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做好高层建筑的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对提高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分析了承台结构与大体积混凝土的含义,并探讨了高层建筑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关键词:高层建筑;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随着国内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日益朝着高层次和大规模发展,这在为建筑业提供了无限基础和前提的同时,也为今后的发展创造了发展平台。高层建筑给城市建设提供了发展空间,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其施工技术已经成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大难点;尤其对于承台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必须控制好每一个工序环节。
一、承台结构与大体积混凝土概述
(一)承台结构概述
承台结构最初是出现在桥梁工程中,也是当前建筑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但是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进步,如何将其更好的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承台结构是工程项目中承受各种施工结构的关键环节,当前,比较常见的承台结构往往是由桩身和平台支撑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工程模式及体系,也形成了以工程综合性结构为基础的模式和探索体系。
(二)大体积混凝土概述
随着土地资源稀缺性的日益突显,高层建筑的发展成为必然,而高层建筑的施工又离不开大体积混凝土。所谓“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的体积最小尺寸≥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二、高层建筑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病通常有:施工冷缝、泌水现象、表面水泥浆过厚、早期温度裂缝等几种类型。其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原材料质量控制、配合比设计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以及温度控制等几方面。
(一)水泥选择
水泥在工程施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尽量选用低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减少水化热。但是,水化热低的矿渣水泥的析水性比其他水泥大,在施工中,应及时排出析水或拌制一些干硬性混凝土均匀浇筑在析水处,用振捣器振实后,再继续浇筑上一层混凝土。
(二)水泥用量控制
为减少水泥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在满足设计和混凝土可泵性的前提下,将425R水泥用量控制在450kg/m3,525R水泥用量控制在350kg/m3。
(三)掺加合适的外加剂,控制水灰出
按照设计要求,混凝土中掺加水泥用量4%的复合液,它集防水剂、膨胀剂、减水剂和缓凝剂4种外加剂的功能于一身。溶液中的糖钙能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20%的用水,将水灰比控制在0.55以下,延长初凝时间越5h左右。
(四)骨料级配和合泥量控制
选用10.40mm连续级配碎石(其中10.30mm级配含量65%左右),细度模数2.80~3.00的中砂(通过0.315n凹筛孔的砂不少于15%,砂率控制在40%-45%)。将砂和石含泥量控制在l%以内,不能掺有有机质等杂物,不能用海砂。
(五)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控制
根据设计强度及泵送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经过试配优选,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其中采用425R的水泥的配合比一般为水:水泥:砂:碎石:复合液=0.25:1:1.82:2.51:0.04; 采用525R水泥配合比一般是水:水泥:砂:碎石:复合液:0.50:1:2:2.77:0.04,将坍落度控制在15~18cm之间。
(六)入模温度控制
为了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减少内外温差,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具体施工中可采取加冰拌和,砂石料遮阳覆盖,送管道用草袋包裹洒水降温等技术措施。预埋水管,是降低混凝土浇注温度的有效措施。冷却水管大多采用直径为25mm的薄壁钢管,按照中心距1.5~3.0m交错排列,水管上下间距一般也为1.5~3.0m,并通过立管相连接。
(七)强化技术管理
加强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施工中严格按照方案及交底的要求指导施工,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加强计量监测工作,定时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认真对待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冷缝等质量缺陷、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杜绝。
(八)合理组织劳动力及机械设备
每班交接班工作提前半小时完成,人不到岗不准换班,并明确接班注意事项,以免交接班过程带来质量隐患。
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方式,要求混凝土生产厂家每车出厂时出据混凝土标号、坍落度、出廠时间、数量和到达地点的发料单据。抵达现场后,由总包派专人按程序验收,填写到达时间、混凝土坍落度、目前混凝土有无异常等情况。监理人员不定期进行抽检,如混凝土出现离析,必须进行采取搅拌等措施。
(九)混凝土浇筑方案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全面分层。即在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后,再回头浇筑第二层。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的平面尺寸不宜太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比较合适。必要时可分成两段,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浇筑;分段分层。先从底层开始,浇筑至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这种方案适用于单位时间内要求供应的混凝土较少,结构物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工程;斜面分层。要求斜面的坡度不大于1/3,适用于结构的长度大大超过厚度3倍的情况。混凝土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
(十)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和测温工作
1.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采用薄膜加草袋或蓄水的养护方法,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在保温保湿养护中,应对混凝土的内表温度,顶面及底面温度,室外温度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养护措施作出相应的调整,确保温控指标的要求。
2. 混凝土测温
温度测定可采用在每个测温点上埋设测温片。测温点的布置,对于有特殊浇筑高度要求的,测温点应布置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垂直测点间距一般为500~800,平面则应布置在边缘与中间,平面测点间距为5m。浇筑完毕后,在7天内不间断测温,在混凝土温度上升阶段每2—4h测一次,温度下降阶段每8h测一次,同时应测大气温度。所有测温孔应编号,进行混凝土内部不同深度和表面温度的测量。测温工作应由经过培训,责任心强的专人进行。测温记录应交技术负责人阅签,并作为对混凝土施工和质量的控制依据。
三、结论
1、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首先应从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着手,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外加剂以及配合比等来控制水化热过高,以防冷缝的出现。
2、合理组织施工,强化技术管理。严格按审批方案及技术交底组织实施,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浇捣时间,避免在高温、大风时段施工;配备合理的泵送设备、选择合适的浇捣顺序、控制浇捣速度。
3、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原材料的入机温度;搅拌车的罐体温度;泵管的摩擦温升等,以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制定合适的降温方案,采用分层布管、循环降温的方法,合理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梯度及最大温差。
4、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特别是早期对混凝土表面的保温措施,避免混凝土表面内外温差过大,同时保证后期混凝土温度的平衡下降。
参考文献
[1]林军.高层建筑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J].山西建筑.2005(17).
[2]姜威,张丽娟,周春雨.高层建筑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2).
[3]田晓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科学之友,2008年7期.
[4]刘广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年8期.
[5]周玉选,周燕.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甘肃科技,2008年13期.
[6]于展淼,王彦达.高层建筑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2).
关键词:高层建筑;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随着国内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日益朝着高层次和大规模发展,这在为建筑业提供了无限基础和前提的同时,也为今后的发展创造了发展平台。高层建筑给城市建设提供了发展空间,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其施工技术已经成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大难点;尤其对于承台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必须控制好每一个工序环节。
一、承台结构与大体积混凝土概述
(一)承台结构概述
承台结构最初是出现在桥梁工程中,也是当前建筑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但是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进步,如何将其更好的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承台结构是工程项目中承受各种施工结构的关键环节,当前,比较常见的承台结构往往是由桩身和平台支撑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工程模式及体系,也形成了以工程综合性结构为基础的模式和探索体系。
(二)大体积混凝土概述
随着土地资源稀缺性的日益突显,高层建筑的发展成为必然,而高层建筑的施工又离不开大体积混凝土。所谓“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的体积最小尺寸≥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二、高层建筑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病通常有:施工冷缝、泌水现象、表面水泥浆过厚、早期温度裂缝等几种类型。其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原材料质量控制、配合比设计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以及温度控制等几方面。
(一)水泥选择
水泥在工程施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尽量选用低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减少水化热。但是,水化热低的矿渣水泥的析水性比其他水泥大,在施工中,应及时排出析水或拌制一些干硬性混凝土均匀浇筑在析水处,用振捣器振实后,再继续浇筑上一层混凝土。
(二)水泥用量控制
为减少水泥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在满足设计和混凝土可泵性的前提下,将425R水泥用量控制在450kg/m3,525R水泥用量控制在350kg/m3。
(三)掺加合适的外加剂,控制水灰出
按照设计要求,混凝土中掺加水泥用量4%的复合液,它集防水剂、膨胀剂、减水剂和缓凝剂4种外加剂的功能于一身。溶液中的糖钙能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20%的用水,将水灰比控制在0.55以下,延长初凝时间越5h左右。
(四)骨料级配和合泥量控制
选用10.40mm连续级配碎石(其中10.30mm级配含量65%左右),细度模数2.80~3.00的中砂(通过0.315n凹筛孔的砂不少于15%,砂率控制在40%-45%)。将砂和石含泥量控制在l%以内,不能掺有有机质等杂物,不能用海砂。
(五)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控制
根据设计强度及泵送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经过试配优选,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其中采用425R的水泥的配合比一般为水:水泥:砂:碎石:复合液=0.25:1:1.82:2.51:0.04; 采用525R水泥配合比一般是水:水泥:砂:碎石:复合液:0.50:1:2:2.77:0.04,将坍落度控制在15~18cm之间。
(六)入模温度控制
为了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减少内外温差,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具体施工中可采取加冰拌和,砂石料遮阳覆盖,送管道用草袋包裹洒水降温等技术措施。预埋水管,是降低混凝土浇注温度的有效措施。冷却水管大多采用直径为25mm的薄壁钢管,按照中心距1.5~3.0m交错排列,水管上下间距一般也为1.5~3.0m,并通过立管相连接。
(七)强化技术管理
加强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施工中严格按照方案及交底的要求指导施工,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加强计量监测工作,定时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认真对待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冷缝等质量缺陷、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杜绝。
(八)合理组织劳动力及机械设备
每班交接班工作提前半小时完成,人不到岗不准换班,并明确接班注意事项,以免交接班过程带来质量隐患。
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方式,要求混凝土生产厂家每车出厂时出据混凝土标号、坍落度、出廠时间、数量和到达地点的发料单据。抵达现场后,由总包派专人按程序验收,填写到达时间、混凝土坍落度、目前混凝土有无异常等情况。监理人员不定期进行抽检,如混凝土出现离析,必须进行采取搅拌等措施。
(九)混凝土浇筑方案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全面分层。即在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后,再回头浇筑第二层。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的平面尺寸不宜太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比较合适。必要时可分成两段,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浇筑;分段分层。先从底层开始,浇筑至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这种方案适用于单位时间内要求供应的混凝土较少,结构物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工程;斜面分层。要求斜面的坡度不大于1/3,适用于结构的长度大大超过厚度3倍的情况。混凝土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
(十)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和测温工作
1.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采用薄膜加草袋或蓄水的养护方法,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在保温保湿养护中,应对混凝土的内表温度,顶面及底面温度,室外温度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养护措施作出相应的调整,确保温控指标的要求。
2. 混凝土测温
温度测定可采用在每个测温点上埋设测温片。测温点的布置,对于有特殊浇筑高度要求的,测温点应布置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垂直测点间距一般为500~800,平面则应布置在边缘与中间,平面测点间距为5m。浇筑完毕后,在7天内不间断测温,在混凝土温度上升阶段每2—4h测一次,温度下降阶段每8h测一次,同时应测大气温度。所有测温孔应编号,进行混凝土内部不同深度和表面温度的测量。测温工作应由经过培训,责任心强的专人进行。测温记录应交技术负责人阅签,并作为对混凝土施工和质量的控制依据。
三、结论
1、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首先应从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着手,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外加剂以及配合比等来控制水化热过高,以防冷缝的出现。
2、合理组织施工,强化技术管理。严格按审批方案及技术交底组织实施,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浇捣时间,避免在高温、大风时段施工;配备合理的泵送设备、选择合适的浇捣顺序、控制浇捣速度。
3、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原材料的入机温度;搅拌车的罐体温度;泵管的摩擦温升等,以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制定合适的降温方案,采用分层布管、循环降温的方法,合理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梯度及最大温差。
4、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特别是早期对混凝土表面的保温措施,避免混凝土表面内外温差过大,同时保证后期混凝土温度的平衡下降。
参考文献
[1]林军.高层建筑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J].山西建筑.2005(17).
[2]姜威,张丽娟,周春雨.高层建筑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2).
[3]田晓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科学之友,2008年7期.
[4]刘广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年8期.
[5]周玉选,周燕.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甘肃科技,2008年13期.
[6]于展淼,王彦达.高层建筑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