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学习的孵化器

来源 :人生与伴侣·极品课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t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尽一切可能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与学生交流时,有时,老师一个微笑,一个目光,一句鼓励,都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波动,对师生关系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应当注意一些方法、策略。如有的老师能把学生所做过的错事记得一清二楚,并在学生犯错误时一股脑儿翻出,来个“新帐旧帐一起算”。但结果往往是自己越算越生气,学生则觉得没面子,非但不服气,还会来个“破罐子破摔”。与学生谈心也得注意方法和时机,单一的说教与恰到好处的谈话方法所带来的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注意谈话的技巧,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细节远不止这些,只要老师能适时、适地的发现和处理好这些细节问题,就会让学生感觉到你的善解人意、亲切友好和平易近人,把你當成知心朋友。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这样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学生就会由喜欢教师到喜欢教师所上的课。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教育教学中发扬民主作风,才能促进师生双方互相信任,把师生关系推向和谐。要相信,师生之间是心相通、情相连的,学生的心灵永远向他们的老师敞开着。总之,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容易亲近的人。
  二、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它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在教学中要努力追求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创设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教学问题情境,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创新思维和技能。善于发掘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不断取得最近的支撑点,是创造活动取得成功的艺术。和谐、宽松、信息畅通、恰如其分的奖励,尤其是富于挑战的环境,对创造最为有利。在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比如,组织学生喜欢的“辩析讨论会”,由“小主持人”带领同学们运用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形成能力。而作为小主持人,本身的荣誉、锻炼的机会、竞争的动力,都促使学生尽其所能,在教师的点拨下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讨论会中,设立“新创造”等栏目,学生创造性地通过朗诵、表演、讨论等形式展示自己学习成果。
  三、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
  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偏好等等,在教学中,创设活动时,应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的: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实效性。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表演,甚至会损坏东西,互相责怪。在学生探讨活动中,应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探讨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让电化教学手段走进课堂教学,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小学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强化教育效果。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与现实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要使学生初步了解《品德与社会》与社会的联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学习《品德与社会》的作用,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品德与社会》的道理,自古以来我国就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生了广泛的联系。因为历史的发展反映出人类历史进程的普遍规律,又显示出它的复杂和曲折性,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必须引导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要想让学生学好《品德与社会》就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手,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去开展社会调查,开展访问当地的革命老人,了解一些家乡人民的革命的斗争事迹,编成故事讲述。还通过活动课召开班会,提出实际问题。通过让学生讨论、交流、分析、概括,启发学生动脑筋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逐步培养学生的意识能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因此,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成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所提问题扩展思维、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和探究氛围,创设生动而富于感染力的教学情景和氛围,是营造可教学时刻的重要方面和环节。真实而生动的教学情景,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滋生探究欲望。
  教师应该用各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浓厚学习兴趣,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应该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关庙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课堂设计主要指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应该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模式的设计和教材总结等,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制定出对应的教学方案。不合格的教学设计不仅不会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会降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失去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在对数学课堂设计过程中要保证所设计出来的教材具有一定科学性与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和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测、验证、归纳、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那么
期刊
课堂教学重在引导,而引导之法贵在善问。课堂设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万事皆有“度”,高中政治课堂的问题设置也须遵循以下六个“度”:  一、角度  问题的设置应该注意角度,选择最佳的切入点。角度选得好,教学效果就好。  首先,问题的设置应注意角度新颖,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例如:在讲“我国的国家性质”时,我是这样设问的:我国国徽的含义是什么?国徽,大家都常见,却未必清楚它的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学习的目的之一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世界。数学教学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理解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笔者结合自己在小学低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际谈谈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之策略。  一、课程与生活紧密结合,注重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 
期刊
学生家庭作业,又称课外作业,是教师正式布置的,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的学习任务。适当的家庭作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品性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在和学生交谈的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显得过于随性,或拓展阅读,或片断写作,或课外积累……干篇一律,往往和课堂教学缺乏有机的联系,我认为,规范、科学、有效的语文作业设计应当成为语文教学改革不容忽视的重要命题。  一、语文作业设计的误区  语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導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并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学生开始在语言文字的海洋中驰骋的新阶段。从这个时候开始,他们就不仅仅是学习认字读书,而要开始接受名家大作的熏陶。在学习名家名篇的过程中,其实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作文是人们系统地传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
期刊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包括思维想象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等。然而从现阶段大多初中写作教学现状看,仍存在较多弊端使学生综合能力难以得到培养,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忽视教学理念的创新与教学方法的完善,制约写作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提高。因此,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将情景教学方法引入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情景教学,根据国内外学者总结,主要将其界定在利用具有情感色彩、生动形
期刊
科学实验作为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探索科学的主要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另外也是我国教育部的要求,对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要突破学生对学科学习仅仅停留在获得知识的限制,更应该重视实际的科学活动,使得学生能亲身体会科学精神,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和创新能力。一般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索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发
期刊
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体育课也未幸免,同样出现“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授的内容、教授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
期刊
在愉快和谐的教学中达到教学目的、进行双向交际,是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也是实行数学“减负高质”的重要手段。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大量创设情景,营造一个愉快、轻松的教学气氛,才能使学生在轻松、赞许、信任、竞争的气氛中坚定学习信心,激起学习热情。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营造高中数学课堂氛围!  一、营造高中数学课堂氛围的重要性  我们要逐渐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首先就要认识到课堂气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