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影响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feng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64例,遵循随机原则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意外事件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延续性护理;意外事件;生活质量
  双相情感障碍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类疾病,抑郁、狂躁是典型症状,病情反反复复,治疗难度较大。患者有时情绪高涨、精力旺盛;有时情绪低落、极易被惹恼,生活质量每况愈下,且会出现自杀、自残及伤人等事件,家庭与社会危害较大[1]。因双相情感障碍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尚未找到有效治愈方法,更要注重护理的价值。本研究分析了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64例,遵循随机原则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17~60岁,平均年龄(47.04±3.11)岁。观察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46.21±4.5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出院前1天接受床边教育,发放宣传手册,强调相关注意事项。观察组开展延续性护理。(1)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选取专业技能强、临床经验丰富、沟通协调能力较强的主治医生(1名)、主管护师(2名)及护士(2名)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并开展科学、系统、专业的培训活动,重点测评组员延续性护理的核心能力。(2)评估。了解患者基础资料,评价其出院后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家庭支持等,基于评估结构果可把患者分为1、2、3等级,其中等级越高说明社会功能、家庭支持及依从性最差。同时,小组共同协商制定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干预计划。(3)干预内容。主要包括用药情况(依从性、不良反应及处理等)、疾病情况(睡眠、饮食、工作及复发情况)、情感支持(家庭、朋友与社会的支持)、健康教育(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康复训练、复发预防方法等)、主要照顾者健康教育(尊重患者、用心关爱、准确识别患者病情、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及复查、帮助患者开展康复训练活动、用心鼓励患者回归社会生活等)。(4)干预方法。采取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的方法。电话随访:出院后第1个月,1级患者每个月1次,2级患者每个月2次,3级患者每周1次;第2个月起,1级患者每2个月1次,2级患者每个月1次,3级患者每个月2次。每次电话随访时间不得低于20 min。家庭访视:出院第1个月,1级、2级患者每个月1次,3级患者每2周1次;第二个月起,全部患者都是每个月1次。每次访视时间不得低于1 h。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护理3个月后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包括自残自杀、伤人、毁物。评定两组患者护理3个月后生活质量,选择生活质量评分表(QOL),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将所有数据录入到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以率和(±s)分别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因存在抑郁、躁狂等情绪,初次就诊时极易被错误诊断为抑郁症、狂躁症,治疗不具有针对性,甚至延误病情,导致出现自杀、伤人的等行为,社会危害较大,出院后需加强护理与指导。对此,本研究提出延续性护理干预,通过评估患者危险程度,实施不同频率、频次的电话随访与家庭访视,督促患者规律服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强化认知功能,最终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也充分证实了延续性护理的必要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黄丽娟,黄燕颖,杜桂容.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功能失调性状况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3):375-37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伤口护理中结合风险管理以及个体化护理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1月治疗的88例慢性伤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风险管理以及个体化护理。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评分、患者自护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理后伤口护理知识、伤口愈合与营养、伤口愈合与活动、伤口愈合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指导对子宫内膜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88例子宫内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指导。对两组护理模式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指标、治疗依从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掌握术前知识、术后知识、出院知识、麻醉知识、用药知识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急诊优化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納入我院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B组实施急诊优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抢救成功率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B组分诊评估、急救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抢救成功率显著A组,复发率低于A组(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1.2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肾炎护理期间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2例慢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实施循证护理。(1)循证问题。分析以往慢性肾炎患者护理期间存在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问题,明确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3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成甲组(采取常规护理)、乙组(采取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各55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18%明显低于甲组5.45%,护理后乙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甲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应用于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比护理前、护理后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患者心理状况明显优于护理前。结论:针对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巩固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分离转换性障碍;心理护理;负性情绪  分离转换性障
期刊
摘要:目的:探寻Orem自理模式对老年痴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治疗的64例老年痴呆患者,按照1:1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Orem自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关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一旦发现异常状况,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结合整体护理在肾功能不全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2020年1月~2021年1月治疗的肾功能不全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整体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后血肌酐、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且获得医院医学伦理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应用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防控精神分裂症病患出现过激行为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期间辅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焦虑情绪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过激行为表现发生率。结果:干预后患者焦虑情绪、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过激行为表现发生率为26.08%,低于干预前的56.52%、(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
期刊
摘要:气管切开术为重症脑出血患者急救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优化患者通气功能,促进有效通气量的提升,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吸痰,对于抢救成功率提升和后遗症减少具有积极作用。术后护理效果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影响,值得探究。本研究分析重症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效果,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脑出血;气管切开术;护理效果  1气管切除术常见并发症类型  气管切除术常见的并发症类型较为多样,常见有以下几种类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