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与开拓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辉煌壮举;然而,就是这些身着军装的青年军人,肩负着为军区机关和部队农副产品供应的服务保障重任。
  他们把宝贵的青春年华、信念理想、智慧力量,同稻菽、果蔬、花卉、鱼虾紧紧地凝结在一起,不断开拓进取,收获着一个又一个春华秋实。
  ——题记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我们来到位于南京市郊西村、马鞍山市丹阳湖两地的军区司令部农副业基地采访。
  走进基地办公楼的荣誉室,顿感眼前一亮,上百块排列整齐的金色奖牌,熠熠生辉。仅2010年以来,就有南京军区司令部直属党委表彰的“先进党委”,南京军区司令部授予的“管理教育先进单位”,解放军四总部颁发的“全军先进农副业基地”等等。一块块奖牌,仿佛在向我们讲述着基地蓬勃发展的往事和梦想。
  转变观念,走生态型农副业生产新路
  这个基地上世纪80年代曾是军区老先进单位,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逐渐落伍,到了90年代后期,一度陷入低谷,单一的粮食种植和养殖根本无法使基地摆脱困境。司令部管理局针对基地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提出要在做好服务保障的基础上,从两个农场所在地域生态建设规划中捕捉基地发展的潜在机遇。新组建的基地党委按照上级指示,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决定走生态型农副业生产的新路,确立了“以高效环保养殖为支撑,以生态种养为目标,以科技手段为牵引,以军民共同获益为特点”的建设思路,制定了《农副业基地发展五年规划》。
  基地党委从实际出发,由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向借助社会力量发展转变。经过调整改革,西村养殖场的编制兵员已不到10人,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基地党委统筹利用军内外两个资源,招聘当地有丰富养殖经验的农民和聘请有专业特长的退役士官回场工作;对部分资金需求大、风险高、技术含量高的特种养殖项目,实行军地联合;对部分闲置库房,与有关单位合作搞仓储物流。
  面对大发展的机遇,基地党委“一班人”扑下身子,带领干部战士真抓实干。在建设西村养殖场的过程中,干部战士基本上是从年头干到年尾,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队长郭占立负责现场协调,天天蹲在工地上。老战士李长友11月底就办理了退伍手续,直到春节后他才退伍回家。副业队班长徐西源入伍近10年,先后从事农机操作、淡水养殖和大米加工等业务,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2012年被评为军区优秀种养能手并荣立三等功,2013年又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几年来,基地党委一班人带领干部战士励精图治,真抓实干,先后在西村养殖场建起了垂钓养殖、仓储加工和合作开发生产三个功能区。在丹阳湖场区建起了绿色蔬菜、螃蟹养殖、优质大米、优质畜禽四个基地,改变了之前单一的生产结构,逐步形成了生态、循环的绿色经济,供应能力和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实现了年效益递增10%的目标。
  科技引智,保障需求跃上新台阶
  “科技引智,因地制宜,走科学发展的路子是我们不断满足保障需求的法宝。”基地主任陈志雄自豪地拿出农副业基地的新旧照片向笔者对比,直观的视觉冲击,着实让人感到了这里的巨变。“近年来,市场畜禽疫情和食品安全威胁日益突出,而首长机关的保障需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官兵吃饱、吃好、吃出战斗力,是我们党委日思夜想的一件大事。”从2010年开始,基地党委加大科技投入,向科技要效益,在提高保障质量上下功夫。
  科技引智,他们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是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通过走出去参观、送出去代培、请进来授课等方法,使全体干部和大部分生产骨干接受过各类专业技术院校的培训学习,并取得了大专以上文凭,提高了官兵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第二步是运用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他们先后引进了银玉—2084、香粳99—8、南粳46号等优良品种,使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每年水稻单产基本稳定在1200-1300斤左右。他们通过对耕地质量保护、严格化肥农药使用、优化品种选择、严格加工程序等生产环节的控制,实现生产过程无公害化。第三步是因地制宜优化改进生产模式。如养殖场为解决夏季高温鸡产蛋率下降的问题,采用水帘降温技术,使产蛋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引进发酵床养猪等先进生态养殖技术,既环保、节约,猪肉品质也得到进一步优化。
  基地运用科技力量,不断满足首长机关对农副产品花色品种、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提升服务保障质量。他们在原有米、鱼、蛋、肉供应的基础上,增加螃蟹、蔬菜、特禽等30多个品种。近三年,基地供应军区机关和部队优质大米150万斤、鱼5万斤、蛋3万斤,累计上交生产收益1430万元;免费提供价值约100余万元的大米、肉鸽、草鸡蛋、草鸡、螃蟹、甲鱼、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未发生所供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科技种养,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产量、质量上的变化,工作环境和以前比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养殖队队长郭占立非要让笔者到他们养殖队去看看。我们在现场看到,他们采用发酵床养猪法这种先进的生态养殖技术,引进生长快、周期短的优良品种,畜便通过益生菌技术处理,发酵形成高效有机肥,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臭气熏天的工作环境。
  军民融合,以共同获益向生产深度发展
  近几年,部队农副业生产人少任务重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增产增效。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该基地紧紧依托社会力量,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生产。
  驻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非常重视基地科技兴农工作,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制定了长期合作计划,为基地的农副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农忙季节,地方政府组织机械化专业队伍,帮助基地全程实施机械插播、收割,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农业部门派出专家常住基地进行农业技术咨询与指导,及时提供病虫害预报信息。地方血防部门为保护官兵身体健康,每年定期对基地官兵进行血吸虫病体检。
  “军民融合不是‘单向支持’,在互惠互利中追求效益最大化,这样的融合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回顾农副业基地建设的经历,基地几位领导感慨万千。为了增加“菜篮子”花色品种,基地准备配套建设一个螃蟹养殖中心,但由于缺少资金,且养殖难度大,风险高,迟迟未能动工。驻地当涂县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搭桥基地与地方诚信可靠的一家经济实体合作生产,基地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这家经济实体出资金、出人力、出技术,合作建设螃蟹养殖中心。当年筹建,当年就喜获丰收,实现了双赢。   从上世纪60年代始,基地官兵与当地农民一起开垦拓荒,围湖造田。50余年的风雨同舟,相互扶持,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近年来,基地减员整编,积极将自身发展融合到驻地经济圈,与驻地农户结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引进部分农工参与基地生产。他们除了给农户提供必要的生产扶持资金外,还在选种、施药、播种和机械收割等方面给予技术指导,发挥机械、技术、信息、资源优势,积极在科技兴农上做贡献、求作为。驻地农民在部队的帮扶下,依靠科技致富,大力发展水稻、小麦种植和水产养殖业,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为调整驻地农户产业结构,基地的农技人员坚持到田间地头,为承包户和当地农民普及科学种植、养殖知识,指导农户如何施肥、怎样除虫。前年春耕时节,湖区大量秧苗出现了虫蛀现象,眼看春种就要受到影响,早稻可能减产歉收。发现情况后,基地当天就派车到江苏农科院请来三名专家会诊,很快找到了防治办法,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确保了秧苗及时栽插,避免了早稻减产。
  齐存山是基地生产队队长,20年来他几乎每天早出晚归到湖区察看农业生产情况,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耕种。去年三四月间,正值小麦灌浆的时候,当地连续两个月没有有效降雨。农户邢贵宝发现自家的麦田出现了麦叶枯黄的现象,以为是缺水,拉来抽水机想给麦田浇灌。恰巧被在湖区察看农田的齐存山看到,齐队长阻止准备开机抽水的邢贵宝,走到农田里细细察看起来,他指着一根枯叶说:“小麦灌浆后对雨水的需求并不大,不会出现枯叶,这是得了瘟枯病,要赶紧打药。”齐队长的一句话提醒了邢贵宝。因为防治及时,邢贵宝的麦田又获得了大丰收,产出效益10多万元。
  “要想富,先修路。”丹阳湖湖区老百姓和基地官兵对这句话有更深的体会。以前,湖区没有水泥路,每年双抢,雨水一多,田间地头到处都是烂泥路,拖拉机进不了田地,田里的水稻只能靠手提肩扛和手推车运进家门,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出不了湖区。近年来,基地共捐资300多万元,出动官兵300余人次,机械50余台(件)帮助湖区两镇八个自然村修建了三条水泥路,两座大桥,为农产品对外运输和村民出行提供了很大便捷。
  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地积极为农村“老有所养”出钱出力。2006年新市镇办起敬老院,基地了解到敬老院缺少被褥,立即送去40床床垫。每年,基地都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官兵到敬老院打扫卫生,给老人洗衣晒被,陪老人聊天下棋。每年重阳、端午和春节,基地领导都要带上慰问金、水果、衣物、棉被和文化体育用品去慰问老人。近五年来,基地共拿出三万余元资金,支持敬老院建设。
  当采访结束时,陈主任充满信心地对我们说,基地将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继续保持奋发进取的开拓精神,在艰难中创业,在机遇中寻求突破,在提供优质保障中有所创新!
  (责任编辑 李赞庭)
其他文献
上蒋村位于溧阳市社渚镇西南部,与安徽省郎溪县的梅渚镇毗邻,属半丘陵地区,区域面积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848亩,20个村民小组,2108人。  2013年6月,溧阳市委书记盛建良来到社渚镇上蒋村驻点调研,一住就是7天。他走村串户,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留下赞声一片。  污染的难题解决了  盛建良驻点的第三天,来到新农村农业生态园,给新种的杨梅树锄草,与生态园负责人陈庆成边锄草边聊天。突然,他
期刊
油菜花开满草原的时节,我见到了从澳大利亚参加国际比武归来的北京军区某旅“红三连”的下士潘宁波。那天驻训地下雨,潘宁波正组织班里战士们学习。当与他谈起射击比武夺得的一金一银,他的脸上显出一种羞涩,但眼神却是军人特有的坚毅与果敢。  2013年春天,潘宁波随队友远赴澳大利亚参加在墨尔本举行的陆军轻武器射击技能大赛,“为祖国而战”,这一沉甸甸的嘱托压在了他的心头。  比武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有的外军选手
期刊
路迢迢,山嶙峋,壮哉叶飞大将军,  以重国籍菲、中系注,传奇戎马堪唱吟。  学子投笔十四岁,身陷囹圄志凌云。  梭镖闽东辟天地,三年游击历艰辛。  马萧萧,车辚辚,江南抗日义勇军,  浒墅夜袭震宁沪,百里水乡雁翎群。  沙家浜里芦荡密,太滆沪郊号角频。  东进黄桥谱序曲,车桥大捷中外钦。  执羽扇,系纶巾,将军用兵赛如神。  宿北鲁南陷重围,过人胆略力千钧。  华野一纵真骁勇,七十四师被歼尽,  
期刊
人物介绍:  吴子昆,1924年出生在安徽泾县茂林。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随新四军先遣队北移。后在苏北指挥部二纵队政治部工作,先后任连队指导员、师政治部组织科长、二十二军组织处长、团政治处主任,坦克十师政治部副主任、副政委,江苏省武警总队副政委等职。  我14岁的时候去茂林教会办的小学读书,在学校里,接触到了国家兴亡的大事。那时候听到日军占领东三省,又在华北闹事,我心中就有了反抗的意识。
期刊
人物介绍:  丁位西,1942年到淮北苏皖边区公立淮北中学学习,1944年参加革命,先后在新四军后方医院、第五野战医院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任卫生防疫处科员。  我是淮泗人,淮泗是今天的泗阳县。小时候,老师常向我们讲述近代中国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和中国人民反抗的故事。淮北苏皖边区公立淮北中学是刘少奇、陈毅、彭雪枫、刘瑞龙等人办的抗日军政学校,我到淮北中学之后,更多也更系统地接受了
期刊
人物介绍:  吴明政,1924年9月27日出生于江苏阜宁,1940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当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历任区委组织科长、区委书记、县委武装部长等职,解放后任南通地委副书记、副专员,镇江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等职。1987年底离休。  1940年上半年,根据毛泽东主席和中共中央指示,新四军北上向苏北发展,八路军一一五师黄克诚部南下苏北。10月10日,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宋乃德任县长
期刊
编者按:王锋是《铁军》杂志的忠实读者和积极作者,是我们的一位好朋友。王锋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仍不忘嘱咐家人在他身后,委托温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赠送与他享年相等数量的下一年度《铁军》,费用从他的抚恤金中支出。对这样一位好朋友的去世,我们表达最深切的悼念!  我们的好战友王锋走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王锋与新中国同龄。1968年入伍。我们相识于1972年初的南京军区新闻工作会议上
期刊
周克玉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 解放军总后勤部原政治委员周克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3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周克玉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周克玉是江苏省阜宁县人,1941年参加革命,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转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生涯中,他历任儿童团团长、学生救国会主席、县参议员、区青年联合会主任、组织干事、连副政治指导
期刊
1937年的上海滩,大街小弄到处传唱着“春天里来百花香,朗里格朗里格朗里格朗,和暖的太阳当空照,照到了我的破衣裳……”一位身着旗袍,带着些许知性美丽与矜持的女子,款款走进大众的视线,她就是电影《十字街头》主题歌《春天里百花香》的词作者关露。  关露一曲成名,与丁玲、张爱玲并称文坛三杰。“八一三”事变后,她在上海冒着炮火亲上前线劳军,并大声疾呼:“宁为祖国战斗死,不做民族未亡人!”其慷慨豪迈的气概直
期刊
在无锡青山一村部队干休所,见到施光华老人的时候,他矍铄而平静的目光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古人称90岁的老人为“鲐背”,意思是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之纹。施老腰不弯背不驼,步履依旧轻盈。他面带微笑,谦逊温和,回忆往事时,语调平缓,娓娓道来。施老的思路异常清晰,甚至连停顿都没有,让人难以相信他已是94岁高龄。  从上海特科到江抗三路  施光华老人的家乡在浙江温州平阳县。平阳是革命老区,上世纪30年代,粟裕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