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的镜头靠近年老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日托》项目的拍摄中,希望呈现老人们的正常状态,不是很欢乐,也不是很悲伤,正常就好。太戏剧化的照片,可能会看得很快,更适合事件性的东西。我希望大家看的时候,有时间去想自己老年的时候,如何去生活。
  
  公益画册《日托》的分享会
  2012年3月23日下午,位于静安区乌鲁木齐北路上一幢老房子一楼的摄影画廊“鲲鲤”,门口立着一块纸板海报,海报上有张老人坐在沙发上的照片,老人双手舒展地放在沙发两边,双眼微阖神态安详。照片下写着一本公益画册《日托》的摄影师创作分享会将于下午3点举行。“鲲鲤”的负责人付玲一早在画廊等候了。这次分享会正是她的主意。去年年中,她策划了一个群展,周仰也是受邀参加展览的摄影师之一,那次展出的是周仰之前在英国读书时的毕业作品,拍摄生活在伦敦一所老年公寓里的独居老人们,还有她拍外公外婆的照片。当时,付玲得知了她正在拍摄浦东一所老人日托中心的老人,原来她一直关注的老人题材,还在延续。付玲有感于这样坚持拍摄同样题材的年轻纪实摄影师,在这样一个浮躁的年代里显得着实难能可贵,便已经在心里决定,等周仰这个项目拍到一定的时候,要免费为她筹办一次分享会。这回,得到日托中心所在的潍坊街道的支持,为周仰将近一年的拍摄编辑出版了一本名为《日托》的公益画册。付玲觉得举办分享会的契机也到来了。
  管理潍坊二街老人日托中心是一个名叫“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的NGO组织,周仰说,没有“手牵手”的支持,她的拍摄计划不可能进行得这样顺利。
  
  源于她对衰老的恐惧
  “小仰?”
  “嗯,外婆。”
  “你是哪天的飞机走啊?行李收拾好了吗?”
  “早收拾好啦,外婆,是后天的飞机。”周仰第一百次回答着外婆同样的问题,天生好脾气的她也觉得有些不耐烦:人老了真可怕啊!曾经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外公外婆,如今竟像尚未开智的无知懵童一般?
  2009年10月,上海的金秋。周仰两天后就要负笈伦敦读研。从小跟外公外婆住的她,这是头一回长时间离开家离开他们。金婚一年后,88岁的外公和83岁的外婆,都开始明显地现出老态来。主要体现在健忘,交流变得困难。这让周仰难以接受却又在不知不觉中必须接受,一种对于“老”的恐惧,就这样开始在心底滋生。有时候,她拿出相机来给外公外婆拍照,像是在尝试用这种方式来接受她感到难以接受的现实。由熟悉的亲人生命力的衰退而引发的思考和恐惧,就这样悄然占据了她行囊的一角。
  周仰此去,是到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修读新闻摄影的研究生课程。当她思考毕业作品时,她决定趁此机会面对心中的恐惧,尝试让镜头带领她去了解“老”的各种样式。于是,一番周折后,她联系到了伦敦一座Sheltered home(一种由政府提供的老年人公寓)的管理者Linda,Linda听了她的计划后很支持,很快在公寓的公告栏里贴出周仰写的公告,并在老人们开Patty时让周仰也来参加,使她有机会跟老人们见面交谈。很快,周仰就募集到了30个愿意接受她采访和拍摄的老人,那些老人,不管是否还有亲人在世,他们都在以独居的方式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老人们都喜欢年轻人来和他们聊天,对镜头和非常欢迎。经过三个月的采访和拍摄,除顺利完成了毕业作品外,周仰还收获了更多。譬如从老人们对于“老是什么”的回答里,周仰看到了他们的处世方式,言语中智慧的光亮和乐观。她惊讶于那些高龄老人,并不像平常人们认为的那样,活在悲伤和对往事的回忆中,又或变得倚老卖老,而是发现他们都是“活在当下”的。老人们的状态和谈话让周仰大开眼界,这无疑让她对“老”的恐惧也消减了许多。
  这便是去年4月,回国后的她,继续把镜头和关心放到老人身上的前因。
  
  遇见“手牵手”
  晓静是NGO组织“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去年4月,“手牵手”接管了浦东潍坊二街的老人日托中心,街道同意他们用“艺术舒缓”这种全新的方式来照料那些日托老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综合艺术教育专业的晓静,成为这个项目的统筹,并负责音乐治疗的部分。每周都会有一天,晓静在1点45分从办公室出发,步行10分钟到日托中心。边准备乐器、音响等,边等老人们午休起来吃完点心,再带他们进行一个小时具有疗愈作用的音乐活动。
  她跟周仰一见如故,十分投契,成为好友。晓静的工作,是帮助老人们调整身心,重新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体会生之乐趣。其中也包含了老人接受这种方法的过程。老人们花了两个多月,渐渐适应了晓静他们提供的新方法,而周仰也和她的镜头一道见证了这个过程。
  老人们其实非常喜欢年轻人来看望他们,和他们聊天跟他们玩,他们也丝毫不排斥周仰的镜头,任她记录下他们任何的状态。不过心里有点纳闷:这个小姑娘总拍他们,可怎么就是不拿照片来给他们呢?但也没关系,每当护理主管金爱农告诉他们,周仰明天要过来了,他们还是会感到很兴奋。记得的话,那天出门前还会打扮一番。周仰开始还真的没意识到老人们会那样迫切盼望着看到自己的照片。后来,周仰特意把照片打印出来送过去,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贴在墙上,那面墙被大家称作“笑脸墙”。知道要给他们出画册时,他们开心极了。画册封面的毛笔字“日托”,还是日托老人何建华的书法呢。
  
  镜头中延伸出来的一切
  周仰说,作为一名生活在城市里的女性摄影师,她坚持想要通过纪实摄影,去探寻自己所关注的群体和他们精神状态的变化,去找寻自己问题的答案。
  在探索了英国老人的状态后,周仰回转头来看这些上海老人的状态。在拍摄的过程中,她发现中国的老人跟英国的老人最大的不同,是跟子女的关系。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老人们会过于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一旦他们离开,由此带来的失落、无奈、空虚之感,就会让他们衰老得更快。他们更害怕孤单,需要人照顾,比较少靠自己的力量去缓解孤独感。而她接触的英国的老人们,则都很独立,虽然孤独是难免的,却懂如何让自己过得充实。
  不过,从日托项目的开始,周仰也见证了一些老人们状态改善的过程。这很出乎她的意料,她没想到这群6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们,居然那么有活力,可以那么开心。基本上每周一次的探访,她也学会了更多与老人相处的方法。她说,现在对外公外婆再也不会不耐烦,因为更能理解了他们了。对于“老”的恐惧,虽然没有消灭,却因为明白自己老了之后,也还可以有更多的活法,而感到了安心。
  “我在《日托》项目的拍摄中,希望呈现老人们的正常状态,不是很欢乐,也不是很悲伤,正常就好。太戏剧化的照片,可能会看得很快,更适合事件性的东西。我希望大家看的时候,有时间去想自己年老的时候,如何去生活。”
  
  周仰:在我们惯常的观念里,对于“美人迟暮”这样的意象总是抱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惋惜。这种可以被文人大大书写一番的“淡淡的忧伤”背后其实是一个残酷的暗示,即老年是一切“有价值事物”的对立面:青春、美貌、力量——潜意识里,大概每个人或多或少恐惧变老。对我来说,这种恐惧更有其现实出处。2009年夏,出国前闲在家里的时光,我的外婆几乎每天都要问我哪天飞,以及有没有同学一起。日复一日,这段毫无变化的对白折磨着我的耐心。我的外公外婆都曾是知识分子,然而现在头脑却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混乱不清,这种巨大的落差让我万分恐慌。然而愈恐惧,便愈渴望去了解。
  
  延伸阅读
  老人日托:一种居家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指老人日间在日托所接受日托工作人员的照料,日托提供餐食、午休、娱乐、康复等生活照料服务。以上海潍坊二街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例,该社区年龄在65岁以上,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就能申请加入日托。日托也将成为养老院的前站。(黄卫平)
其他文献
美国共和党的初选,到4月11日之后变得很诡异:处于“追赶者”地位的桑托勒姆突然宣布退选,而几乎沒有挑战力的“陪玩者”金里奇和保罗却还沒有退出的打算。于是,以往最后定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时间是6月。如今,人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把米特·罗姆尼视为与民主党现任总统奥巴马在今年11月大选中一争高下的人物。    屡败屡战的罗姆尼家族  威拉德·米特·罗姆尼,生于1947年3月12日,三十而立前结婚生子,育有五
期刊
2008年5月7日,普京卸任,梅德韦杰夫正式就任俄联邦总统。5月8日,俄国家杜马将通过对其政府总理的任命,普京出任政府总理,梅普执政的格局形成。不得不承认的是,梅普这一套从俄罗斯宪法框架上,几乎找不到破绽。如普京和梅德韦杰夫这般,两个人“玩转”一个大国政治的现象,是有浓厚俄罗斯特色的政治发展之路。    普京的底气何在  在20世纪的最后一天,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任命普京为代总统,开启了
期刊
他是美国的传奇创业者,5岁丧父,14岁辍学开始流浪,66岁时拿着几百美元的社会福利金,开着一辆破汽车,向餐厅出售他研制的一种炸鸡配方,88岁时才获得成功,这个人就是肯德基的创始人山德士上校。中国也有一个传奇的创业者,郑州三全食品公司掌门人——陈泽民,他50岁时,辞去省会市级医院副院长的职务,蹬着三轮车卖起了自己研制的速冻汤圆,如今,年过六旬的他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中国速冻食品的创始人,企业年销售额近
期刊
非常道    “父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   ——国家总理温家宝眼中的父爱    “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父爱也是幸福的。”  ——台湾著名作家琼瑶谈父爱    “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  ——香港著名作家梁凤仪认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都离不开父
期刊
2012年,黔西南州离退休干部工作紧紧围工作任务,切实做到机构设置、管理机制、服务理念、工作举措、活动载体“五个创新”,领导、责任、服务、措施、落实“五个到位”,全州离退休干部工作成效突出,荣获全省老干部工作目标绩效考核一等奖。  一是创新机构设置,领导到位。  切实调整、充实了州委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州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积极创新机构设置,加强对离退休干部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州委离退休干部
期刊
在百度上搜索“老年人创业”,出现的相关词条高达200多万条,可见人们对老年人创业的关注度不低。其实,目前许多老年人退休后丰衣足食,也没有任何养老恐慌,但创业热情依然很高,这时,赚钱已不再成为他们的创业目的了,他们创业的目的是生命能量的释放和生命资源的挖掘和重组。但对于投资的项目和操作方式却不知道如何入手,也许下面的创业支招可以给想要创业的中老年朋友一些启发。    凭借技术,实现二次创业   【
期刊
萨科齐遇到了他最强劲的对手奥朗德。奥朗德没当过部长,没有致命弱点,甚至“没做过决定”,但恰恰是这样一个“三无人员”,却是萨科齐最怕碰到的。许多法国人不喜欢萨科齐正是因为认为他过于强硬,而奥朗德的“没特点”反成了优势。    无担任内阁部长经验  其貌不扬、性格温和的奥朗德虽然在外国人的眼中并不知名,但由于出道较早,并长期担任法国最大反对党社会党第一书记,在法国可谓是家喻户晓的政坛人物。  奥朗德2
期刊
一对古稀老人颤颤巍巍地走进了院子,一眼便看到了瘫坐在椅子上的那个中年男人。老人的眼眶湿润了,15年前那个年轻英俊活力四射的干儿子,竟然变得如此骨瘦如柴,没有生气。老太太一阵辛酸,上前抚摸着干儿子的脸,哽咽着说:“儿啊,还记得吗,1995年,常州?”这幕相隔15年的重逢,让双方既欣喜又悲伤……    异乡结下不解之缘   1994年春天,在常州柴油机厂上班的四川仁寿人王郑经同乡介绍,认识了同在常州打
期刊
很多人以为,人到老年,理应安享晚年,享受天伦之乐,可是却有这样一些激情不减的老人。以前由于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不能自主创业;退休了,自己能给自己作主了,大环境也允许自己创业,所以现在有很多老年人退休后更忙了:搞养殖,开诊所,办企业……退休成为他们创业的起点。  老年人拥有年轻人没有的“惠力资本”,即丰富的工作经验、人脉关系和广阔的市场、客户资源,因而也比年轻人拥有取得成功的更多条件。以下几位的创业经
期刊
他们是舞蹈大赛中年纪最小和最大的两位,孙子18岁,奶奶72岁,他们表演的舞蹈叫《乐活》。奶奶说,患有先天性愚型的孙子不是家里的累赘,而是家里的快乐“宝贝”。    痴傻儿降生,快乐美满家庭不再有  1993年,家住合肥市航道局小区55岁的张保娥和老伴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着期待,两人都退休了,儿媳政珏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以后可以好好在家抱孙子享受天伦之乐了。  当年11月27日,政珏临盆。张保娥抱着孙子
期刊