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一段时间,我应香港凤凰卫视之约去做一期新农村建设访谈节目,在休息室巧遇吴仁宝。他也是作为特邀嘉宾参加那期节目的。在等待录制节目时的交谈中,话题很自然地涉及到华西村。我说以前曾写过一篇称赞华西村是“华夏第一村”的文章,他听后摆摆手说:那是从前了,要是你今天再写,就该写“天下第一村”了。见到我略显吃惊的表情,他又笑着说:在今天,不管是谁,不管在什么地方,要是能找到比华西村更富裕、更幸福的村子,我们给他报销路费,还要给奖励。言谈之中,吴仁宝颇多自信与自豪。
吴仁宝的话虽为戏言,却非虚言。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自1961年建立行政村,经历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到21世纪实现人与环境、资源的和谐发展,拥有了其他农村无法比拟的经济实力、发展动力和社会影响力,说它是“天下第一村”可谓名副其实。2009年,华西村实现产值超过450亿元,村级可用资金达到30多亿元,村民年人均收入8万元,年人均纳税46万元。当然,所有这一切,又都与吴仁宝的名字紧紧联在一起。
临危受命,华西旧貌换新颜
吴仁宝是土生土长的“华西人”。华西建立行政村的那一年,吴仁宝33岁。就是从那年起,他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这一挑,就是40多年。
那正是新中国经济遭遇暂时困难的时候。当时的华西村真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一穷二白”。全村670口人,守着841亩耕地。这些地“高的像斗笠帽,洼的像浴锅塘。半月不雨苗枯黄,一场大雨白茫茫”。水稻平均亩产不足350斤。人们吃不饱,住的是破烂茅草房、泥垛墙,手头也没有钱。
吴仁宝受命于危难之际。他走马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率领全村男女老少,依靠一根扁担两个肩膀,向自然界开战,打响了一场改天换地的人民战争。在随后的农业学大寨热潮中,他们苦干、实干加巧干,平整了土地,拓宽了道路,实现了“亩产超吨粮”,华西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南大寨”。
即使是在热火朝天的奋战中,吴仁宝仍能保持一副冷静的头脑。这是他的过人之处。他懂得,种田只能解决吃饭问题,要实现富裕,还得办工厂,发展“副业”。基于这样一种认识,1969年,吴仁宝与他的村民悄悄地办起了一个小五金厂。
吴仁宝的“小动作”很快得到了大回报。华西村的“小五金厂”当年就赢利五万余元,此后每年为村里创利几十万元,这在当时已经是近乎天文数字了。五金厂“隐姓埋名”十几年,不仅在当时为华西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为日后华西村的经济腾飞实现了必须的原始积累。难怪一些听到风声的人说他们是“地下办工厂,闷头发大财”。
生产发展了,有了点钱,村民生活也就有了改善。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方面,吴仁宝一点都不含糊。
在华西村,流传着一则人们百听不厌的“老支书办食堂”的故事:
农忙来临,支书吴仁宝紧张忙碌的不是农田里的播种或收割,而是村里的“大食堂”。他千叮咛万嘱咐:主食供应要放开,小菜副食多花样,荤素搭配得合理,茶水点心送田头。他说,在农忙时节,人们为了集体生产出大力流大汗,只有派专人办好食堂中,搞好伙食,让大家吃饱吃好,大家才能更有力气搞生产。果然,人们干活有人管饭,心情舒畅,苦活累活抢着干,生产进行得格外顺利。为了考核“长肉增膘”与否,吴仁宝还别出心裁地指定为58位姑娘在农忙前称了体重。农忙过后再一称,还真有38位姑娘增了体重。现如今,姑娘们体重增加是件愁事,可在当年却是令人喜笑颜开的美事。
华西村的农忙大食堂一办就是几十年,后来经济腾飞了,大食堂变成了大饭店、大宾馆,村民拿着集体发给的补贴,可随意出入免费吃饭。此是后话。
在当年的学大寨高潮中,不少地方搞了些形式主义的花架子,甚至做了不少黄土搬家的蠢事。而吴仁宝则把大寨的好经验真正学到手了。1964年,他提出“15年将华西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个目标概括为“五个一”:干部群众有一个爱国家、爱集体的社会主义思想; 开挖一条灌排两用的华西河;治土改水,建设一片高产稳产的农田;实现亩产一吨粮;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经过全体华西人的共同努力,目标提前实现了。到70年代中期,华西村家家有余粮,户户住上集体统一规划、建造的新瓦房,初步实现了旧貌换新颜,成为令十里八乡羡慕的“幸福村”。
实现华西村民“共同富裕”
1978年,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在农村,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出亿万农民个体生产的冲天干劲,也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大潮之下,许多地方分田到户,一分了之。
华西村面临着艰难的历史抉择:分?还是不分?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吴仁宝显示出他那超凡的智慧。
在一次全村大会上,吴仁宝向与会者提出一个问题:“改革的目的是让我们更爱种地还是变得富裕呢?”人们在片刻沉默后一致回答:“当然是为了富裕。”
吴仁宝又问:“富裕是不是只能靠种地呢?”人们陷入了沉思。
接下来吴仁宝便丝丝入扣地分析说:华西的耕地不多,亩产已经高达2000多斤,咱们办小五金厂十几年,工业基础较好。别的地方分田是因为人家的土地多,工业在短期内发展不上去,分田是为了调动大家的生产积极性。我们华西村的集体经济已经发展得相当好了,农民都开始过上好日子了,为什么一定要分呢?
大家听着心服口服,最后会议决定:全村几百亩耕地由30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其他劳动力全部投入工业生产。
这是一项对华西村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决策。它不仅凝聚了物力,更凝聚了人心。以此为起点,1979年元旦,吴仁宝把原来的小五金厂正式挂出“华西五金厂”的牌子。随后,他又派人到上海搞市场调查,当年又办起了一个新厂——华西钢板网厂。此后,吴仁宝带领华西村民,依靠已有的积累,积极外引内联,办起了一个又一个企业,使华西村一年一个新面貌。1988年,华西村的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一亿元,成为全国首个“亿元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富裕起来的村民要盖新住宅,以前的老式平房就要拆掉,这是许多富裕起来的村庄都经历过的事情。这时,吴仁宝又一次表现出了他的过人见识。他意识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考察,而富裕起来的江南农村肯定是他们向往的地方,来华西村的外国友人自然也不会少。那么,为什么不能把平房改造成专门接待外宾的“农家宾馆”呢?他的这一想法带出了华西村的又一片广阔天地:发展旅游业。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宾朋前来参观考察学习,华西村的宾馆越建越多,档次越来越高,旅游业随之红火起来。到20世纪90年代,华西村又盖起了98米高的金塔——华西塔。这是一座7级17层的“华西金塔”,集餐饮、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大楼。在金塔北面的山上,“天安门”“万里长城”“巴黎凯旋门”“华盛顿国会大厦”“悉尼歌剧院”等世界各国著名人文景观齐聚一处。塔内集购物、餐饮、住宿、娱乐、商务于一体,人们还可以登上塔顶,鸟瞰华西村全貌,远眺田野农庄。以后类似的金塔又建了多座,成为华西村的独特景观,也形成了华西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即以旅游带动的第三产业。与此同时,华西村还迅速完成了自己的城市化进程,实现了“三化三园”。所谓“三化”,是指“绿化、美化、净化”;而“三园”则是“远看是林园、近看是公园、细看是农民生活的乐园”。
华西村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拓宽。吴仁宝已经敏锐地意识到“华西村”这一无形资产的巨大价值。1994年,华西村在原有企业基础上组建华西集团公司,同江苏省最大的卷烟厂淮阴烟厂合作开发了“华西村”牌香烟,与中国最大的酒厂五粮液集团共同推出了“华西村”酒,连吴仁宝的名字也被用来作为华西村产品的商标。
20世纪末,苏南乡镇集体企业的发展遇到困难,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讲要“抓大放小”,而吴仁宝则立足华西村实际,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企业改制的真正目的是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企业效益。根据华西村办企业的实际,他提出一手“抓大放小”,一手“抓大扶小”,必要时还要“抓小放大”的改革思路。具体说来,就是对毛纺厂、线材厂、型钢厂等关系华西经济命脉的大企业抓住不放,深化改革,提高效益;将一些效益较差的小企业转给个人经营;对有发展前途的小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它们的竞争力;对原来准备投资10亿元的造纸厂和炼钢厂,果断“放”手,让客商加大投入,华西只用土地和配套的水、电、气入股,以减少风险。吴仁宝的这套思路新颖别致,有特色,既符合中央精神,也符合华西的实际,调动起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使大中小各类企业都焕发出新的活力。
世纪之交,吴仁宝又盯上了资本市场,并一步步叩开了股票市场之门。1999年,“华西股票”正式上市,为华西村在新世纪的经济腾飞提供了可靠的资本支撑。
如今的华西村已经形成了钢铁、纺织、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华西集团拥有固定资产近百亿元,下属八家公司、能生产1000多个产品,属于国家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在全国百家大型企业中榜上有名。村民户户住着400-600平方米的别墅,家家有少则数百万、多则上千万元的存款,拥有1-3辆轿车。经典家具、名牌服装、出国旅游,都已进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青年人就业有保障,老年人按月领取保养金。全村已经实现了吴仁宝所讲的“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就业促勤劳,小康步步高”。
实事求是,两头一致
吴仁宝认为,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要创造性开展工作,就要一方面吃透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两头吃不透,就会吃夹生饭。还要一手抓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同各级组织保持一致,一手抓同人民群众保持一致。哪只手抓空了都会出乱子。
几十年来,吴仁宝养成一个习惯,每天早晨认真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每天晚上,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他说这是自己每天的“必修课”。平时稍有空隙,他还要拿起报纸仔细推敲、研究。对于上级召集的各种会议,只要时间允许,他都要去参加,而且还要认真听,认真记。用他的话说,这叫“吃透中央精神”。
华西村是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典型。吴仁宝说,共同富先要集体富,共同富必致家家富。但吴仁宝也没有单纯强调发展集体经济,而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发展华西集体经济的新路。在别人起劲争论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与合作经济究竟是姓“社”还是姓“资”的时候,吴仁宝却提出,华西村可以搞“一村两制”,但不搞“一家两制”,更不搞“一人两制”。也就是说,华西村鼓励各种经济成分发展,但一家一户,要么就参加集体经济,要么就搞个体、搞私营,不允许脚踏两只船。这是对华西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根据这一思路,华西村吸收了大量的外资,办了许多合资合作企业,还引进聘用了不少海外人才;根据这一思路,华西村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一条龙帮助投资者办理各种工商税务登记手续,减少各种收费,营造了一个有利于个体、私营投资者经营办企业的良好环境。
在分配制度上,华西村既不搞“大锅饭”,又不搞“独吃饭”,而是实行具有华西特色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集团总公司与各下属公司、企业实行承包经营,经济效益超额部分,实行“二八开、一三三三”制,即企业的超额利润,20%上缴集团公司,80%留给企业。留给企业的部分,10%奖励承包者,30%奖给其他管理技术人员,30%奖给职工,还有30%留给本企业作为公共积累。华西村还创造了一种叫做“少分配、多积累、少分现金、多记账入股”的规定,对承包者的奖金,只发给20%现金,其余80%长期记账入股享受分红。这样做既适当拉开档次,又不脱档;既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也保证了全体村民的共同富裕。
无论是叫“华夏第一村”,还是叫“天下第一村”,华西村说到底还是“村”,吴仁宝天天面对的还是华西村民。过去我们常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话今天也没有过时。在全国各地,已经实现“小康”的村庄又由富返贫的事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对于农民的教育抓得不紧、方法不当、工作乏力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有鉴于此,吴仁宝响亮地提出“口袋富,脑袋更要富”的“两富论”。这是他的一项重大发明与创造,是华西村长兴不衰的一大法宝。“口袋富”是指物质方面的富足;“脑袋富”则是指精神世界的充实与提高。为此,华西村使足了劲,做足了文章。如成立“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其业务范围是“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消除歪风陋俗”。再如吴仁宝亲自编写的“十富赞歌”、“十穷戒词”等等,用通俗易懂和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赞扬健康、文明、守法致富,劝戒人们远离陋习,自爱、自强。
吴仁宝认为,“口袋富”是“脑袋富”的基础,而只有“脑袋”富了,“口袋”才能长期富、永远富。“口袋”和“脑袋”一齐富,中国农民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沿着“小康”“中康”和“大康”的台阶步步登高。
建设“大华西”,走共同富裕之路
吴仁宝常说:“华西村坚定不移地发展集体经济,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共同富裕起来,让已经富裕起来的人能够长久地、健康地富裕下去。”他强调,华西村富了,更要坚持“三个不忘”: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灾区。为此,他提出“建设大华西,发展富华西”的“创富理论”,并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与努力。
1988年夏,华西村先是和邻近的华明、前进村建立了一个共同经济体——华西农工商(扩大)联合企业,后来又进一步吸收了三余巷、向阳和泾浜村为成员。共同经济体实行“三不变、一稳定”,即党组织关系不变、行政村自治不变、现企业的资产和承包责任制不变,干部基本稳定。在这个过程中,华西村真心实意地帮助这些村办企业、上项目,派出管理和技术人员帮助它们开拓市场、解决缺口资金。使这些村庄逐渐增强了集体经济的实力,村民也迅速摆脱贫困,走上富裕。进入新世纪以后,吴仁宝又创造性地提出“一分五统”建设大华西的新举措。“一分”是“村企分开”;“五统”是“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力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这个“一分五统”,是吴仁宝“富华西带周边穷兄弟”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将周边16个村纳入华西共同发展的棋盘里。这一举措,既促进了周边农村经济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华西经济与社会发展拓展了新的活动空间,使华西村的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1533人扩大到30340人。随着空间的扩展,规划与建设也就更加游刃有余。“工业区” “生活区” “休闲娱乐区” “生态农业区” “旅游风景区”……各功能区域井然有序。
“大华西”不仅包括左邻右舍,吴仁宝还将视线投向中西部地区。1992年4月,吴仁宝带队访问了陕西省勉县高潮村,与当地干部群众商谈合作大计。这是吴仁宝在外省市建设“华西村”的开端。1994年3月,华西村举办的首期西部地区干部培训班开学,吴仁宝为学员讲了第一课。此后,华西村每年都要举办若干期这样的培训班。培训班就像播种机,把致富的火种撒向广大中西部地区。许多学员学成回去后,开工厂、建市场、兴三产,生意红红火火,人心热气腾腾。与此同时,华西村还以无偿提供启动资金、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开展生产联营等形式,分别建立了“宁夏华西村”和“黑龙江华西村”,使华西村的人才、技术、资金、精神和经验优势,与所在地的自然、社会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开辟了一条合作开发扶贫,帮助欠发达地区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终生工作,终生大公无私
在华西村,有一个专门属于吴仁宝的工作名词,叫做“走村串厂”。他喜欢经常到华西村的田间、企业走走看看,了解实际情况。他担任村支书40多年,每天工作13—14个小时,从来没有节假日、礼拜天。用他自己的话说:“一个人很难活到100岁,但却能为百姓干100年的工作。”
吴仁宝在工作上高标准,但个人生活却十分俭朴,始终保持着普通农民本色。他曾给自己立下过“三不”规矩:一是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二是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三是不拿全村最高奖金。村民们说,凭着老书记的贡献,他拿双份工资、住两套房子,也不算过分。但吴仁宝一直拿着低于村办企业管理、技术骨干的工资。多年来,镇政府奖励给他的奖金高达5000多万元,他分文不取,全部留给了集体。他的一番话被写在大牌子上立在村口,令每个走过路过的人为之动容:“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别墅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
今天华西村的村民住房已经更新到了第五代欧式别墅,而吴仁宝却仍住在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旧房里,连电话都还是陈旧的“转盘式”。走进吴仁宝的家,陈设异常简朴,墙上挂满了被他称作最好装饰的照片,挡住了已经有些破旧的墙壁,是名副其实的蓬荜生辉。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搬个好点的房子住,他说不想搬,一是对老房子有感情,二来自己和老伴年岁大了,不用为上楼下楼花力气。他还戏言这是自己最得意的事情之一:既教育了其他干部,又有益自己身心健康。
如今华西村家家分了轿车,可吴仁宝老伴还是蹬上三轮车去卖自己纺的线。村民的餐桌上鸡鸭鱼肉、非常丰富,可两个素菜、一碗面条仍是吴仁宝每天的食谱。
2003年7月,吴仁宝不再担任华西村党委书记,但他仍全身心地为华西村的发展献计出力。用他自己的话说:“职务没有终身制,而我要尽力做到终生大公无私,终生为人民服务。”
2009年,吴仁宝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责编肖黎)
吴仁宝的话虽为戏言,却非虚言。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自1961年建立行政村,经历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到21世纪实现人与环境、资源的和谐发展,拥有了其他农村无法比拟的经济实力、发展动力和社会影响力,说它是“天下第一村”可谓名副其实。2009年,华西村实现产值超过450亿元,村级可用资金达到30多亿元,村民年人均收入8万元,年人均纳税46万元。当然,所有这一切,又都与吴仁宝的名字紧紧联在一起。
临危受命,华西旧貌换新颜
吴仁宝是土生土长的“华西人”。华西建立行政村的那一年,吴仁宝33岁。就是从那年起,他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这一挑,就是40多年。
那正是新中国经济遭遇暂时困难的时候。当时的华西村真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一穷二白”。全村670口人,守着841亩耕地。这些地“高的像斗笠帽,洼的像浴锅塘。半月不雨苗枯黄,一场大雨白茫茫”。水稻平均亩产不足350斤。人们吃不饱,住的是破烂茅草房、泥垛墙,手头也没有钱。
吴仁宝受命于危难之际。他走马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率领全村男女老少,依靠一根扁担两个肩膀,向自然界开战,打响了一场改天换地的人民战争。在随后的农业学大寨热潮中,他们苦干、实干加巧干,平整了土地,拓宽了道路,实现了“亩产超吨粮”,华西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南大寨”。
即使是在热火朝天的奋战中,吴仁宝仍能保持一副冷静的头脑。这是他的过人之处。他懂得,种田只能解决吃饭问题,要实现富裕,还得办工厂,发展“副业”。基于这样一种认识,1969年,吴仁宝与他的村民悄悄地办起了一个小五金厂。
吴仁宝的“小动作”很快得到了大回报。华西村的“小五金厂”当年就赢利五万余元,此后每年为村里创利几十万元,这在当时已经是近乎天文数字了。五金厂“隐姓埋名”十几年,不仅在当时为华西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为日后华西村的经济腾飞实现了必须的原始积累。难怪一些听到风声的人说他们是“地下办工厂,闷头发大财”。
生产发展了,有了点钱,村民生活也就有了改善。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方面,吴仁宝一点都不含糊。
在华西村,流传着一则人们百听不厌的“老支书办食堂”的故事:
农忙来临,支书吴仁宝紧张忙碌的不是农田里的播种或收割,而是村里的“大食堂”。他千叮咛万嘱咐:主食供应要放开,小菜副食多花样,荤素搭配得合理,茶水点心送田头。他说,在农忙时节,人们为了集体生产出大力流大汗,只有派专人办好食堂中,搞好伙食,让大家吃饱吃好,大家才能更有力气搞生产。果然,人们干活有人管饭,心情舒畅,苦活累活抢着干,生产进行得格外顺利。为了考核“长肉增膘”与否,吴仁宝还别出心裁地指定为58位姑娘在农忙前称了体重。农忙过后再一称,还真有38位姑娘增了体重。现如今,姑娘们体重增加是件愁事,可在当年却是令人喜笑颜开的美事。
华西村的农忙大食堂一办就是几十年,后来经济腾飞了,大食堂变成了大饭店、大宾馆,村民拿着集体发给的补贴,可随意出入免费吃饭。此是后话。
在当年的学大寨高潮中,不少地方搞了些形式主义的花架子,甚至做了不少黄土搬家的蠢事。而吴仁宝则把大寨的好经验真正学到手了。1964年,他提出“15年将华西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个目标概括为“五个一”:干部群众有一个爱国家、爱集体的社会主义思想; 开挖一条灌排两用的华西河;治土改水,建设一片高产稳产的农田;实现亩产一吨粮;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经过全体华西人的共同努力,目标提前实现了。到70年代中期,华西村家家有余粮,户户住上集体统一规划、建造的新瓦房,初步实现了旧貌换新颜,成为令十里八乡羡慕的“幸福村”。
实现华西村民“共同富裕”
1978年,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在农村,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出亿万农民个体生产的冲天干劲,也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大潮之下,许多地方分田到户,一分了之。
华西村面临着艰难的历史抉择:分?还是不分?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吴仁宝显示出他那超凡的智慧。
在一次全村大会上,吴仁宝向与会者提出一个问题:“改革的目的是让我们更爱种地还是变得富裕呢?”人们在片刻沉默后一致回答:“当然是为了富裕。”
吴仁宝又问:“富裕是不是只能靠种地呢?”人们陷入了沉思。
接下来吴仁宝便丝丝入扣地分析说:华西的耕地不多,亩产已经高达2000多斤,咱们办小五金厂十几年,工业基础较好。别的地方分田是因为人家的土地多,工业在短期内发展不上去,分田是为了调动大家的生产积极性。我们华西村的集体经济已经发展得相当好了,农民都开始过上好日子了,为什么一定要分呢?
大家听着心服口服,最后会议决定:全村几百亩耕地由30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其他劳动力全部投入工业生产。
这是一项对华西村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决策。它不仅凝聚了物力,更凝聚了人心。以此为起点,1979年元旦,吴仁宝把原来的小五金厂正式挂出“华西五金厂”的牌子。随后,他又派人到上海搞市场调查,当年又办起了一个新厂——华西钢板网厂。此后,吴仁宝带领华西村民,依靠已有的积累,积极外引内联,办起了一个又一个企业,使华西村一年一个新面貌。1988年,华西村的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一亿元,成为全国首个“亿元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富裕起来的村民要盖新住宅,以前的老式平房就要拆掉,这是许多富裕起来的村庄都经历过的事情。这时,吴仁宝又一次表现出了他的过人见识。他意识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考察,而富裕起来的江南农村肯定是他们向往的地方,来华西村的外国友人自然也不会少。那么,为什么不能把平房改造成专门接待外宾的“农家宾馆”呢?他的这一想法带出了华西村的又一片广阔天地:发展旅游业。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宾朋前来参观考察学习,华西村的宾馆越建越多,档次越来越高,旅游业随之红火起来。到20世纪90年代,华西村又盖起了98米高的金塔——华西塔。这是一座7级17层的“华西金塔”,集餐饮、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大楼。在金塔北面的山上,“天安门”“万里长城”“巴黎凯旋门”“华盛顿国会大厦”“悉尼歌剧院”等世界各国著名人文景观齐聚一处。塔内集购物、餐饮、住宿、娱乐、商务于一体,人们还可以登上塔顶,鸟瞰华西村全貌,远眺田野农庄。以后类似的金塔又建了多座,成为华西村的独特景观,也形成了华西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即以旅游带动的第三产业。与此同时,华西村还迅速完成了自己的城市化进程,实现了“三化三园”。所谓“三化”,是指“绿化、美化、净化”;而“三园”则是“远看是林园、近看是公园、细看是农民生活的乐园”。
华西村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拓宽。吴仁宝已经敏锐地意识到“华西村”这一无形资产的巨大价值。1994年,华西村在原有企业基础上组建华西集团公司,同江苏省最大的卷烟厂淮阴烟厂合作开发了“华西村”牌香烟,与中国最大的酒厂五粮液集团共同推出了“华西村”酒,连吴仁宝的名字也被用来作为华西村产品的商标。
20世纪末,苏南乡镇集体企业的发展遇到困难,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讲要“抓大放小”,而吴仁宝则立足华西村实际,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企业改制的真正目的是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企业效益。根据华西村办企业的实际,他提出一手“抓大放小”,一手“抓大扶小”,必要时还要“抓小放大”的改革思路。具体说来,就是对毛纺厂、线材厂、型钢厂等关系华西经济命脉的大企业抓住不放,深化改革,提高效益;将一些效益较差的小企业转给个人经营;对有发展前途的小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它们的竞争力;对原来准备投资10亿元的造纸厂和炼钢厂,果断“放”手,让客商加大投入,华西只用土地和配套的水、电、气入股,以减少风险。吴仁宝的这套思路新颖别致,有特色,既符合中央精神,也符合华西的实际,调动起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使大中小各类企业都焕发出新的活力。
世纪之交,吴仁宝又盯上了资本市场,并一步步叩开了股票市场之门。1999年,“华西股票”正式上市,为华西村在新世纪的经济腾飞提供了可靠的资本支撑。
如今的华西村已经形成了钢铁、纺织、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华西集团拥有固定资产近百亿元,下属八家公司、能生产1000多个产品,属于国家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在全国百家大型企业中榜上有名。村民户户住着400-600平方米的别墅,家家有少则数百万、多则上千万元的存款,拥有1-3辆轿车。经典家具、名牌服装、出国旅游,都已进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青年人就业有保障,老年人按月领取保养金。全村已经实现了吴仁宝所讲的“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就业促勤劳,小康步步高”。
实事求是,两头一致
吴仁宝认为,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要创造性开展工作,就要一方面吃透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两头吃不透,就会吃夹生饭。还要一手抓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同各级组织保持一致,一手抓同人民群众保持一致。哪只手抓空了都会出乱子。
几十年来,吴仁宝养成一个习惯,每天早晨认真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每天晚上,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他说这是自己每天的“必修课”。平时稍有空隙,他还要拿起报纸仔细推敲、研究。对于上级召集的各种会议,只要时间允许,他都要去参加,而且还要认真听,认真记。用他的话说,这叫“吃透中央精神”。
华西村是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典型。吴仁宝说,共同富先要集体富,共同富必致家家富。但吴仁宝也没有单纯强调发展集体经济,而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发展华西集体经济的新路。在别人起劲争论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与合作经济究竟是姓“社”还是姓“资”的时候,吴仁宝却提出,华西村可以搞“一村两制”,但不搞“一家两制”,更不搞“一人两制”。也就是说,华西村鼓励各种经济成分发展,但一家一户,要么就参加集体经济,要么就搞个体、搞私营,不允许脚踏两只船。这是对华西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根据这一思路,华西村吸收了大量的外资,办了许多合资合作企业,还引进聘用了不少海外人才;根据这一思路,华西村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一条龙帮助投资者办理各种工商税务登记手续,减少各种收费,营造了一个有利于个体、私营投资者经营办企业的良好环境。
在分配制度上,华西村既不搞“大锅饭”,又不搞“独吃饭”,而是实行具有华西特色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集团总公司与各下属公司、企业实行承包经营,经济效益超额部分,实行“二八开、一三三三”制,即企业的超额利润,20%上缴集团公司,80%留给企业。留给企业的部分,10%奖励承包者,30%奖给其他管理技术人员,30%奖给职工,还有30%留给本企业作为公共积累。华西村还创造了一种叫做“少分配、多积累、少分现金、多记账入股”的规定,对承包者的奖金,只发给20%现金,其余80%长期记账入股享受分红。这样做既适当拉开档次,又不脱档;既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也保证了全体村民的共同富裕。
无论是叫“华夏第一村”,还是叫“天下第一村”,华西村说到底还是“村”,吴仁宝天天面对的还是华西村民。过去我们常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话今天也没有过时。在全国各地,已经实现“小康”的村庄又由富返贫的事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对于农民的教育抓得不紧、方法不当、工作乏力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有鉴于此,吴仁宝响亮地提出“口袋富,脑袋更要富”的“两富论”。这是他的一项重大发明与创造,是华西村长兴不衰的一大法宝。“口袋富”是指物质方面的富足;“脑袋富”则是指精神世界的充实与提高。为此,华西村使足了劲,做足了文章。如成立“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其业务范围是“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消除歪风陋俗”。再如吴仁宝亲自编写的“十富赞歌”、“十穷戒词”等等,用通俗易懂和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赞扬健康、文明、守法致富,劝戒人们远离陋习,自爱、自强。
吴仁宝认为,“口袋富”是“脑袋富”的基础,而只有“脑袋”富了,“口袋”才能长期富、永远富。“口袋”和“脑袋”一齐富,中国农民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沿着“小康”“中康”和“大康”的台阶步步登高。
建设“大华西”,走共同富裕之路
吴仁宝常说:“华西村坚定不移地发展集体经济,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共同富裕起来,让已经富裕起来的人能够长久地、健康地富裕下去。”他强调,华西村富了,更要坚持“三个不忘”: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灾区。为此,他提出“建设大华西,发展富华西”的“创富理论”,并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与努力。
1988年夏,华西村先是和邻近的华明、前进村建立了一个共同经济体——华西农工商(扩大)联合企业,后来又进一步吸收了三余巷、向阳和泾浜村为成员。共同经济体实行“三不变、一稳定”,即党组织关系不变、行政村自治不变、现企业的资产和承包责任制不变,干部基本稳定。在这个过程中,华西村真心实意地帮助这些村办企业、上项目,派出管理和技术人员帮助它们开拓市场、解决缺口资金。使这些村庄逐渐增强了集体经济的实力,村民也迅速摆脱贫困,走上富裕。进入新世纪以后,吴仁宝又创造性地提出“一分五统”建设大华西的新举措。“一分”是“村企分开”;“五统”是“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力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这个“一分五统”,是吴仁宝“富华西带周边穷兄弟”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将周边16个村纳入华西共同发展的棋盘里。这一举措,既促进了周边农村经济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华西经济与社会发展拓展了新的活动空间,使华西村的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1533人扩大到30340人。随着空间的扩展,规划与建设也就更加游刃有余。“工业区” “生活区” “休闲娱乐区” “生态农业区” “旅游风景区”……各功能区域井然有序。
“大华西”不仅包括左邻右舍,吴仁宝还将视线投向中西部地区。1992年4月,吴仁宝带队访问了陕西省勉县高潮村,与当地干部群众商谈合作大计。这是吴仁宝在外省市建设“华西村”的开端。1994年3月,华西村举办的首期西部地区干部培训班开学,吴仁宝为学员讲了第一课。此后,华西村每年都要举办若干期这样的培训班。培训班就像播种机,把致富的火种撒向广大中西部地区。许多学员学成回去后,开工厂、建市场、兴三产,生意红红火火,人心热气腾腾。与此同时,华西村还以无偿提供启动资金、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开展生产联营等形式,分别建立了“宁夏华西村”和“黑龙江华西村”,使华西村的人才、技术、资金、精神和经验优势,与所在地的自然、社会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开辟了一条合作开发扶贫,帮助欠发达地区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终生工作,终生大公无私
在华西村,有一个专门属于吴仁宝的工作名词,叫做“走村串厂”。他喜欢经常到华西村的田间、企业走走看看,了解实际情况。他担任村支书40多年,每天工作13—14个小时,从来没有节假日、礼拜天。用他自己的话说:“一个人很难活到100岁,但却能为百姓干100年的工作。”
吴仁宝在工作上高标准,但个人生活却十分俭朴,始终保持着普通农民本色。他曾给自己立下过“三不”规矩:一是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二是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三是不拿全村最高奖金。村民们说,凭着老书记的贡献,他拿双份工资、住两套房子,也不算过分。但吴仁宝一直拿着低于村办企业管理、技术骨干的工资。多年来,镇政府奖励给他的奖金高达5000多万元,他分文不取,全部留给了集体。他的一番话被写在大牌子上立在村口,令每个走过路过的人为之动容:“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别墅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
今天华西村的村民住房已经更新到了第五代欧式别墅,而吴仁宝却仍住在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旧房里,连电话都还是陈旧的“转盘式”。走进吴仁宝的家,陈设异常简朴,墙上挂满了被他称作最好装饰的照片,挡住了已经有些破旧的墙壁,是名副其实的蓬荜生辉。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搬个好点的房子住,他说不想搬,一是对老房子有感情,二来自己和老伴年岁大了,不用为上楼下楼花力气。他还戏言这是自己最得意的事情之一:既教育了其他干部,又有益自己身心健康。
如今华西村家家分了轿车,可吴仁宝老伴还是蹬上三轮车去卖自己纺的线。村民的餐桌上鸡鸭鱼肉、非常丰富,可两个素菜、一碗面条仍是吴仁宝每天的食谱。
2003年7月,吴仁宝不再担任华西村党委书记,但他仍全身心地为华西村的发展献计出力。用他自己的话说:“职务没有终身制,而我要尽力做到终生大公无私,终生为人民服务。”
2009年,吴仁宝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责编肖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