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初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b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159-01
  
  初中到高中学习的过渡,是一个重要的转变过程,其衔接过程显的尤其重要。高、初中衔接要做好下面几点:一是初高中教材的衔接;二是教学方法的衔接;三是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衔接。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承继和衔接
  
  1.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2)同素异形体;(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4)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
  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年教材的第五章,在授该章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让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2.高一年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
  (1)氧化—还原反应
  初中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年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及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年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年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于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
  由上可知高一年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知学生的可接受性。
  3.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继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年时要适当补充。
  (2)“量差”法的应用。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年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4.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
  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等内容。高一年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①反应原理;②反应装置;③收集方法;④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高、初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织的衔接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初中化学知识,要 力求做到对今后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做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的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教学工作,教师应:
  1.通览教材、大纲
  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复习内容及订出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
  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中考中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中有的放矢。
  3.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化学或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4.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应自高一始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年时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
  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种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其他文献
《中国铁矿石选矿生产实践》第三次编辑工作会议于1990年12月7日至11日在杭州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编委、编辑和来自各大钢矿山公司(处)、直属矿山公司(局)、所属的部分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151-01    本文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例,从导学诱思提纲的设计、实施导学诱思模式的步骤、应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谈谈对运用“导学诱思模式”方面的理解,希望能够通过总结探讨,为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作出有益的探索。    一、导学诱思提纲的设计    导学诱思提纲(以下简称“导纲”)是导学诱思模式的载体
本文综述了1992年在萨德伯里召开的国际岩石支护会议的情况,描述了锚索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和锚杆支护方面的新理论、新发展及克赖顿矿采用应力解除技术解决深地下矿岩爆问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152-01    纸球是一种经济实用,安全可靠,制作简便的体育器材。同时充分的利用了废旧的报纸及其他废纸,变废为宝。“纸球”的使用不但能缓解学校的场地及器材的不足,还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消除了不安全的隐患。让学生们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中学到知识、积累知识,从而更好的锻炼自己。    一、纸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155-01    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十分复杂,研究它既可为教师制订物理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程序提供依据,还能为学生学好物理课程提供指导,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探讨中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心理特征。  1、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有利心理条件  1.1有良好感性知识的准备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的物质及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154-01    初中生进入高中,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培养是首要的任务。例如历史学科,初中主要是死记硬背的,而这种方法远远不能适应高中历史的学习。因为高中历史课容量大、难度高了。要应付的又是全国性选拔考试。这就必须具备相当高的阅读、分析、理解、归纳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今天,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156-01    所谓物理表象,是指物理世界的现象和过程在我们大脑两半球产生的关于物理现象和过程的知觉性形象。一般来说,物理表象主要是以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为条件,刺激物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作用而产生的感性认识。当然,也可以是物理名词等刺激物引起的。  如何安排教学中的物理表象活动,表象活动是教学认识过程的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157-0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一、教师要从创设情境入手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综合利用多光谱遥感图像与全色遥感图像之间的互补信息,提出了一种方向金字塔框架变换(SPFT),并基于此变换提出了一种遥感图像融合算法。具体融合过程是将多光谱图像的每个波段分别与高分辨力全色图像进行融合,首先将高分辨力全色图像与多光谱图像的待融合波段进行直方图匹配,然后对该波段图像以及直方图匹配后的高分辨力全色图像分别进行方向金字塔框架变换分解,融合过程就是对两图像方向金字塔框架变换分解后的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