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思维意境,优化诗歌教学过程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ingro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博阅强识,融入角色,拓宽思维情境;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诗歌教学过程。
  【关键词】积累;多媒体;发散思维;知人论世;推敲炼字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诗歌教学作了明确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很明显,诗歌教学已经作为体现语文人文性特点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而且诗歌鉴赏作为高考的必考内容,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是诗歌教学的另一个重要任务。但同时,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大量的古代诗歌却使我们高中诗歌的教学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在有限的诗歌教学时间里,语文教师该怎样处理好“教师——教材——学生”的关系呢?我总结归纳了以下几点:
  一、博阅强识,融入角色,拓宽思维情境
  诗歌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诗歌所特有的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只有通过朗读或朗诵才能体会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该重视和运用这种方法。通过朗读,体会出诗人或喜或悲或怨或怒的情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得与诗人感情上的共鸣。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喜悦,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忧思;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激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悲壮,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凄婉……凡此种种情感,不读,安能体会得出?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它不仅指出了诗歌的可读性,而且向我们暗示了学习诗歌的一种方法——积累。积累可以说是获取知识的重要前提。那么,作为教师就要在如何保证学生学习诗歌的量的规定上下一番功夫。笔者教学时在课堂上开辟了“每课一诗”“专栏”,要求全班同学轮流向同学们推荐自己喜爱的诗,谈谈自己的心得,并要求学生课后做到两点:第一,讨论该同学的分析是否中肯,谈自己的见解;第二,在短时间内背诵这首诗。这样日积月累,三年下来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诗歌教学过程
  诗歌所特有的含蓄和意境,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审美享受,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意蕴,由文字感知上升到心灵的体味,与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成为诗歌教学的一个难点。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有效地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特定的氛围情趣中,以声传情,以形传意,寓教于乐。因此,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优化诗歌教学过程。
  比如在教授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可用图片将朗朗明月,密密松林,潺潺流水表现出来,甚至可以用音乐表现水流的声音。又例如在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用画面展示怎样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直观而醒目的画面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
  三、运用发散思维,实现教学多元化,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诗歌除了在形式上具有其特定的声韵、节奏、格律等要求外,好的诗歌还必然表现出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高度的创造性的特征,以便调动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再创诗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针对这一特点,探究诗歌教学中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1.设身处地,知人论世
  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观。只有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了解他的为人和经历,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这种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来理解作品的方法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它既是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前提条件,也是一种基本方法。如:我们了解了杜甫一生中的四个阶段的经历,怀才不遇的遭遇及忧国忧民的思想,对他在《秋兴八首》《登高》《旅夜抒怀》《登岳阳楼》等诗中所抒发的感情及寄予的思想便易于理解和把握。
  所以,研赏古诗词课前,应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之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此一诗或词之意,同时亦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并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自己以后再去赏读该人之作及他人该时期之作打开方便之门。
  2.推敲炼字,披文入情
  写作讲究炼词炼句,作者将其万千心绪凝于诗词等作品中。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可直接披文入情,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如:杜甫《春望》第三四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和“惊”都是炼字。它们都是动词:花使泪溅,鸟使心惊。春来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国家遭逢丧乱,一家流离分散,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罢了。这是移情于物,也可以说是触景生情。
  诗词鉴赏分析的切入角度与方法还有很多,在具体分析时,我们也不能仅仅简单地套用某一种,而应该综合并用,尽可能进行多方位的思考,深入。
  总之,诗歌教学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应当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师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效率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ⅹ100%  这表明,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之比值越大,教学效率越高;比值越小,教学效率就越低。提高教学效率,就是要提高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的比值。语文教学效率包括知识的数量、能力的训练、思想教育的效果等。决定教学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因素、教材因素、教法因素等,但教师因素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因为教师在
期刊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必须与学生的学密切配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如果仅有教师单方面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大多学生不能参与其中,对教师的讲授没有产生共鸣,置若罔闻,进而出现小动作、打瞌睡的现象就不可避免了。显而易见,这里面存在的问题是缺失了语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教师只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和文本的解读,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预设及实施。学生似乎是“局外人”,这样的课堂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期刊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面临尴尬的境地。本文拟从课堂教学入手,探讨激活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能力结构特点,采用多种策略变学生不愿学,苦学为想学,爱学,乐学,主动学习。  【关键词】课堂教学;策略选择;教法处理;教材特色;课堂设计  时下,中学语文教学面临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思想。由于学科特点的原因,高考语
期刊
说到“教学研究、教育科研”,老师们并不陌生,但从以往的了解和掌握的情况看,老师对开展教学研究并不是很热情、很积极、很主动、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认识上存在误差。很多老师都认为自己又不是什么理论工作者,只要能把书教好就行了,教学研究是专家们的事情,离我们的教学工作十分遥远。其实教学研究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一线教师要开展的正是扎根于教学实际、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草根式”研究。  一、为什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曾有人统计过,一个人一生所需要的知识,在校期间所学仅占三分之一左右,还有三分之二的知识需要走出学校以后不断地自学获得,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语文是百科之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于学好语文乃至学好其它学科至关重要。《新课标》也指出:语文教学要
期刊
【摘要】冰心的《小桔灯》写了小姑娘一家在国统区严酷政治形势下的悲惨遭遇。全文围绕极为普通的家庭关系展开情节,反与情节相关的一些主要人物:“我”,小姑娘,小姑娘的爸爸和妈妈,都以一根“爱”红线贯穿。因此我认为“《小桔灯》叙述了一个家庭在遭受毁灭性的打击的情况下,借助爱的神奇力量得以复苏的故事,反映了冰心泛爱主义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冰心;小桔灯;爱的哲学;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引言:提起冰心先生,
期刊
初二下学期了,学生的个子又拔高了一大节。最近发现许多男生聚在一起说说笑笑,而且还有几个男生偶尔单手上跳,做着投篮的动作。想想他们也真可怜,在校期间,课间不能去打篮球,不能去踢足球,只能做着喜欢的空投动作来“做梅止渴”了。对于他们的幼稚举动,我付之一笑。  这一天,学校后勤的王老师找上门来,让我去看看学生的“杰作”。仰望走廊雪白的墙壁上方,是一个挨着一个、重重叠叠的、梅花型的灰黑色的手印,我恍然大悟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沃土。学生通过学习应该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对这基本的语文素养内涵,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  【关键词】文以载道;挖掘人文;创造思维  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教师既要注重“授业解惑”,又要注重“人文性”的培养,于是人文内涵也就被人们
期刊
【摘要】中学地理科目的教学,对于增进中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入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们的人文素养。进而,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又促使他们更高情趣的养成。然而,通过现阶段中学地理教学反馈的信息发现,关乎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还未真正引起同行们的重视。因此,这里将就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作一定的阐述。【关键词】中学地理;人文教育;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的目标中提出:学生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然而目前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实在是不容乐观、令人担忧。究其原因主要有缺乏阅读时间、缺乏阅读书籍、课外读物选择的错位、缺乏阅读兴趣、缺乏阅读指导。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实施课外阅读策略,激励学生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指导  作家茅盾曾说过:“课堂上就那么薄薄的几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