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数学课通常得不到重视,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中职生的生活实际、认知水平,巧妙地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新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增进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设情境;学习兴趣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而且是一门思维严密、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具有较高的抽象性,要使学生理解性地接受、消化,仅凭目前课堂上教师一味的口耳授受是不可能的,势必让中职生感到枯燥难学,甚至于有的学生对数学特别反感。由于中职校的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也相对较差,对数学学习没什么兴趣,认为数学不重要,所以中职数学教学面临重重困难。对此,中职校的数学教师不能只是注重知识的讲授,而是要改变教学观念,探索教学技巧,采用积极的策略调整中职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来,重树学习数学的信心。
如何才能使学生会学数学、爱学数学、乐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有效的课堂情境不仅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还能激励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既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又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作为一名中职校数学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如何创设数学课堂情境呢?
1、联系生活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诱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有效地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感,让学生真正感到数学并不是那么难学,既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又消除了对数学知识的距离感,也意识到我们的周围处处有数学,时时会碰到数学问题。
根据你的实际使用情况,选择哪种套餐最实惠?
这是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老师课前事先布置学生带着相关的问题,以通过查阅资料或实地走访的方式进行调查,使学生对所要学的知识有了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上课时,老师先分组汇总学生的调查数据,征询学生选择的依据及结果,而后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套餐,得出选择套餐的原则,老师通过数学建模、函数作图,使问题既简单又直观明朗,让学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之后,老师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类似数学问题,如水电费收费、出租车资费的计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等等,并鼓励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予以分析解决。
通过生活实例来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实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在轻松的气氛中探索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和建构能力,不仅能减轻学生负担,还能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帮助他们认识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服务于生活,数学是有用的,我要学数学。
2、善设悬念创设设疑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深刻说明了设疑与思考问题的紧密联系。教师若不注意创设思维情境,对学习自觉性差、厌学情绪本来就高的中职生来说就更加不易进入课堂的“角色”。只有“设疑”,让学生产生“疑问”,而有了疑问,学生才会进入“角色”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充分发挥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想解决问题,但凭借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又无法解决的矛盾中,在学生跃跃欲试之下,实现了以疑激情,从而使数学课堂变得思维生动活跃,其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案例:某职专的一次供需见面会上有A、B两家公司分别开出了他们的工资标准:A公司允诺第一年月工资为1800元,以后每年月工资比上一年增加230元;B公司允诺第一年月工资为2000元,以后每年月工资在上一年的月工资基础上递增5%,设某人年初被A、B两家公司同时录取,仅从工资收入总量较多作为应聘的标准(不计其他因素)试问:
(1)如果此人打算在一家公司只工作5年,请问此人要选择哪家公司?为什么?
(2)如果此人想在一家公司工作到退休(工作年限30年以上),请问此人要选择哪家公司,并说明理由。
由于中职生即将面临就业,通过创设这一设疑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与所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问题的急切心情,立刻让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使学习有了主动性、积极性。教师通过学生分组活动,适时释疑、解惑,充分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在自己的探究中获得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新知的渴望,从而体会到数学就在眼前,数学的应用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良好意识。
创设设疑情境,应注意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地制宜,处处設疑。这样,既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还能时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又能让学生的思维处在兴奋状态,积极开动脑筋,使创造的灵感和顿悟不断产生,尝试探究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更有效地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从而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
3、直观演示创设实践情境,体味数学的乐趣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具有极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而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基础知识和学习经验薄弱的中职学生来说,其抽象思维能力比较欠缺。直观形象具有鲜明性和强烈性,往往能提供给抽象思维较多的感性认知。在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地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又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学生就会带着一种高昂的主动情绪介入教学活动中,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体味数学的乐趣,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参与度,增强学习效率,增进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①《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这节课时,为了能使学生知道对数函数表达式中a的变化与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关系,安排学生到机房上课,老师先在课堂上对设计a为参数的对数函数的图像用《几何画板》进行演示,而后让学生动手利用《几何画板》绘制对数函数的图像,通过改变a的大小,明确对数函数的变化规律,并能总结出对数函数的性质。这样,学生们能很清楚地体验对数函数图像的变化,可以将一些用口头语言很难解释清楚的教学难点很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降低了学习难度,又让学生体验到动手学数学的乐趣。
②在《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教学中,先用多媒体展示了几张世界著名斜拉桥的图片,让学生欣赏漂亮而又宏伟的斜拉桥,惊叹这些的斜拉索所造就的工程奇迹。同时,学生也发现这些斜拉索的倾斜程度不一样,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具体描述它们的不同。在学生脑子中产生问题后,老师便顺理成章地引导:“大家学完这节课,就可以用两种数学语言准确而清晰地描述出各斜拉索的不同之处。”这样的情境设计,既渲染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培养学生欣赏数学之美。
③在立体几何教学中,要求学生自己画出长方体和两平面相交的图形,通过作图,让学生感知空间,树立空间观念。课堂上带领学生就地取材,利用笔、作业纸、课本,动手制作空间模型:如异面直线、空间四边形、二面角等,立刻让抽象的立体图形鲜活地展现在每个学生眼前。引导学生观察粉笔盒这长方体,通过看长方体的6个面、8个点、12条棱,让学生对空间的线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等各种空间关系有了深刻理解。这样一来,不但直观形象,使得教学轻松,而且学生很感兴趣,学习也有乐趣。
中职校的数学教学,在已改编的浅显教材的基础上,只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每个细节,通过观察、演示、小制作等方法来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尽量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看中学”、“ 做中学”,使学生既能感受学习的乐趣,又能体味数学的魅力。
4、鼓励表扬创设成功情境,增强学习信心
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而成功和愉快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中职校数学老师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可以采取适当降低要求的方,从简单着手,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在举例题或布置课堂练习时,注意多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结合专业、生活实际)的变式题,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设计数学问题的梯度和难度,让全体学生能广泛参与教学过程,都能有经常性的成功体验,不断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功的喜悦会产生更高的学习兴趣,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探究欲望,从而使学习的劲头更足。对于部分数学差生, 应“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評”,可以用“少吃多餐”的方法,一步一步慢慢来,多为后进生创设成功的机遇。教学过程中,哪怕学生是那么一点点的进步,教师也要抓住机会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及时给予鼓励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使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收获。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设情境;学习兴趣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而且是一门思维严密、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具有较高的抽象性,要使学生理解性地接受、消化,仅凭目前课堂上教师一味的口耳授受是不可能的,势必让中职生感到枯燥难学,甚至于有的学生对数学特别反感。由于中职校的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也相对较差,对数学学习没什么兴趣,认为数学不重要,所以中职数学教学面临重重困难。对此,中职校的数学教师不能只是注重知识的讲授,而是要改变教学观念,探索教学技巧,采用积极的策略调整中职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来,重树学习数学的信心。
如何才能使学生会学数学、爱学数学、乐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有效的课堂情境不仅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还能激励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既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又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作为一名中职校数学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如何创设数学课堂情境呢?
1、联系生活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诱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有效地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感,让学生真正感到数学并不是那么难学,既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又消除了对数学知识的距离感,也意识到我们的周围处处有数学,时时会碰到数学问题。
根据你的实际使用情况,选择哪种套餐最实惠?
这是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老师课前事先布置学生带着相关的问题,以通过查阅资料或实地走访的方式进行调查,使学生对所要学的知识有了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上课时,老师先分组汇总学生的调查数据,征询学生选择的依据及结果,而后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套餐,得出选择套餐的原则,老师通过数学建模、函数作图,使问题既简单又直观明朗,让学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之后,老师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类似数学问题,如水电费收费、出租车资费的计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等等,并鼓励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予以分析解决。
通过生活实例来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实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在轻松的气氛中探索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和建构能力,不仅能减轻学生负担,还能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帮助他们认识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服务于生活,数学是有用的,我要学数学。
2、善设悬念创设设疑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深刻说明了设疑与思考问题的紧密联系。教师若不注意创设思维情境,对学习自觉性差、厌学情绪本来就高的中职生来说就更加不易进入课堂的“角色”。只有“设疑”,让学生产生“疑问”,而有了疑问,学生才会进入“角色”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充分发挥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想解决问题,但凭借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又无法解决的矛盾中,在学生跃跃欲试之下,实现了以疑激情,从而使数学课堂变得思维生动活跃,其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案例:某职专的一次供需见面会上有A、B两家公司分别开出了他们的工资标准:A公司允诺第一年月工资为1800元,以后每年月工资比上一年增加230元;B公司允诺第一年月工资为2000元,以后每年月工资在上一年的月工资基础上递增5%,设某人年初被A、B两家公司同时录取,仅从工资收入总量较多作为应聘的标准(不计其他因素)试问:
(1)如果此人打算在一家公司只工作5年,请问此人要选择哪家公司?为什么?
(2)如果此人想在一家公司工作到退休(工作年限30年以上),请问此人要选择哪家公司,并说明理由。
由于中职生即将面临就业,通过创设这一设疑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与所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问题的急切心情,立刻让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使学习有了主动性、积极性。教师通过学生分组活动,适时释疑、解惑,充分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在自己的探究中获得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新知的渴望,从而体会到数学就在眼前,数学的应用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良好意识。
创设设疑情境,应注意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地制宜,处处設疑。这样,既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还能时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又能让学生的思维处在兴奋状态,积极开动脑筋,使创造的灵感和顿悟不断产生,尝试探究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更有效地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从而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
3、直观演示创设实践情境,体味数学的乐趣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具有极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而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基础知识和学习经验薄弱的中职学生来说,其抽象思维能力比较欠缺。直观形象具有鲜明性和强烈性,往往能提供给抽象思维较多的感性认知。在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地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又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学生就会带着一种高昂的主动情绪介入教学活动中,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体味数学的乐趣,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参与度,增强学习效率,增进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①《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这节课时,为了能使学生知道对数函数表达式中a的变化与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关系,安排学生到机房上课,老师先在课堂上对设计a为参数的对数函数的图像用《几何画板》进行演示,而后让学生动手利用《几何画板》绘制对数函数的图像,通过改变a的大小,明确对数函数的变化规律,并能总结出对数函数的性质。这样,学生们能很清楚地体验对数函数图像的变化,可以将一些用口头语言很难解释清楚的教学难点很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降低了学习难度,又让学生体验到动手学数学的乐趣。
②在《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教学中,先用多媒体展示了几张世界著名斜拉桥的图片,让学生欣赏漂亮而又宏伟的斜拉桥,惊叹这些的斜拉索所造就的工程奇迹。同时,学生也发现这些斜拉索的倾斜程度不一样,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具体描述它们的不同。在学生脑子中产生问题后,老师便顺理成章地引导:“大家学完这节课,就可以用两种数学语言准确而清晰地描述出各斜拉索的不同之处。”这样的情境设计,既渲染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培养学生欣赏数学之美。
③在立体几何教学中,要求学生自己画出长方体和两平面相交的图形,通过作图,让学生感知空间,树立空间观念。课堂上带领学生就地取材,利用笔、作业纸、课本,动手制作空间模型:如异面直线、空间四边形、二面角等,立刻让抽象的立体图形鲜活地展现在每个学生眼前。引导学生观察粉笔盒这长方体,通过看长方体的6个面、8个点、12条棱,让学生对空间的线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等各种空间关系有了深刻理解。这样一来,不但直观形象,使得教学轻松,而且学生很感兴趣,学习也有乐趣。
中职校的数学教学,在已改编的浅显教材的基础上,只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每个细节,通过观察、演示、小制作等方法来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尽量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看中学”、“ 做中学”,使学生既能感受学习的乐趣,又能体味数学的魅力。
4、鼓励表扬创设成功情境,增强学习信心
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而成功和愉快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中职校数学老师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可以采取适当降低要求的方,从简单着手,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在举例题或布置课堂练习时,注意多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结合专业、生活实际)的变式题,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设计数学问题的梯度和难度,让全体学生能广泛参与教学过程,都能有经常性的成功体验,不断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功的喜悦会产生更高的学习兴趣,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探究欲望,从而使学习的劲头更足。对于部分数学差生, 应“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評”,可以用“少吃多餐”的方法,一步一步慢慢来,多为后进生创设成功的机遇。教学过程中,哪怕学生是那么一点点的进步,教师也要抓住机会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及时给予鼓励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使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收获。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