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村手札

来源 :星火·中短篇小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丽敏,居皖南太平湖畔,写作散文、诗歌,已出版的作品集有《花森林》《临湖》《器物里的旧光阴》等多部。曾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鲁迅文学院第21届高研班学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瓦松之花
  十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在郭村看见开花的瓦松。
  徽州乡村,瓦松是常见之物,村子越是古旧,瓦松就越多,稍一仰首即可见到。
  瓦松是住在徽州村落里的老灵魂。
  十多年前,第一次在老宅荒颓的门楼上看见瓦松,就被其嶙峋之态所慑。灰色的,瘦枯的,又有一种倔强,仿佛不是草本植物,而是几百年光阴留下的一把骨头。
  那时还不知此君的名字,问同行的文友,文友说叫瓦松,也叫无根草——她家老屋檐角就长着一排,似镇宅的灵兽。
  文友说她小时候经常生毒疮,肿痛难当时,母亲就搭个梯子,爬到屋顶,采几株瓦松下来,捣烂,给她敷上,不出半日,毒疮消了肿。
  知道名字后,再看见瓦松,就亲切了很多,仿佛它们是我住在乡间的长辈,那些枯瘦、年老、眼角爬满皱褶的亲邻,与之相见,感到温暖,也有说不出的悲怆。
  为什么会感到悲怆呢?也许是瓦松所生之处,皆是有年月有故事的角落,是曾经繁华而今寂寥萧瑟的地方。
  郭村就是这样的地方。
  郭村有八百年历史,是旧时宁国、徽州、池州三府交界之地,兴旺的时候,村里有十座祠堂,店铺毗连,商贾云集。
  而今,祠堂的遗址还在,青石板的街道还在,日光与流水依旧在街道流动,往来的人影却极为稀少。
  年轻人都出门了,去城里打工,只有老人留在村中,走在过去的石板路上,住在过去的老宅院里,守着日出日落,过着和几百年前一样的生活。
  看见开花的瓦松,就是在一户老宅院门口的围墙上。
  那围墙只比我高出一尺,踮起脚,额头能触到瓦松。
  原来瓦松并不是灰色的,而是比瓦青略淡的碧青,叶片肥润,形似瓜子,花朵则是浅樱色。无数细小的花朵,聚塔而生。
  将鼻尖凑近,深吸一口,闻到的是湿漉漉的水气,接近青苔的味道,清凉,静谧。
  分不清,这是瓦松花朵的味道,还是村落早晨的味道。
  柿子红
  郭村有不少柿子树。
  在徽州,柿子树,枇杷树,石榴树,都有不少,巷子里走着,不出十步,就能遇到一棵。
  这些树错落于村中,倚墙而立。
  ——也不能说倚,树与墙之间,还是留着一段空地的。
  墙很高。徽州古宅的屋墙都是高的,灰白黑三色,内敛中透着高冷,视觉上容易予人压抑感。
  好在有果树。
  徽州人种果树不是为吃,没有人去摘那些果子。徽州人种果树是为看,一种住宅美学。
  枇杷五月黄。石榴九月红。到十月,霜降前后,柿子也红了。
  “霜降酿柿红”,这是古人的诗句。酿是一个缓慢而迷人的过程。柿子由青变黄,由黄转红,也是一个缓慢而迷人的过程。
  关于红色,有很多种分类:大红、朱红、水红、橘红、杏红、桃红、玫瑰红、铁锈红、枣红、绯红等等。
  觉得还应该加入柿子红。
  柿子红是怎样一种红呢?
  “落日一样,饱满而沉坠的熟红。”我曾这样比喻。但还不够准确。再好的比喻,与实物总是有偏离的。
  柿子红是红色之经典。没有比熟透的柿子更纯正的红了。
  冷色调的古徽州村落,有了柿子红的点染,就有了暖意。即使村子里的人与房屋都在老去,只要房前屋后有一棵柿子树,只要有一树红红的柿果挂在枝头,从晚秋挂到初冬,挂到大雪纷飞之日,就还是有生气的。
  路过的人,走在铺满枯叶的石板路上,感叹村落不可避免的衰败时,忽然看到一树柿果,在转弯处,那么红,心里会为之一动,宁静又柔软。
  穀我士女
  在郭村找不到一个郭姓后裔。
  郭村的人大多姓林,世代以来皆是如此。这是有些奇怪的,既以林姓为众,为何不叫林村而叫郭村呢?
  问村中年长者,年长者说,古时候这里并不叫郭村,而是叫穀城,改为郭村是嘉庆元年以后的事。
  “穀”是生僻字,现在很少用了,只在古汉语中可见,通“谷”字,指两山之间的低地,是稻谷庄稼的总称,也有养育、生长、善美的意思。
  过去村里有姑娘出嫁,会在陪嫁的器物上贴一副对子:“穀我士女,宜室宜家。”年长者说。
  年长者说古时称此地为穀城是有原因的,因这里四面皆是高山,山下有千亩平畴大畈,盛产稻谷粮食。“村里兴旺的时候有一万多人口,光林氏祠堂就有十座,每座祠堂都设有私塾,供族中子弟进学。”
  林氏并非这里最早的原住民,而是从福建迁移过来的。第一代林姓祖先带着族中十几口人,走到村南时,随行的一只大狗突然趴下,任主人怎么吆喝也不动。主人佯装弃它而去,那大狗仍是趴着,不起身跟上。主人觉得奇怪,这是以前从没有过的事,这只狗平日里脚前脚后,与他形影不离。
  主人走了几十步,转身,向大狗趴着的方向望去,脸上突然放出光来,对往前赶的族人大喊,不走了,不走了,这里好风好水,留下吧。
  这一留,就扎下了根。
  年长者说林氏入村時,村里已有四种姓氏在此定居,田地多,人口少,彼此倒也相安无事。林氏族人繁衍得快,五代之后就成了村里的大姓,那先林氏而来的四种姓氏倒成了杂姓,又过了几代,村里就没有一户杂姓了。
  “被林姓挤走了吧?”我问。
  年长者笑着点头。
  想起一种名叫“一枝黄花”的植物,这种植物的繁殖力特别强大,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很强,头年在园中看见一两株,翻过一年,会发现园子已被它们占领,而原先生长在这里的花草却看不见了,仿佛消失。
  植物之间是有争地之战的,动物也是,人更是如此。看不见硝烟的战争,较量的是生存力与繁衍力。   “在过去,林姓为了不让村里有外姓,立了很多规矩,外姓人是不能在村里落户的,生了儿子的人家才能分到耕地,儿子多田就多,娶媳妇可以是外姓,儿子一律不准入赘到外姓人家。”
  忽然想起,“穀我士女”四个字,似乎出自《诗经》。
  “叫穀城多好,為什么要改成郭村呢?”
  “本地方言里,郭与穀的发音是一样的。穀这个字难写,现在也没几个人认得了,再说过去的城也没有了,以前那么多的东西,都没有了。”
  年长者叹息了一声,转过身去。
  观音阁
  郭村是典型的徽州村落,村头有水口,村中有水渠,渠水沿街而行,一支周而复始的民谣,在日居月诸中低唱。
  渠水清澈,可见游鱼嬉戏。村里人用水都在渠边,早上八点前是不能在渠里洗杂物的,尤其上游人家,只可将水担回厨房,储进水缸。这是世代传下来的规矩。八点过后,日头骑上了马头墙,女人们这才可以把衣服端到渠边搓洗。
  村里也有水井,一条巷子走到岔道就有一口,井水是专用来吃的。有了自来水后,井口就封上了。井口太浅,怕孩子追逐玩耍时落进去。
  除了街道的渠水,还有一条清水河绕村而流,在村庄正中的石拱桥下与渠水汇合,向村西而去,灌入畈田。
  郭村离黟县的宏村很近。从郭村流出去的水,不消一刻钟,就与黟县宏村流过来的河水相接。山水无隔,这是走在郭村的石板路上,随时可与徽州风物迎面相见的原因吧。
  郭村至今仍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桥上楼阁。
  在徽州常见这样筑有亭台楼阁的古桥,多为砖木结构,有游廊,有花窗,或单层,或双层。
  在桥上筑起亭台楼阁,是为了给行人一个暂避风雨和歇脚观景的地方。徽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多雨水,尤其春夏两季,天气变化更是无常,前脚出门还晴着,后脚出门就下起雨来。
  徽州人将这些桥统称为风雨桥、廊桥。每座桥也都有自己的名字,比如歙县许村的双孔廊桥,就叫高阳桥。
  郭村的这座桥叫观音阁,双层,建于清嘉庆年间,与林氏祠堂遥遥相对。
  既叫观音阁,当然就有观音菩萨的佛堂。佛堂在二楼,朝东一排跑马廊。日出时,第一缕光刚出山,就穿廊而入,如同一只金雀,收拢羽翼,落在佛堂的地面上。
  观音菩萨的佛像在佛堂中间,从佛像的视线望出去,可观村头的山峦、村中河水,与一排排高低错落的马头墙。
  将观音阁建在桥上,也是为了镇守河流,护佑村庄风调雨顺。
  说来也怪,自有这观音阁后,村里的水渠与河流从没有干涸过,也没泛滥过。而之前,村里是发过大水的,水漫过渠道,冲破堤岸,冲毁桥梁,淤塞了河床。
  观音阁与村中河渠,是洪水退去之后,村民捐银修建、疏通的。
  在观音阁里,至今仍保留着一方两米长的石碑,上面刻着捐银者的名字,有数千位,都是林氏族人。
  禁 碑
  观音阁里竖着好几方碑刻。
  徽州碑刻常见有三种,一为功德碑,一为墓碑,一为禁碑。
  从禁碑中,可管窥当时的民风。
  禁碑就是乡村公约,由族长耆老商议制定,刻于石碑,立在祠堂、村口和山边田头。
  徽州多山,而山高则皇帝远,治理村庄,维护一方水土的安稳,还得依靠乡间贤达人士,依据本地实情,立禁令,树规矩。
  为什么要把禁令刻在石碑上呢?为什么不写在纸上,张贴在祠堂或村头?刻石碑多费力啊,要请匠人去山中采石,割石,磨石,磨得光滑如镜,才可在上面刻字。这刻字的过程中不能出丝毫差错,因为不能更改。
  还是一种郑重吧,写在纸上虽便捷,却是轻飘飘的,容易破损。而刻在石碑上就不一样了,石碑的厚重本身就是有气势的,刀刻上去的字,加深了禁令的持久性和威慑力。
  一方禁碑立在村口,就是立着一尊端正肃穆的护法神。
  禁碑的内容有简单明了的,比如“春笋禁挖,违者重罚”;也有之乎者也洋洋洒洒如一篇训诫长文的。
  这两种文风的禁碑观音阁里都有,虽经历风雨侵蚀,字迹难以辨认,大体意思还是能领略的。
  比如一方石碑上刻着:“永禁XX垃圾,违者罚银叁两。”那永禁后面看不清的字迹应当就是“倾倒”了。
  比如另一方石碑刻着:“稻麦两季永禁烟酒粿糖僧道游唱等项下田……”
  此碑有约摸一半的字迹磨平,还是可以猜出七八分意思来。种收稻麦,在农家是大事,关乎一年的收成,这时若有卖烟酒粿糖的商贩不断到田里去吆喝,会扰乱人心,尤其原本就好烟酒的人,忍不住沽酒来喝,喝得醉如烂泥,岂不耽误农事。至于僧道游唱在此时不准下田,恐怕是出于避讳吧——在世人眼中,这些都属于“不发”的人,在种植生养上,不能带来好的运气和兴旺之兆。
  还有一方禁碑,字迹清晰,篇幅也长,约有两百字,细读几遍,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欢,恨不得拿纸笔抄下来。
  这实在是一篇好散文,文辞优美,理情兼具,更难得的是,它所表达的,在当下看来毫无时代的隔膜,仍有棒喝之效。
  碑文的意思是:林氏自宋朝告别故土,举家迁往此地,聚族而居已有八百年。村庄背后的来龙山上,先人曾种下大片的树木,培育成林,是为了荫庇阳宅。有树木的地方才有水,有水的地方才能更好地繁衍子孙。树木长成后,从没有人上山砍伐,因为那是先人亲手所植,砍伐它们就是对先人的冒犯,即使是被雪压倒,被风吹断,被雷电劈开,也要让它们留在山上,靠自然之力修复、重生、发出新枝,或慢慢腐烂,变成泥土,滋养其它的生灵。但是现在,村里有无知之辈,带斧持刀入山,窃取木材,损毁山林,如果再坐视不理,必将有更多人纷纷效仿,祖先留下的福地将迅速毁于贪婪,而后辈也将因此遭遇无妄之灾。于是邀集各位乡绅族长,在一起商议,制定禁令,自此日始,倘有内外人等仍蹈故辙,一经查明,或通族议罚,或禀官究治,决不徇情。望各人自爱,不要为自己和子孙留下罪恶与羞耻。   禁碑的落款是“光绪叁拾贰年嘉平月吉日穀城林氏公具”。
  来龙山
  多年前曾遇到过一本书,《给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怦然心动,为书名。
  这么好的书名,作者是怎么想出来的。
  后来才知道,这书名出自海子的一首诗。
  这大地上的每一条河每一座山都是有名字的。而让我们念念不忘,想起来就感觉温暖的,只是故乡的山。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的故乡都被群山环抱。除非生在徽州。或者说生在皖南。
  皖南每座村庄都背倚一座山,山势或如屏风矗立,或如莲花低开。
  郭村背后的山更像一棵大树。村庄房舍则如树下簇生的一朵朵蘑菇。
  从禁碑上得知,郭村背后的山叫来龙山。
  这名字一听就是有来历的,藏着一个古老的传说。但我无意探寻来龙山名的传说。我想探寻的,是一条上山的路,想沿着山路爬到山顶上去。
  到山顶上去做什么呢?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念头——要到这山顶上去,这山有什么在吸引着我?
  生在皖南的人,一生必然要走很多山路,翻越很多山岭,有时出于必须,有时出于好奇和征服欲。但并非每见到一座山都想登上去。更多的时候,我还是喜欢在山谷中无目的地漫游,没有登顶的愿望。
  或者是来龙山的古木吸引了我。
  几年前,第一次与同伴途径郭村时,目光就被这山上的古木拴住。我认得其中的一些,银杏、枫香、槭树、无患子、乌桕、水杉、黄檫,每一株都是一个巨人,身着华服,怀抱焰火,任其长久的燃烧,寂静又热烈,将村庄的马头墙和天空烧灼得如同红海。
  我与同伴定在那里,动弹不得。只听见心口噗地一下,也蹿起火苗,随之一阵痉挛,像一个很久没有进食的人面对盛宴,有几乎晕眩的饥饿感,然而又是幸福的。
  之后又来过几次郭村,在不同的季节里,每次都会对着山头张望,寻找那些古木,却再也没有寻见。这使我生出疑惑:第一次看见的是真实场景吗?还是我的记忆移花接木,将别处见到的移到这山上?
  也许是我来的季节不对。落叶乔木,只在晚秋初冬时才会转色,变红或变黄,之前都是深沉的绿,若不走近是无法辨出它们的。
  我想上山,是想寻找第一次看见的那些古木吗?如果爬到山上还是没有见到,会怎样?
  那么我会对自己的记忆彻底怀疑。会怀疑自己之前经历的,看见的,写出的,它们的真实性。
  事实上,“真实”这个词,就是值得怀疑。
  每个人的记忆都是经过加工的,是不由自主的“罗生门”。两个人或三个人经历的同一场景,同一件事,经年之后,各自的叙述会大相径庭,你又能说哪一种叙述是真实的呢?
  沿着来龙山的山脚,走了两个来回也没找到上山的路。
  向村里老人打听上山的路怎么走。老人愣了一会,摇头说没有。“以前是有路的,好久没人走,给草埋掉了。”
  以前山上不仅有路,还有田。老人说。
  村里人口多的时候,田畈种满了还是不够吃,就去山上开荒,砍掉树,掘出根,将牛赶上山,犁地种苞谷。
  就这样粮食还是不够吃,村里人不得不往外跑,去外地谋生路。再后来,来了长毛,不停地打仗,和清军打,和乡勇打,打来打去,到后来是兵匪不分,一个个都成了强盗,进村就杀人放火,趁火打劫,那以后村子就败落了。
  老人说的长毛就是太平军。这事并不遥远,也就是十九世纪中叶的事。
  但凡战争,不论内外,遭遇涂炭的都是百姓。太平军在皖南和清政府的战役打了十年。十年后,皖南人烟荒芜,处处断壁残垣。
  “人少了,地也就荒了,山上的地更是没人种,树慢慢又长了起来,长成现在这样。”老人说。
  “后来再没人上过这山吗?”
  “也不是,几年前我还上过山的,后来摔了一跤,把腿骨摔折,孩子们就不准我再上山了。”
  老人说他的儿女都在城里工作,在城里安了家买了房,平常也没空,只在过年时回来。“村里人家都是这样,孩子大了就飞走了,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
  老人的语气里有几分落寞和自嘲,面容却是舒展的。孩子们变成城里人总是好事,给孩子读书上学,不就是巴望他们跳出农门吗。
  “你是想到山上找龙洞吧?传说龙洞里藏了很多宝物,是长毛藏进去的,很多人找过,把命丢了还是没找到……这山上有个大碉堡,我年轻时常爬进去,在碉堡里能看见进村和出村的路口,看见村西的大田畈和杨梅溪……”
  我微笑着摇头,“我不是来找龙洞的,没有路就算了,不上山了。”
  我放弃了上山的念头。即便有路也不想上去了。
  龙洞、宝物、碉堡,这些是我之前所不知的,它们或许有,或许没有,闻者不必探究真伪,更不必生出虚妄的贪念。人有格,讲究体面,山也同样如此。面对一座山,允许它保留一些神秘感,隐藏一些不为人知的所在,不去冒犯,就是对山的尊重吧。
  老人,老宅,老故事
  村里老人很善谈,也和气,见我把相机镜头对着他们,会摆手,说人老啦不好看,脸上还是和气的。
  村里老人吃饭时会端着饭碗坐在巷子里。晒太阳、乘凉,也是靠着墙根坐在巷子里。从巷子另一头过来一个人,会站着聊两句话,如没急事,就在一边的木凳上坐下来,慢慢聊。
  来了外地人,从巷子里经过,老人会问:谁家的亲戚啊?有时也不问,笑眯眯地看着你,仿佛你原本就是这村里的人。
  村里的猫啊狗啊,都有点憨,见了陌生人来也不认生。猫自顾卧着,眯眼打盹。狗三三两两,在街上追逐,其中一只略警觉些,朝来人叫两声,很快又贴上来,一会左,一会右,故意让尾巴蹭着你的腿。
  村里的宅门大多是老木头的,门上有铜锁钉,铜锁环,也是老的。门开着,站在门口,听到屋里有说笑声,进屋后又看不见人——原来是电视机开着,屏幕里坐着几位名星,说笑声是他们的。   徽式老宅,刚走进去总是眼前一团黑,站定了,闭眼,再睁眼,才能看清屋里的陈设:厅堂正中是八仙桌,两边是圈椅。电视机就在八仙桌上。
  八仙桌后有个长条壁桌,壁桌上摆着老式座钟、煤油灯、官帽瓶。
  壁桌后是壁板,将前厅与厨房隔开。壁板上必然是要挂着中堂画的,“松鹤延年图”,或“牡丹富贵图”,两边是红纸写的对联,过年时贴上去的。
  中堂画的边上还有大相框,和对联紧挨着,相框里有不同时期的全家福,也有老年人的单人照,新人的结婚照,婴儿的百日照。黑白泛黄的,彩色的,都在里面,相似的五官,相似的神情,只有服装的样式是不一样的,发型也不一样。
  离八仙桌不远的地方有半人高的木火桶。徽州人是离不开火桶的,老人更是离不开,到了冬天,把盖了灰的炭火盆摆进去,人再偎进去,从早到晚地偎着,暖烘烘。
  过了冬天,火桶还是在原地摆着,仿佛生了根,只不过没有炭火了。
  更老一点的徽式宅子是有天井的,还有画窗和阁楼。郭村这样带天井的老宅已不多了,也不再住人,空在那里,里面堆着些乡间常见的物什:做茶叶的器具,耕田种地的器具。
  村里老人说带天井的老宅原本很多的,在他们小时候,这街上两边三进的宅院、五进的宅院,都有大天井。“过去的郭村可比这大多了,有东西南北四个门头,街道能跑马,逛完整条街要磨掉一层鞋底。你现在看见的郭村,不过是过去郭村的东门头。”老人说。
  村头就有一栋带天井的老宅,宅子门口的对联很有意思,上联“农业学大寨”,下联“要斗私批修”。
  一看就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遗迹。
  对联是写在墙上的,字体匀称,还画了稻穗图形做装饰。可见当年执笔的人花了一番心思,是把这当做艺术品来写的。
  宅子的门楼虽损毁得厉害,雕刻的人物鸟兽被抠去不少,也还能辨出些轮廓,看出主人建宅时的讲究。
  在我仰头观望门楼时,从对面巷子里走出一位矍铄老人,见到我,说你进去看吧,不要紧的。
  老人说这宅子有近两百年了,建宅子的人是律师,曾给李鸿章打过官司。
  “这宅子的主人叫林泰安,但他真姓戴,假姓林。”
  一时没听懂老人话里的意思。不待我问,老人清了清嗓门,接着说道:
  这家人的祖上原是衰落的,三代单传,生了个儿子,却从小就是个病包子,父母托媒人说媒,娶了个邻村戴姓姑娘做媳妇。媳妇过门没多久,病包子就死了。翻过年媳妇生了个男孩,坐完月子被她娘家人接走,在娘家一住就是三年。三年后,媳妇带着林泰安回婆家,婆家人也没觉出什么不对劲,过了几年,林泰安就进私塾里读书去了。
  林泰安天资好,别人花几天弄懂的,他半天就通了。私塾先生对族长说,这孩子是人中龙凤,将来能做大事。
  林泰安性子强,爱打抱不平,村里人打官司写状纸老找他。也真怪,别人写状纸,官司打输了,再请他重写状纸,官司一准能打赢。
  林泰安给人家写了不少状纸,得罪了一些人,后来就有人给族长传话,说他不是林家后代,而是他母亲娘家的人,是戴家的子孙。
  这还了得,族长派人去查,还真是这样,原来,戴姓姑娘生的小男孩,刚学会走路就死了——外婆把刚烧开的水倒进澡盆,小男孩好奇,在盆边爬着爬着就掉进去,等外婆发现已来不及。小男孩死了,这事让林家人知道可了不得,三代单传,儿子没了,孙子又没了,准要带族人打闹上门来。没办法,只能把这事压下去——拿戴家的孙子,也就是戴姓姑娘的侄子冒充她儿子,带到婆家。
  过去这么多年,林家再去戴家闹事也没意思了,但宗族规矩放在那里:外姓男丁不得入林氏族谱,不得进林家祠堂,不能分田分地。这事也就不能这么算了。
  好在林泰安自己争气——也是他的天命,在村里是没有立足之地了,就只有考功名。
  林泰安出人头地后,回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宅子。那时有个规矩,不论谁家建宅子,屋檐都不能高过祠堂。林泰安偏不守这规矩,把宅子建在祠堂边,屋檐也比祠堂高出一大截。
  他这是要出一口氣,也是要争一口气。林氏宗祠将他的名字从族谱除去,又没收了他名下的田地,让他功成名就也还是入不了祠堂,不能认祖归宗,也确实够憋屈的。
  老人说到这,又指给我看老宅一边的空地,说那地方原来就是林氏祠堂。
  “祠堂怎么没有了?”
  “不止祠堂没了,好多老房子都没了。房子和人一样,人要进气和出气,房子也要进气和出气,这样才能活。”
  老人说林泰安的孙辈们都在外地,很少回来,就托村里人看护这老宅,白天开门通风,夜里将门关上。
  “这村里早先有不少好东西的,我小时候还见过,现在的孩子是见不到了。”老人叹道。
  剃头铺子
  观音阁往东走三十步,就是剃头铺子。
  铺子前面是青石板路,路边是河。
  河对面是广场。村里人家晒衣服,晒被子,晒田里收获的庄稼稻谷,都在这广场上。
  剃头铺子是郭村老街唯一的店铺。
  不记得剃头铺子的招牌,或许没有招牌。就这么一家店铺在这里,做的是村里老客的生意,要招牌做什么呢。
  剃头铺子门口搭了个廊亭,两根长条原木,一左一右,是给人坐的。
  剃头铺子的生意也不忙,有时半天没人光顾。但门口廊亭里总是有人坐着,天冷时坐在有太阳的地方,天热时坐在阴凉的地方,说一些家长里短。村里来了什么人,走了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坐在廊亭里都能知道,都看得见。
  剃头铺子的门面很旧了,店铺里的陈设也老旧,上个世纪国营理发店的样子,比那还要简陋,只有一个转椅。
  转椅也是老的,老到可以进博物馆,看着又有说不出的亲切。小时候,跟随母亲去街上理发,坐的就是这样的转椅,有点脏,又极舒服,椅背可以放下来,让人仰躺着。   这剃头店里奢华的物件就是镜子,嵌了半面墙,给店内增了不少亮度,添了几分生气,镜前的器具虽也陈旧,看上去也还是亲切的。
  镜子一侧挂着个尺长的皮子,泛着油光,剃头前,老师傅要将剃刀的锋刃在上面刮几下。
  小时候最怕听剃刀刮在皮子上的声音,一听就心里发毛,鸡皮疙瘩都站起来了。更怕剃刀挨着后脖颈,怕得想哭,又一动不敢动。
  剃头师傅的头发花白,却不显老,可能是不下地干活的缘故,也可能确实还不老。剃头师傅的话也不多,你进店,不主动问话,他也不会开口问你,不像城里的理发店那么热情,一进门就上前招呼你。
  剃头师傅只顾干自己的活,眼睛盯在顾客头上,很专注的样子。顾客跟他说话,他就回话,说的是方言,外地人也听不懂。
  外地人进店,若是拿相机拍来拍去,剃头师傅也不阻止,目光还是放在顾客头上,手脚因麻利而显出从容的气度。
  我去过郭村多次,每次都要在剃头铺子里坐一会。这剃头铺子里的光线、陈设、气味,让人恍惚,有时光倒流的感觉,仿佛进入一部老电影的场景。
  有次去,剃头师傅不在,店铺里空着,没有人,就往后面的院子里走,边走边问可有人,这时出来一个胖胖的妇人,问我找谁。
  后来知道,她是剃头师傅的妻子,外村人,嫁过来四十多年了。
  她丈夫从小跟着父亲在这店铺里学手艺,学成后就接手这店铺,一直做到现在。“早些年村里人多,一天到晚忙不过来,喝口茶的工夫也没有,现在村里人少了,一天挣不了几个钱。”
  “生意不好,还得把店开着,村里年纪大的人,一辈子都在我家店里剃头刮脸,没有这店,剃头就是个麻烦事。”
  “这村里过去有很多老店,做糕饼的,弹棉花的,做油纸伞的,打铁的,釀酒的,做豆腐的,都有。现在只剩下我家,也开不了多久了。”
  妇人说她丈夫长年站着,腰肌劳损得厉害,一发起病来就直不起腰。
  “收一个徒弟嘛,开了这么久的店,不能不开下去啊。”
  “也收过徒弟,手艺学到手就走了。后来的年轻人根本就不来这学徒,嫌我家那人手艺过时,老土了。”
  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妇人很淡然。她的孩子都大了,在城里工作,收入也不错,每月给家里寄钱,这店铺不开也没什么关系。
  倒是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失落。
  这是一个新陈代谢的速度超乎寻常,使人稍不留神,就在熟悉的地方迷路的年代。但是一个村庄,无论如何变迁,都得留着一些标识,留着一些老树、古塔、老房子、老路、老桥和老店铺。如果这些都渐渐消失了,村庄就只是村庄,而不是与一个人骨肉相连的故乡了。
  为何去郭村
  不记得去过多少次郭村,也不记得最早去郭村是什么时候。我的记性一直是差的,又没有方向感,一条路走上十次,于我仍是陌生的路。
  这没有什么不好,算不上缺点,甚至是优点,使我对到过的地方,看见的东西,总是怀有新鲜感。
  为什么会一次次去往郭村呢?郭村不是我生活过的地方,没有留下我的童年往事,去那里显然不是出于怀念。郭村也不是徽州古村落的标本,与离它不远的村落——宏村、西递相比没有特别之处,更没有广为人知的名气。
  郭村是一个被时光遗忘的地方,寂静,冷清,又荒芜。
  也许就是这冷清和荒芜打动了我。这是很有可能的,我向来偏爱冷清胜过繁华。唯此能让我生出亲近,愿意走进去,长久驻留。
  在郭村看见的生活虽冷清,却是乡村生活原本淳朴的样子,闻到的也是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没有混入人工香精,被商业化篡改。
  如今太多的古村落已失去了这些,就连日常生活场景也是可疑的。在那样的村落里,一切都像电影布景那样正确,妥当,却不能让人信服,从内心生出家园的亲切感。你明确地知道,置身的地方不过是一个景区,而你的到来不过是扮演游客。
  在郭村,我没有过游客的感觉。
  在郭村我觉得自己是一个从远方回来的孩子,可以与遇见的每一个老人聊天,可以走进任何一扇开着的门,讨一杯茶水,再用相机拍摄那些落着灰尘,破败、陈旧,却能让眼前一亮,心生暖意的器物。
  ——想起来了,为什么我会一次次来到郭村,就是缘于那些器物。
  石磨、锅炝炉子、狗气死、竹茶桶、蓑衣、草鞋、板车、饭甑、茶箩、双喜罐……这些器物早已失去了制作它们的匠人,日常生活也很少再使用,难以看见,而我在郭村看见了它们。
  它们就在路边,漫不经心搁置在那里,仿佛等着主人,随时将它们领回。
  它们唤起了我掩埋很久的乡村生活记忆。
  我开始拍摄和书写这些老器物,写了整整一年,而拍摄的时间更长。
  如今我闭着眼睛也能知道郭村的样子。每一条巷道,每一座房子,每一棵树,都清晰得如同自己的老家。
  记得这些是因为我拍摄过它们。
  一个缺失好记性的人,随身携带相机,拍摄下眼见之物是必要的。拍摄会帮助人去看见和记住,哪怕拍的是一片树叶,也会记住它与另一片树叶的区别。
  在郭村我也拍过一些人,并因此记住了他们的模样。再次去郭村,路上遇见会有特别的亲切感,仿佛他们是我住在乡下的亲人。
  有些老人遇见过多次。也有一些老人,后来再也没有遇见过。
其他文献
人世变迁,沧海桑田,百年正道。  走过近百年的风风雨雨,中国共产党已从南湖的“一叶扁舟”巨变成“一艘巨舰”。百年来,无数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在救国、建国、强国的漫长征程中前赴后继、矢志不渝,他们用奋斗的人生保证了党旗永不褪色,挺起了民族伟大的脊梁,使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中华民族正迎来伟大的复兴时刻。  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中,一个个“张富清”式的戰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杀敌、战功卓著,为中华
一只將空过一生的瓷碗  终于接住了土地般厚实的皱纹  父亲深知——  自己更需要用身体去接稳:“季节裂缝中,漏下来  比自己更多更旧的伤痛。”  此时,雨水少了下来  光阴,欲言又止  碗里漾着越来越薄的夕阳  在父亲手中,依然极像  一堆奢侈的好时光  父亲嘴角微颤张开时  迟钝的碗中,便盛满了  空荡荡的回声  胡海荣,70后,江西省瑞金市人。
电学和磁学内容历来都是高考命题中的“重头戏”,在自主招生的命题中也不例外。自主招生命题中与高考命题相近的考查方向主要是对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一、静电平衡与静电屏敝  例1(卓越)如图1所示,球形导体空腔中放有一个点电荷Q,且点电荷不在球心处,则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有( )。  A.球壳为等势体  B.球壳的内表面电荷分布均匀  C.球壳的外表面电荷分布均
摘要:《人生海海》是命运之书、人心之书、生活之书和回忆之书。麦家通过对于命运、人心、生活的体察和洞观,以回忆的方式为我们建构起文学隐喻和诗化心史。在麦家的笔下,一切的灵魂都是充满了意志的精神武器。作品将命运与人生、人心与人性、生活与生命精密地勾连在一起,以抒情和史传相结合的笔法,与现实对话、与理想对接,从而实现对生活的超越和对世界的整体性把握。  關键词:麦家;《人生海海》;命运;回忆  谈论麦家
黄其龙, 1989年生,广西崇左市人,有多篇散文作品发表于《民族文学》《广西文学》等刊,广西作协会员,崇左市作协秘书长。  一  按她家与桂江的距离,我忽然想到她的第一声啼哭首先落在桂江上,在桂江的江面划出大片的喜气。她从母体中挣扎而出,首先接受桂江的洗礼,而后生长、热闹、忧伤、平静,最后和我相遇,决定过着眼下的生活。  我们从桂西南边疆地区崇左出发,在南宁、梧州分别转了火车、动车和大巴车,头挨着
摘要:自代表先锋文学初露锋芒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到被各方“经典化”了的《活着》,再到晚近毁誉参半的《第七天》,余华的文学创作之路几经转向,嬗变不已又辩证发展。从“十八岁到第七天”,余华从“自我”发现的话语先锋,到“款待”他人的聆听生存,再到“见证”时代的介入现实,这是一个趋于广阔的意识与创作的历程。在此间,作家余华不断地确立自我,也不断地拆解自我的边界,跳出固定的身份和狭小的地盘,日益走向深广的
冰水,生于上世纪70年代,浙江义乌石溪人。美术学(文学)博士,浙江省作协会员。出版散文集《一路花开》、美术学著述《“湖州竹派”研究》等。  一个村庄怎么可以没有一大片水域呢。在“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潮湿江南,怎么可以没有一大片水域呢?说这话的是父亲。父亲年轻时做点小生意,走南闯北,晓事多而通达。对他而言,水是不可能抛弃村庄的,就像父母不可能抛弃子女。  1.与水相生  我对水的认知一直与村庄联系在一
1951年3月底4月初,我已經跟随部队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途。我们部队入朝的时候,上级要求把所有私人的东西和棉衣棉被全部都上交到安东留守处。只允许带上武器,枪支弹药和干粮。每个人发了一件棉大衣,为了轻装上阵,提高行军速度,统一要求把棉大衣里边的棉花都扒了出来。  为了避开敌人飞机的空袭,我们夜里行军,白天隐藏在树林里边睡觉。战士们地当床,天当被,在地上挖一个坑,里边铺上树枝树叶,人就睡在上面。当时气
陈小虎,广东陆丰人,现居深圳。广东省作协会员。有小说、散文、评论等发表于《青年文学》《散文》《天涯》《作品》等刊。著有散文集《九月阳光》。  从伯顿西餐厅出来,石牌东路安静了。这条从一大早就高潮到深夜的马路,此刻,困乏了。其实,路也和人一样,总有累的时候,也会死。没有一条道路能够从古伸延至今,也没有一条道路能够从现在直抵未来。石牌东路上除了白晃晃的路灯,还没长高的树,就空空荡荡了。我们在路边站了好
整个冬天  我常站在窗边看那條泸水河  树上灰色的鸦鹊咕咕  独鸣是这个冬日寂静的音符  夜里,一束束月光涌进河里  一遍又一遍—  清洗着窗棂上的尘埃  即使是最冷的时候  河水仍旧没有悲喜地流动  泸水河  比每一个新生的婴儿都要年轻  比每一个逝去的老人都要衰老  肖红缨,1995年生,江西吉安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