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下工程防潮施工技术分析与探索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wuinthe3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潮湿问题是地下工程的主要矛盾,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与坏,对使用影响很大。本文主要就地下工程中普遍存在的渗漏现象危害,从设计、选材方面分析研究了防治原则,并从施工技术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构造措施,具体论述了洞壁缝渗漏的治理方法和如何提高复合衬砌防水夹层的完整性,本文是个人的一些见解,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地下工程; 渗漏; 施工措施; 防水层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is wet the main contradiction, the problem solving good and bad, and the influence of use. In this paper, the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leakage phenomenon existing in harm, from design, material selection of analysis and study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inciple, an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rom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f structure, analyses the seam of the leakage of the cave walls treatment method and how to improve the integrity of the laminated composite waterproof lining, this paper is a man of some opinions, and available for peer for reference.
  Keywords: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Leakage; Construction measures; Waterproof layer
  
  
  中圖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地下工程与地面工程相比,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潮湿。特别是在夏季,如果地下工程中没有除湿设备,空气环境就会非常潮湿,如果在这种潮湿的环境里存放物资或食品就会发霉、锈蚀或变质。长期在这种潮湿的环境里,会妨碍健康甚或根本就无法工作和生活。因此,地下工程,特别是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如地下商场、旅馆、舞厅等,只有解决了防潮除湿问题才能使用。地下工程是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 目前地下工程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因为地下工程所出现的一系列工程质量问题, 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也威胁着地下工程的使用功能安全。其中, 地下工程渗漏所造成的危害尤为普遍, 在寒冷地区渗漏水还会进一步引发冻害。针对渗漏水对地下工程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对地下工程渗漏进行深入的研究, 采取一些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 以确保地下工程的不渗不漏显得尤为迫切。
  一、防水材料的选择问题分析
  1、具有抗水渗透和耐酸碱性能;
  2、对外界温度和外力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即材料的拉伸强度要高, 断裂伸长率要大, 能承受温度变化以及各种外力与基层伸缩、开裂所引起的变形;
  3、具有良好的整体不透水性, 即既能保证自身的粘结性, 又能承受地下水的不断侵蚀及较大的水压。
  二、渗漏水治理原则分析
  综合国内外长期治理地下工程渗漏的经验, 在治理渗漏水工程中应贯彻“堵排结合、多道设防、综合治理”的原则。对于堵排结合的原则, 应因地制宜地运用, 视具体情况而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 在变形缝和渗漏水量较大的集中漏水部位应考虑“以排为主, 堵排结合”的方法, 而在施工缝和渗漏水量较小的大面积渗漏部位应考虑“以堵为主、堵排结合”的方法。在渗漏水治理工程中采用一道防水往往效果不佳, 难以达到彻底治理渗漏水的目的。因此, 在治理渗漏水时往往采用多道设防。所谓多道设防包含有两层含义: 1) 各种不同防水材料都能独自构成防水层。2) 不同材质及形态的几种防水材料复合使用, 即可以采用刚性防水、涂膜、卷材三种不同材料复合构成三道防线。在实际工程中, 常常采用同种涂料涂敷几遍, 这只能称之为叠层,而不能称之为多道设防。造成地下工程渗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据有关资料表明, 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造成的渗漏占 26% ; 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渗漏占22% ; 施工有误造成的渗漏占 46% ; 管理不善造成的渗漏占 6% 。由此表明, 综合治理原则可以归纳为材料是基础, 设计是前提, 施工是关键, 管理是保证。对地下工程渗漏水的治理本身是十分被动的, 只是结构渗漏的一种补救措施, 比预防渗漏水要困难得多,往往治标不治本。因此, 在渗漏水治理工程中, 只有选择优质合适的防水材料, 设计出合理简便的治理措施, 并严把施工质量, 才能标本兼治, 彻底止漏。
  三、洞库渗漏的若干施工措施问题分析
  1、缝渗漏治理。对于洞壁的缝渗漏治理, 适宜于“先引水、后排水”的治理原则, 即用铝膜将缝内水引至 PVC 管, 再排至两侧边沟内。
  一是材料准备。1) PVC 管, 管长 4 m, 管内径 7 cm, 管厚 2 mm, 将其锯成两个半圆形 PVC管。2)环氧树脂涂料配制。用 JS 聚氯酯道路嵌缝胶专用底涂料甲组料(也称环氧树脂) 和乙组料配制, 配制比例按体积比甲料:乙料= 1:2 配制。
  二是施工工艺。1) 凿 U 形槽, 宽 4 cm, 深 3 cm; 2) 用钢丝刷刷除浮碴, 并用水冲洗干净; 3) 敷设铝膜舌片。用砂浆固定铝膜, 抹砂浆时应尽量抹压槽的两侧, 并抹至与衬砌表面齐平, 还应尽量将打皱的铝膜插至槽的底部; 4) 安装 PVC 管。用“U”形卡和胀管螺丝固定, 间距为 50 cm。安装顺序是先拱顶后两侧, 接槎处是下节压上节, 接槎长度为 10 cm; 5) 在 PVC管壁两侧及衬砌表面涂刷一层环氧树脂; 6) 待环氧树脂刷层有一定粘结强度时, 抹压纤维防水砂浆以堵塞 PVC管两侧与衬砌表面之间的缝隙, 以防止水从此缝隙溢出; 7) 在纤维防水砂浆表面涂刷 两遍 SWF 混凝土密 封胶或X YPEX 浓缩剂灰浆。
  2、提高复合衬砌防水夹层的完整性
  一是选择性能优良的防水层材料。选择性能优良的防水层材料是保证防水夹层完整性的物质基础。目前地下工程中使用的防水夹层一般由防水板和垫层组成。对于防水板材料, 要求选择拉伸强度大于 15 MPa、断裂伸长率超过500% 、低温弯折性能在- 30℃~ - 40℃之间不脆裂的材料, 目前在地下防水工程中应用较广且已被证实满足防水要求的防水板有 ECB, EVA 和 LDPE 等。防水层中的垫层主要起保护防水板以及过滤水和排水的作用, 这就要求用作垫层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应力应变性能、较高的韧性和较好的渗透性, 并且耐腐蚀、耐老化, 目前工程上常用 300 g/m2~ 400 g / m2的无纺土工布作为防水板的垫层。
  二是选择合适的防水板施工工艺。防水板的铺设工艺有两种, 即有钉铺设法和无钉铺设法。由于有钉铺设法在形式上已破坏了防水板的完整性, 因此目前这种方法在工程中已逐渐被淘汰, 而由无钉铺设法所取代。无钉铺设法将防水板与固定垫层的塑料垫片热合在一起, 基本上保证了防水板的完整性和密闭性。另外, 防水板在铺设过程中是按材料规格一幅一幅进行的, 故还存在防水板的搭接问题。以前对防水板的搭接采用单焊缝的方法, 由于这种方法对焊缝的质量很难找到科学的检测方法, 因此也就无法保证防水板的搭接质量。随着技术的发展, 目前防水板间已采用一种轻型的自动爬行式热焊机进行焊接, 接缝为双焊缝, 中间留出了空腔以便充气检查焊缝的质量, 即便发现焊缝质量未达要求亦有简单易行的补焊方法, 这样也就确实保证了防水板的搭接质量。
  三是提高地下工程初期支护的质量。1) 加强初期支护, 增加围岩的自承能力, 减小初期支护对二次衬砌的压力; 2) 使喷射混凝土表面在宏观和细观上尽可能平整。由于碎石棱角锋利, 极易刺破或划破防水层, 因此碎石一般不宜作设有防水层的复合衬砌的喷射混凝土粗骨料。如果工程当地无小卵石来源, 而必须用碎石作喷射混凝土粗骨料时, 建议在防水层铺设前, 喷射薄层砂浆作为原喷射混凝土的罩面。
  四、结语
  地下室外墙和底板都埋于地下,地下水通过地下室围护结构渗入室内,不仅影响使用,而且当水中含有酸、碱等腐蚀性物质时,还会对结构产生腐蚀,影响其耐久性。因此防潮、防水往往是地下室构造处理的重要问题。地下室是建筑物首层下面的房间。地下室可用作设备间、储藏间、旅馆、餐厅、商场、车库以及战备人防工程。高层建筑常利用深基础(如箱形基础)建造一层或多层地下室,既增加了使用面积,又省掉室内填土的费用。上述地下工程防渗漏的措施, 经工程处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效果明显, 达到了使用要求。我们正在积极探索新的防渗漏技术, 以期找到更加简便, 防渗漏效果更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 1] 沈春林. 建筑防水材料[ M ]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 2] 叶林标. 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手册[ M ]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 3] JT J 026- 90,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S] .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摘要:论文依托X高速公路段沥青路面工程,通过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案,采用PQI现场实时检测路面的密度,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沥青路面压实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沥青路面;压实工艺;无核密度仪(PQI)  Abstract: the paper rely on X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for engineering, through the design reasonable
期刊
摘要:在公路、桥梁、水利、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实际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常常发生;种类多种多样,按裂缝宽度的大小可分为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宏观裂缝对建筑物的安全运行影响很大,如处理不当将造成事故或重大事故,因此正确处理建筑物的宏观裂缝意义非常重大。  关键词:开槽填补、涂膜修复、灌浆、 实例  Abstract: in the highway, Bridges, water conservancy,
期刊
摘要:介绍了砼U型渠道的结构特点,分析了砼U型渠道的特点及投资建设的效益,以促进砼U型渠道的推广应用。  关键字:U形渠,节水灌溉,应用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crete u-shaped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analyzed the concrete U channels a
期刊
摘要:通过介绍南宫山大酒店的设计理念及建筑设计概况,探讨了旅游区酒店的设计应该体现在总体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和功能系统等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旅游区,酒店设计,建筑节能  Abstract: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design concept of the nangongshan mountain hotel general situatio
期刊
摘要:项目跟踪审计是指将项目建设全过程划分成若干阶段,审计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时对各阶段的审计事项进行审计,并向被审计单位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通过及时揭示建设项目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工程建设资金合理、合法使用,促使建设实施得以规范、有序、有效运行,促进项目的投资效益。与传统的事后审计相比,跟踪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种新模式,它是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的一种延伸,变结果审计为过程
期刊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百姓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国内各大城市给水的效率、水质等问题逐渐受到重视与关注。本文就结合县城给水的现状及其特点作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给水系统;水资源;现状;特点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peop
期刊
摘要:当世界上第一个商用的二极管在1968年诞生后,发光工程管就成为了一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固态的半导体发光光源,在全世界范围内了有了飞速的传播和发展。就目前的技术而言,LED光源已经具备了多种的功能和特征,在应用领域,LED光源主要在室外的景观照明、夜景照明以及建筑装饰照明等等。本文分析了LED灯具的特点,并与传统灯具性能、评价、寿命、成本方面做了比较。  关键词:LED;照明;比较;应用;发展
期刊
摘要:当前的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市场, 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低价中标成为承包商承揽工程的主要办法,中标后再通过索赔来盈利;二是业主和监理方对索赔合同条件的规定更加严密、规范,加大了施工索赔的难度;三是承包商索赔意识增强,人员素质提高,合同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索赔的发生频率仍将有所增加;四是合同管理水平愈高,索赔的成功率愈高,经济效益愈好。由此可见,施工索赔已成为决定承包商经济效益的关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城乡人口的不断增加,建筑业也不断的发展,现浇梁板曾一直运用在桥梁的工程建设中,在桥位上搭设支架,然后浇筑混凝土,等待浇筑混凝土,使其凝固后,从中拆除支架的建筑方式。就目前,这种方式已经开始运用到房建工程领域里,如何更好的加强房建工程中的现浇梁板施工,必须了解房建施工中大体积底板概况,就现浇梁板施工要点进行重点阐述,保证房建工程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房建工程;现浇大体积梁板
期刊
【摘要】 绿色设计之路是建筑、室内设计面向未来的唯一选择,本文以京沪高铁南京南站为例,阐述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和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建筑前期设计和绿色环保材料的选用方面做出一定的研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这种提高往往以消耗大量的地球资源为代价,特别是建筑业耗能巨大,所以如何将绿色设计的理念引入到建筑行业中,并很好的运用和实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