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馆世界”背后的故事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velsetsha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的“走进领馆”专栏转眼已经一年了,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反响,我们在这里想一并对所有支持本栏目的读者表示真挚的谢意。在过去的十几个月里,我们陆续访问了驻上海的各大领事馆,得到了各领事馆的大力配合,也希望在这里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走进领馆
  
  去年夏天,在刘主编的大力倡导下,本刊开设了“走进领馆”栏目(后更名为“领馆世界”)。记得第一次采访的是加拿大总领事家庭,由于我们正好是加中协会的成员,所以顺理成章地参加了加拿大国庆活动,与总领事麦健仕(Robert Mackenzie)先生作了交谈,并领略了他的快乐家庭。随后我们又受总领事夫人麦尚婷(Sandi Mackenzie)女士的邀请,拜访了总领事官邸。当时,麦尚婷是驻上海总领事夫人团(Consular Spouses Shanghai)的主席,所以她非常热衷于各种公益活动。对我们的采访也十分热情。驻上海总领事夫人团是一个非赢利性组织,成立于1996年,由在上海的各国总领事夫人组成。她们主要是常在一起聚会交流一些在上海的生活方式等,因为有些夫人是刚到上海,可能还有一些需要帮助来适应这里的生活。她们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中国的慈善事业作出一些贡献。她们常举办一些慈善义卖,为一些贫困学校和慈善基金募款。今年四月就在上海商城举行了一次文化义卖会,将所有收入捐献给上海周边地区妇女儿童的健康和教育事业。她们的主席是每年通过推选产生的。转眼一年过去了,麦健仕总领事和夫人麦尚婷女士已经完成了他们在上海的工作,于七月份回到了加拿大,接任总领事工作的是一位曾两驻北京的资深女外交官格逊(Susan Gregson)总领事。
  有许多读者给我们杂志来信,其中有一些是询问我们是如何采访到这么多领事馆,其实,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手续上比较繁杂外,一般总领事都非常繁忙,驻上海的领事馆大都管理着华东地区的几个省,总领事往往要去各地巡视,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所以采访日期常常要等待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安排到。文书上的来往自然是免不了的,我们尽量都是提供英文的信件,免去了翻译上的等待,加快了沟通速度。除了电话外,大部分领事馆都需要以书面方式联系,因为这些来往文件大都需要备案,他们有些要求以传真形式,有些必须以电子邮件方式,各国规定不同。不过,我们现在联络起来越来越方便了,许多领事馆都已经了解到了我们的专栏,一提起Shanghai Wave的“领馆世界”,大家都知道。其实,各国的总领事们常常在各种活动场所相互见面,有的甚至是邻居。在他们的闲谈中,《上海采风》已经不胫而走。
  其实,当我们每次走进领事馆采访的时候,都算是进入一个国家,因为那块小小的地方就代表着背后一个庞大的国度。所以安检是常常免不了的。但是,各国的规定差别很大,有的领事馆要求只需要登记核实,或者由相关人员出来带领我们进入。比如挪威、奥地利、瑞典、西班牙等,我们只需要按预定约好的时间到达,递上一张名片就可以了;有的领事馆需要将手机和通讯设备交给他们保管,等访问完后再还给我们;有的要通过非常严格的全身检查,包括我们携带的照相和摄影机都要点亮检查。有一次由于我们忘记带身份证,我们按时间到达后,在领事馆的接待室被拒绝入内,尽管总领事秘书出来帮助我们,但负责安全的武官还是不允许我们进入。回去取身份证时间又来不及,只好另约了时间。当第二次约见到了总领事时,他向我们解释说,这种事情他只能说抱歉,对他来说也是无能为力。按规定他不能随便走出领事馆和我们交谈的。我们告诉他,抱歉的应该是我们,不应该忘记带身份证。
  
  他们都是很特别的普通人
  
  有些读者觉得领事馆是个神秘的地方,总领事们更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通过这一年来与总领事们的接触,我们深深感到,他们也都是很普通的人,只是他们的工作是外交官员,从事一份总领事的职务。如果大家真的有什么事想和领事馆联络,不必拘束,直接给他们打电话,发邮件,他们都会非常热情地回复大家,如果有需要,他们的秘书或助理会帮助你安排会面等。一旦聊起天来,你会发现,他们也是谈天说地吃喝玩乐的高手。
  新加坡总领事陈庆荣先生就告诉我们,他节假日里喜欢逛超市,选些有意思的菜回来自己烹调;有一次在淮海路还碰到原法国总领事薛翰先生穿着运动服在跑步;奥地利总领事凯泰斯(Mr. Walter Kalteris)先生喜得贵子,和我们大家一样,一谈到那可爱的孩子就兴奋不已;另有一次,我们乘坐某领事馆的车出去拍摄照片。和司机交谈起来,他是位上海人,他告诉我们,领事们其实挺友善的,和他们都像是好朋友一样。有时候开长途去南京等地,他们就一直提醒他不要超速。虽然他们的车性能都很好,开快一点也很稳,而且交警一般也不大会管领事馆的车,但领事们还是要他尊重当地的规定。
  当然,在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基础上,总领事们常常具有他们独特的一面,除了他们自身杰出的外交工作外,有的总领事对中国文化造诣很深,相信其程度不亚于中国的一些文化方面的专家。像匈牙利的总领事海博先生就讲了一口流利的中文,并且对中国历史了如指掌;新加坡总领事陈庆荣先生也是个中国通;德国总领事夫人凯茜(Silvia Kettelhut)博士翻译过老舍先生的作品,今年还出版了一本中文的书;法国文化领事鱼得乐(Claude Hudelot)先生更是对中国部分历史著书立说,收藏大量中国传统的结婚照和文革藏品等;瑞典文化领事伊爱娃(Eva Ekeroth)女士说起中文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领事馆的各种活动都是亲自用中文主持。除了对中国文化的执着外,领事们还有他们自身的才艺,例如,意大利文化领事倪波路(Dottor Paolo Sabbatini)弹得一手好钢琴,而且绘画造诣也颇高,他上任后不久,每个月里总要在领事馆文化处的大厅搞些文化活动,歌舞表演,音乐欣赏等等,其实,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前去看看,是一个了解意大利文化的好去处。
  
  从领事馆的发展看上海的腾飞
  
  在上海,我们每天都看到各行各业在飞速发展,可能还没有人注意到,驻沪的各领事馆也在迅速地扩展,以配合中国经济的腾飞。
  原来至少有十国以上的领事馆曾经落户在淮海中路1375号的启华大厦里,其中包括巴西、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墨西哥、新西兰、挪威、瑞典、土耳其等国家。这几年里,由于空间的限制,这些领事馆已经纷纷搬离了启华大厦,寻求更大的办公场地。像法国领事馆,在我们采访时刚搬迁到广东路的海通证券大厦,挪威领事馆搬到了外滩;瑞典领事馆在淮海路的中环广场安了家,总领事安蓝(Lars Andreasson)先生告诉我们,他们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还要将领事馆扩大一倍以上。德国总领事芮悟峰(Dr. Wolfgang Rohr)博士在采访的时候也一再向我们强调,他目前办公的地方只是领事馆的一部分,在市区不同区域还设有几个办事处,处理不同的事务。
  显然,正像新加坡总领事陈庆荣先生所说,上海是一个世界级的城市。她融合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文化,而这些文化也在这里开花结果。同时,上海也是一个通向世界的窗口,许多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从这里走向世界。而领事馆在这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领事馆的扩大,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国际交流的迅速发展。
  
  感谢
  
  首先我们要感谢广大读者对我们这个栏目的关注和支持。
  同时也要感谢各领事馆对我们杂志和栏目的关心和配合。法国总领事马捷利(Thierry MATHOU)先生上个月刚刚上任就对我们杂志十分关注并发来了中法两国文字的贺函;奥地利总领事凯泰斯(Mr. Walter Kalteris)先生在出差回来的百忙之中亲自为我们撰写了祝贺信;意大利文化领事倪波路(Dottor Paolo Sabbatini)更是花了许多时间为我们用非常优美的字体书写了一封可称为艺术品的恭贺文。在这里我们再次对所有支持我们的总领事和领事们深表感谢!(限于篇幅,其他领事馆的贺信将在以后几期内陆续刊登。)
  虽然在我们每篇采访文章的最后都会感谢领事馆的一些工作人员,但在这里我们还是要再次对这些曾经为我们采访奔忙的工作人员表示由衷的谢意,没有他们的大力协助,我们不可能完成这些任务。
其他文献
余秋雨:  为创造力让出空间  去年我在美国演讲的时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联合国大厦的某一个厅堂里,正在展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些老太太在剪纸,有一些北方的农民在演奏着他们农村的乐器。好多外国朋友看了以后,就马上匆匆走过。似乎这不是一个五千年大国文化的主要体现吧。然后纽约又有很多杂剧演出和地方文化的演出,这三个加在一起离我们想象中中国艺术和中国文化有一个遥远的距离。  我们所说的艺术有三方
期刊
“鲞”字是吴王发明的,大家知道苏州没有海,吴王是出征到东海边打仗,吃到鳓鱼,手下的人将吃不完的鳓鱼“余者曝干载归”,然后吴王再尝,方知干鱼之美“犹胜鲜鱼”。于是就发明了这个字。而这种海鱼,也一直在苏州这个不沿海的地方流传至今,苏州采芝斋的虾子鲞鱼乃是苏州一绝,许多人到了苏州总忘不了带上一盒回家。  海中的鳓鱼,就像河里的鲥鱼,肉味鲜美而多刺,产卵前的鲥鱼和刚产完卵的鳓鱼被认为是鱼中珍品,因此民间有
期刊
好友其实住在南丹路上,但他逢人却说自己是住在斜土路的。这也难怪,从东向西迤俪展开的一条斜土路,虽然不乏小曲小折,可是到了南丹路这一头,居然猛猛地打了几乎接近于90度的弯,自顾自地走了偏门左道去了。一干不爱动脑子的司机,车子开到这里,很容易糊里糊涂地在南丹路上找斜土路的门牌号码,绝对会给迷住了。所以,好友说自己是在斜土路,给人说方向位置倒是真不错的。  当然,好友对斜土路的执著是有自己的私人理由的。
期刊
最近,某沪上报纸上有一篇文章《懒觉狂人》,看后,我心里笑了。文章里说,“有这么一个上海大户老板,是个懒散致富的典型。每天上午,当大户呼呼而眠时,他的员工们正像蜜蜂一样在勤奋地工作,为他打拼;每天下午,当大户睡得不想再睡,他就象福尔摩斯那样靠坐在枕头上,抽着烟,总结出他半梦半醒中的伟大思路,电话遥控工作。”  是啊,多么潇洒的一个大户老板,简直是妖极了!妖,在我的感觉里,是一抹微粉的紫罗兰色,又或者
期刊
这位80岁的老太太,望上去仿佛六旬之人,言语温婉,举止细腻。我们这些比她年轻了近半个世纪的女人,跟她坐在同一张桌子上饮食,那种感觉是,这桌子上唯一的淑女是那老太太,其它的统统不能算是女人。老太太温存,我们粗犷;老太太慢悠悠,我们急吼吼;老太太细嚼慢咽,我们狼吞虎咽;老太太享受,我们不懂。一张桌子上流淌而过的岁月风尘,让我们叹为观止,而至少有一种东西,是再也不会被风蚀的,这种好东西,叫做“女人味”。
期刊
大学寝室里的聊天是方言杂烩的盛宴。我记得当年最开胃的一道小菜是讨论那种冬日街头随处可见、瞥一眼就心生暖意的小吃。“我最爱吃烤地瓜了。”山东同学喜滋滋地说。  “哦,我们那里叫煨番薯。”广东妹在终于弄明白那是什么东西以后,恍然大悟。我也跟  着笑,用上海话告诉她们,从小,我只知道把这甜甜软软的玩意唤作“烘山芋”。  烤地瓜,煨番薯,烘山芋,九个字里没有一个重复,构词形式却高度一致;偶尔交汇,仿佛看见
期刊
“百度百科”上舒悦的“词条”有几处讹误,上海曲艺家协会会员和上海演艺工作者联合会会员等名头都是莫须有的。在本刊专访他时,在座的市剧协秘书长沈伟民先生递给他一张上海市戏剧家协会的入会申请表,舒悦笑着接纳。那些莫须有的头衔既然被百度“想当然”地赋予了,大概也正说明在观众心里,他有那个资格和实力。  胖得可爱,瘦得精神  采访约在贵都酒店咖啡厅,见到舒悦本尊最直观的感受是上海阿婆的珠圆玉润不见了!虽然电
期刊
从前出国演出那是了不得的大事,能让你出国,就是对你艺术水准的高度认可。出国这事似乎多多少少和外交沾边,外交无小事,你倘若不是德才兼备,很可能言行豁边,你一豁边,不就坏了大事?  那年代出国机会少,能够轮到者,自然非佼佼者莫属。不像现在,阿狗阿猫随便出国,鱼龙混杂也就在所难免。当然,能够自由出境,绝对是社会进步;但此出国和彼出国功能不同——你自费旅游不负传播国粹的使命,不关俺事;但是一旦重任压身,事
期刊
李银河博士一度很郁闷,她原本想为大众谋幸福,为各种另类的上床——多角恋、婚外恋、同性恋、换妻、性派对……呼吁从制度上取消约束,从道德上得到宽容。但是,公众似乎并不买她的账,从普通百姓到她的同行,很大一部分人都在攻击她。李银河无奈地辩解说:我不会那样做,我是在为你们争取权利。在李银河的委屈郁闷里,我们似乎看到了当年秋瑾“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愤懑——先驱要面对的不仅是敌人的反动,还有人民群众的愚昧。好在
期刊
·近30年来中国超常和超速的发展,导致流行的一些西方理论正在不断地被证伪  ·西方经典理论与中国发展现实互相矛盾,需要建立在特殊的中国体制与文化论证基点上的“中国特殊论”来解决  ·经典理论被证伪代表了社会进步,也预示新理论诞生  ·“美国例外论”成功地解释了美国式的道路,而如果中国发展能够持续成功,“中国特殊论”也会得到全世界的认同    西方经典难以解释中国现实    近30年来中国超常和超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