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长征》教学调整与思考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追问】
  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虽然只有短短的56个字,却写尽长征的波澜壮阔;字里行间,尽显红军战士的无畏乐观。我教学该诗第一课时的时候循规蹈矩:介绍背景破诗题,理解字词释诗意,品味诗情习写法。自认为教得一板一眼,学生学得也颇为扎实。但是,在掩卷沉思之余,我不禁自我追问:这样波澜不惊的课堂,是我追求的课堂吗?这样波澜不惊的阅读历程,能把波澜壮阔的“长征”刻进学生的脑海吗?在第二课时,我该如何“突围”?
  【课堂描述】
  第二课时上课伊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诗是有眼睛的。诗人王安石伫立江畔,吟诵起“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成了《泊船瓜洲》的诗眼。结合上节课的学习,请你到诗中找一找,哪些字能成为《长征》的诗眼?
  在默读、静思以后,一个学生举手说:“我认为‘暖’是这首诗的诗眼。‘金沙水拍’本应让红军战士心惊胆寒,但毛泽东却用一个‘暖’字来表达红军战士此时的心情。因此,这个字可以称为‘诗眼’。”
  我故作疑惑,问道:“是啊!‘金沙水拍’,红军战士本应感到‘寒’,为什么在毛泽东的笔下却成了‘暖’呢?”
  另一学生举手:“面对‘金沙水拍’而心‘寒’,那是常人的行为。但在红军战士的眼中,面对‘金沙水拍’,他们又可以展现自己的英勇气概啦!一个‘暖’字,足以写出红军战士的无所畏惧。”
  我点头赞许,又继续追问:“那么,诗中的‘寒’又该怎么理解呢?”
  学生答道:“此处的‘寒’不是战士们的‘心寒’,而是在描写大渡河上泸定桥形势的严峻。这个字从侧面写出了飞夺泸定桥十分不容易。”
  另一位学生说:“此处的‘寒’,与上句中的‘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及时地作了顺水推舟式的总结:“是的,这一‘寒’一‘暖’从不同角度写出了红军长征的不易、红军战士的英勇,对比鲜明,真可谓是这首诗的神来之笔。但是,我们仅仅体会到这两个字‘好在何处’还不行,让我们展开想象,想象一下红军在长征途中还会遇到哪些‘寒’呢?”
  学生说:“红军战士没有吃的,他们只能吃野菜。这是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寒’。”
  我进一步补充:“其实到后来,因为没有吃的,很多红军战士只好把自己的皮带煮了充饥。”
  学生说:“天寒地冻时,红军战士没有衣服穿。”
  学生说:“在漫漫的长征路上,红军战士要翻千山,过万水。在过草地的时候,还常常陷入沼泽之中。这也是他们长征途中遇到的‘寒’。”
  我开始向更深处引导:“是啊!但这些都是大自然带给红军战士的‘寒’。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还会遇到哪些大自然以外的‘寒’呢?”
  学生说:“长征途中,红军部队常常是后有追兵,前有堵截,形势十分的危急。这也应该是长征途中的‘寒’。”
  我开始话题转换:“是啊,面对自然之‘寒’,红军战士忍受着;面对形势之‘寒’,红军战士也没有退缩。一个‘暖’字足以说明这一点。在漫漫长征路上,“寒”不时袭来,“暖”也时时可以感受到。一位负责给红军战士发放棉衣的军需处长,自己却因没穿棉衣而冻死在皑皑雪山之上……面对此情此景,红军战士感到丝丝的“温暖”。这样的“暖”还有很多很多,谁来说一个长征途中哪些“暖”的故事?
  学生说:“一位炊事班的老班长,为了照顾好几位身患肠胃病的小战士,用缝衣针弯成鱼钩,每天天没亮就去钓鱼,给战士们熬鱼汤,而他自己却偷偷地吃草根与剩下的鱼骨头。最后,这位老班长累倒在草地中,再也没有起来。这几位小战士一定感受到老班长带给他们的温暖。”
  师:这是《金色的鱼钩》的故事。这些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它们犹如星星之火,温暖着长征途中每一位战士的心田。此时,让我们再读一读《七律 长征》,相信你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
  【教后点睛】
  把一首诗浓缩到“寒”与“暖”两个字,这是把诗读“短”;带领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红军长征途中的“寒”与“暖”的故事,这是把诗读“厚”。不论是把诗读“短”,还是把诗读“厚”,都是基于诗歌语言基础上的文本对话的过程。读“短”,是一种坚守,始终坚守在全诗有限的文字之中,没有旁逸斜出;读“厚”,是一次突围,突围的经历丰厚了学生对“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提升了学生对诗意的感悟、对诗情的蕴积。
  (作者单位: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
其他文献
期刊
脉金矿床进入地质详查阶段,仍难有效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计算的储量与金品位仍存在较大偏差。文中列举矿山实例,介绍了诸如探矿与井巷建设相结合等方面的经验,并取得了成效 It i
课堂扫描:听得“好”声一片  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主要指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的随机评价,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起着激励、引导、修正等多种功能。同时,它也对教师素养和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扫描现实的课堂发现:评价方式趋于单一,往往是听得“好”声一片。请看下面一则公开课前试教的案例:  【案例】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祁黄羊》  师:祁黄羊的亲友听说他推荐杀父仇人解狐当中军尉时,纷纷登门,他们会说什么
在战略联盟已经成为国家实现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载体这一背景下,整体实现和改善创新主体的联盟协同创新效应,立体提升联盟协同创新水平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明确资源配置模式及其影响要素对战略联盟协同创新的作用机制,能够更好地解决联盟协同创新过程中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推动和促进战略联盟协同创新效应改善,对企业借助联盟实现自身创新发展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本文基于要素识别理论,构建
期刊
期刊
“90后”已开始走入各大高校,开始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这一代人处于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特点。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011级商务英语专业的大一新生进行
如何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改变评价策略,使之促进学生口语发展,让学生个性飞扬呢?我想从这一视角尝试作点探讨。    一、 由概括性评价到有针对性评价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对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路也一步步清晰起来,评价具有激励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面对一个个不同特点的孩子,面对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新变化,我们的评价应该具体化、准确化。在课堂上,我会用“你的声音真响亮!”“你说得生动极了!”
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开设商务英语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即满足社会对于既熟练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又具有一定专业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商务英语课程建设需要建立新型的
创造良好环境大胆培养使用──重庆院激励青年“冒尖”成才煤炭部重庆设计研究院袁永华煤炭部重庆设计研究院对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爱护培养、在工作上放手使用、在生活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