离线地忙碌着。印象最深的是在长长的冬夜,当我们钻进被窝后,母亲开始为我们补袜子。她熟练地将破袜子套在袜板上,裁剪后一针一线地缝补起来。那闪烁着银光的“顶针”,在寂静的夜晚,奏响了一串串无声的爱的音符。翌日清晨一睁眼,一双翻旧如新的袜子就会静静地躺在枕边,而母亲又在锅台边为我们熬玉米面糊糊或者烙煎饼。即使这样,手巧的母亲做出的衣服上,总会绣上一朵小花几片绿叶;每双鞋上,母亲自己都会画出花样,然后绣上好看的花朵。那盛开的花儿在我奔跑走动中活灵活现,常常惹来众多羡慕的眼光。尤其母亲缝制的枕头、荷包、鞋垫,都成为村子里年轻姑娘和刚过门的媳妇们讨要的目标。这些既实用又美观的“作品”,无一不浸透着母亲的深情和爱,“顶针”更是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俗世的光阴里穿梭行走,母亲已不用“顶针”很多年,而我却在首饰盒里收藏着两枚母亲戴过的“顶针”,它是上苍赐予母亲的一抹月光,是母亲给予我成长的阳光,一丝一缕,呵护着我的童年、全家温暖的每一段时光。看着它,母亲那戴着“顶针”的粗糙手指就浮现在眼前,旧日的岁月就会浮现在眼前,阵阵的辛酸,丝丝的暖意,一并涌上心头:我收藏的何止是一枚“顶针”,分明是母亲一颗爱儿女、爱家人、爱生活的心啊!
  头巾
  头巾,也叫方巾,是农村女性生活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每个女性,无论年龄长幼,都会有好几块。想来,一是能抵御北方刺骨的寒风,遮沙挡尘,又能起到一定美观的作用吧。
  沂蒙山农村常见的方巾一般80厘米见方,纯棉质地,四边有两厘米长的流苏穗子,质地柔软且温暖,几乎都是纯色的,或红或绿或蓝或紫或黑或黄,展开可以做包袱包物,对折后围在头上能把头发、耳朵、脖颈裹个严严实实,成为农家老少女子人手必备的物品。
  记忆中,母亲喜欢的头巾有两种颜色,一种是藏蓝色的,一种是纯黑色的,或许是与母亲或蓝或黑的衣着最为相配的缘故吧。童年记忆里,方巾成了母亲固定的符号,除了夏天,即使在自家院子里,无论晴雨,母亲都会戴着它:冬天是头巾,春秋是围脖,农忙时用方巾裹着饭盒到田间地头;劳动之余,捡些野菜、兰花草、地瓜、玉米、花生等,手头没有袋子时就用方巾包着,给我们清简的饭桌增添了不少美味。母亲的头巾还分了两种,一种下地劳作、日常生活时用,一种是走亲访友时用。每次到亲戚家串门,总能看到母亲穿戴整齐得体,亭亭玉立,即使头巾也能看出折叠的痕迹,色彩上更是与衣着相得益彰,让跟随在身边的我心底暗暗自豪着。时至今日,我仍然清楚地记得,我上学或工作送别时,母亲包着头巾站在风里注视着我的身影。风掀起了母亲的衣角,吹开了母亲的头巾,而母亲却一直一直站在那里,站成一幅最美的图画,存在我心灵的深处。
  1988年,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月的工资是100元。我便给母亲精心挑选了一块藏蓝色的头巾,一双方口的平绒布鞋,还给母亲买了一枚银戒指。母亲拿着礼物爱不释手,无论后来给母亲买真丝还是织锦缎的方巾,母亲总是笑笑收起来,却从不见戴在头上,时常戴在头上的,仍然是我第一次给她买的那块。
  后来,母亲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城里。最初母亲仍然是喜欢戴着头巾的,但这与城里氛围很是不协调,再后来,母亲竟也习惯了不再戴头巾,每有外出,也选择了长条的围巾。但在母亲的衣柜里,仍然整整齐齐地存放着十几块头巾,每年的六月,母亲还会一一拿出来晾晒,之后再放上防虫防潮的物品,小心地存放起来。
  母亲的头巾,是母亲青春岁月的印记,每当看到它们,就会让母亲回想起旧日岁月的那些日子,以及那些日子里的酸甜悲苦或喜乐。
  拐杖
  年轻时的母亲,身材高挑,容貌秀美,是十里八村数一数二的漂亮媳妇;由于父亲常年在村里工作,全家六口人的衣食全由母亲一人打理。
  我生活的乡村,在蒙山深处,山坡荒地,几乎无路可寻,春种秋收,全靠肩挑背扛,即便是居家所用的生活用水,也要到3里外的山下去挑。清楚地記得儿时母亲挑水时,空担时母亲抱着我挑着两个水桶一路说笑着,等打好水往回走时,是一路的上坡,两桶水约有150斤,担子重,路不好走,母亲总是把我放在路前边,大声跟我说着话,再跑回去挑起水桶,3里的路,走走停停,用时半天。那时,总看到母亲挑担子的身影,总看到母亲一脸的汗水,一身的尘土。尤其后来我与哥哥在外地上中学的时候,是家里生活压力最重的时候,六口人七八亩地,几乎全是母亲一个人劳作。只有在假期里,我们才能帮母亲忙上几天,四十几岁的时候,母亲的腿明显地弯曲了。   15年前,父亲身患重病后,母亲腰也受了伤,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母亲一个人承担起照顾父亲的重担。现在想来,62岁的母亲拖着自己不再健康的身体,每天照顾躺在床上的父亲需要付出多少精力、体力?那时,每当回去看望二老,或每日电话问询时,母亲总是轻松地说:“你们安心工作就是,家里有我呢。我和你爹生活得很好。”后来,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父亲能说话了、能下地走动了、能生活自理了、能用左手写字了……
  那些年里,我们把更多的关爱、关心都倾注在了父亲的身上。每次回家,给父亲带这样那样的药物,这样那样的食品、保健品,而母亲总是忙里忙外。父亲见到我们更像孩子一样撒娇,每当我们围在父亲身边说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母亲总是在一边笑着,并不多言。而无论怎样热闹,无论怎么撒娇,无论怎样亲热,每有私密的事情,父亲第一个找的人一定是母亲,比如去厕所,比如大便不畅,即使走路时拐杖不在身边时,第一个搀扶父亲的人,必定是母亲。而父亲,也只有在母亲的身边才表现出更多的安全和舒心。
  当父亲能下地走路时,一开始时是由母亲搀扶着,父亲体胖,腰不好的母亲每搀扶一下,都是一份疼痛,但母亲却从不表现出来,总是鼓励父亲好好锻炼。这样的日子坚持了一年多,直到父亲能自己走路后,便每天拄着拐杖走来走去。父亲的拐杖是大哥自外地捎来的,母亲在拐杖顶端缠上了厚厚的纱布,还用红线拴了个小小的铃铛,每当听到父亲叮叮当当走来走去的时候,我们便笑母亲的孩子气。有一次回去看望父母时,是下午3点左右,夏天天热,连院子的“大黄”都睡了。当我轻轻推开家门时,家里静悄悄的。母亲靠在沙发上睡着了,粗大的手指交叉在胸前,眉头还紧紧地皱在一起。父亲则斜倚在床上,听到开门声见是我们,立即挣扎着摸到根拐杖下床。拐杖一动,小铃铛就叮叮当当响上不停,母亲便立即醒了,来不及跟我打招呼就跑过去扶住了父亲。父亲则笑着说:“没事没事,你就不能踏实地睡一会儿?”那一刻,看到幸福的父亲,望一望拐杖上的小铃铛,我赶紧走出门去,悄悄擦掉流出来的泪水。
  整整八年的时间里,母亲成为父亲行走的拐杖,成为父亲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依靠,精神的安慰。2008年夏天,父亲告别了这个世界,我亲眼看到母亲悲伤无助的眼神,亲眼看到母亲手捧父亲的照片号啕大哭的样子。在收拾父亲遗物时,母亲只选择了父亲生前用过的拐杖。
  母亲始终把父亲的拐杖放在自己的床头,朝夕相伴,每天更是细心擦拭,有时,还经常听到母亲对着拐杖自言自语。但母亲却一直坚持不用拐杖,即使心脏病加重后,走几步就需要停下来喘会气时也坚持着。现在想来,母亲担心一旦用上拐杖,就真得老了。但2014年秋天,母亲病愈后却无奈地与拐杖须臾不离了。
  得知母亲用上拐杖后,家里的拐杖一下子增加了很多:有哥嫂们从外地捎来的,有侄子从泰山专程买来的,也有亲戚自九华山顶求来的;有实木的、有竹子的、有铝合金的,然而,母亲却一直喜欢用父亲留下的那一个。母亲的体质越来越差,每天看到拄着父亲的拐杖颤巍巍地走来走去的母亲,我们总是揪着心。于是,女儿又买来了一根铝合金、四个角着地的拐杖,母亲拄上它走路,从内心感觉更稳妥了些;后来,我们又给母亲买来带靠背椅子的那种,走累了可以坐在上面休息。但母亲却总是不习惯,直到去世,仍然喜歡父亲的那一根拐杖。
  即使在母亲也已逝去很久的今天,我仿佛仍然不时听到叮当叮当的响声,似乎父亲与母亲依然相扶相携着行走在人生的路上。我知道,那不仅仅是一根拐杖,更多的是父母生活的见证,更多的是母亲心灵的支撑和精神的依靠啊。
其他文献
我猜第一次见到云雷师兄应当是二○○四年九月的一天,约莫是在邵燕君师姐主持的北大当代最新作品论坛的某节课上——之所以是猜,说明第一次见面的印象并不深,需依照其他事实逻辑推演而来。但认识云雷师兄十四年之后的今日再回溯,除了归罪于我本人的脸盲症,更重要的,则缘于云雷师兄固有的低调。一群人初相见,他必定是最后一个给人留下印象的。但印象一旦烙下,却又极为深刻。倘若把不同的人比作元素,他显然属于惰性元素之一:
一  從无赖张三到土豪张三,这一过程是十年,也可能更长,但实实在在地讲,就是十年。长出来的日子,连根加蔓,那都是虚的,阳光一晒风一吹,影儿都不见,纯属瞎扯。那是把张三往大里吹捧,相当于镀金了。张三掰着手指头算。妻子汪小荷在客厅里来来回回,客厅里的灯光亮得人都没有影子。有时汪小荷抱怨,太亮了,刺眼。但,张三喜欢。张三喜欢的东西,别人不敢言语,特别是近两年,张三的话就是圣旨,张三的示意或眼神,都是命令
花脖子是我的小学同学。他因为脖子生癣,变得斑斑驳驳,所以大家都叫他花脖子。花脖子个子比较高,所以通常坐在教室后面。不过老是坐在教室后面,也多少暗示出他在学习上的自甘落后。在花脖子甘当差生的那些日子里,我不幸做了他的对头,因为老师任命我做了班长。  我当然感谢老师的信任,今天我处理一些小事比较有大局意识,与我漫长的班长生涯不无关系。不过以我今日之自由散漫,几乎不能理解那时的我,居然活得那么方正周全。
【摘 要】 结合大班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说,这个阶段的幼儿,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艺术更是充满着期待和学习热情。这个阶段的幼儿,他们已经完全适应了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节奏,在学习过程中也容易进入角色,而对于幼儿艺术方面有目的、有方法、有计划地展开培养,更是能够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全面有效提升。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给予我们提供了更为良好的教学条件,本
情境教学是指根据课堂教学需求设计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体验来进行知识探究,并获得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情境教学模式在各个學科的教学中逐步予以应用,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其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素质影响深远,因此要保证该学科的教学效果。但该学科的知识内容相对抽象,很多时候学生无法更好地理解,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情境教
雪,下了一天  还没有停  一丝风也没有  雪花靜静地在天空曼舞  轻轻地落在地上  没有一点声音  白茸茸的雪  遮盖了动物的足迹  还有肮脏的土地  落雪的日子  如果没有风  世界都宁静了  想听雪落的声音  想追寻雪落的进程  目光看见雪的姿态  不是源头  只是眼前  雪落无声  如同脉搏的跳动  在没有一丝风  落雪的日子  能看见白色的雪  一点点抹去肮脏的痕迹  冰雕  这是一座县
【摘 要】 教师要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利用微课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微课在课程预习、课堂导入、直观呈现课堂知识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微课运用为例,旨在为实现微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相应思路。  【关键词】 微课;小学数学;低年级;应用案例  新课程改革融入许多信息技术元素,微课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取得一定应用。微课
生日早上收到六封賀信  分别来自  中国电信、邮政储蓄、QQ邮箱  受投资、健之佳、美人世家  而比贺信来得更早的信息是  一位姓巫的同事死了母亲  一位姓李的同事死了父亲  生日的夜生活便有了三种选择  而我选择了最远的那一条  去乡下参加李姓同事的父亲的葬礼
春天到来的时候,我接到了远在上海的老同学肖雪的电话。那个时间,我还在小縣城的午后百无聊赖地晒着太阳,肖雪悦耳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姐,干什么呢?我说,啊啊啊,我在晒太阳呢!   一周后,咖啡馆里,我坐在了肖雪的面前,软得让人陷下去拔不出来的沙发,只为她那一句,来吧,丢掉你现在毫无出息的小县城生活,投入大上海的怀抱吧,吃、住,还有你的工作,我都包了!   我们是小学同学,还有中学同学。家离得也近。我
【摘 要】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基本前提。概括主要内容有方法可循,有原则可以依,本文主要探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文内容;概括方法  课文的概括需要把握合适的时机,即强调“适时”;课文的概括还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即强调“得法”;课文的概括还需要遵循一定的体系,即强调“按序”。教师与学生在概括之前先想想这三个要素,定能得到最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