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把培养学生读与写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进行读写训练,真正做到以读为本,教学中我是通过以下诸方面实施的。
关键词:作文 教学 读书
一、指点学生在读中学语言技巧
叶圣陶先生认为: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必须多诵读、多揣摩。有的文章语言优美,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我就让学生将优美的语句进行圈点,熟读或者背诵,再运用这些优美的语言或好的词语而写一段文字。比如在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时,在学生背诵下来的基础上,就文章的第四、第五段,我让学生仿写某一景致,并表达出自己对这种景致的情感,注意使用圈定的一些叠词和动词,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实在写不出来,默写原文或者稍作改动也可。有少数的同学是原句照搬,有一部分同学稍作改动,有个同学写了一篇《叶的随想》,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拿着叶子,我观察着,正、反面颜色深浅不一,代表着它们命运的不同,深色一面自然是阳光的宠儿,浅色的一面则是失宠于阳光了。再看脉络,由粗到细,但不会忽略每一部分,使其均衡地吸收营养,茁壮生长,装点着花朵……,我想深入了解它,于是撕下一小片,放在嘴里细细品尝,苦苦的,涩涩的,为什么是这个味道?为什么没有甜,没有酸?它的一生是苦涩的吗?没有欢笑,没有激情,有的只是默默的奉献?……”我称赞他写得很好。诸如此类,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先是体会到优美语言的美感,然后加以运用,成为自己的语言。
二、引导学生在赏读文本中学会审题
学生作文,偏题、离题的现象很普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在引导学生反复研习课文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认真研究课文题目,就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其审题能力。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题目简练且耐人寻味。在多次诵读课文,理解了全文的主旨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题目作进一步研究:题目即昭示了作者的主张。看到题目,读者就会想到: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拿来?怎样拿来?拿来以后怎么样?这样即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课题与文章内容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把在阅读中学到审题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实际中,对具体的作文题目,进行具体的分析构思,这样,能帮助学生克服 “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 的现象。
三、激发学生在读中善想象
丰富的想象能力是作文的翅膀 , 为了给学生插上作文的翅膀,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选准想象点,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教授《阿 Q 正传》时,在让学生熟悉小说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堂练笔:结合历史背景,根据鲁迅先生塑造的阿 Q 的性格特点,发挥想象,说说阿 Q 之名的含义。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跃跃欲试,发言踊跃,众说纷纭:同学 A 说: “ 阿 Q 的 ‘Q’ 很像足球,被人踢来踢去,阿 Q 正是一个受人欺凌,任人打骂,被人取乐的人,他动不动就被人抓起辫子往墙上撞几个响头 ” 。 B 说: “Q 字像那光光的脑袋后长着一条长长的辫子。以阿 Q 为代表的旧中国国民,脑袋空空,愚昧无知!鲁迅先生就是要对这些人给予无情的鞭挞! ” 一个女同学说: “‘Q’ 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赵太爷、假洋鬼子这些封建统治阶级代表的虚伪、狡诈、凶残,是他们剥夺了阿 Q 做人的权利。同时,它照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 还有的同学说 “ 阿 Q 这个名字是土洋结合,不伦不类,预示阿 Q 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产物 ” 。等等,不一而足。这一练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说话和习作能力。陶行知说: “ 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 ” 此言甚妙!
四、授意学生在诵读中学构段谋篇
教材中的选文,大部分是名篇佳作,文质兼美。它们的构段方法和语言表达各不相同。教师要充当有心人,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类文章的构段和表达方法,找出规律,进行形式多样的写段训练。比如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片典范史论,也是学习写好议论文的范本。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按照引论提出中心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段背诵。为了强化背诵效果,我要求学生先默写《六国论》的第一段,然后按照第一段结构方式写一段话,语言句式都可以模仿原文。学生写作热情很高,在默写完第一段后,五六分钟的工夫就写出了一段语言生动形象、句式整齐的文字;之后,我又要求学生课下按照《六国论》的谋篇方式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议论文。从交上来的习作看,效果很好。再如,教学《过秦论》、《阿房宫赋》《师说》等课,都可以作类似的训练。这样一课一训,一训一得,学生构思成文就会意到笔随,挥洒自如。
五、引发学生在读中巧联系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鼓励学生勇于突破思维定势,大胆求异,推陈出新,勇于实践。这样,学生才会源源不断地找到作文的材料。如教学《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我选择了一些能反映兰芝、仲卿性格特征的重点段落,让同学反复诵读,之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刘兰芝、焦仲卿以死殉情,以死抗争封建家长制度,是值得歌颂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学生通过再读原作思考、讨论,大致有两种意见:一是说他们是封建社会具有叛逆精神的代表,值得歌颂;一种意见认为他们双双殉情,应该理解同情,但不值得歌颂,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死是可悲的,他们没有珍惜自己的生命。有的同学还联系到当今社会一些人因“情场 ”“ 商场 ” 等失意而自杀的现象。在同学讨论意犹未尽的时候,我让学生每人动笔写一篇 500字的短文,阐发自己的观点,只要是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即可。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内容充实,有理有据。学生在品读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联系现实,受益匪浅。
在实施 “ 作文教学,以读为本 ” 的理念中,上述做法,较好地做到了读与写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加深了理解,加强了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学生的习作能力逐渐提高。鲁迅先生在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时说: “ 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获方法。 ” 因此,要使学生致力于读书,教师必须抓住 “ 读 ” 这个根本。以读为本,读中学写,以写促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作文 教学 读书
一、指点学生在读中学语言技巧
叶圣陶先生认为: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必须多诵读、多揣摩。有的文章语言优美,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我就让学生将优美的语句进行圈点,熟读或者背诵,再运用这些优美的语言或好的词语而写一段文字。比如在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时,在学生背诵下来的基础上,就文章的第四、第五段,我让学生仿写某一景致,并表达出自己对这种景致的情感,注意使用圈定的一些叠词和动词,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实在写不出来,默写原文或者稍作改动也可。有少数的同学是原句照搬,有一部分同学稍作改动,有个同学写了一篇《叶的随想》,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拿着叶子,我观察着,正、反面颜色深浅不一,代表着它们命运的不同,深色一面自然是阳光的宠儿,浅色的一面则是失宠于阳光了。再看脉络,由粗到细,但不会忽略每一部分,使其均衡地吸收营养,茁壮生长,装点着花朵……,我想深入了解它,于是撕下一小片,放在嘴里细细品尝,苦苦的,涩涩的,为什么是这个味道?为什么没有甜,没有酸?它的一生是苦涩的吗?没有欢笑,没有激情,有的只是默默的奉献?……”我称赞他写得很好。诸如此类,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先是体会到优美语言的美感,然后加以运用,成为自己的语言。
二、引导学生在赏读文本中学会审题
学生作文,偏题、离题的现象很普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在引导学生反复研习课文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认真研究课文题目,就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其审题能力。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题目简练且耐人寻味。在多次诵读课文,理解了全文的主旨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题目作进一步研究:题目即昭示了作者的主张。看到题目,读者就会想到: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拿来?怎样拿来?拿来以后怎么样?这样即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课题与文章内容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把在阅读中学到审题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实际中,对具体的作文题目,进行具体的分析构思,这样,能帮助学生克服 “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 的现象。
三、激发学生在读中善想象
丰富的想象能力是作文的翅膀 , 为了给学生插上作文的翅膀,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选准想象点,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教授《阿 Q 正传》时,在让学生熟悉小说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堂练笔:结合历史背景,根据鲁迅先生塑造的阿 Q 的性格特点,发挥想象,说说阿 Q 之名的含义。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跃跃欲试,发言踊跃,众说纷纭:同学 A 说: “ 阿 Q 的 ‘Q’ 很像足球,被人踢来踢去,阿 Q 正是一个受人欺凌,任人打骂,被人取乐的人,他动不动就被人抓起辫子往墙上撞几个响头 ” 。 B 说: “Q 字像那光光的脑袋后长着一条长长的辫子。以阿 Q 为代表的旧中国国民,脑袋空空,愚昧无知!鲁迅先生就是要对这些人给予无情的鞭挞! ” 一个女同学说: “‘Q’ 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赵太爷、假洋鬼子这些封建统治阶级代表的虚伪、狡诈、凶残,是他们剥夺了阿 Q 做人的权利。同时,它照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 还有的同学说 “ 阿 Q 这个名字是土洋结合,不伦不类,预示阿 Q 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产物 ” 。等等,不一而足。这一练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说话和习作能力。陶行知说: “ 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 ” 此言甚妙!
四、授意学生在诵读中学构段谋篇
教材中的选文,大部分是名篇佳作,文质兼美。它们的构段方法和语言表达各不相同。教师要充当有心人,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类文章的构段和表达方法,找出规律,进行形式多样的写段训练。比如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片典范史论,也是学习写好议论文的范本。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按照引论提出中心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段背诵。为了强化背诵效果,我要求学生先默写《六国论》的第一段,然后按照第一段结构方式写一段话,语言句式都可以模仿原文。学生写作热情很高,在默写完第一段后,五六分钟的工夫就写出了一段语言生动形象、句式整齐的文字;之后,我又要求学生课下按照《六国论》的谋篇方式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议论文。从交上来的习作看,效果很好。再如,教学《过秦论》、《阿房宫赋》《师说》等课,都可以作类似的训练。这样一课一训,一训一得,学生构思成文就会意到笔随,挥洒自如。
五、引发学生在读中巧联系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鼓励学生勇于突破思维定势,大胆求异,推陈出新,勇于实践。这样,学生才会源源不断地找到作文的材料。如教学《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我选择了一些能反映兰芝、仲卿性格特征的重点段落,让同学反复诵读,之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刘兰芝、焦仲卿以死殉情,以死抗争封建家长制度,是值得歌颂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学生通过再读原作思考、讨论,大致有两种意见:一是说他们是封建社会具有叛逆精神的代表,值得歌颂;一种意见认为他们双双殉情,应该理解同情,但不值得歌颂,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死是可悲的,他们没有珍惜自己的生命。有的同学还联系到当今社会一些人因“情场 ”“ 商场 ” 等失意而自杀的现象。在同学讨论意犹未尽的时候,我让学生每人动笔写一篇 500字的短文,阐发自己的观点,只要是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即可。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内容充实,有理有据。学生在品读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联系现实,受益匪浅。
在实施 “ 作文教学,以读为本 ” 的理念中,上述做法,较好地做到了读与写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加深了理解,加强了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学生的习作能力逐渐提高。鲁迅先生在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时说: “ 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获方法。 ” 因此,要使学生致力于读书,教师必须抓住 “ 读 ” 这个根本。以读为本,读中学写,以写促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