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体育的重要性也不断提高。但是,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体育课程的教学状况并不理想,尤其是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和意识,由此导致体育课程教学质量问题明显。所以,探讨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效果与其他课程相比并不理想,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也相对较差,就现状来看,小学体育课程最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两点:
   1.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有一定的单一性,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有好奇心,同时,小学生对事物的追求也有一定的依赖性。由此看来,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单一的教学形式使得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不高,而且,单一的教学形式导致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并不能真正凸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要想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丰富小学体育教学的形式。然而,在当前的形势下,单一的小学体育形式使小学体育无法表现出其作为体育学科的重要意义,这使得小学体育的过程不能显示出其丰富性和趣味性,许多体育教师,无论在哪个年级、哪个阶段的教学,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小学体育不能真正表现出丰富的小学体育过程,作为一门体育学科,它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适应性,单一的体育教学形式使得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不能很好地达到体育教学预期的目的。
   2.在体育教学中很难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应该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目前来看,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不能真正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真正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一种自主性学习,这使得小学体育教学的局限性逐渐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真正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使得小学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不能得到真正地体现,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总是会以自己为中心,很少关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体育教学过程和体育教学目标不能真实反映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互动性。
   二、解决小学体育教学改革问题的对策
   小学生在体育教学和体育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必须能够真正体现教师对小学生体育学习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小学生体育学习和体育教学过程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1.改变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大部分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训练本身枯燥乏味,对于体育来说,这门课程本身就是一门比较突出的实践性课程。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和兴趣,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能更好地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在实践方面,通过游戏等各种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自主地开展体育锻炼。对此,为了更好地贯彻全民健身和终身锻炼的精神品质,在体育教学中应开展有效的游戏活动,因为游戏的形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能更好地在教学中融入趣味性教学因素,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比如传统的田径跑类教学比较枯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差,为了克服这一现象,我们在具体教学时可以借助游戏理念进行创新,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训练方法进行教学,促使学生改变以往对跑步等训练的认识,促进学生体验体育精神品质,在新奇有趣的活动过程中学习,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会过于突出教学内容和要求,如跑步时间、跑步距离等,因此,为了创新,我们老师可以在教学上做出适当的改变,如采取S形跑,在跑步的路径上增加一些障碍物,从而提高跑步的趣味性,让学生有一个快乐的运动方式。
   2.突出合作培训
   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能力。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体育游戏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团队合作激发学生的參与积极性。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般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被动地进行训练,这种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导致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等因素受到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自觉突出“团体”性,尽量采用合作训练模式,让学生在分组合作的同时,在团队互助协作的基础上完成各种训练和学习任务,这种合作训练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特别是在足球、篮球等团队体育活动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尤其不能以胜利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以小组合作为教学指导重点,同时,在教学中适当加入游戏元素,促进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团体的一员,从而达到培养合作精神和组织凝聚力的目的。
   总之,当前小学体育正处于快速发展和改革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应对,在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效果,通过教学方法的转变,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其他文献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语言素养的提升,学生处于被动求知的状态。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答”,而忽略了学生的“问”,学生往往难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采用无差别的教学,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个性潜能难以得到发掘,课堂缺乏应有的活力。教师要开展互动式的教学,让学生的个性得以显现,让课堂充满活力。   一、搭建互动平台   教师要搭建三级互动的平台,激发学
期刊
【摘要】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需要语文教师付出更多努力,通过补充教材内容、简化教学步骤、调整引导方向来实现。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语文思维变得活跃,自主探究中主体优势不断提升,那他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也只是个时间问题。本文特意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习惯、兴趣爱好等,进行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有效培养策略的研究,希望其他教师教学思路多元化转变后,助推着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期刊
【摘要】在校园的日常活动中,校长作为统帅和领导者,应当具有全局意识,尤其是在对校园进行日常管理时,校长应当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容易忽略或者已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校园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策略布局,让潜存的问题得到妥善地解决。不仅如此,校長还要带领着全体教师一起将我们的校园环境建设得更加优秀。  【关键词】初中校园;校长;管理方法  校长作为一名从事教育的专业工作者,在经营和管理校园的日常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点。在日常的教学研究谈论中,阅读和写作是一种对应关系,是吸收和释放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语文教学中应注意阅读与作文的融会贯通,相互促进。   阅读教学是一种示范,是前人给后学者做的一种运
期刊
复述是积累语言、发展口语和思维能力的重要路径之一。笔者发现第二学段复述教学存在如下问题:学生练习详细复述时较难讲全讲清情节,简要复述不能择要突出重点,尝试发挥想象复述时思维空间狭窄、言语表达苍白。究其原因,教科书提供的复述支架只是一种学法导向,教师没有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在必要时依据学情对支架进行优化改进,造成支架运用效果不大,复述教学效能低下。   一、搭建精细化支架,由复述丰富语言积累
期刊
听说能力的培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口语交际作为说话能力训练的一个部分,需要教师进行耐心、有趣的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更要从生活实践出发,让学生在生活当中学习交流、学会规范表达。   一、创设多元情景,提供自由表达空间   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情景的创设与口语的模拟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方式。教师应当根据所要教学的具体主题,创设形式多样的模拟训练场景。如,在进行口语交际《请你帮
期刊
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能够充分展现该种技术的交互式功能,体现互联网技术的知识性、趣味性、直观性优势,有助于教师创建视听结合且色彩丰富的教学情境。基于此,围绕互联网+助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与整合进行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调动学生兴趣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利用QQ群、微信群开展语文阅读的预习活动,提前将学习任务发布在QQ群或微信群中,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任务的反馈课前的预习情况。借
期刊
数字化的阅读背景下,很多人与时俱进,通过数字化阅读的方式了解国内外事件,纸质的阅读受到冲击,但数字化的阅读多停留于浅显的层次。初中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碎片化的阅读,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恰当的指引,以整本书阅读为最佳的教学途径,弥补学生浅层阅读所带来的不足。   一、科学制订计划   虽然教师鼓励学生阅读整本书,但并不是所有的图书都适合阅读,只有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学生有阅读价值的图书才能让学
期刊
经常外出听课学习,听多见广了,细细比较之时,深思熟虑之后,突然发现这些听过的课,虽然各具秉性,但却具有共同之点,纵使特色鲜明,但又不乏共性之处,或许可以把它们划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教教材。这些课堂真正实现了对教材的深入挖掘,认真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感知文意,精读感悟精彩句段,巧妙设计师生互动,针对重点精雕细琢,面对难点点拨升华,教师教得努力,学生学得认真,不愧为一堂堂好课。但听过之后,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的不断改善,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在茫茫人海中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无欲无求,拿得起,放得下,对一切事物都乐于接受,不争也不抢,快活地过日子,而这群人大多都是年轻人,所以人们称他们为——佛系青年。但我不禁要问:做一名佛系青年,真的好吗?   佛系青年把佛祖的无欲无求转换到了自己身上,过着随遇而安的日子,似乎对一切都不走心,就好像自己也如同佛祖一般,远离城市的喧嚣与争纷,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