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 小城居易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ma880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海是一座规矩的府城,城墙为其立下了空间上的“规矩”,也定下了府城风雅慢调的生活节奏。或许因为当地人所信奉的传统至今仍未失效,所以这座城市得以保持自己的底色,也因此吸引不同的人前来,尝试在此进行一场“小城生活试验”,思考究竟该如何做,才能消除当下生活的焦虑。
  临海曾经度过了千百年中规中矩的府城岁月。自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台州,州治临海,临海一直作为台州州府治所存在;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台州撤地建市,市政府正式迁往椒江,临海的“府治时代”宣告结束。这漫长的一千多年,也是临海这座浙东小城的“黄金时代”:官吏、文士、商贾、僧道结伴而来,或是留下千古传诵的诗篇,或是带来精致风雅的器物,或是为了此地灵山秀水而来。从中原而来的人多沿着官道从绍兴经上虞过嵊县、新昌、天台往台州;或是从宁波出发,行经奉化、象山、宁海等地,最终抵达台州府城,路程虽长,但沿途风景俱佳;来往于明州(今宁波)、福州、广州等地的商贾则更多选择水路,停泊于临海古城西南边码头。城内星罗棋布的街巷上商铺鳞次栉比,商贩们在十字街口吆喝着各地的物产杂货,假如你走进一条幽深的巷弄,可能会撞见官宦世家的深宅大院,或是瞥见从文人雅宅里探出的一枝梅。城内外香火鼎盛的寺庙里,也曾接纳不少游方僧侣挂单修行,或是远渡重洋的日本僧人来此求法。如今我们依然可以在紫阳街上感受自唐宋沿袭下来的里坊布局,从那些斑驳的防火坊墙或是至今仍在使用的水井边,尝试想象一番当年临海人的热闹日常。即使临海许多寺庙道观历经了多次重修,但袅袅的诵法声从未断绝,人们会沿着曲折的山路,前往皇华真人修道的华胥洞旁,寻一时的清静。府治的身份所带来的一切,至今依然能在临海古城找到呼应,它们不断地提醒着我们:临海的过去依然清晰可见,它一直是一座规矩且模范的府城。
  临海人王士性曾如此评价过自己的家乡:“浙江十一郡城池,唯吾台最据险,西南二面临大江,西北巉岩削插天,虽鸟道亦无,止东南面平夷,又有大湖深濠,故不可攻,倭虽数至城下,无能为也。”寥寥数言就道出了临海为何能成为古台州州治的缘由:据险可保安宁,安宁方能兴城。东晋时,郡守辛景在临海的大固山上(今北固山)筑子城抵御孙恩叛乱,唐宋时,临海因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而被选为台州的治所,修筑的城墙就此为临海城的格局定型;在多数府城的城墙遭遇拆毁的元代,这里又因为防洪的需要得以保留;明代戚继光驻守台州抗倭,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诸如双层空心敌台的防御型设计。此后随着时代的更迭,城墙也经历了无数次的改造、拆除与重建,但临海府城本身的范围并没有遭遇过多的压缩或扩张。城墙为临海人抵挡住了战乱与水患,在它所圈定的范围内,生活得以继续,府城也得以延续发展。直至在1994年迎来了命运的转折:彼时台州地区撤销,设立地级台州市,市政府也常驻椒江区,临海成为了省辖市。当时正值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的时期,行政的撤离必然带来人才、资金和项目的外流和减少,缺少了强烈的外力推动,临海自身的发展也变得缓慢,或许还有些“因祸得福”的意味,临海古城也得以保留下来,在如今日益消亡的中国古城群体中,它变成了一个珍贵的存在。
  城墙为临海立下了表面上的“规矩”,其内里的“规矩”则是在周遭山水与千年文化的熏陶之下形成的,因战乱而南渡的官宦家族带来了诗书教化,也带来了中原地区的风雅闲情;这种生活延续至今,或许可以用临海话中的“Nei”来概括:古城内应有尽有,不需向外求,这里的生活必然是安逸的,也鲜少有焦虑。在这样慢调子生活浸染之下的临海人似乎也多是“外圆内方”的性子:不急不躁的表面下,有崇文重德的气节。他们会同你说哪座山、哪座庙里曾经有哪些神奇的故事流传,或真或假的传说,最后也不过是一种民间的智慧或教化;他们也会饶有趣味地告诉你,在不同季节都会有不同人挑着应季的食物走街串巷,他们会定时出现在老街的不同角落,从不失约;或是和你感慨一座城市假如没有几间二三十年的老店,就像一座没有参天古树的寺庙一样,是没有活性的城市,庆幸临海古城自身的活性,就在这日复一日的从容之中。
  临海古城内的传统生活机制依然持续运行着,由此再次吸引新的一批人到来,他们或是成群结队的游人,或是想要探究城墙的考古人员,或是从千篇一律的都市中逃离,想要寻找生活本质的青年。其中有一些来到古城的青年们,或是以收集临海当地历史文化为主,或是带来诸如优质的书店、民宿等新空间。他们既喜欢临海本身的节奏,又尝试着为这里注入新的活力,小城居易,不仅仅基于生活成本的考虑,更因为这里能免于被环境所吞噬,生活在小城也不代表隔絕了世界,如今获取信息资讯的渠道如此多样;更重要的是,这里也是主流生活之外另一种选择,比起数据、资本和花俏的物质,乡土风俗、地方史志更能滋润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当下的时代变化如此之快,我们也习惯于时刻自我审视,担心是否与当下的变化步调一致,从而产生了源源不断的烦恼与焦虑,而大城市之所以令人想逃离,就是源于从形态到思想的千篇一律,所以越来越多人想要回归一座小城,重新摸索生活的模样,在临海这座千年古城里,有无数被折叠起来的生活,当我们身处其中,将其一 一展开,一定也能发现当中有太多值得去诉说和尝试的东西。
其他文献
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制瓷业發达,瓷器外销世界多国,同时凭借活跃的国际商贸,掌握着各国瓷器的潮流趋势。泉州瓷自成体系,多元的瓷器产品从山区到沿海,通过海路走向了世界,打造了一条兴盛的泉州“陶瓷之路”。  陶瓷作为海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品,使得“海上丝绸之路”也是条“陶瓷之路”。泉州制瓷业的兴盛,以致于有海外旅行家在谈及中国瓷器时,误以为“只在刺桐和隋尼克兰城制造......这种瓷器运销印度等地区,直
期刊
临海人素来崇文重教,行事准则多以儒家的“经世致用”为主,但也不曾放弃过对佛道两教的好奇与探究。因此临海古城至今依然流传着诸多传说,它们藏在已有数千百年历史的城墙、里坊、水井古塔、甚至佛寺道观的屋檐上,越靠近古老的气息越能保持其源源不绝的生命力,避免因时代的发展而渐渐式微的命运。许多五十岁以上的临海人相信,传说中那些神灵精怪,乃至自然本身与人之间皆存在似有若无的沟通与接触,证据之一便是那些时而显现的
期刊
每一座城市都拥有其独特的气味和声音。京都的声音来自天际,总是毫无预兆地,三两只硕大的烏鸦从电线杆掠过,发出嘶哑且短促的叫声。即使打搅了当地人的生活,这些黑黢黢的生灵依然被奉为神鸟,因为他们的祖先是那只被《古事记》记载的对神武天皇有引路之功、助其一统天下的八咫乌。一个传说,便诞生了岛国3000多座祭拜乌鸦的神社,遍布神社寺庙的京都也将乌鸦视为不可侵犯的神明,连下鸭神社的主祭神都是侍奉八咫乌的神使。京
期刊
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旅行的梦,这个梦的尽头就在西藏。斗转星移,西藏就安静地躺在心底一个专属的角落里,有人将它搁置腐烂,而有人却选择直面高原的恐惧,前往这个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在阳光明媚的八月,在西藏,欢天喜地,我们投入了它的怀抱,心里满是与村卷们一起开启这场高原之旅的兴奋与喜悦。  都说“畅游西藏,从林开始”,林芝这个平均海拔3100米的“西藏小江南”,成为我们此次村跑进藏的首选目的地。林芝藏语意为“
期刊
“调羹汤饼佐春色,春到人间一卷之。”古人更懂得“不时不食”的道理,春日蔬菜水灵,又遇清明祭祖,厦门人家会围坐一桌,将重逢暖阳的欣喜与对先人的思念一并寄托在一盘简单却好味的薄饼之中。  雨又连着下了几次,春的意味过于浓了。蛰伏了一整个冬天,蔬果们攒足了劲儿就等着在这时一展鲜丽,让还未摆脱清冷的人们吃上一惊。菜场里颜色很齐全了,奶白的笋子挺拔,油绿的高丽菜颗颗水灵,嫩红的肉是早上现宰的,琳琅的海鲜区里
期刊
临海的节奏是慢的,犹如从庞大機器上掉出轨迹的零件,千年府城的光环并未能庇佑这里辉煌如昔。和万千个落下节奏的小城市一样,临海的年轻人们也在带着梦想逃离这里。但仍有一群踏实而有趣的年轻人们选择留下,不仅用双手耕种自己的精神食粮,也为这座城市的文化补充着新鲜而有趣的血液。  此次造访临海,不仅为探寻旧式生活的印记,也因对这些年轻人充满好奇。他们因何背离大城市的光鲜而停留在静默小城,又如何持有年轻心性并在
期刊
因为一句“厦门好无聊”,“轴”艺术的几个人开始了对这座城市的探索与思考。一座岛屿,催生了艺术青年的发声,他们宣称要发现这座城市的可能性,也开始了行动。他们不断地尝试着年轻化、实验性、多元化的艺术项目,通过艺术表达,思考在地的可能性。  八月末傍晚的同安后田村。村中的大榕树处四下无风,有些闷热。夜色渐拢,此时却出现了一群年轻人,窸窣声中,小板凳、幕布与音响已备齐,看似烦闷的电影开场,大家又安静得跟没
期刊
8月16日中午12点,是北纬26度30分至“闽粤海域交界线”的东海海域开渔的时刻。熬过一百多天的“史上最严”休渔期,漳州东山岛澳角避风港内一百六十多艘拖网渔船,满载对海洋的期望,逐次出港,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而去。当他们归航,又将这兑现了的期望送往千家万户的灶台餐桌,共享大海的馈赠。  在海上,和台风赛跑  8月21日晚,台风“天鸽”正以20公里/时的速度自东南海面席卷而来。我意外地接到张镇文的电话
期刊
今年八月刚刚在杭州开业的网易严选+亚朵酒店正在试图解决一个问题:你在酒店看到的心动之物,不仅可以分分钟带走,而且正是我想卖给你的。这种既是在住酒店,同时又是线下场景消费的体验,是否能为酒店行业带来新的可能,同时也为电商开拓新的渠道?  严选之后的酒店,有何不同?  网易严选亚朵酒店,来源于网易严选与亚朵酒店的一次合作。去年上线的项目“网易严选”,是国内首家ODM(原始设计制造商)模式的电商,与大牌
期刊
Part 1 证件与票据  以出生证为起点,证件贯穿了我们的一生。客观上,它是由上层建筑統一颁发的身份认证,从主观上,它则是人和故乡得以相认的纸质证明。相较之下,票据显得更私人一些,透露着生活细微处的柴米油盐,自那一摞存折、公园门票、学校聘书、书店邀请函、图书馆读者证里,我们试图拼凑出一段犹有余温的小城生活。  或许是一种慢调,小城的日子更像是用胶片摄下的剪影,带着时光的颗粒。如果这些颗粒有触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