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宝:建设共同富裕的“天下第一村”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61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一段时间,我应香港凤凰卫视之约去做一期新农村建设访谈节目,在休息室巧遇吴仁宝。他也是作为特邀嘉宾参加那期节目的。在等待录制节目时的交谈中,话题很自然地涉及到华西村。我说以前曾写过一篇称赞华西村是“华夏第一村”的文章,他听后摆摆手说:那是从前了,要是你今天再写,就该写“天下第一村”了。见到我略显吃惊的表情,他又笑着说:在今天,不管是谁,不管在什么地方,要是能找到比华西村更富裕、更幸福的村子,我们给他报销路费,还要给奖励。言谈之中,吴仁宝颇多自信与自豪。
  吴仁宝的话虽为戏言,却非虚言。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自1961年建立行政村,经历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到21世纪实现人与环境、资源的和谐发展,拥有了其他农村无法比拟的经济实力、发展动力和社会影响力,说它是“天下第一村”可谓名副其实。2009年,华西村实现产值超过450亿元,村级可用资金达到30多亿元,村民年人均收入8万元,年人均纳税46万元。当然,所有这一切,又都与吴仁宝的名字紧紧联在一起。
  临危受命,华西旧貌换新颜
  吴仁宝是土生土长的“华西人”。华西建立行政村的那一年,吴仁宝33岁。就是从那年起,他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这一挑,就是40多年。
  那正是新中国经济遭遇暂时困难的时候。当时的华西村真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一穷二白”。全村670口人,守着841亩耕地。这些地“高的像斗笠帽,洼的像浴锅塘。半月不雨苗枯黄,一场大雨白茫茫”。水稻平均亩产不足350斤。人们吃不饱,住的是破烂茅草房、泥垛墙,手头也没有钱。
  吴仁宝受命于危难之际。他走马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率领全村男女老少,依靠一根扁担两个肩膀,向自然界开战,打响了一场改天换地的人民战争。在随后的农业学大寨热潮中,他们苦干、实干加巧干,平整了土地,拓宽了道路,实现了“亩产超吨粮”,华西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南大寨”。
  即使是在热火朝天的奋战中,吴仁宝仍能保持一副冷静的头脑。这是他的过人之处。他懂得,种田只能解决吃饭问题,要实现富裕,还得办工厂,发展“副业”。基于这样一种认识,1969年,吴仁宝与他的村民悄悄地办起了一个小五金厂。
  吴仁宝的“小动作”很快得到了大回报。华西村的“小五金厂”当年就赢利五万余元,此后每年为村里创利几十万元,这在当时已经是近乎天文数字了。五金厂“隐姓埋名”十几年,不仅在当时为华西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为日后华西村的经济腾飞实现了必须的原始积累。难怪一些听到风声的人说他们是“地下办工厂,闷头发大财”。
  生产发展了,有了点钱,村民生活也就有了改善。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方面,吴仁宝一点都不含糊。
  在华西村,流传着一则人们百听不厌的“老支书办食堂”的故事:
  农忙来临,支书吴仁宝紧张忙碌的不是农田里的播种或收割,而是村里的“大食堂”。他千叮咛万嘱咐:主食供应要放开,小菜副食多花样,荤素搭配得合理,茶水点心送田头。他说,在农忙时节,人们为了集体生产出大力流大汗,只有派专人办好食堂中,搞好伙食,让大家吃饱吃好,大家才能更有力气搞生产。果然,人们干活有人管饭,心情舒畅,苦活累活抢着干,生产进行得格外顺利。为了考核“长肉增膘”与否,吴仁宝还别出心裁地指定为58位姑娘在农忙前称了体重。农忙过后再一称,还真有38位姑娘增了体重。现如今,姑娘们体重增加是件愁事,可在当年却是令人喜笑颜开的美事。
  华西村的农忙大食堂一办就是几十年,后来经济腾飞了,大食堂变成了大饭店、大宾馆,村民拿着集体发给的补贴,可随意出入免费吃饭。此是后话。
  在当年的学大寨高潮中,不少地方搞了些形式主义的花架子,甚至做了不少黄土搬家的蠢事。而吴仁宝则把大寨的好经验真正学到手了。1964年,他提出“15年将华西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个目标概括为“五个一”:干部群众有一个爱国家、爱集体的社会主义思想; 开挖一条灌排两用的华西河;治土改水,建设一片高产稳产的农田;实现亩产一吨粮;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经过全体华西人的共同努力,目标提前实现了。到70年代中期,华西村家家有余粮,户户住上集体统一规划、建造的新瓦房,初步实现了旧貌换新颜,成为令十里八乡羡慕的“幸福村”。
  实现华西村民“共同富裕”
  1978年,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在农村,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出亿万农民个体生产的冲天干劲,也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大潮之下,许多地方分田到户,一分了之。
  华西村面临着艰难的历史抉择:分?还是不分?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吴仁宝显示出他那超凡的智慧。
  在一次全村大会上,吴仁宝向与会者提出一个问题:“改革的目的是让我们更爱种地还是变得富裕呢?”人们在片刻沉默后一致回答:“当然是为了富裕。”
  吴仁宝又问:“富裕是不是只能靠种地呢?”人们陷入了沉思。
  接下来吴仁宝便丝丝入扣地分析说:华西的耕地不多,亩产已经高达2000多斤,咱们办小五金厂十几年,工业基础较好。别的地方分田是因为人家的土地多,工业在短期内发展不上去,分田是为了调动大家的生产积极性。我们华西村的集体经济已经发展得相当好了,农民都开始过上好日子了,为什么一定要分呢?
  大家听着心服口服,最后会议决定:全村几百亩耕地由30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其他劳动力全部投入工业生产。
  这是一项对华西村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决策。它不仅凝聚了物力,更凝聚了人心。以此为起点,1979年元旦,吴仁宝把原来的小五金厂正式挂出“华西五金厂”的牌子。随后,他又派人到上海搞市场调查,当年又办起了一个新厂——华西钢板网厂。此后,吴仁宝带领华西村民,依靠已有的积累,积极外引内联,办起了一个又一个企业,使华西村一年一个新面貌。1988年,华西村的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一亿元,成为全国首个“亿元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富裕起来的村民要盖新住宅,以前的老式平房就要拆掉,这是许多富裕起来的村庄都经历过的事情。这时,吴仁宝又一次表现出了他的过人见识。他意识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考察,而富裕起来的江南农村肯定是他们向往的地方,来华西村的外国友人自然也不会少。那么,为什么不能把平房改造成专门接待外宾的“农家宾馆”呢?他的这一想法带出了华西村的又一片广阔天地:发展旅游业。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宾朋前来参观考察学习,华西村的宾馆越建越多,档次越来越高,旅游业随之红火起来。到20世纪90年代,华西村又盖起了98米高的金塔——华西塔。这是一座7级17层的“华西金塔”,集餐饮、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大楼。在金塔北面的山上,“天安门”“万里长城”“巴黎凯旋门”“华盛顿国会大厦”“悉尼歌剧院”等世界各国著名人文景观齐聚一处。塔内集购物、餐饮、住宿、娱乐、商务于一体,人们还可以登上塔顶,鸟瞰华西村全貌,远眺田野农庄。以后类似的金塔又建了多座,成为华西村的独特景观,也形成了华西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即以旅游带动的第三产业。与此同时,华西村还迅速完成了自己的城市化进程,实现了“三化三园”。所谓“三化”,是指“绿化、美化、净化”;而“三园”则是“远看是林园、近看是公园、细看是农民生活的乐园”。
  华西村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拓宽。吴仁宝已经敏锐地意识到“华西村”这一无形资产的巨大价值。1994年,华西村在原有企业基础上组建华西集团公司,同江苏省最大的卷烟厂淮阴烟厂合作开发了“华西村”牌香烟,与中国最大的酒厂五粮液集团共同推出了“华西村”酒,连吴仁宝的名字也被用来作为华西村产品的商标。
  20世纪末,苏南乡镇集体企业的发展遇到困难,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讲要“抓大放小”,而吴仁宝则立足华西村实际,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企业改制的真正目的是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企业效益。根据华西村办企业的实际,他提出一手“抓大放小”,一手“抓大扶小”,必要时还要“抓小放大”的改革思路。具体说来,就是对毛纺厂、线材厂、型钢厂等关系华西经济命脉的大企业抓住不放,深化改革,提高效益;将一些效益较差的小企业转给个人经营;对有发展前途的小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它们的竞争力;对原来准备投资10亿元的造纸厂和炼钢厂,果断“放”手,让客商加大投入,华西只用土地和配套的水、电、气入股,以减少风险。吴仁宝的这套思路新颖别致,有特色,既符合中央精神,也符合华西的实际,调动起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使大中小各类企业都焕发出新的活力。
  世纪之交,吴仁宝又盯上了资本市场,并一步步叩开了股票市场之门。1999年,“华西股票”正式上市,为华西村在新世纪的经济腾飞提供了可靠的资本支撑。
  如今的华西村已经形成了钢铁、纺织、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华西集团拥有固定资产近百亿元,下属八家公司、能生产1000多个产品,属于国家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在全国百家大型企业中榜上有名。村民户户住着400-600平方米的别墅,家家有少则数百万、多则上千万元的存款,拥有1-3辆轿车。经典家具、名牌服装、出国旅游,都已进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青年人就业有保障,老年人按月领取保养金。全村已经实现了吴仁宝所讲的“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就业促勤劳,小康步步高”。
  实事求是,两头一致
  吴仁宝认为,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要创造性开展工作,就要一方面吃透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两头吃不透,就会吃夹生饭。还要一手抓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同各级组织保持一致,一手抓同人民群众保持一致。哪只手抓空了都会出乱子。
  几十年来,吴仁宝养成一个习惯,每天早晨认真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每天晚上,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他说这是自己每天的“必修课”。平时稍有空隙,他还要拿起报纸仔细推敲、研究。对于上级召集的各种会议,只要时间允许,他都要去参加,而且还要认真听,认真记。用他的话说,这叫“吃透中央精神”。
  华西村是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典型。吴仁宝说,共同富先要集体富,共同富必致家家富。但吴仁宝也没有单纯强调发展集体经济,而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发展华西集体经济的新路。在别人起劲争论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与合作经济究竟是姓“社”还是姓“资”的时候,吴仁宝却提出,华西村可以搞“一村两制”,但不搞“一家两制”,更不搞“一人两制”。也就是说,华西村鼓励各种经济成分发展,但一家一户,要么就参加集体经济,要么就搞个体、搞私营,不允许脚踏两只船。这是对华西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根据这一思路,华西村吸收了大量的外资,办了许多合资合作企业,还引进聘用了不少海外人才;根据这一思路,华西村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一条龙帮助投资者办理各种工商税务登记手续,减少各种收费,营造了一个有利于个体、私营投资者经营办企业的良好环境。
  在分配制度上,华西村既不搞“大锅饭”,又不搞“独吃饭”,而是实行具有华西特色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集团总公司与各下属公司、企业实行承包经营,经济效益超额部分,实行“二八开、一三三三”制,即企业的超额利润,20%上缴集团公司,80%留给企业。留给企业的部分,10%奖励承包者,30%奖给其他管理技术人员,30%奖给职工,还有30%留给本企业作为公共积累。华西村还创造了一种叫做“少分配、多积累、少分现金、多记账入股”的规定,对承包者的奖金,只发给20%现金,其余80%长期记账入股享受分红。这样做既适当拉开档次,又不脱档;既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也保证了全体村民的共同富裕。
  无论是叫“华夏第一村”,还是叫“天下第一村”,华西村说到底还是“村”,吴仁宝天天面对的还是华西村民。过去我们常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话今天也没有过时。在全国各地,已经实现“小康”的村庄又由富返贫的事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对于农民的教育抓得不紧、方法不当、工作乏力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有鉴于此,吴仁宝响亮地提出“口袋富,脑袋更要富”的“两富论”。这是他的一项重大发明与创造,是华西村长兴不衰的一大法宝。“口袋富”是指物质方面的富足;“脑袋富”则是指精神世界的充实与提高。为此,华西村使足了劲,做足了文章。如成立“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其业务范围是“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消除歪风陋俗”。再如吴仁宝亲自编写的“十富赞歌”、“十穷戒词”等等,用通俗易懂和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赞扬健康、文明、守法致富,劝戒人们远离陋习,自爱、自强。
  吴仁宝认为,“口袋富”是“脑袋富”的基础,而只有“脑袋”富了,“口袋”才能长期富、永远富。“口袋”和“脑袋”一齐富,中国农民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沿着“小康”“中康”和“大康”的台阶步步登高。
  建设“大华西”,走共同富裕之路
  吴仁宝常说:“华西村坚定不移地发展集体经济,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共同富裕起来,让已经富裕起来的人能够长久地、健康地富裕下去。”他强调,华西村富了,更要坚持“三个不忘”: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灾区。为此,他提出“建设大华西,发展富华西”的“创富理论”,并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与努力。
  1988年夏,华西村先是和邻近的华明、前进村建立了一个共同经济体——华西农工商(扩大)联合企业,后来又进一步吸收了三余巷、向阳和泾浜村为成员。共同经济体实行“三不变、一稳定”,即党组织关系不变、行政村自治不变、现企业的资产和承包责任制不变,干部基本稳定。在这个过程中,华西村真心实意地帮助这些村办企业、上项目,派出管理和技术人员帮助它们开拓市场、解决缺口资金。使这些村庄逐渐增强了集体经济的实力,村民也迅速摆脱贫困,走上富裕。进入新世纪以后,吴仁宝又创造性地提出“一分五统”建设大华西的新举措。“一分”是“村企分开”;“五统”是“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力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这个“一分五统”,是吴仁宝“富华西带周边穷兄弟”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将周边16个村纳入华西共同发展的棋盘里。这一举措,既促进了周边农村经济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华西经济与社会发展拓展了新的活动空间,使华西村的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1533人扩大到30340人。随着空间的扩展,规划与建设也就更加游刃有余。“工业区” “生活区” “休闲娱乐区” “生态农业区” “旅游风景区”……各功能区域井然有序。
  “大华西”不仅包括左邻右舍,吴仁宝还将视线投向中西部地区。1992年4月,吴仁宝带队访问了陕西省勉县高潮村,与当地干部群众商谈合作大计。这是吴仁宝在外省市建设“华西村”的开端。1994年3月,华西村举办的首期西部地区干部培训班开学,吴仁宝为学员讲了第一课。此后,华西村每年都要举办若干期这样的培训班。培训班就像播种机,把致富的火种撒向广大中西部地区。许多学员学成回去后,开工厂、建市场、兴三产,生意红红火火,人心热气腾腾。与此同时,华西村还以无偿提供启动资金、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开展生产联营等形式,分别建立了“宁夏华西村”和“黑龙江华西村”,使华西村的人才、技术、资金、精神和经验优势,与所在地的自然、社会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开辟了一条合作开发扶贫,帮助欠发达地区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终生工作,终生大公无私
  在华西村,有一个专门属于吴仁宝的工作名词,叫做“走村串厂”。他喜欢经常到华西村的田间、企业走走看看,了解实际情况。他担任村支书40多年,每天工作13—14个小时,从来没有节假日、礼拜天。用他自己的话说:“一个人很难活到100岁,但却能为百姓干100年的工作。”
  吴仁宝在工作上高标准,但个人生活却十分俭朴,始终保持着普通农民本色。他曾给自己立下过“三不”规矩:一是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二是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三是不拿全村最高奖金。村民们说,凭着老书记的贡献,他拿双份工资、住两套房子,也不算过分。但吴仁宝一直拿着低于村办企业管理、技术骨干的工资。多年来,镇政府奖励给他的奖金高达5000多万元,他分文不取,全部留给了集体。他的一番话被写在大牌子上立在村口,令每个走过路过的人为之动容:“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别墅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
  今天华西村的村民住房已经更新到了第五代欧式别墅,而吴仁宝却仍住在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旧房里,连电话都还是陈旧的“转盘式”。走进吴仁宝的家,陈设异常简朴,墙上挂满了被他称作最好装饰的照片,挡住了已经有些破旧的墙壁,是名副其实的蓬荜生辉。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搬个好点的房子住,他说不想搬,一是对老房子有感情,二来自己和老伴年岁大了,不用为上楼下楼花力气。他还戏言这是自己最得意的事情之一:既教育了其他干部,又有益自己身心健康。
  如今华西村家家分了轿车,可吴仁宝老伴还是蹬上三轮车去卖自己纺的线。村民的餐桌上鸡鸭鱼肉、非常丰富,可两个素菜、一碗面条仍是吴仁宝每天的食谱。
  2003年7月,吴仁宝不再担任华西村党委书记,但他仍全身心地为华西村的发展献计出力。用他自己的话说:“职务没有终身制,而我要尽力做到终生大公无私,终生为人民服务。”
  2009年,吴仁宝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责编肖黎)
其他文献
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为了克服国民经济方面的严重困难,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的李富春,从实际出发,对“ 八字方针”的形成以及对国民经济的调整起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清醒过来  中国是在“开门红、满堂红、月月红、红到底”等继续“大跃进”的口号声中进入1960年的。尽管到1959年底国民经
期刊
一生传奇,从“国大代表”到解放战士,见证社会变迁;  一生荣耀,从“黄埔学生”到离休干部,洞悉川康风云;  一生曲折,从“凉山好汉”到文史专家,书写人生风流;  一生情缘,从“汉彝通婚”到梅开二度,走过百年风雨……  他毕业于中央军校,在蒋介石眼里,自然是自己的嫡系;他是处理“彝务”的高手,在刘文辉眼里,视为自己的心腹;他是进步人士,在贺龙眼里,视为解放彝区“急先锋”的最佳人选。  贺龙点将新入伍
期刊
在山西省西北部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蓝天,白云,黄土,牧场,塞北风光。桑干河,河道蜿蜒,绵延曲折;雁门关,巍峨耸峙,雄浑挺拔。这里自古就是农 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汇处,从春秋战国起就演绎着征讨杀伐的边关传奇,久历沧桑却雄风不减。  它,就是山西朔县(今朔州市朔城区),历史悠久的塞北古城。1937年9月28日日本侵略者的血腥屠城和阎锡山前后38年黑暗统治下豪强地主们的盘剥压榨,就像从杀虎口刮来的漫天
期刊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陈列展厅内,有一件革命文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对它驻足观看,这就是博物馆的一级文物——泥金乡党支部会议记录本。该记录本共有26张52页,包含38次会议记录。  重视在农村环境中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这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根据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点,认真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在中国土地革命达到高潮之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内,“在赤色政权下的各县,党的发展在农村非常的快速”
期刊
共产党是无神论者,但在一个特殊的年月里,却有一位基督教牧师、入黨后仍以牧师身份掩护革命活动的共产党员,他就是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所说的“王牧师”,此人真名叫董健吾。  董健吾,1892年1月出生于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县一个小康之家。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利用自己的牧师身份在中共中央特科工作。1936年,他成功地护送美国新闻记者斯诺和马海德医生进入陕北苏区,并冒险收养毛泽东的两
期刊
坦赞铁路是一条贯穿东非和中南非的交通大干线。它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中经坦桑尼亚的南部和西南部地区,而后进入赞比亚的北方省,在卡皮里姆波希与赞比亚原有铁路线接轨,全长1860公里。这条铁路从1968年开始勘探设计,1970年10月正式开工,到1975年6月全部完成铺轨任务,1976年7月14日正式投入营运。坦赞铁路是中、坦、赞三国政府和人民友好合作的丰硕成果,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期刊
《毛泽东妙用典故精粹》(上、下册。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版),是毛泽东著作研究资深学者吴直雄研究员继《毛泽东楹联艺术鉴赏》(当代世界出版社,1995年5月版)、《毛泽东妙用诗词》(上、下册。京华出版社,1998年6月版)、《楹联巨匠毛泽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之后,为庆贺建国60周年献出的长篇巨著。该书是著者20多年来,从文化学、中国诗词楹联学、中国文艺美学、文章学、语言学、修
期刊
王传馥(1920——1942),江苏吴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早年在上海求学,后赴陕北公学学习,毕业后到汉口做党的工作。不久赴皖南新四军三支队五团任宣传股长,“皖南事变”中被拘,囚于上饶集中营。1942年5月,参加领导越狱暴动,腿被炸断后被捕,后惨遭杀害,年仅22岁。下面是他奔赴延安前写给父母的一封信。    爸、妈:  我是为了读书而离爸妈到上海来的,可是到现在读书也不成了,上海的环境也可想而知,
期刊
作为世界历史伟人和新中国开国领袖的毛泽东,对于人才特别看重。在他的心目中,所谓人才者,是既有德又有才者,谓之“德才兼备”者,谓之“贤者”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指导思想下,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革命根据地就培育和造就了数以万计的德才兼备的高级干部,新中国一诞生,他们就离开硝烟弥漫的战场,英姿勃勃、昂首阔步地走上了建设新中国的各个重要领导岗位。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省人民政
期刊
这是1940年发生的事情。  新郎姓王,名永安,是新四军的一位兵站站长。  这年的暮春时节,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派出了一位科长,来到兵站检查工作。兵站站长就在贴有大红喜字的新房里接待他并向他汇报工作;尤其使这位科长奇怪的是,兵站站长汇报的内容竟有自己结婚这一条,汇报中这位科长还见到一位漂亮女子来与新郎说了几句话就匆忙离去的一幕。  于是,这位科长不再听取汇报了,他火速赶回机关向领导复命,并作了如下汇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