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种兵,你控不控?
杨仪最近都在像回味一部电影一样在回味着那些关于海豹突击队刺杀本·拉丹行动的视频。
杨仪是个成长于南方城市里的80后,回想起自己的少年记忆,并没有太多和军人有关的印象。“一个职业军人的适当归宿是在最后一战中被最后一颗子弹击中而干净利落地死去。”巴顿将军不无悲情地说。这也是关于当兵的人,杨仪能背诵的唯一一句话。这句话说得让人热血沸腾,所以很多人开始说,真正的男人应该像巴顿一样地战斗,当然,在这句话里巴顿也可以改成史泰龙,甚至硬汉海明威,只要够强大。
军迷的复杂性显然远甚于歌迷影迷,他们常常会被另眼相看,不管是国防大学专攻军史的教授,还是作战部队或军工企业里那些离军事、兵器最近的人,都往往对他们赞不绝口。因为他们道行很深。至于中国特种兵迷是哪一年形成的,目前有多少人,分布情况如何已经没有人能准确无误地说出来。
杨仪这一类“特种兵控”特殊群体大部分无意识诞生于军迷的群体里。而关于军迷,通俗上有一个所谓的“三代划分”:第一代军迷出现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致和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主要人物同龄;第二代军迷诞生的里程碑式事件是海湾战争的爆发;第三代军迷的出现和互联网的诞生紧密相连——在几乎每个国家的部队都在“特战化”的今天,第三代军迷中最多的,无疑是“特种兵控”,他们以年轻人为主。
特种兵迷不是一天炼成的。在杨仪的印象里,他的启蒙老师是以《舰船知识》、《兵器知识》、《军事世界》为代表的军事类杂志。当时他还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军迷。直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直播,在电视里看着美国大兵顶着日头背着背囊跑来跑去,他突然发现了自己“对特种兵爱得深入骨髓(杨仪原话)”的那一面……
杨仪的朋友大杰现年25岁,是一个知名门户网站的编辑,这个北京人平时工作严谨,不爱运动。他成为特种兵迷的最初原因,是因为觉得在大学里男孩穿着迷彩、皮靴,很酷;杨仪通过大杰认识了70年代出生的阿奔,阿奔在军事,特别是对特种兵的了解上,比这两位小兄弟要熟悉得多,因他本就来自军人家庭,父亲是一名军官。从小的耳濡目染让阿奔很早就对各种武器装备如数家珍,他在一些军事论坛里已经混得很熟,不过他更喜欢收集关于各国特种部队的情报。
除去阿奔这样有“家学渊源”的人,大多数的特种兵控都有一个相同的成长过程——从菜鸟到“骨灰”,先是对军事产生兴趣,比如因看电影喜欢上某种武器装备,渐渐地关注其背后或深层的东西,然后逐步扩展和放大,最后对某一或整个军事领域产生痴迷。
钟爱特种兵的人们只是这些大家庭中的一小部分,杨仪他们只是“特种兵控”里的更小一部分。
大男孩,小游戏
2010年杨仪曾经积极地参与了一个在北京开展的军品秀。
杨仪回忆道,在这次活动里,最使他触动的是那件最沉重的装备——一位军迷当时背着一个美军在越南战争时使用的PRC25电台。它是由H-250手台、AT-892可弯曲天线和AT-271地线组成。整个电台在没有装电池的情况下,重约15千克。
在将近一天的活动中,杨仪看见这个家伙全程背着这个沉家伙,并没有叫苦,反而觉得很酷。在杨仪的照片上,我们可以看见这位发烧友的头盔上甚至还别着一个黑桃A。当记者以为那是他们无聊在打扑克时,被杨仪狠狠鄙视了一番。
“它不是打扑克用的,”杨仪说,“这张牌当然不是闲来无事玩的,它有个冷峻的名字叫做‘死亡卡片’。”因为在越战时,美军的特种部队每打死一名越南游击队队员后,通常会把一张黑桃A放在尸体上,意思是士兵是我打死的,有事找我们部队来吧。这在越战时期是一种非官方的挑衅。
根据杨仪回忆,到场的军迷几乎都接近200人。其中有一哥们第一时间预订了从南方的家到石家庄的机票,然后再从石家庄坐火车到北京。没想到天公不作美,石家庄机场临时关闭。他最后改坐硬座从家来到了北京,熬了整整一宿。第二天他赶到现场时,活动已进行到了一半。但他觉得只要能来就已足够。
在那次军品秀上,杨仪通过与别人的交流知道,作为一个资深的特种兵迷,不仅要了解装备,更要看与之有关的电影,玩与之有关的游戏,而不仅仅只是收藏望远镜、水壶、军服、手电、弹夹包、军用小刀……
杨仪甚至和这些特种兵控们一起玩起了真人CS:身着美军新型通用迷彩作战服ACU,肩挎防弹背心,戴着墨镜,真是酷劲十足。——“为什么会喜欢玩这种游戏呢?用电子激光枪互相对射,不是小孩子的游戏吗?”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都是这么觉得的。
杨仪说,“其实很简单,我们总是想起先辈们在荷枪实弹中浴血奋战的生活,想起儿时拿着玩具手枪的战斗场面。你大可以把他看成是一种怀旧好了。”
在真人版的CS运动中,参加的人员可以分成两支敌对的队伍,在各种模拟的场景中,避开各种危险的同时还要对“敌人”进行火力攻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在这项运动中,玩家面临的考验,不仅是体力上的,还有眼观四路的观察力,面对敌人强力攻击时的勇气和大无畏精神,更重要的是队友之间的相互信任和配合。
从网络到现实,从鼠标到真枪,从西装到武装,枪林弹雨,红色的血,跳动的心,中枪后的疼痛,紧张刺激:在迷宫式的巷战中,来回穿插,战术配合,掩护,射击,直到把对方全部歼灭。
不变的情结
曾经有人开玩笑,说军队肩章上面的“〉”,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说,其实就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越多,你就越是一个男人,你的地位就越高。当然照这样的说法,巴顿将军是全地球最多生殖器的男人之一。
在采访杨仪的时候,笔者发现即便是对倡导个性解放的“80后”和“90后”(这些特种兵控大多属于这个年龄段),中国人在骨子里对军人崇拜的情结也未曾改变过。
这些人群与他们的父辈相比,更多的是从事脑力劳动,童年生活也更为安稳。而从他们喜欢的一部电视剧里,可以看出这第三代军迷中的一群人对军人情结的诉求。这部电视叫做《我是特种兵》。讲述主人公如何因为个人情感从一个大学生转变成为一名士兵,再从士兵变成特种兵。整个过程相比之前同样是军旅题材的《士兵突击》而言,无疑更加理想化,更富有书卷气,更和多年前深刻影响这代人的《灌篮高手》有着异曲同工的情怀。
当然随着这个世界的分化,有很多的人像他们那些生活在战争年代的父辈祖辈,穿上迷彩服,脚蹬雪地靴,身配瑞士军刀,涌向热血的怀抱,崇拜军人;也有更多的人奔向另一边,衍生出更多的“伪娘”、“卖萌”。笔者觉得这无可厚非,有人喜欢刀子,有人喜欢花朵。就好像一些网上调查显示,中国的军迷中,男性占绝大多数,但也不乏女军迷,即便如大熊猫般珍贵,非常引人关注。
当然,不是所有的特种兵控都像杨仪和他的朋友们那样正常。网语有云:“精神病人思维广,脑残儿童乐趣多”。曾经看过根据真实的校园暴力枪杀案所改编的美国电影《大象》。两个高中生“特种兵控晚期”,若无其事地买枪、训练、侦查、小跑;潜入校园之后再射杀、点火,俨然一场游戏。——当某种文化变成一种偏执,一种病的时候,你很难说他是美丽还是错误。
(应采访者要求,杨仪、大杰、阿奔为化名)
特种兵迷聊“我们最喜欢什么?”
战争游戏迷:最有意思的游戏当属“重演战争”。因为它需要你尽可能还原当时的战场场景,包括场景中的物和人,因此没有相当强的军事知识作为后盾,没有真的军品作为支撑是不行的。
军品收藏迷:希望能拥有一个民间博物馆(如现在小有名气的建川博物馆)来展示我们自己所收藏的军品,并向普通观众介绍这些展品背后的故事。
战史迷:最希望能去战役、战斗发生地看一看。国内的著名战场不说,诺曼底战役的发生地就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军事理论迷:更期待有人能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我们与军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对话,辨真去伪,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理论水平。
杨仪最近都在像回味一部电影一样在回味着那些关于海豹突击队刺杀本·拉丹行动的视频。
杨仪是个成长于南方城市里的80后,回想起自己的少年记忆,并没有太多和军人有关的印象。“一个职业军人的适当归宿是在最后一战中被最后一颗子弹击中而干净利落地死去。”巴顿将军不无悲情地说。这也是关于当兵的人,杨仪能背诵的唯一一句话。这句话说得让人热血沸腾,所以很多人开始说,真正的男人应该像巴顿一样地战斗,当然,在这句话里巴顿也可以改成史泰龙,甚至硬汉海明威,只要够强大。
军迷的复杂性显然远甚于歌迷影迷,他们常常会被另眼相看,不管是国防大学专攻军史的教授,还是作战部队或军工企业里那些离军事、兵器最近的人,都往往对他们赞不绝口。因为他们道行很深。至于中国特种兵迷是哪一年形成的,目前有多少人,分布情况如何已经没有人能准确无误地说出来。
杨仪这一类“特种兵控”特殊群体大部分无意识诞生于军迷的群体里。而关于军迷,通俗上有一个所谓的“三代划分”:第一代军迷出现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致和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主要人物同龄;第二代军迷诞生的里程碑式事件是海湾战争的爆发;第三代军迷的出现和互联网的诞生紧密相连——在几乎每个国家的部队都在“特战化”的今天,第三代军迷中最多的,无疑是“特种兵控”,他们以年轻人为主。
特种兵迷不是一天炼成的。在杨仪的印象里,他的启蒙老师是以《舰船知识》、《兵器知识》、《军事世界》为代表的军事类杂志。当时他还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军迷。直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直播,在电视里看着美国大兵顶着日头背着背囊跑来跑去,他突然发现了自己“对特种兵爱得深入骨髓(杨仪原话)”的那一面……
杨仪的朋友大杰现年25岁,是一个知名门户网站的编辑,这个北京人平时工作严谨,不爱运动。他成为特种兵迷的最初原因,是因为觉得在大学里男孩穿着迷彩、皮靴,很酷;杨仪通过大杰认识了70年代出生的阿奔,阿奔在军事,特别是对特种兵的了解上,比这两位小兄弟要熟悉得多,因他本就来自军人家庭,父亲是一名军官。从小的耳濡目染让阿奔很早就对各种武器装备如数家珍,他在一些军事论坛里已经混得很熟,不过他更喜欢收集关于各国特种部队的情报。
除去阿奔这样有“家学渊源”的人,大多数的特种兵控都有一个相同的成长过程——从菜鸟到“骨灰”,先是对军事产生兴趣,比如因看电影喜欢上某种武器装备,渐渐地关注其背后或深层的东西,然后逐步扩展和放大,最后对某一或整个军事领域产生痴迷。
钟爱特种兵的人们只是这些大家庭中的一小部分,杨仪他们只是“特种兵控”里的更小一部分。
大男孩,小游戏
2010年杨仪曾经积极地参与了一个在北京开展的军品秀。
杨仪回忆道,在这次活动里,最使他触动的是那件最沉重的装备——一位军迷当时背着一个美军在越南战争时使用的PRC25电台。它是由H-250手台、AT-892可弯曲天线和AT-271地线组成。整个电台在没有装电池的情况下,重约15千克。
在将近一天的活动中,杨仪看见这个家伙全程背着这个沉家伙,并没有叫苦,反而觉得很酷。在杨仪的照片上,我们可以看见这位发烧友的头盔上甚至还别着一个黑桃A。当记者以为那是他们无聊在打扑克时,被杨仪狠狠鄙视了一番。
“它不是打扑克用的,”杨仪说,“这张牌当然不是闲来无事玩的,它有个冷峻的名字叫做‘死亡卡片’。”因为在越战时,美军的特种部队每打死一名越南游击队队员后,通常会把一张黑桃A放在尸体上,意思是士兵是我打死的,有事找我们部队来吧。这在越战时期是一种非官方的挑衅。
根据杨仪回忆,到场的军迷几乎都接近200人。其中有一哥们第一时间预订了从南方的家到石家庄的机票,然后再从石家庄坐火车到北京。没想到天公不作美,石家庄机场临时关闭。他最后改坐硬座从家来到了北京,熬了整整一宿。第二天他赶到现场时,活动已进行到了一半。但他觉得只要能来就已足够。
在那次军品秀上,杨仪通过与别人的交流知道,作为一个资深的特种兵迷,不仅要了解装备,更要看与之有关的电影,玩与之有关的游戏,而不仅仅只是收藏望远镜、水壶、军服、手电、弹夹包、军用小刀……
杨仪甚至和这些特种兵控们一起玩起了真人CS:身着美军新型通用迷彩作战服ACU,肩挎防弹背心,戴着墨镜,真是酷劲十足。——“为什么会喜欢玩这种游戏呢?用电子激光枪互相对射,不是小孩子的游戏吗?”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都是这么觉得的。
杨仪说,“其实很简单,我们总是想起先辈们在荷枪实弹中浴血奋战的生活,想起儿时拿着玩具手枪的战斗场面。你大可以把他看成是一种怀旧好了。”
在真人版的CS运动中,参加的人员可以分成两支敌对的队伍,在各种模拟的场景中,避开各种危险的同时还要对“敌人”进行火力攻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在这项运动中,玩家面临的考验,不仅是体力上的,还有眼观四路的观察力,面对敌人强力攻击时的勇气和大无畏精神,更重要的是队友之间的相互信任和配合。
从网络到现实,从鼠标到真枪,从西装到武装,枪林弹雨,红色的血,跳动的心,中枪后的疼痛,紧张刺激:在迷宫式的巷战中,来回穿插,战术配合,掩护,射击,直到把对方全部歼灭。
不变的情结
曾经有人开玩笑,说军队肩章上面的“〉”,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说,其实就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越多,你就越是一个男人,你的地位就越高。当然照这样的说法,巴顿将军是全地球最多生殖器的男人之一。
在采访杨仪的时候,笔者发现即便是对倡导个性解放的“80后”和“90后”(这些特种兵控大多属于这个年龄段),中国人在骨子里对军人崇拜的情结也未曾改变过。
这些人群与他们的父辈相比,更多的是从事脑力劳动,童年生活也更为安稳。而从他们喜欢的一部电视剧里,可以看出这第三代军迷中的一群人对军人情结的诉求。这部电视叫做《我是特种兵》。讲述主人公如何因为个人情感从一个大学生转变成为一名士兵,再从士兵变成特种兵。整个过程相比之前同样是军旅题材的《士兵突击》而言,无疑更加理想化,更富有书卷气,更和多年前深刻影响这代人的《灌篮高手》有着异曲同工的情怀。
当然随着这个世界的分化,有很多的人像他们那些生活在战争年代的父辈祖辈,穿上迷彩服,脚蹬雪地靴,身配瑞士军刀,涌向热血的怀抱,崇拜军人;也有更多的人奔向另一边,衍生出更多的“伪娘”、“卖萌”。笔者觉得这无可厚非,有人喜欢刀子,有人喜欢花朵。就好像一些网上调查显示,中国的军迷中,男性占绝大多数,但也不乏女军迷,即便如大熊猫般珍贵,非常引人关注。
当然,不是所有的特种兵控都像杨仪和他的朋友们那样正常。网语有云:“精神病人思维广,脑残儿童乐趣多”。曾经看过根据真实的校园暴力枪杀案所改编的美国电影《大象》。两个高中生“特种兵控晚期”,若无其事地买枪、训练、侦查、小跑;潜入校园之后再射杀、点火,俨然一场游戏。——当某种文化变成一种偏执,一种病的时候,你很难说他是美丽还是错误。
(应采访者要求,杨仪、大杰、阿奔为化名)
特种兵迷聊“我们最喜欢什么?”
战争游戏迷:最有意思的游戏当属“重演战争”。因为它需要你尽可能还原当时的战场场景,包括场景中的物和人,因此没有相当强的军事知识作为后盾,没有真的军品作为支撑是不行的。
军品收藏迷:希望能拥有一个民间博物馆(如现在小有名气的建川博物馆)来展示我们自己所收藏的军品,并向普通观众介绍这些展品背后的故事。
战史迷:最希望能去战役、战斗发生地看一看。国内的著名战场不说,诺曼底战役的发生地就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军事理论迷:更期待有人能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我们与军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对话,辨真去伪,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理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