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丽水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705664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丽水市是首批國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1.73万平方公里的丽水,九山半水半分田,还是六江之源,水环境质量位居浙江省第一。丽水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有3573座,森林覆盖率高达80.79%,列全国第二,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
  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两山”思想重要发源地和实践地,与其他区域相比,丽水市的乡村振兴更值得关注。日前,笔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丽水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吴晓东,听他讲述“丽水故事”。
  保护好乡村的肌理
  吴晓东给笔者讲述了一个故事,他曾在外地某村看到一座很漂亮的古桥,古桥一侧岸边有一棵大樟树。然而,这美丽的风景里还有一座很大的公共厕所。有人告诉他,为了建造这座“三星级”厕所花了十几万元。
  当时,吴晓东看到旁边村子里有很多闲置的小柴房,正准备拆迁。他就想,这些小房子与农村面貌一致,而且又在路边,为什么不能把小柴房改造成厕所呢?“如果能加固一下,厕所里面装修一下,外面还是保持原样,就是高端厕所了”。
  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吴晓东说,近年来,很多地方古村落的肌理被破坏了,老房子被拆掉,建起了水泥房,然后刷墙,画上山水。“这些古村老墙,一下子就被刷得面目全非。”吴晓东觉得很可惜。
  在丽水,有158个中国传统村落,占浙江省中国传统村落数的40%。为了避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步步消失,吴晓东说起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规划先行”。
  他说,很多人理解过与简单,就是简单做个规划,建一条路,建多少房子。一些地方有钱就任性,把乡村变得像城市一样,村里面修喷水池、大广场,房子全部贴上瓷砖,事实上做好以后,城里人反而不来了。“这是误区,首先要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物质和非物质的传统必须保护下来。如果不保护下来,那‘乡愁’就没了”。
  最近,吴晓东也联系了一些国际上关注乡土建筑的知名建筑师,来为丽水的乡村建设把脉,尽量保护好原汁原味的原生态。“像农村的古道、古墙、古树,都要保护好,尽量减少大拆大建,保护好乡村的肌理”。
  生态产品如何实现更高附加值
  前不久,吴晓东委托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对丽水的水质进行检测。结果出来,因为没有受到空气和工业污染,水质中的杂质在全国是最少的,“这个优质水就可以成为最好的生态产品,因为保留了生态本色,它的价值就能呈现出来”。
  “现在提乡村振兴,主要还是产业振兴。”吴晓东说,丽水的产业发展具有特殊性,与其他区域相比,发展地方经济的机会成本不一样,再也不能走粗放型工业化的老路。当然,多年没有工业开发,丽水生态资源也显出独特的优势。近两年,随着高速铁路公路的通车,从全国各地到丽水的人特别多。“丽水的产业发展就必须保持生态底色”。
  在丽水,有一个由政府牵头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打造的农产品区域共用品牌,叫作“丽水山耕”。与其他政府推进的品牌不同,该品牌由政府设定标准以及产品溯源体系,农产品也更加互联网化,任何一个产品都有二维码,能扫出来生地产和生产日期。
  “这就初步体现了生态价值”,吴晓东说,“现在只要通过标准,就能贴上这个品牌,平均溢价率在30%以上。两年多时间,就有65亿元的销售额。”
  吴晓东说,他们还准备利用3年时间,让整个丽水地区的农药和化肥标准,与欧盟标准对接。“3年时间,一年上一个台阶,我们就可以彻底把丽水的生态标准控制住了,生态产品的价值也将进一步呈现”。
  给乡土人才评星级
  春节前,浙江丽水龙泉举行的2018“乡村春晚大集”,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6支乡村代表队。一台“村晚”,村民自导自演,全村自娱自乐,村民中的“卧虎藏龙”之辈轮番登场,故土上的乡情民俗别样演绎,乡里乡亲的感情也由此升华凝聚。别开生面的喜庆“村晚”,正踏准了乡村振兴、文化小康的时代鼓点。
  “这个乡村春晚可不能小看”,吴晓东说,我们原来忽视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现在把这个重新振兴起来,热火朝天的民俗活动,不仅把本地人的热情调动了起来,还成了农村的旅游资源。
  “乡村振兴不仅是农村和农业振兴,乡村之所以衰败,就是因为精英流失了。”吴晓东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都事关人才。乡村振兴要做加法和减法。减法是减少原来农村传统农业从业人口。把农村人口搬迁转移,特别是山区地质条件差的农村人口,通过政府配套政策让他们转移出来,吸引他们往城镇集聚。而加法是,通过土地流转,让一些企业主体和年轻人回到农村,经营一些农业综合体或者小规模农场、民宿。引进科技方面的人才,要大力推进有造血功能的产业。政府要舍得花钱,出台好政策吸引人才。
  吴晓东说,精英流失以后,剩下的农民被边缘化了。所以,他提倡建立乡土人才培养机制,给乡土人才评星级。对还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进行一定培训,让他们掌握简单的一技之长,保障一定的收入。
  “乡贤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力量”,在中国,传统文化基层是熟人社会,熟人社会当中,就要靠乡贤来补充地方自治和德治。乡贤是有文化、有知识、有本事、有权威的人。
  吴晓东介绍,丽水有260多万户籍人口,有40多万侨胞在国外生活,他们分布在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
  吴晓东说,乡土人才培养,以及乡贤精英回归,加上扎实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党的领导下,切实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乡村振兴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其他文献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三月的南阳大地,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3月17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深入河南南阳市调研“三农”工作。一路上,韩长赋进农田、访民生、话发展,与市县乡村干部和群众面对面交流,悉心指导工作,共话全面小康。   农业农村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河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省气象局局长王鹏祥,南阳市委书记张文深,市长霍好胜,市委副
期刊
3月18日至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杜德印带领全国人大农委调研组莅临河南调研乡村产业发展情况,并对乡村振兴促进法和粮食安全保障法立法征求意见。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李文慧,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张琼等陪同调研。   “两会”闭幕不久,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杜德印就带队来河南省调研乡村振兴
期刊
只要深入挖掘一棵树皮、花、叶、果的价值,通过深加工进行深层次利用,研发出丰富多样的产品,就能让一棵树形成一根完整的产业链。  一块皮,经过提取,悄然变成一种液体,最后呈现在你面前的是洗发水;一片叶,经过萃取,能够成为一个颗粒,神奇制作成茶叶;一颗果,经过压榨,能够成为一滴籽油,魔法般变身为面膜……  出现如此奇迹的是被誉为“植物黄金”的杜仲,而中国杜仲之乡——湖南省张家界慈利县打造了这样的奇迹。在
期刊
“通过对疾病、残疾和伤害的预防控制,创造健康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國家安全,促进人民健康。”河南省镇平县疾控中心主任郭建涛说,“这是我们‘疾控人’的使命。”   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以来,郭建涛对艾滋病防治及艾滋病患者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镇平县疾控中心联合多部门成立了艾滋病防治领导小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新的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各项救助政策,特别是让困难家庭、致孤人
期刊
网络科技与扶贫工作的良性互动,是西柏坡纪念馆驻村工作队创新扶贫模式的有益探索。  最近,站在自家的猪圈旁,看着7头肥壮的猪崽,刘增云心里说不出地高兴。  他家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去年,通过工作队给联系的土猪定向养殖,我养了7头黑猪,除去成本,1年纯收入1万多元。”他笑着说,依托养猪,自己有了稳定的收入,再加上平时打工,家里已经彻底脱贫了。  2016年2月26日,西柏坡纪念馆选派办公室主任于海龙、
期刊
河南省南召县自2017年8月开始,在全县开展“党员干部带支部”结对帮扶活动,310名县乡党员领导干部结对帮扶310个行政村(社区),计划用三年半时间,采取推进阵地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帮上致富项目、全面推动脱贫等措施,实现“支部强、农村稳、百姓富”。  初春时节,行走在河南省南召县乡村,犹如打开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一条条道路宽阔畅达,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一棵棵玉兰笔直挺拔,一幅幅墙体彩绘生动形象。
期刊
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曾经是一个旱涝灾害都十分频繁而严重的地方。这是因为流经成都平原的岷江,流量大,水流湍急。而岷江口又是长江中游和上游的分界点,春夏山洪暴发之时,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狭窄的河道常常引发洪灾。在枯水季节,由于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地势较高,阻碍江水东流,难以引水灌溉东岸的田地,常常造成旱灾。李白在《蜀道难》中曾有“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的感叹和描写
期刊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春天,明媚怡人。汉代,人们在正月初七“人日”到郊外踏青,正月十五元宵节去观灯、舞龙,三月初一寒食节去踏鞠。在唐代,则有盛世空前的拔河活动,“常以正月望日为之”(《封氏闻见记》)。唐、宋的寒食、清明节期间,则“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唐王维《寒食城东即事》)。明清时,元宵观灯、清明荡千、郊游踏青、舞龙舞狮、放风筝、博棋弈……节令活动令人目不暇接。春天,是中国古代民俗节令
期刊
3月28日,河南省委一号文件正式发布,今年的河南省委一号文件以推进乡村振兴为主题。  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何意义?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大省,河南又该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如何发力?针对这些问题,河南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申延平对文件作出了解读。  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申延平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国情农
期刊
中国农业博物馆于1986年9月13日正式对外开放,是国家一级博物馆。经过30多年的积累,该馆收藏了众多反映农业发展的各时期的文物。目前,馆藏各时期的陶器2000余件,以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汉陶明器、唐三彩、元黑陶为代表的陶器类文物,已经成为馆藏文物中体系完整且最具特色的一类藏品。   在众多馆藏精品文物中,本文选择具有“最美的陶俑”之称的四川地区东汉执锸陶俑为代表,对其进行介绍和描述,并对其产生的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